如何陪孩子過一個有儀式感的新年?這樣過年才有意義

2020-12-08 騰訊網

各位家長平時都是怎麼陪孩子的呢?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抱著手機陪孩子的,有些家長為了打發時間,乾脆跟孩子一起玩手機。過年了,家長們是不是應該換個方式呢?

過年了,放下手機,才是真正的高效親子陪伴!

陪伴不是人在孩子身邊就行了,正確的陪伴,需要家長盡心盡力的參與,如果只是抱著手機,處於一種人在心不在的狀態,那麼孩子就只能感受到家長的忽視和不尊重,而缺乏陪伴的孩子,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出現問題。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請家長們放下手機,用正確的方式,陪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年!

陪孩子過年的正確方式你應該學會!

1、讓孩子盡情享受來自老一輩的寵愛

過年期間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回到老人身邊,一起包餃子、放鞭炮,既增添年味,又能讓孩子們享受到一家團聚的幸福。孩子和老人見面,避免不了「隔代親」。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隔代親」是個貶義詞,形容長輩對孫子外孫過度疼愛,但在過年期間,讓孩子們多感受一下來自老人們的寵愛,並不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反而能讓孩子體會到被疼愛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讓孩子更加享受過年,而老人們,也可以盡情地享受祖孫之樂。

2、帶孩子遠離熟悉和舒適,到陌生的地方體驗一番

每逢過年,家長們可以藉此機會,帶著孩子去領略一番別處的風景。家長可以跟孩子在短時間內計劃去某處旅行,也可以來一場充滿未知的冒險,比如帶著行李,到機場、火車站,坐最近一班的飛機或列車,到一個不太熟悉的地方生活一個星期,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讓孩子從中學到很多生活技能,孩子的人生經歷也會更加豐富。當孩子逐漸長大,回想起當年一家人做過的瘋狂事,難道不是一種美妙的體驗嗎?

3、了解民俗,傳遞文化

我國過年期間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貼窗花、貼福字、放鞭炮、吃餃子、守歲等等,不同地區也有著不同的特色。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的文化,給孩子講解過年是怎麼一回事兒,都有哪些習俗,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了解傳統文化,還能體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幸福感,家庭幸福指數會直線升高。

4、利用空閒時間,讓抽象概念轉變為實際認知

孩子們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其實很有限,像雞飛狗跳、冰凍三尺這些景象,在城市當中孩子是很難看到的。過年期間,家長和孩子除了回家過年、給親戚拜年,空閒時間還是比較多的,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利用這些空閒,帶孩子真實的體驗一番什麼叫做雞飛狗跳、什麼叫做冰凍三尺。當孩子接觸到真實的景象,不僅可以加深自己對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使其成為一種認知,還能加深印象並應用於今後的生活中。比起通過手機、電腦去了解一些知識,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往往更有說服力。

其實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生活中都需要一些儀式感,而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年,恰恰是生活中儀式感的體現,作為家長,在過年期間給予孩子有效的陪伴,其實就是一種儀式感。

相關焦點

  • 怎樣給孩子一個有「年味」的新年?
    也有不同的說法講: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不管「小年」到底是哪天,勞碌了幾乎一整年的人們,都會開始籌劃著過一個舒服的新年。小年,正是過年的開端。
  • 日本主婦:過年「儀式感」從大掃除開始
    熱衷收納和整理的日本主婦,每次到了一年的末尾,在家裡進行全面地大掃除,才是最具有儀式感的事情。對於她們來說,過年的「儀式感」,就是從房間的「大掃除」開始的。過年大掃除的這份儀式感,更重要的是動員全家人一起做家務。獨木不成林,夫妻和孩子共同組合在一起,才能夠組建起來家庭。共同組建的家庭,自然離不開家庭成員的參與,更何況全家人有說有聊的在一起。趁著過年時節,來一場大掃除,才讓「過年」更富有儀式感。
  • 孩子生日過陰曆好還是農曆好?關鍵看這3點,這樣過才更有意義
    孩子的生日父母總會比較重視,可是孩子在過生日時,到底應該挑選陰曆還是農曆呢?每個家長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其實孩子生日過農曆還是陰曆,關鍵看自身情況,生日過得有意義才更重要。那麼家長該如何決定孩子的生日,又該如何讓生日過得更有意義呢?下面就讓我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吧。
  • 孩子的生日都需要過嗎?李玫瑾:這3個生日,父母要做足儀式感
    給孩子過生日,是大多數家庭都會經歷的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加上現代人經濟條件普遍較好,家長也會更加重視孩子的生日。在我們的印象中,過生日就是蛋糕和蠟燭、長壽麵、漂亮的生日禮物、小朋友的聚會,或者是長輩的大紅包……而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最為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到快樂,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愛與祝福。
  • 扮聖誕老人給孩子送禮物的家長,送的不僅是禮物,而是是儀式感
    當我們在假扮聖誕老人時,其實也享受了一回當給予者的神秘感,而看到孩子拿到禮物那刻綻放的笑容,我們內心就會有一個股暖流湧出。 生活需要儀式感,這次就以聖誕之名。 為什麼西方父母極力讓孩子真的相信聖誕老人?
  • 【新年聊美】一座城市如何「有套路」地過年?
    在今天,可能除了少數現代水利工程不發達的農村地區,絕大多數人的春節已經簡化為一種慶祝儀式,意義也濃縮成為了「團聚」。80、90後小時候都是隨著家中長輩感受濃濃的年味,放鞭炮、寫對聯、燻肉、收壓歲錢。但長大後的千禧一代大多在外奔波,往往沒了這些精力,也不像長輩們那樣「會玩」。於是全國各地的年味兒差別越來越小。
  • 古代過年叫「夕」,又叫打「怪獸」,才有了過年的由來!
    對於過年想必大多數人一定是非常熟悉,而且非常期待的了!今年的新年馬上就要來臨了。不知道大家都沒做好準備迎接新年了麼?說到如今的過年並不稀奇,那麼接下來就很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古代是怎樣過年的,據說還挺兇險的!
  • 故宮陪你過新年!「春節單身遊」不再孤單,有這些一人過年也開心
    前些年,每當過年的時候,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回家的票買好了嗎?什麼時候回家?但是最近肯定身邊有一些聲音就是,春節去哪玩?哪裡春節熱鬧?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或許春節對於一些人來說就是一個假期的節日,但是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數百年至今一直延續著這種傳統,即使春節的過年形式改變了,但是春節的年味不能丟!但是如果今年您打算來一場「春節單身遊」的話,那你一定不會孤單,因為故宮為今年的春節退出了很多的文創產品,不管您在任何地方,都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一個人過年也會非常開心!
  • 春節有房!煙花炮竹、篝火打跳、舞獅表演……這才是記憶裡的新年
    春節近在咫尺,儘管城市萬家燈火,但記憶裡的年味,不知道什麼時候悄悄溜走了,我們好像被困在了四方的高樓裡,變得越來越隨便,也越來越不在乎儀式感了。但對於孩子們來說,儀式感真的超重要,他們也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翹首以盼等著過年,努力參與年夜飯的準備,期待壓歲錢,喜歡跨年的煙火……今年,帶家人一起過一個年味濃濃、超有儀式感的年吧!
  • 我們為什麼過年?《沒有過不去的年》:尋找新的精神家園
    尹力的《沒有過不去的年》讓吳剛、吳彥姝、江珊、郭濤等人帶來瑣碎日常與真實的生活細節,讓觀眾思考傳承數千年的國人「最後的儀式感」到底還剩下什麼,以及——我們為什麼過年?城市裡不讓放炮,鄉村裡不讓拜年,因為疫情,返鄉團聚訪親問友亦都可能無法成行,越來越沒有年味的年,我們過什麼?
  • 新年將至,過年你家有什麼辭舊迎新的習俗,我先來說!
    2019年又要過去了,仿佛上一個年才剛過,時間在長大工作之後走得似乎格外的快,什麼都沒做又一年了,不禁感嘆,今年又要結束了。每一年年末都會在腦子裡先過一遍,今年到底做了什麼?這是屬於我自己的習俗。你呢,有沒有做個年終總結。
  • 被儀式感累成狗,旺旺旺得福
    作為一名不事勞作的小盆友,雖然對我來說過年福利多多,有新鞋新衣穿、有放不完的炮仗煙花、有不重樣的好吃的、天津女孩子有漂亮的絹花戴,古裝戲裡群演戴的那種見過伐?我小時候還戴過王熙鳳同款鳳頭釵呢!所以饒是生活小白一名,到了年關底下依然和孩子們折騰些過年的吃喝玩樂,我把所有能力有限造成的湊合都稱之為改良,這就算是儀式感的改良與傳承吧。寫對聯貼吊錢兒天津人過年,家門口和窗欞子上面絕不能是光禿禿的,越鮮豔熱鬧金光閃閃越好。
  • 聖誕節 | 讓每一個日子過得有意義
    我們相信的聖誕老人好像也正在駕著他的麋鹿車在來的路上,或許身邊也有這樣的聖誕老人,總是給予我們驚喜。明知聖誕老人的傳說是假的,但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卻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溫暖,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所以,每個節日不管在哪裡,都變得特別的有紀念意義。走在街道的兩旁,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的都是節日的裝扮,櫥窗上的聖誕老人活靈活現,滿臉慈祥,微笑的看著你,仿佛要從玻璃上一躍而下,走到你的面前。
  • 過年,給予我們的重大意義
    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
  • 新年快到了,送孩子這些禮物最合適,不僅划算還有意義
    傳統新年即將來臨,除了為孩子準備壓歲錢以外,家長們為了表達對孩子濃濃的愛意,還會準備一些新年禮物給他們。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給孩子挑選禮物時,不僅要確保孩子喜歡,同時更要讓這份禮物達到物有所值,對孩子的成長能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目的,這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禮物!
  • 那些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你陪孩子看了嗎
    《汪汪隊立大功》 推薦星級:★★★★★ 冒險救援系列這是她目前比較喜歡的一個,從第一季到第五季,不知到看了多少遍,還是百看不厭。家裡汪汪隊的狗狗玩具也不少,有會變形的,有不會變形的,有大的,有小的。我偶爾也陪她看過,這個遊戲每一個內容不同,大都是汪汪隊根據每一隻狗狗的不同特長,去幫助或者解救不同需求的人。
  • 「跑·山」的儀式感——喧囂過野性,才有資格享受平靜
    外形上Exige S 240和同期Elise的設計基本一致,只是車頂上多了一個進氣道。四個棗核形車燈看上去總是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車身上每一個進氣口都有實際作用,車尾的大號尾翼可以在時速160公裡/小時的車速下增加45公斤下壓力。既然如此稀有,那麼車主也一定是高玩。
  • 就地過年催生新年俗,考拉海購上的「小家」過年六大奇招
    距離春節還有1個月,不論是打拼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小家,還是一人一貓的單身青年,都已經在悄悄為就地過年做準備了。眾多年輕人首次為自己張羅過年,正呈現出與往年不一樣的特徵和氣息。
  • 過「年」的傳說,在中國,過年這個傳統習俗有多少年的歷史?
    在中國有「過年」的風俗傳統,過年又稱過新年、迎新春、過春節等稱呼,現在人們把過年的時間從初一延續到了正月十五。過年的主題無非是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祭祖、走親戚。過年這個風俗是如何來的,有多少年的歷史了?過年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堯舜禹洪荒時代。距今算來有4500年的歷史了。
  • 過年孩子壓歲錢該怎麼用?聰明父母有方法,引導孩子正確消費觀
    現在過年回家,長輩和親戚朋友肯定要給孩子壓歲錢,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還可以替父母收著,等到孩子上學了以後,逐漸有用錢的地方了,這時候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呢?那麼該怎麼引導孩子把錢花在正確的地方呢?讓他自己決定如何消費是他消費意識的形成的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如果家長習慣於包辦代替,首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是不現實的,他會認為家長會欺騙他,會佔用他的壓歲錢,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扣除約定部分的消費後,剩餘大部分錢在家長有意識的引導下讓他建立正確的消費觀,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理財觀是對他的一生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