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640——?)婺州義烏人,一生只做過主簿級別的小官,曾經參加過徐敬業的討伐武則天的行動,並親自起草了《討武氏檄》,為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最著名的3首唐詩,驚豔了千年,值得一品。
1、《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大白鵝,大白鵝,彎著脖子朝著天空歌唱。披著潔白的羽毛浮遊在碧綠的水面上,紅紅的腳掌在清水中划動,激起圈圈波紋。這兩句詩從用詞和句式上看,一方面動詞和色彩詞的使用非常恰當到位。
另一方面句式極其工整對仗,「白毛」對「綠水」,「紅掌」對「清波」,在給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時,生動傳神地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白鵝戲水圖」。場景自然活潑且靈動歡快,貼合了兒童觀察世界的眼光和思維。
2、《於易水送人》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是一首送別詩,借用太子丹送別勇士的歷史故事,借古慨今,以抒發心中的鬱憤。在易水河邊,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去刺殺秦王。他知道此行的兇險,唱出的歌曲悲壯得好像頭髮根根上豎,要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今天古代的勇士早已死去,但易河水卻還是和當年一樣地寒冷。
3、《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秋天的蟬在樹上哀哀地鳴叫,作為囚徒的我,看著它心裡有些悲傷。我不到壯年就已滿頭白髮,哪裡還經得住蟬聲的哀鳴呢。秋露打溼了蟬的翅膀,蟬縱使展開雙翼也難以高飛,它振動著雙翼,聲音淹沒在寒風裡。
蟬棲居高枝,飲著露水,可是無人相信那高潔冰清;而又有誰相信我的清白,為我表述內心的冤屈呢!詩人借蟬的高潔寄寓自己的品格,表達了對遭受讒陷的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