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螢光"壽司悄然熱銷 夾入轉基因螢光魚或有毒

2021-01-16 中國經濟網

  日本壽司是享譽全球的美食之一,美國竟有人將壽司改造成「螢光系列」,還將烹飪過程拍成教學短片上傳到網上。不過,在招來眾多網民追捧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短片中,兩名廚師把細小的螢光魚混入芥末搗碎,然後抹在紫菜和米飯上,製成看似普通的壽司。在紫外線照射下,壽司上的混合物發出螢光,兩人試吃時還吃得津津有味。 

  短片中的廚師介紹說,「螢光魚還可以被用在加州卷和比薩上,讓普通的食物成為夜晚派對中的一個亮點。」 

  夾在壽司中的螢光魚有鮮豔的紅、綠、橙、紫等顏色,是一種轉基因的斑馬魚。起初,科學家們將其用作檢驗河流汙染,現在,這些黑夜中色彩斑斕的小魚逐漸被列入「寵物」的行列。 

  報導稱,有網友在短片後評論中留言道,「黑夜中發光的壽司吊足了我的胃口!」但是也有人認為,螢光魚本來不能食用,它們身上的螢光物質可能含有重金屬,攝入過量會對人體有害,或將致癌。 

  好奇心較重的網友甚至在付諸行動後表示,「芥末搭配螢光魚後,魚腥味很重」。對此,有好事者表示,目前,「發光壽司」還真沒法合法銷售,加州的法律規定,轉基因魚不能用於餐飲原料。(郭悅 程磊)

(責任編輯:佟曉群)

相關焦點

  • 高清:實拍全球首例轉基因觀賞魚 身體發螢光
    並且首次展出全球首例轉基因螢光觀賞魚。    此次首次展出的螢光魚,是全球首例研發成功的轉基因觀賞魚,通過基因轉殖技術,將螢光基因殖入斑馬魚體內,使其表現出該基因所帶來的遺傳特性,在紫光燈的照射下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出奇趣的螢光;也有國際一級保護動物 、有海洋中的「活化石」之稱的鸚鵡螺,它能通過調節氣體來控制身體浮沉,被稱為潛水艇的「鼻祖」。
  • 神奇的螢光蛋白:讓老鼠和豬也發光
    綠色螢光蛋白質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細胞機制如何工作。利用轉基因技術,所有細胞和動物都可以產生螢光蛋白質。 康乃狄克學院化學家、《發光基因》作者馬克·齊默(Mark Zimmer)將綠色螢光蛋白質稱之為「21世紀的顯微鏡」。通過讓基因攜帶綠色螢光蛋白質——與瘤轉移或大腦功能有關的基因——科學家只需通過尋找螢光便可知道基因何時以及為什麼「開啟」。
  • 「小毳談」魚中寶石螢光仙子
    在魚市,螢光斑馬已經是很普遍的一種觀賞魚啦,價格便宜又非常耐養,是很多初養魚朋友的首選,早在2006年,臺灣首度發表全球第一條全身型紅螢光基因魚「邰港紅色1號」, 將珊瑚紅色基因以基因工程及基因轉殖的技術產生全身發紅螢光的螢光魚,將觀賞魚的技術與品質提升到一個境界。
  • 五顏六色的螢光小魚,竟然應用了轉基因技術?
    原來,生物學家們通過把一種螢光基因植入斑馬魚體內,讓這些小魚變換出了各種非常鮮豔的色彩,看上去好像染上了螢光一樣。我們在水族市場也能見到這種轉基因斑馬魚,通常有綠色、黃色和橘紅色等。普通和轉基因斑馬魚 來源丨惠俊博用來給觀賞魚染色的螢光基因來源於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在螢光蛋白基因的作用下,它能夠合成綠色螢光蛋白(GFP),這種蛋白在藍光和紫光的照射下就會發出綠色的螢光。
  • 【果殼網專訪】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下)
    5個人把轉基因螢光魚在加州禁了10年,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戴安·雷-凱恩:我個人覺得,現在歐洲的政治家和政策與其說反應了真正公眾的意見,不如說是被一部分活動者和利益集團的意見過分影響了。你在美國可以合法買到的轉基因動物之一,是小小的轉基因螢光魚(GloFish),其實就是斑馬魚以及別的一些魚轉入了螢光基因。全美都允許這種轉基因螢光魚出售,但是在加州,這種魚被禁了。
  • 這種魚絕對是你晚上關掉燈後,最亮麗的景色,螢光魚來了解一下吧
    圖中這隻黃黃的傻乎乎的魚就是今天我們的主角,螢光魚。想想這麼漂亮的魚放在自己家的水族箱裡,當晚上關燈以後那該是一幅多麼美麗的景色呀!這種螢光魚是從事基因轉殖螢光魚技術的臺灣邰港生物科技2006年3月31日首度發表全球第一條全身型紅螢光基因魚「邰港紅色1號」,將觀賞魚的技術與品質提升到另一個境界。有別於2001年發表的綠螢光魚,此次是將珊瑚紅色基因以基因工程及基因轉殖的技術產生全身發紅螢光的螢光魚。
  • 神奇「轉基因斑馬魚」現身
    本報訊即便水中環境雌激素汙染僅達到極微量程度,轉基因斑馬魚的肝臟就會發射綠色螢光。這種可直觀監測環境雌激素汙染的「轉基因斑馬魚」近日在復旦大學研究成功。專家認為:該轉基因斑馬魚用於檢測水環境中的雌激素十分方便、快速,對環境保護和生殖生理以及生殖病理具有重要應用和理論研究價值。
  • 「皮卡丘」老鼠:在實驗室發光發熱的轉基因小鼠
    是的,通過一種轉基因實驗小鼠就可以實現,它們體內可以表達一種基於螢光蛋白的「生物傳感器」。早在1997年7月,「發光小鼠」就在日本大阪大學誕生了。大阪大學微生物研究所的岡部勝和伊川正等人,將發光海蜇的發光遺傳基因「GFP」注入到老鼠的受精卵中,從而培育出這種在黑暗中能發光的小鼠。
  • 轉基因克隆豬於雲南誕生 耳朵豬蹄發綠光(圖)
    雲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近日成功育成10頭攜帶綠色螢光蛋白和瘦素蛋白的轉基因克隆豬引起各界廣泛關注,2月3日記者在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這一成果將有助於脂肪沉積以及人類肥胖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研究,也將使轉基因克隆技術在功能基因驗證
  • 新培育轉基因魚可標示肝臟全程發育
    然而,依賴於轉基因技術發展起來的細胞命運追蹤和組織特異呈像技術,就像黑暗中的燈光,可以照亮器官發現難以觀察到的細節。就肝臟器官發育研究來說,本世紀以來雖已獲得過幾個標示肝臟發育的轉基因斑馬魚品系,但迄今還沒有報導過能標示肝臟全程發育特別是前期發育的轉基因魚。
  • 讓科學家痴迷的螢光蛋白 能使所有動物都發光
    而且,利用轉基因技術,科學家可以讓所有細胞和動物都可以產生螢光蛋白質。美國康乃狄克學院化學家,《發光基因》作者馬克·齊默則將綠色螢光蛋白質稱之為——21世紀的顯微鏡。通過讓基因攜帶綠色螢光蛋白質,比如像與瘤轉移或大腦功能有關的基因,科學家只需要觀察螢光便可知道基因何時以及為什麼發揮作用。科學家稱,在生物的器官中,有數以千萬記的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如果這些蛋白質一旦出現「故障」,那麼疾病就會隨之而來。
  • 美國已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仔細看你吃過的食品··
    崔永元贏了,美國已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那些力挺轉基因的人是不吃轉基因食品的。良心大大的壞了!崔永元本是一名成功的主持人,曾主持過不少大型綜藝節目,例如:《東方時空》、《謝天謝地,你來啦》、《小崔說事》、《實話實說》等。他本來可以在娛樂圈享受成功的安逸生活,而他卻在事業巔峰的時候,突然宣布離職,遠赴美國調查轉基因產品。
  • 臺灣培育出轉基因天使魚:可在黑夜中發光
    臺灣培育出轉基因天使魚:可在黑夜中發光 2012-11-12 14:21  來源:光明網我要評論
  • 集齊七彩羽絨服召喚神龍?朱一龍:我挺保守的,就是啥顏色都穿過
    文/貓小喵集齊七彩羽絨服召喚神龍?問:你是想集齊七彩羽絨服召集神龍嗎?朱一龍:就,還好吧,我其實還是比較保守的,就是什麼顏色都穿過。看看,我們朱一龍對自己的認知有什麼錯誤嗎?多麼清晰透徹,攏龍真的是一個很保守的男孩子,就是穿的衣服顏色比較多嘛,生活多彩多姿,區區七彩算什麼。
  • 啊本壽司怎麼樣?從內到外都充滿自信的日料美食
    以前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就愛上了日料,壽司飯糰之類的簡食,更成為了家常便飯,回國的這幾年在家裡有時候吃多了中餐,便開始想念日料的味道,中式壽司也吃了不少,但是能入我眼的還真沒幾個,在外賣平臺上看到了啊本壽司店的人氣十分火爆,不由得也想嘗嘗大眾接受的口味是怎樣的,沒想到一吃便被深深圈粉了。
  • 轉基因抗蟲水稻與非轉基因水稻具有同樣的食用安全性
    食用安全評價是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前重要的評價內容,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轉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評價,農業部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並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頒布的轉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評價指南,制定了我國的《轉基因植物安全評價指南》。
  • 螢光貓咪破解愛滋病
    當然,不是普通的貓咪,而是轉基因的。    分子病毒學家埃裡克·珀舍拉供職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歷史悠久的綜合醫學中心——梅奧診所,根據他的介紹,全球約5億隻貓中,大多數染有「貓科免疫缺陷病毒」(FIV),也就是貓類的愛滋病。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打架咬傷或者遺傳。感染FIV的貓,症狀與人類感染HIV幾乎相同,但這兩種病毒又有些差異,令貓不會染上HIV,人類也不會中FIV的招。
  • 壽司怎麼吃?啊本壽司教你壽司的正確吃法
    對於壽司來說,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在吃法方面我們是一竅不通,有些人士拿筷子夾著吃,有些人喜歡直接用手吃,啊本壽司作為一個深入接觸過日本文化的壽司品牌,就來告訴大家幾種壽司的正確吃法。像手握壽司是用手抓來吃的,壽司用手抓著吃才是最傳統的壽司禮儀。
  • 我國科學家培養出世界首隻轉基因樹鼩
    ▲我國科學家利用體外培養的樹鼩精原幹細胞成功獲得的世界首隻轉基因樹鼩(採訪方供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嶽冉冉  通過兩年多的研究,我國科學家利用體外培養的樹鼩精原幹細胞成功獲得了世界首隻轉基因樹鼩,實現了樹鼩基因修飾技術的重大突破。該項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著名期刊《細胞研究》上。  該篇論文題目為《樹鼩精原幹細胞的體外長期培養及利用其成功獲得轉基因樹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