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調味品容易「傷脾胃」,孩子天天吃,可能影響身高發育

2021-01-10 育兒深度觀察

執筆:木子

插畫:白露

定稿:蘇子後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吃穿住行,父母都會十分重視,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更是小心謹慎,畢竟有句話就叫「病從口入」。

脾胃是生命最主要的源頭,若是吃得不好,脾胃受損,自身健康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對還在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有4種調味品比鹽和糖還傷脾胃,如果天天吃,個頭可能會比同齡人矮一截。

孩子多大可以吃調味品?

在日常飲食中,調味品是很多家庭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甚至一日三餐都會用到,但對孩子來說,添加調味品也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的輔食添加味道,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食物的味道。

孩子滿6個月之後,就可以添加輔食,讓孩子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蛋白質以及各種營養元素。

等到孩子的年齡到了1歲之後,其腎臟功能以及消化系統會逐漸完善,就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鹽或者糖在主食裡。當然,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每天的攝鹽量最好控制在1g左右,每天最多不能超過2g;而每天的攝糖量則最好控制在10g以內,不能太多。

總之,鹽要少吃,因為孩子身體器官發育還不健全,過早地在輔食裡添加鹽,會加重孩子消化和代謝的負擔;而糖的危害更多,不僅易造成蛀牙、肥胖等問題,吃多了糖還會影響維生素和鈣的吸收,從而更容易得近視和長不高。

有4種調味品比鹽和糖還傷脾胃

很多父母看孩子不愛吃飯,就會在主食裡添加許多調味品,讓孩子多吃點,但這樣一來,孩子的脾胃可能會因此受到損傷。

⑴、料酒

很多家長在燒菜的時候,常常會放一些料酒提味道,尤其是做一些葷菜的時候,能夠去腥味,而孩子的胃口也會變得好一些。

但是,市面上的料酒含有酒精,如果年齡較小的孩子長期食用,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脾胃功能,導致自身腎臟負擔過大,從而產生積食等問題,還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肝臟,對自身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2歲以前,家長應該讓料酒遠離孩子的輔食,而等到2歲以後,如果孩子的食物中含有料酒,可以多加熱一會兒,等到料酒變成甜味之後,再給孩子吃。

⑵、醬油和醋

身為家長,理應培養孩子健康的口味,媽媽在寶寶1歲前製作輔食時,儘可能不加鹽和醬油,多讓孩子品嘗食物原本的味道,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清淡口味。如果過早或過多給孩子吃鹽和醬油,那體內鈉含量可能會超標,不利於自身健康。

等到孩子的年齡到了1歲以後,家長可以在主食裡少量添加醬油和醋,當然了,最好是在關火出鍋前添加。

而關於醬油和醋的選擇,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家長應該選擇孩子可食用的「寶寶醬油」和純糧釀造的醋。寶寶醬油雖然與普通醬油沒有太大差別,但其濃度比普通醬油更淡,適合年齡小的孩子食用;而純糧釀造的醋,其瓶身有「釀造」字樣,或者配料成分中有「高粱」字樣,這類調味品對孩子的發育更有利。

⑶、植物油

年齡滿6個月之後,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添加輔食,讓孩子攝入更全面的營養,不過如果這個時候就開始添加植物油,可能會讓孩子的脾胃和心血管負擔加大,同時還會引發其他問題。

等到孩子的月齡長到10個月之後,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輔食中添加少量植物油,對其生長發育大有益處。

不過,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家長添加植物油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少量,並且時常變換植物油的種類,山茶油、玉米油、橄欖油等交替使用,每日最好不要超過10g,最後再選擇燉煮、清蒸等烹飪方式,更有利於孩子健康。

⑷、雞精或味精

有些家長在烹飪菜餚時,喜歡添加雞精、味精等調味品,認為可以「提鮮」,孩子也更愛吃,但其實仔細看看成分表,就會發現這兩種調味品裡含有少量的化學成分,攝入過多,或者是使用不當,反而對身體有害。

孩子2歲以前,其身體各項器官還未發育完全,如果長期食用雞精和味精,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損傷脾胃,阻礙孩子的身高發育。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還是應該儘量少食用雞精和味精。

而在2歲以後,孩子雖然可以適當攝入這類調味品,但每次都應控制在1-2g之內,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兒童調味料」就一定適用兒童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1-3歲的嬰幼兒每日需要攝入的鈉為700mg。而這些從日常飲食中就能獲得,比如牛奶、肉、魚、蔬菜等,只要孩子按時吃飯,就能從食物中攝入足夠的營養元素。

但是,如果家長在孩子的飲食中使用各種調味品,就容易過早刺激孩子的味覺,甚至可能會對脾胃造成損傷,影響身高發育。

而市面上所謂的「兒童調味料」,其實也不一定適用兒童。比如說普通醬油的鈉含量一般是900-1200mg/15ml,某些減鹽醬油,其中的鈉含量一般在500-900mg/15ml。可「兒童醬油」的鈉含量其實也多半處於這個範圍內,並未比成人醬油好到哪裡去。

因此,給孩子添加調味品,最好還是應該儘量晚一點,且添加的量也是越少越好,嚴格控制調味品的攝入,才能讓孩子的個頭長得又快又高。

4種錯誤睡姿,可能會讓孩子變「遲鈍」,家長發現要幫忙糾正

40年後,這3類父母越老越「吃香」,子女爭著贍養,生活很幸福

生女兒不再「吃香」?養育女兒會面臨4個困擾,今後躲都躲不過

相關焦點

  • 4種水果是「傷脾王」,孩子身高難長,要儘早丟棄,脾胃會感激你
    跟陳姐聊了一會才知道最近她孩子一直生病住院。陳姐的孩子很喜歡吃水果。有一天,孩子一個人吃了2斤西瓜,過後就一直喊肚子疼,不停哭鬧。陳姐帶去檢查後才得知孩子患有積食,消化不良,脾胃很虛弱,這是由於過度食用寒性水果造成的。家裡的老人都很寵孩子,經常給孩子買各種水果,只要是孩子想吃的。
  • 6歲的孩子停止發育,醫生:這3類食物少給孩子吃,個個傷脾胃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脾胃發育並不完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發育完全,就像樂樂這次發病,就是吃出來的。飲食不當就容易導致食物在孩子的胃部堆積,導致積食的出現,從而誘發消化不良,引發一系列的胃腸道問題,最終導致脾胃虛弱。
  • 4種食物「打死」也別給娃吃,積食又傷脾,讓娃生病不長個
    6歲的麒麒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但是孩子的個頭一直比同齡的孩子要矮上一截。一開始麒麒的媽媽沒有覺得有啥,認為孩子可能就是發育得比較慢而已,但是連續兩年了,麒麒的身高一直都沒有變化,麒麒媽媽就開始著急了,而且已經6歲的麒麒,還是小小個的。
  • 4種食物孩子空腹不能吃,太傷脾胃!
    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受控制,每天躺在床上,生活作息被顛覆,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的健康出現問題,尤其是腸胃,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食物堆積、便秘、腹瀉等情況。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不能及時調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 孩子睡覺前,寧可餓著也不要吃這4種食物,容易導致積食脾虛
    嫂子一直以為在家太悶了造成的,直到昨晚,孩子嘔吐並發燒,這嚇壞了家人,很快將他送往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孩子是積食導致的,肚子脹氣鼓鼓的,這也影響了脾胃的功能,使孩子精神不佳,臉色發黃。原因是每天晚上睡覺前,我的小侄子總是喜歡吃宵夜、煮方便麵、吃布丁等等。吃完後馬上躺下睡覺,這肯定會影響他的健康。
  • 吃一口等於吃9個塑膠袋?家長不要天天餵給孩子吃了,要注意了
    而且宇宇平時也經常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動不動就不愛吃飯,但後來父母聽了鄰居們的建議,就帶著孩子到兒科進行了一個全面的檢查,誰知道查出了魚與脾胃虛弱兒科主任,經過詢問過後太了解原來平時抑鬱,經常飲食習慣不好,還經常性去吃一些傷害脾胃的食品,有的一些食品甚至吃一口就等於吃9個塑膠袋,但是父母並沒有去及時的制止,反而讓孩子天天去這樣吃。
  • 吃一次10天不消化,家長天天餵娃吃,兒科主任:無知害了孩子
    李大姐帶娃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小光脾虛衰竭,體內有大量的積食堆積,從而影響了食物消化和吸收,小光的營養跟不上,自然就很容易影響到生長發育,而且體質較差,這就是為什麼小光近來容易生病的原因。經過醫生仔細詢問後,斥責了李女士,李女士經常給娃吃大補湯,零食天天吃,孩子不脾虛才怪!
  • 2個兒子相繼住院,「傷脾胃王」被揪出,醫生:這東西不能天天吃
    原來,孩子的奶奶醃得一手醃白菜,孩子們從3歲多開始就吃奶奶醃的白菜,甚至是一年四季都在吃,結果導致孩子脾虛嚴重,引起腹脹、腹瀉、發燒等問題,必須住院治療。醫生在了解情況後,也是難以置信,說這東西怎麼能天天吃。
  • 甲狀腺功能影響孩子智力和身高發育?醫生提醒:這6種情況要檢查
    這兩天醫院來了幾個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孩子病例。這讓我想起了近期幾個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準媽媽的病例。甲狀腺對孩子生長和發育影響非常大,從寶寶未出生就開始了。有些孩子是甲減,一眼看上去很明顯地個子比同齡人要矮小很多,反應也很遲鈍。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料,若孩子天天吃,易脾虛積食,難長高長肉
    但是料酒裡面含有酒精成分,小孩的脾胃很嬌嫩,吃多了料酒做的食物就會傷孩子脾胃,影響孩子的脾胃功能。建議父母在孩子5歲前不要給吃料酒做的食物,這樣利於孩子身體打下堅實基礎,少生病,對孩子健康發育也很有好處。
  • 家長的4種行為,容易造成孩子的脾胃不好,寶媽要知曉
    許多父母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健康問題,然而不少孩子在青少年時期都會出現胃口不佳的現象,其實當這種現象出現時,家長不能將原因一概歸為孩子挑食,反而應該重視這種現象,去探究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胃口差的真正原因。很多寶媽說自己家的孩子脾胃不好,吃飯也吃不好,感覺吸收的也不好,總是不長個子。老人都說,這人都是吃五穀雜糧的,哪能不生病呢。其實對於孩子也是一樣,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讓孩子的脾胃不好。一定要注意。
  • 醫生:3種黑名單食物,白送超市員工也不拿,孩子吃了傷脾難長個
    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飲食方面上的問題需要父母格外的留意,當然,飯菜的原料也需要注意。病從口入,孩子的飲食與其脾胃和發育有關。一、3種黑名單食物,白送超市員工都不要,孩子吃了傷脾難長個1、冰櫃裡的各種散稱丸子首先,這種合成食品的原料不清楚,主要是澱粉,雞肉,豬肉。
  • 7歲男童身高成定局,只因吃一年「毒晚餐」,很多父母還給孩子吃
    也正是這個原因,同同的身高發育很慢,7歲了跟同齡人比矮很多。前段時間,同同前段時間發燒去醫院,檢查後才得知他脾虛,胃裡積了很多食物,發育也受影響。醫生問了同同平時的飲食情況後,明確了孩子積食就是因為晚餐的問題。
  • 9歲男童積食不消化,身高停止發育,兒科醫生:3種食物少給娃吃
    吳大姐趕緊就帶娃去醫院檢查,誰知道竟然查出孩子積食不消化,食物滯留在腸胃裡面,差不錯把脾胃給「堵塞」,營養根本供給不上來,孩子身高很可能會停止生長,耽誤了娃的生長發育。經過仔細的詢問,才知道原來是飲食不當導致,吳大姐平時給小堯吃膨化食品、油膩的大魚大肉,這些食物會嚴重損害娃的脾胃功能,造成食物滯留在腸胃裡面,造成積食難消化,會影響到孩子營養的攝取,最終耽誤娃的長高個。
  • 孩子脾虛不發育,這3種食物在摧毀脾胃,兒科醫生:無知害了娃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飲食業也是更豐富化了,很多孩子都容易遇到積食脾虛的問題,而研究表明,現在大多數孩子的積食都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所以說家長要開始注重孩子的日常飲食,養護好孩子的脾胃。樓下住著一戶南方人,兩夫妻來這邊做服裝生意,家裡有一個6歲多的女孩,叫奔奔,平時父母生意忙,沒時間照顧她,所以對她很是寵溺,經常給孩子買很多零食吃,上次大家一起吃飯,看到奔奔吃兩口飯就說飽了,拿起零食就往外跑。這孩子個頭小小的,大家都覺得是平時不愛吃飯導致的,可前段時間奔奔發燒去醫院,檢查出孩子脾虛衰竭,胃中堆積了大量積食,這才導致孩子生病不長個。
  • 孩子偏食挑食影響身高發育,如何糾正壞習慣
    偏食挑食,會讓孩子汲取的營養失衡,攝入不充足,生長發育就會出現問題。還可能形成不良性格,營養不均衡還會促使寶寶形成極端性格。家長若經常用威脅、責罵等方法逼迫寶寶吃東西,會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此以往使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這些負面影響都是不良性格的起因。
  • 這3種運動,孩子不能太早接觸,可能影響身體發育,家長要知道
    不過,讓孩子愛上運動真的不能操之過急,有些運動項目並不適合每一個人,尤其是小朋友們身體發育不完善,強行運動很可能傷害到他們,等孩子再大一些,運動能力跟上的時候再學也來得及。哪些運動孩子不能過早接觸呢?1、遊泳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寶寶們因為在羊水中生活了十個月,所以遊泳對他們來說,更像是天賦,從出生幾個月後開始學習是最好的」。
  • 寶寶未滿2歲,這4種輔食不要餵,看似營養實則傷腸胃,別忽視!
    家裡有寶寶的都清楚,隨著孩子越來越大,6個月大的時候,母乳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了,要給孩子添加各種輔食了,這也是為了讓孩子吃得飽長得好。然而,輔食添加也是有技巧的,稍有不當則會引起寶寶脾胃虛弱。
  • 這「3種運動」,孩子不宜早地接觸:不僅影響發育還可能損害健康
    網友們都感嘆,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但是也有人擔心,這麼小就開始練肌肉會不會影響身高?大家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比如一眾體操運動員,從小就進行高強度鍛鍊。而他們的身高,李小鵬162CM、陳一冰158CM、劉璇153CM……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醫學研究表明:兒童的生長是先身高、後體重,也就是先長個,後長塊頭。
  • 娃還不到3歲,必須管好嘴,兒科醫生:3種食物孩子越吃脾越虛
    人們的生命活動是離不開食物的補充的,並且食物對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更是重要。食物不但關係著孩子的發育,如果家長餵錯了還容易導致「病從口入」,影響孩子健康。原來奶奶看著孩子發育得比較慢,就給孩子喝了點「能長個」的湯,一連喝了一周,沒想到孩子一天比一天虛弱,最後直接變得吃了就吐,還有高燒的情況,這也把一家人給嚇壞了,抓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經過檢查之後才知道是傷到了孩子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