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較大的室內外溫差使得孩子們更易患上感冒。面對這種季節性的常見疾病,市場上眾多的感冒藥,家長應該如何科學地應對和選擇呢?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抗生素和消炎藥到底有什麼區別呀?」「消炎藥可以代替抗生素嗎?」……
很多人知道隨意亂吃抗生素會對人身體產生損害,然而對於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大多數人可能是雲裡霧裡,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感冒症狀加重,一旦發現孩子有感冒的苗頭,就會提前讓他吃上抗生素做預防。
溫馨提示:藥不能亂吃!
引起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感冒是由於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幾百種之多。病毒可以侵入鼻腔、口腔、咽喉及其他部位從而引起感冒。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
感冒的症狀有哪些?
● 打噴嚏
● 流淚
● 咳嗽
● 鼻塞和流涕
● 咽喉疼痛
● 頭痛
● 煩躁
兒童感冒的同時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且持續3到5日,而成人感冒並不一定會出現這種症狀。
一起來聽聽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珺醫生怎麼說......
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消炎藥,這兩種藥是有區別的!
01
用處不同
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一類物質及其衍生物,一般用於治療敏感微生物。
劃重點:抗生素一定要在有細菌、支原體、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時候才會有用!
消炎藥
主要是指消除因疾病引起的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的藥物,除了感染可以引起上面的症狀,過敏、外傷這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引起。
02
藥名不同
有這些關鍵詞的藥是抗生素
藥那麼多,怎麼知道哪個是抗生素,哪個是解熱鎮痛的消炎藥呢?其實只要一招——看說明書。記住!有這些關鍵詞的藥是抗生素。
☉ 磺胺
一般以「磺胺」開頭,比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
☉ 頭孢菌素類
名字中多帶「頭孢」,比如頭孢地尼、頭孢曲松、頭孢拉定等等。
☉ 青黴素類
名字中多帶「西林」。常見的口服類青黴素類抗生素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而注射劑有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苯唑西林鈉等等。
☉ 碳青黴烯類
名字中多帶「培南」,比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
☉ 喹諾酮類
名字中多帶「沙星」,比如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等。
有這些關鍵詞的藥是消炎藥
消炎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甾體類的消炎藥,另一類是非甾體類的消炎藥。
☉ 甾體類
甾體類一般為我們常說的激素,比如地塞米松、強的松、氫化可的松等等。
☉ 非甾體類
非甾體類包括我們常用的消炎止痛藥,比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等。
Ps:沒想到阿司匹林居然不是抗生素吧!
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抗生素
要知道,孩子發燒、咳嗽、流鼻涕、嗓子疼的症狀,不一定是細菌、支原體這些病原感染,還可能有病毒感染、過敏等其他原因。這時候咱們吃上抗生素不僅沒有用,還會延誤病症的治療。
更重要的是抗生素被濫用,體內細菌接觸抗生素的機會就增加了,這可能會出現抗生素的耐藥性。
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孩子只是剛剛出現了感冒的症狀,比如鼻塞、流涕、咳嗽、發熱等,多數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暫時對症或應用抗病毒的藥物治療。
如果病程時間比較長,或者出現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中耳炎、肺炎等等,要考慮合併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感染,這時候需要進行一些檢查,比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病原學等來進一步明確。
如果真的是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的情況,應該早期、足量的應用,根據病情,及時地調整用藥,並且要注意用藥的時候有沒有過敏、臟器損害的副作用。
總的來說,不亂吃抗生素是對的,但是被診斷為細菌性感染時,不願意用抗生素是萬萬不能的。
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消炎藥
消炎藥的使用原則和抗生素類似,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可以亂服用。
甾體類消炎藥是激素類藥物,有很多副作用,還可能掩蓋一些症狀,影響疾病的診斷,所以一定要遵醫囑謹慎使用。
非甾體類消炎藥有些是非處方藥,應用的時候也要注意。
總之,作為家長,一定要有相應的醫療常識,不可以濫用藥物,尤其是抗生素!要分清楚什麼是抗生素,什麼是消炎藥。
在應用藥物的時候需要做到的是兩點:
1. 不要自己隨便應用;
2. 不要擅自更換、減量或停藥。
【來源:亳州市場監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