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星那麼多,地球為啥沒和其他星體撞擊?其實撞擊每天都發生

2021-01-08 科普大世界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能看到星空中繁星點點,它們基本都是太陽系乃至銀河系中的星體,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恆星有一個,行星有八個,矮行星和衛星已知都有數百個,像彗星和小行星的數量就不計其數了;而在銀河系中,光恆星的數量就有1000-4000億顆,行星的數量會過萬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既然地球所在的空間中有如此之多的星體,為什麼地球形成46億年以來卻沒有發生過碰撞呢?

其實地球和其他星體的碰撞每天都在發生,就在昨天,波多黎各還遭受了隕石的襲擊,小行星進入大氣層發出的光比金星亮了好幾倍。這都是個頭很小的小行星,正常直徑都不到一米,這樣的小星體撞擊地球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基本每天都有。

可以說宇宙中的任何星體都不斷的在經受別的天體的撞擊,這只需要看一看月亮的表面情況就知道了,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不計其數,較大的隕石坑都是比較大的小行星體撞擊的,不單是月球,像水星火星這樣大氣比較稀薄的星體,小行星撞擊時,很容易到達星體的表面,所以就會有很多隕石坑,地球之所以飲食可能比較少,是因為星體撞擊地球的過程中大都在大氣層中燒毀了。

其實地球形成的46億年以來,也不斷有較大的小行星等星體撞擊,比如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不過那樣規模的撞擊,比起地球剛形成的時候的撞擊就相對小多了,因為我們的地球本身就是由很多的天體撞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而且曾經遭受過行星級別的撞擊,有不少天文學家認為月球就是這樣撞出來的。

在地球剛形成不久時,有一顆火星大小的星球以較為傾斜的角度撞擊了地球,將地球的地殼撞出去了一部分,同時那個星球很可能也被撞掉了一大塊,這些被撞出去的物質在地球周圍形成了一個行星環之後,漸漸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星球,它就是我們的月亮。

其實,星體的撞擊在宇宙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可以說宇宙中的任何星體都是由撞擊融合形成的,越大的天體經歷的撞擊次數越多規模越大,我們的太陽至今每一天仍在經受著一些小星體的撞擊,而在宇宙中,像太陽這樣級別的天體也有相撞情況發生,在那些雙星或者多星系統中,其最終的結局通常就是恆星撞擊到一起,另外再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碰撞,那級別就更大了即便是發生在百億年之外,它們撞擊時產生的引力波還能被我們偵測到。

相關焦點

  • 下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什麼時候?科學家:有它的存在就不會發生
    有關奧陌陌的故事我們不打算展開,幸運的是,奧陌陌僅是與地球擦肩而過,並且提醒了整個太陽系,即地球似乎處於一個並不安全,隨時都會有天外來客光顧的區域,而作為地球上的生物,對於65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事件依舊記憶猶新。那麼,這種諸如奧陌陌的天體,會隨時光顧地球嗎?還會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大事件嗎?
  • 1994年地球逃過了彗星撞擊,科學家:要對木星說聲謝謝!
    文/仗劍走天涯1994年地球逃過了彗星撞擊,科學家:要對木星說聲謝謝!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隱藏著無數的星球星體,地球不過只是其中之一,甚至對於在太陽系當中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球而已,唯一特殊的就是地球上存在的生命。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的概率大不大?
    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相對來說發生的隕石撞擊概率比較小,再加上前面還有木星和月亮替我們的地球阻擋了一部分的攻擊,剩下的零零碎碎的隕石碎塊在路過大氣層的時候就被燒成灰了,除了五億年前那場滅絕了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以外,地球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經歷過比較大的隕石撞擊了
  • 可能導致地球毀滅的五大宇宙事件:2460年後的彗星撞擊最致命
    消滅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並非易事,但造成大規模滅絕卻是常有的事。自寒武紀大爆發以來,已經發生了五次大滅絕事件,每一次都消滅了60%以上的地球物種。浩瀚的宇宙,充滿著神秘和魅力。宇宙中每天都上演著無數美麗壯觀的天文奇觀,但越是美麗的東西有時候往往越是致命。一個快速移動的大質量物質撞擊地球肯定會導致大規模滅絕事件。然而,此類事件似乎相對較少。儘管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頻繁發生,但導致大規模滅絕的撞擊可能非常罕見,這樣的撞擊可以說是數十億年難得一見。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核戰爭、全球變暖或大規模的流行性疾病是對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根據他們的計算,這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直徑大約有10公裡,它應該在地球上留下痕跡,也就是撞擊坑,且直徑約為150-200公裡。那麼這個撞擊坑在哪裡呢?要找到它,才能證明這個假說。很快,科學家就開始著手在全世界尋找環狀構造,也就是疑似撞擊坑的地方。剛開始的時候,科學家有點盲目,甚至有點悲觀。
  • 你想要天上的星星?方法其實很簡單
    攝影:STEPHEN ALVAREZ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隕石坑,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隕石撞擊地點。」 Ta說:「我想要天上的星星!」 不要灰心, 這早已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了。
  • 小型撞擊曾毀滅地球霸主
    但在宇宙中, 其實存在許多的危險。 這些危險, 以人類現在的能力來說, 基本是沒有辦法與之抗衡的。 其中有三種, 暫時是對地球最有威脅的。 它們分別是:宇宙中的小行星, 超行星大爆炸引發的伽馬射線暴, 還有難以探測的黑洞。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宇宙中的小行星撞擊。 對於地球之前恐龍的滅絕, 人們普遍贊同的說法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
  • 6500萬年前,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地球變成什麼樣
    雖然我們現在很少看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但是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撞擊事件確實是存在,而且有一些撞擊事件相當猛烈。有研究表明,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了猛烈的撞擊。因此有觀點認為,在這一次猛烈的撞擊事件中,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了。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物種因為這次撞擊事件而滅絕。既然這一次撞擊事件很猛烈,那在撞擊後的第一天,地球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13級地震,似50億顆原子彈爆炸
    關於導致恐龍滅絕事件的原因,目前有各種假說,不過現在都認為是一顆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因為這種說法證據最為確鑿,可信度最高,基本已經成了學界共識。 6500萬年前,當地地層中的銥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區高几十倍)、以及地表之下1公裡多處的衝擊石英(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融化了地層形成的石英石,有著特有的擠壓和橫向延伸結構)地層,都能證明這是一次巨型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 小行星用這種角度撞擊了地球!
    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最糟糕的一天,一顆巨大的流星墜落到我們星球的表面,引發了一場地獄,隨後是數十年的生命死寂。為什麼一顆小行星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後果呢?現在真相來了!這顆小行星造成的巨大隕石坑就藏在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岸平靜的加勒比海水域下,這一道來自地球上最暴力事件之一的傷疤:奇克蘇魯布隕石坑,就是那顆幾英裡寬的流星以每小時數萬英裡的速度撞擊我們的地殼而形成的。然而科學家發現,那次撞擊沒那麼簡單。
  • 月球坑研究顯示:地球和月球8億年前曾遭流星體撞擊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英媒稱,一些月球坑顯示,8億年前,當複雜生命的最初跡象在地球上大規模出現之際,流星體在不斷襲擊地球和月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1日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月亮女神」月球探測器上的地形照相機收集的數據來確定59個不同月球坑的年齡。
  • 新研究顯示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群體並沒有衰退
    巴斯大學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新研究,駁斥了恐龍在大規模小行星撞擊之前就已經衰落的說法。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發生,恐龍可能會繼續在地球上佔據主導地位。在白堊紀晚期末期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生存和活動。在小行星撞擊之前,恐龍佔據了地球上的每一塊大陸,是大多數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動物形式。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在一個穩定的恆星系統中,對行星危害最大的便是天體的撞擊,這些天體往往是小行星和彗星,一些科學家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對撞擊地球具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撞擊雖然沒有對地球的地貌沒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卻傷害了當時的食物鏈的頂端-恐龍。而在20世紀90年代,太陽系中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卻讓人類這把達摩克裡斯之劍。
  • 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還會是地球霸主嗎?
    ,結果表明,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時,恐龍數量並沒有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撞擊,恐龍可能會繼續統治地球。相關論文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在白堊紀末期的小行星撞擊時期,恐龍的足跡遍布全球。它們是大多數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動物。不過,對於「該時期恐龍是否正遭遇物種多樣性下滑」這一問題,科學家們仍爭議頗多。研究小組收集了一組不同的恐龍族譜,並使用統計模型評估了該時期的主要恐龍種群是否仍能產生新物種。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堅持了多久才滅絕?
    幾乎每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都是對地球生態圈的清洗,不同生代之間生物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就像是現在地球上主要的大型生物是「哺乳動物」,而中生代時主要的大型生物都是蜥形綱的「恐龍」。體型較大,比較笨重的非鳥類恐龍全部滅絕,那麼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遭遇了怎樣的厄運,又堅持了多久才全部滅絕?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早有記載
    最可怕的是,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將地面砂石之類卷到大氣層中,而且墨西哥巖層還有大量石膏,撞擊熱量使石膏融化產生大量硫,硫和砂石進入大氣層,覆蓋了整個地球,阻擋了陽光的照射,沒有陽光,地球上的植物很快死亡,而且氣溫驟降,地球也變成了又黑又冷的地獄,酸雨不停的下,這樣的&34;持續了30年,於是產生了個惡連結:植物死了,於是食草動物就死了,食草動物死了,食肉動物也就死了,恐龍也就滅絕了。
  • 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
    目前科學界最為普遍的說法就是,行星撞擊時是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之後,導致地球的氣候發生了變化,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恐龍開始走向滅絕的盡頭,這是目前科學界最為普遍的說法了,但是事實真的像我們想像當中的那麼簡單嗎?僅僅是一顆隕石的撞擊就導致了全球恐龍的滅絕嗎?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撞擊導致了周圍生物的瞬間滅絕,之後北美、南美產生11級大地震,地震又引發海嘯,海嘯浪高達300米,這次海嘯席捲了整個地球,很多生物被地震和海嘯直接吞沒。第一次發生在4.5億年前,物種滅絕了一半,原因可能是因為地球突然變冷;第二次是3.75億年前,不到1億年,一半的海洋生物滅絕,原因據推測是因為海水含氧量突然降低;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51億年前,不過1億年,這次70%的陸地生物、96%海洋生物滅絕,原因不明;第四次就在2億年前,也是一半生物滅絕,原因不明;第五次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這次,大概滅絕70%的物種。
  •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孩子都會問的問題,而答案在不斷更新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人在童年都提出過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得到過滿意的答案。童年的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面對漫天的繁星,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把它們數清楚,但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我們向成人求助,而此時我們大多會得到類似的答案「星星是數不清的,很多很多」。是的,天上的星星的確很多很多,也的確數不清,但並不是沒有具體的數字。
  • 若一顆大號隕石即將撞擊地球,砸到哪裡不會導致人類滅絕?
    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隕石帶來的,同樣,在地球數十億年的歷史裡,隕石也參與了很多次的「地球重塑」,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便是發生在6500年之前的恐龍大滅絕事件,如果那顆隕石當時沒有撞擊到地球,或許恐龍不滅絕,人類也不會出現。那麼,假如一顆大號隕石即將撞擊地球,砸到哪裡不會導致人類滅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