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兒童藥」被禁用,家長千萬別再亂餵藥

2020-12-10 騰訊網

今天請來我們喜愛的@林萍萍 醫生給大家說說這波被叫停的兒童藥,趕快翻出你家的藥箱,對照來讀哦~(後面還應家長們的呼聲,貼心的附上推薦藥哦

先說幾個概念:

禁用藥:會使某些人群引起嚴重不良反應或中毒,所以禁止使用。

慎用藥:是對一些特殊人群提出警告,謹慎應用,但並非絕對不能用,這種藥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用藥應格外謹慎,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停藥並向醫生諮詢。

01

抗生素類

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因其有導致孩子耳聾等風險,衛生部規定小於6歲禁用。

磺胺嘧啶:而由於新生兒的乙醯轉移酶系統發育未完善,磺胺嘧啶會增加了核黃疸發生的風險,因此這個藥物在新生兒及2個月以下嬰兒禁用。

喹諾酮類: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這類抗生素是成人細菌感染常用藥,但它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孩子生長發育,一般不用於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靜滴或口服。

氯黴素類:使用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症候群,兒童肝功能衰竭,但目前這類藥物目前臨床上使用已經比較少。

四環素類藥物: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在孩子牙齒發育期間,包括懷孕中後期(是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牙齒也在發育,但仍牙齦下面)、嬰兒及8歲以下兒童,使用四環素可使孩子恆牙黃染並終身不退,牙釉質也發育不良,孩子會長出細細小小的滿口黃牙,我們稱之為「四環素牙」。

可能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個藥不僅影響孩子顏值,並且還會影響兒童的骨質發育,導致骨骼生長遲緩,所以8歲以下兒童禁用這類藥物。

02

抗病毒藥

利巴韋林:利巴韋林為廣譜抗病毒藥物,因此很多病毒性疾病都以此為理由用藥。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目前批准的利巴韋林劑型只有口服和霧化這兩種,其中,口服劑型只用於治療C型肝炎,而霧化製劑主要用於嚴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靜脈用藥還在試驗階段。

但我們臨床上常見不少醫生不僅濫用口服劑型和霧化劑型,也開常靜脈劑型。

對於利巴韋林的擔憂,最主要集中在它的安全性方面,我國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具有相關的不良反應報告,表現有胎兒異常、畸形、腫瘤、溶血性貧血、胃腸反應等等。

家長遇到醫生給寶寶開這個藥,最好能問清給寶寶用的目的以及是否有可替代方案。

阿昔洛韋:阿昔洛韋主要用於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各種感染,兒童可能用於水痘的治療。

但其副作用明顯,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CFDA也明確規定其說明書必須標明:老年人、孕婦及兒童應慎重使用阿昔洛韋,或在監測下使用,說明書上也只有2歲以上兒童參考用量。

通常來講,除非重症水痘,一般普通水痘有自限性,也不需用到這個藥,對於其他病毒感染也沒有指徵使用。

單磷酸阿糖腺苷:這個藥是用來治療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腦炎及巨細胞病毒感染,很多基層醫院喜歡使用,但筆者從來沒有給孩子開過這個處方。

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精神障礙和神經損害以及骨髓抑制。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資料庫中有關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佔總報告數的5.05%,14歲以下兒童不良反應的報告約佔80%。

因此CFDA於2016年04月20日發布通告,建議醫務人員使用本品時應遵照藥品說明書嚴格控制適應症,而且目前尚無兒童應用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統研究資料,建議兒童使用時權衡利弊。

03

退熱藥

安乃近:安乃近退熱及緩解疼痛作用很好,但有個巨大的缺點,就是不良反應多而且症狀嚴重,包括引發白細胞減少、腎功能損傷、急性造血功能停滯、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蕁麻疹、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等一大串副作用。

因為它諸多副作用,這個藥美國禁用40年,很多歐洲國家也禁用,但安乃近在我國仍在廣泛使用,它說明書上還有小兒用量參考,因此一些基層醫院可能還會開給孩子退燒。

氨基比林:氨基比林和安乃近一樣,會引起粒細胞減少、高鐵血紅蛋白血症、過敏性皮疹、肝功能損害、血小板減少等一系列副作用。

早在1938年,美國的藥品目錄中就已經沒有氨基比林了,氨基比林作為單方製劑已在1982年被國家衛生部門宣布淘汰,但是在一些複合感冒藥中仍在使用,而且國內某些品牌兒童感冒用藥還有這個成份。

家長在給寶寶使用複合感冒藥時需要注意下主要成分,如果出現「氨基比林」,最好不要用了。

尼美舒利:可造成兒童肝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早在2010年11月於北京召開的「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有專家引用中國藥物不良反應中心的數據,稱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裡出現數千例不良反應,甚至有數起死亡案例。

筆者剛參加工作時也碰過幾例因口服「尼美舒利」這個退熱藥而出現各種副作用的孩子。

2011年5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說明書,並禁止尼美舒利口服製劑用於12歲以下兒童。

阿司匹林:又叫「乙醯水楊酸」這個藥成人用得多,不僅用來解熱鎮痛,因其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還常用於預防短暫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臟瓣膜和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血栓的形成。

目前不推薦作為兒童退熱藥的首選,因為容易引起瑞氏症候群,死亡率達30%,這個副作用多見於4個月-5歲的兒童,與服用劑量關係不大,服用時間越長、年齡越小,越容易引發這種病。

賴氨匹林:筆者在大學臨床實習時見到很多兒科醫生喜歡用這個退熱藥,因其是注射液,可以在寶寶打點滴時從輸液管中間那個「小壺」裡加藥,家長也不用給寶寶硬灌藥,非常方便。

但它副作用和阿司匹林一樣,容易引起瑞氏症候群,在2018年1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公告,決定對注射用賴氨匹林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其中「兒童用藥」條目修改為:「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

04

中成藥

大部分中藥其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沒有西藥透徹,西藥上市使用之前都需要進行長期和大樣本的臨床試驗,對不良反應的研究比較充分,所以一份西藥的說明書可能洋洋灑灑寫了一堆東西,藥理及毒副作用寫得也清清楚楚,副作用可能寫了好幾條,對自己的短處揭露絕不含糊。

有些患者看了都不敢吃,但實際上這麼清楚的藥物說明反而充分保護了患者。

而中藥的不良反應研究比較欠缺,很多藥的有效成分分析尚在探索中,更別說對副作用的研究了,所以中藥製劑的說明書相對也比較簡單。很多你想看的條目,說明書上都是【尚不明確】。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並且由於中藥注射劑成分的複雜性,導致不良反應高發,因此對溶媒配伍,滴速等問題都均應註明。

中藥注射劑中常由於質量控制的問題存在蛋白質、鞣酸等雜質,易引起過敏反應。

從2005年至今,已有雙黃連注射劑、柴胡注射液、茵梔黃注射液、丹參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紅花注射液、冠心寧注射液、魚金注射液、複方蒲公英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及穿琥寧注射液等數種常見中藥注射劑被責令修改說明書,註明兒童或孕婦禁用或者慎用。

相信爸爸媽媽們已經多少都有聽過,在這裡我們不一一展開評述。爸爸媽媽們應理性對待中藥,不能一味覺得中藥就是「純天然」、「安全」、「無副作用」。

05

消化道用藥

嗎丁啉: 嗎丁啉這個藥很多家長可能也不陌生,廣告詞「促進胃腸動力」深入人心,所以有些家長用來給寶寶增加食慾和飯量,但這個藥雖然在研發地--美國多次申報,仍沒被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為人用藥上市使用。

2004年,FDA還發布警告稱,一切含多潘立酮成分的藥品均非法,同時拒絕相應的成品藥和原料藥進入美國。

嗎丁啉主要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心臟毒性。

2016-09-14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也重新修訂多潘立酮製劑說明書,刪除了「建議兒童使用多潘立酮混懸液」這個條目 ,2018年06月01日CFDA依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申請,註銷多潘立酮混懸液藥品註冊批准證明文件。

胃復安:學名叫鹽酸甲氧氯普胺,是一種胃腸道的興奮藥,廣泛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但兒童使用易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如如肌肉震顫、頭後仰、斜頸、 雙眼上翻或斜視、步態不穩、語音不清等,年齡越小症狀越明顯。

有時很小劑量就可引起中毒,所以多數兒科醫生也不喜歡使用這個藥,個別基層醫院可能還在給嘔吐的孩子使用。

比沙可啶:是治療習慣性便秘處方藥,長期使用引起腸功能紊亂、電解質紊亂和腸黑病變,兒童使用往往影響正常排便反射,引起說明書上也明確表明:「6歲以下禁用」

酚酞:又叫果導片,也是用來治療習慣性頑固性便秘的,本身就是一種瀉藥,年齡小的寶寶使用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神智不清,其說明書也標清楚:「幼兒慎用,嬰兒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薦1月以下兒童使用,因為在這年齡段孩子使用的臨床試驗經驗有限。

東莨菪鹼:成人有時用來緩解腹痛,但兒童對它的副作用很敏感,所以嬰幼兒慎用這個藥物。

而且如果是針對腹痛,使用東莨菪鹼暫時緩解了孩子腹痛,卻容易忽視背後的原因,甚至孩子腸穿孔或闌尾炎都沒法及時發現。

06

增強免疫力藥

很多家長看孩子經常感冒、咳嗽很是著急,往往也容易給孩子扣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所以各種聲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包括營養補充劑、順勢療法藥物、紫錐菊、細菌溶解產物等)就受到了家長廣泛歡迎。

但這些藥物往往缺乏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也通常被很多兒科同行拿出來DIS。

這類產品中的匹多莫徳相信很多家長不陌生,前些年是個風靡全國的明星藥。

近幾年匹多莫徳的作用頻繁被醫療界多位醫生質疑,因此在今年3月份,CFDA 發布的關於修訂匹多莫德製劑說明書的公告,明確說明3歲以下兒童禁用,並且CFDA藥品審評中心鑑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要求匹多莫德製劑生產企業儘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並於3年內上報試驗評價結果。

07

鼻噴劑

萘甲唑啉羥甲唑啉:以鼻噴霧劑和滴鼻劑的形式,具有收縮鼻黏膜血管作用,減少血管的滲出物,減輕鼻黏膜腫脹充血,用來緩解鼻塞、流鼻涕。

但對於嬰幼兒,如果毛細血管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對鼻部的正常功能是有一定影響的。而且停藥可引起「反彈性」充血,其中鼻子保持悶熱或變得更糟。

同時嬰幼兒鼻黏膜嬌嫩、血管豐富,藥物吸收迅速,如果藥液過濃、劑量過大、誤服藥液非常容易引起中毒,如竇性心動過緩、休克、凝血功能異常的病例的救治進行分析。因此這個藥說明書明確寫這6歲以下兒童禁用。

丙酸倍氯米松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這兩個都是類固醇藥物,長期使用可能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因此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並沒有在4歲以下兒童進行過高質量研究,所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不建議4歲以下兒童使用,同理,糠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不建議2歲以下兒童使用。

08

鎮咳藥

右美沙芬:右美沙芬是個中樞鎮咳劑,但孩子咳嗽是一種氣道炎症後的生理反應,如果不能把氣道中痰液咳出來,小寶寶容易出現痰堵現象,更不利於病情恢復。

而且針對兒童,右美沙芬根本沒有高質量的研究證實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可能對寶寶產生毒副作用,有抑制呼吸和窒息的風險。因此,美國兒科學會(AAP)並不推薦6歲以下孩子使用。

可待因:長期服用造成藥物依賴,並且會損傷中樞神經,也有呼吸抑制的風險。

所以在2017年1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公告,決定對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其中「禁忌症」增加以下內容:「12歲以下兒童禁用「;「兒童用藥」也註明:對於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12-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噴託維林:這也是成人常用的鎮咳藥。但通常權衡利弊,對於低齡兒童兒科醫生很少使用鎮咳藥,相應的這個藥品說明書也「兒童用藥」說明只有5歲以上參考用量。

09

驅蟲藥

甲苯達唑阿苯達唑:對於2歲以下孩子安全性有待證實,因此2歲以下孩子慎用。

10

抗過敏

抗過敏藥常用的多數是抗組胺藥。通常來講,我們都會避免給嬰幼兒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因為這些藥物容易引起反常性躁動,並且因其潛在呼吸抑制作用,可能有引起嬰兒死亡的風險。第一代抗組胺藥包括: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異丙嗪、賽庚啶、富馬酸酮替芬等。

第二代及第三代抗組胺藥相對安全,副作用少,但對於年齡特別小的兒童群體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因此在臨床上使用也有各自的年齡限定。

苯海拉明:新生兒、早產兒禁用

異丙嗪:2歲以下小兒慎用,新生兒、早產兒禁用

馬來酸氯苯那敏:新生兒或早產兒不宜使用,嬰幼兒慎用

富馬酸酮替芬:美國限制3歲以上使用,而日本藥典限制較寬鬆,6月以上可使用。

賽庚啶:小於6歲一次劑量不超過1mg,2歲以下不宜使用。

氯雷他定:2歲以上使用。

西替利嗪:美國 FDA 即批准西替利嗪可用於2 歲以上兒童,國內說明書限定6個月以上使用。

11

複合感冒藥

總的來說,越小的孩子服用複方感冒藥,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越高,因此很多國家都把這類藥物的最小適用年齡規定在 6 歲以上,對於6-12歲的兒童也不推薦使用。

美國兒科學會(AAP)就明確表示,應避免給 6 歲以下的孩子使用感冒或者咳嗽藥物。

但這類藥物在我們國內用得非常廣泛,感冒的嬰兒也往往得到這樣的處方。

艾暢:艾暢臨床上常常用來治療寶寶感冒,不少家長一遇到孩子流鼻涕、咳嗽,自己也會去藥店購買這個藥。

艾暢主要成分為偽麻黃鹼與右美沙芬,這兩種成分對於 2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沒有明確的安全劑量。

偽麻黃鹼或去氧腎上腺素之類的減充血劑大量攝入會導致兒童過度嗜睡。

它們也會引起心臟節律紊亂,特別是與含有咖啡因的藥物結合使用時。

而右美沙芬前面我們也提到對於兒童,它根本沒有高質量的研究證實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可能對寶寶產生毒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艾暢這個藥品不在國外生產和銷售,僅在中國生產並廣泛使用。

隨著國內醫療界質疑聲高漲,2018年06月01日CFDA依強生製藥有限公司申請,註銷艾暢藥品註冊批准證明文件。同類的藥物還有惠菲寧、泰諾等,6歲以下的孩子應儘量避免使用。

另外,國內很多兒童複合感冒藥都貫用「小兒」兩個字,但不是所有帶「小兒」字樣的藥物,都適用於各年齡階段的小兒。

如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小兒複方氨酚烷胺片、氨金黃敏顆粒等藥物都含有金剛烷胺,因為尚不清楚成分金剛烷胺在1歲以下兒童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1歲以下兒童禁用這類藥品。

12

海淘藥

很多家長不放心用國產藥,不惜「重金」購買海淘藥,甚至人肉帶回。但國外的藥物並不一定都是合理,也不一定適合寶寶。

比如一些標有「夜啼易驚」、「睡眠不寧」的「**丹」、「**散」,看了說明書含有硃砂。

硃砂是硫化汞,是一種古老的顏料,也是中國的傳統藥材,多數含有硃砂的藥方都標榜作用是「定驚」、「安神」,即使在一些兒科藥物中也是如此。

國際公認元素汞和無機汞化合物具有極高的毒性,因此含硃砂的中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來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美國FDA、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紐約市衛生局都發布了關於特別高汞含量中藥的警報。

中國衛生部也密切關注中藥中的汞含量,2015年的中國藥典建議硃砂日用量從原來的0.3-1.5g降低至0.1-0.3g,國內學者也做了硃砂的安全性的探討,比如「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分析教研室藥物質量控制與藥物警戒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7年在《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發布關於「中藥硃砂中汞的生物可及性及健康風險評估」這篇文章:文章中提到:

翻譯為:由於汞的消除半衰期比較長以及兒童對汞毒性高度敏感,因此應避免用於長時間口服和作為兒科藥物。所以家長購買這類產品需看清配料表。

同樣受家長歡迎的還有外用的「**油」、「**水「,「**人」,這類產品主要寶寶嘔吐、腹痛時塗抹腹部,或者口服幾滴,很多家長覺得即使不內服,外用這類產品也比較安全放心。

其實不然。家長仍需看清這類產品的配料。例如,有些含有高濃度的酒精「Alcohol」,比例達80%,比我們臨床使用醫用酒精濃度75%還要高,寶寶皮膚嬌嫩,酒精類製劑外用刺激性大,我們也不推薦給用來給寶寶揉肚子;而且寶寶皮膚屏障薄,容易吸收酒精成份,如果短時間大量塗抹,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再例如,有些產品含有樟腦,因樟腦對兒童有導致難治性癲癇的潛在毒性,所以在美國的OTC商品中樟腦濃度限制為不超過11%,但部分商品並未標註明確濃度,所以購買也需謹慎。

香港衛生署在2010年5月28日發布公告,提醒市民警惕使用某款「驅風油」,因其同時含有「樟腦」 和「水楊酸甲脂」兩種成份 ,大面積使用或服用可造成嚴重副作用,尤其對於兒童更容易出現,「水楊酸甲脂」也容易使兒童患我們前面提到的「瑞氏症候群」,這個病致死率高達30%。

還有一些看了成份並沒有比國內的藥物高明。

比如某「**止瀉粉」,成份就是凍幹的「死掉」的乳酸桿菌、培養基以及賦形劑,效果可能還不如國內非常便宜的「乳酸菌素片」。

麵包超人:「綠色麵包超人」成分是:撲爾敏、麻黃鹼和甘草提取物,「藍色麵包超人」成分:可待因、甲基麻黃鹼,相信看了前面內容的爸爸媽媽,如果了解麵包超人含有 「撲爾敏、麻黃鹼、可待因」這些成份,也就不會對它那麼熱衷了。

Otriven嬰兒滴鼻劑:成分是0.025%氫氧化賽洛唑啉,作用同前面我們說的萘甲唑啉、羥甲唑啉,通過收縮腫脹的鼻部毛細血管,來達到緩解鼻塞的目的,一些家長買來幫助寶寶緩解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

這款滴鼻劑的作用方式與偽麻黃鹼相似。對於嬰幼兒,如果毛細血管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對鼻部的正常功能是有一定影響的。對於小寶寶如果意外使用過量,還容易導致嚴重的中樞抑制作用。

國內相應的滴鼻劑雖然只有0.05%和0.1%濃度劑型的,但只有3歲以上兒童的參考使用劑量,基本上不會用於嬰兒。

無比滴:日本無比滴火了一段時間,家長買來驅蚊或者蚊蟲叮咬,每逢夏季賣得脫銷。無比滴成分還有苯海拉明。

前面我們說過苯海拉明,是屬於第一代抗組胺藥,副作用相對較大,藥典也明確規定新生兒、早產兒禁用。

寶寶皮膚比較嬌嫩、皮膚屏障比較薄,如果大面積塗抹,吸收太多,容易引發毒副作用。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如果醫生在開藥的時候,給你明確說明了這個藥雖然是不推薦給孩子使用的,但是目前孩子病情需要,需要超說明書使用,雖然可能存在副作用,但是不用的話,沒有其他藥物替代,孩子受傷害更大時,是可以使用的,比如阿司匹林。

當然,如果醫生啥都不說,自己知識貯備不夠,還在給孩子使用禁止用的藥品,自己也說不出來所以然,那就堅決不用。比如尼美舒利,比如中藥注射劑。

另外大家呼聲最高的是,如果這些藥都不能用了,那麼到底哪些藥可以用呢?

01

發熱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

對於發熱最適合小寶寶的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酚3個月以上可用,布洛芬6個月以上可用,對於3個月以下的寶寶退熱的主要方式是松解衣物散熱(3個月以下孩子發熱超過38℃時細菌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對於3個月以下寶寶家長也難以把握孩子病情輕重,所以必須看醫生)。

對於發熱,我們在家裡能做的就是退熱緩解孩子不適,使用貼退熱貼可能更讓寶寶不適,家長不妨在自己發燒的時候試試退熱貼。

02

鼻塞、流涕

海鹽水噴鼻劑、生理鹽水

孩子感冒後往往容易鼻塞,影響睡眠,鼻涕倒流到咽喉也會引起刺激性咳嗽。

家長可以自己在家給孩子用海鹽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每日3-5次都沒問題,尤其在睡覺前衝洗一次,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眠。

需要強調的是,最好使用成品的海鹽水或生理鹽水,最好不要購買洗鼻鹽自配,因為自配時很容易汙染,變成潛在感染源。

03

便秘

開塞露

孩子在引入輔食、如廁訓練及初入學這三個階段很容易發生便秘。便秘需要綜合判斷和診療,不能一味地通便和所謂的「消食」。

但如果寶寶大便乾燥難排出時,可以應急使用一下開塞露。開塞露成份簡單,也相對安全。

但應該注意不要長期使用,避免減弱孩子肛直腸敏感性,弱化排便反射。

04

嘔吐、腹瀉

口服補液鹽Ⅲ

嘔吐、腹瀉症狀本身是人體的防禦反應,把病原微生物或有害物質儘快排出體外,所以我們也很少強制性給孩子止吐或止瀉。

但嘔吐、腹瀉最怕的是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這時口服補液鹽Ⅲ則是最佳預防脫水和補充電解質的用藥。

需要提醒的是,最好不要在嘔吐症狀剛出現4小時內給孩子大量灌水,這樣更容易誘發嘔吐。

初發症狀4小時內家長可以少量給孩子分次喝,如5-10分鐘喝10ml。

05

燒傷

潔淨的水、紗布、對乙醯氨基酚

輕度燒傷(注意,不是燙傷哦)後,第一步是:用流動的自來水或瓶裝水冷卻創面,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避免傷口浸漬,之後用溼紗布覆蓋,紗布也不能太溼,同樣也是為了避免傷口浸漬。

如果孩子覺得疼痛可以先給對乙醯氨基酚口服,減輕疼痛。

之後送到醫院讓醫生評估傷口情況,並進行隨訪。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應避免使用冰塊或冷凍冰水處理傷口,這樣會使孩子更痛,也容易加深創面。

06

磕傷、擦傷

潔淨的水、碘伏、棉籤、紗布、繃帶、百多邦或紅黴素軟膏

孩子好奇心強、精力旺盛,活動量大,膝蓋、肘部等地方容易磕傷或擦傷。家庭處理一般磕傷、擦傷方法可按如下步驟:

1、如果有明顯流血或滲血,先用乾淨的紗布或繃帶輕壓20-30分鐘止血。

2、止血後可用流動自來水衝,瓶裝生理鹽水更佳,衝洗洗傷口;最新的研究表明,沒有必要用碘伏、酒精等消毒一遍,消毒效果未必好,還可能延遲傷口癒合;

3、百多邦或紅黴素軟膏塗抹創面;

4、透氣的紗布覆蓋創面,避免傷口汙染,每日一換。

07

溼疹

凡士林、不含香精的嬰幼兒保溼霜、1%氫化可的松乳膏、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

家長都清楚對付溼疹最重要的是保溼,對於容易患溼疹或者已經有輕微溼疹的寶寶,可以塗厚厚一層凡士林或保溼霜。

如果溼疹嚴重可以塗抹最弱效的激素軟膏,比如1%氫化可的松乳膏,依效果好壞逐級增加,但最好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如果孩子瘙癢明顯難耐,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物西替利嗪滴劑或氯雷他定糖漿。

西替利嗪國內說明書限制6個月以上寶寶才能使用,氯雷他定則限定在2歲以上人群。

08

抗過敏

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EpiPen

對於容易發生過敏的孩子,家裡則需備點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前面咱們也剛聊過。

如果寶寶有嚴重過敏反應史,下次接觸過敏源可能會危害到孩子的生命安全,那麼家庭藥箱需要備一支EpiPen,即腎上腺素(epinephrine)自動注射器,但這個為處方藥,需要醫生評估後開具處方才能購買。

09

蚊蟲叮咬、接觸性皮炎

爐甘石洗劑、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1%氫化可的松乳膏

孩子出去郊遊、或者平日去公園等,容易被蚊子、各種小蟲子叮咬。

叮咬後的瘙癢,可以用爐甘石洗劑。

叮咬後或接觸有毒植物後皮膚出現皮疹。為緩解瘙癢,避免叮咬部位腫成一個大包,或者接觸性皮炎皮損越來越嚴重,可以給寶寶口服抗組胺藥劑,如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注意:說明書的適用年齡,西替利嗪國內說明書限制6個月以上寶寶才能使用,氯雷他定則限定在2歲以上人群),皮損部位塗抹1%氫化可的松乳膏。

對於兒童,我們所有醫療措施都非常謹慎,以上所說的都是我們家庭應急措施用藥。

在此之後,評估寶寶病情輕重尤其重要,所以我們鼓勵家長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帶寶寶到醫院評估一下病情輕重,再給寶寶進一步的醫療處理。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家長會問,怎麼沒有看到醫生推薦常備感冒、止咳藥啊?

事實上,普通的感冒,到現在,醫學發展到今天,並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法。

但這並不是表明,寶寶得了感冒就全完不管,家庭護理比如合適的溫度和溼度、充足的液體攝入及合理的飲食對寶寶的康復非常重要。

另外,家長把握不準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因為有些疾病看起來像感冒,其實未必是感冒;有些看起來是像普通感冒但可能已經出現了肺炎。

面對孩子的疾病,不過於慌張,但也不要忽視症狀,尋求醫生專業幫助,什麼時候都是合理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 DrG科學育兒 】ID: imingbailem,獲得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又一款藥兒童禁用了!家長一定要留意
    停止這些藥在國內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召回產品由企業所在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銷毀。緊接著,國家藥監局又發布了第34號公告,要求包括安乃近片、複方青蒿安乃近片在內的幾種藥物修改其說明書,主要強調: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妊娠晚期婦女禁用。安乃近終於被CFDA官宣被禁用於兒童了!
  • 兒童用藥常見的誤區:這些方式慎用、禁用!每個家長都應該自查下
    但有些家長總以為孩子是成人的縮小版,那麼藥物自然也是,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吃藥靠掰」、「劑量靠猜」的方式來給孩子餵藥。而長期用藥不當,對於孩子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據中國兒童康復中心統計:因用藥不當導致的兒童失聰情況,每年約有3萬多例,更嚴重的還會導致兒童死亡。所以在疾病高發的冬季,家長們要擔心孩子的病情同時,也要關注下孩子的用藥健康。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這些兒童用藥「雷區」,千萬別踩
    藥不能亂吃! 02、兒童用藥的7大雷區,你一定踩過 哄孩子「藥是糖果」 為了哄孩子吃藥,不少家長都說過「這不是藥,這是糖」的謊言。加之,有些兒童用藥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
  • 冬季感冒多,這兩種藥千萬別亂用……
    ▌冬季感冒多,這兩種藥千萬別亂用…… 每到冬季, …… 很多人知道隨意亂吃抗生素會對人身體產生損害,然而對於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大多數人可能是雲裡霧裡,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感冒症狀加重,一旦發現孩子有感冒的苗頭,就會提前讓他吃上抗生素做預防。 小編溫馨提示:藥不能亂吃!
  • 大量兒童感冒藥被召回!這些被醫生加入黑名單的兒童藥,也別再...
    昨天看新聞,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報導:日本一款備受市場歡迎的「兒童感冒糖漿」系列產品,宣布要被大規模召回約775萬瓶。 Dr.X的關注點在於,這款兒童感冒糖漿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前看到國內不少自媒體都把它列為「日本值得購買的藥品」之一。
  • 家長注意!日本麵包超人咳嗽藥水或含我國兒童禁用藥成分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現在,不少家長將從日本海淘買到的麵包超人系列藥水,視作治療小兒咳嗽的「神藥」,但是您可真的要多小心了。《中國青年報》報導,昨天,上海瑞金醫院兒內科醫生周瑩發文指出,這種咳嗽藥水分為藍色止咳化痰、紅色退熱綜合、綠色感冒流涕3款糖漿,其中,藍色止咳化痰藥的成分表中標明,這款咳嗽水中含有我國監管部門明確禁止給兒童使用的藥品成分「可待因」。根據我國食藥監總局2016年發布的第199號公告,「可待因」藥品被明確為「12歲以下兒童禁用」。
  • 2歲男童被灌藥後引窒息,這5大餵藥誤區你中招了嗎
    作為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當然也怕孩子生病後餵藥難。很多人都經歷過小時候生病不願意吃藥,被大人捏住鼻子一口灌的故事吧,強行灌藥這一招操作起來簡單粗暴,隱患還相當大。新聞裡,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孩子被強行灌藥引發窒息的案例。
  • 孩子在幼兒園服藥 家長要填餵藥委託書
    原標題:孩子在幼兒園服藥 家長要填餵藥委託書 兒童餵藥委託書  重慶晨報記者昨天走訪主城幼兒園發現,給孩子餵藥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3  2  1  重慶渝中區機關幼兒園用這樣的色卡來反映孩子的身體狀況。
  • 捏鼻子灌、摻入果醬、連哄帶騙……如何正確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愉快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今天我們請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用藥諮詢中心副主任藥師胡利華為家長們出出主意。
  • 央視曝光,致多名兒童死亡,這3種退燒藥千萬別再餵孩子吃了
    只要發燒就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甚至用安乃近、阿司匹林?大多數家長的這種認知該扭轉了! 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報導,家長作為最先發現孩子發熱的人,在處理髮熱症狀時經常存在一些誤區。
  • 十個孩子九個咳,七個家長亂餵藥!原來幫寶寶止咳的最佳方法竟是它…
    至於止咳藥的作用,現如今也不單單是治療寶寶的咳嗽,早已演變成了治療家長緊張病、焦慮感的一種「藥」。看到這裡,肯定會有家長問:「不讓輕易吃藥,那寶寶咳嗽就讓他一直咳嗎?」(圖片來源:slate.com)如果寶寶只是偶爾咳嗽一兩聲,一天之內咳嗽不超過10次,那麼家長就不用過於緊張。
  • 6歲以下兒童千萬別用這些感冒藥!
    美國:2歲以下禁用,6歲以下慎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指出,感冒藥經常含有一種以上作用成分,如抗組胺藥、減充血藥、鎮咳藥、祛痰藥,千萬不要給兒童使用超過一種以上含有抗組胺成分(流鼻涕、抗過敏等)的藥品。
  • 9種兒科明星藥禁用,能用的是這些
    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一到冬天,感冒發燒的娃不在少數,各種花式藥便爭先恐後安排上了!感冒著涼?來點抗生素...咳嗽有痰?吃點止咳藥...發燒頭痛?再貼個退燒貼吧...慢著!目前,已被藥監局列入「黑名單」的兒科藥品有: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別看有這麼多種禁用藥,可仔細研究發現,涵蓋最多的是這兩類:中藥注射劑和含可待因成分藥物。
  • ...兒童禁用柴胡注射液! 退燒針不能亂打, 寶寶發燒應該怎麼辦?
    此前不少孩子發燒,都會被注射一種退燒針——柴胡注射液,然而就在昨天(5月29日),這種針被國家藥監局發文禁用!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個中藥注射劑品種,至今已臨床應用70多年,此前作為「退燒針」,在兒童發熱治療中應用普遍。
  • 安全用藥丨冬季感冒多,這兩種藥千萬別亂用……
    面對這種季節性的常見疾病,市場上眾多的感冒藥,家長應該如何科學地應對和選擇呢?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抗生素和消炎藥到底有什麼區別呀?」「消炎藥可以代替抗生素嗎?」……很多人知道隨意亂吃抗生素會對人身體產生損害,然而對於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大多數人可能是雲裡霧裡,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感冒症狀加重,一旦發現孩子有感冒的苗頭,就會提前讓他吃上抗生素做預防。
  • 家長紛紛支招,寶寶餵藥要注意這4點
    家長紛紛支招,寶寶餵藥要注意這4點一位寶媽說,自家寶寶吃藥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每次讓他吃藥都需要兩個人,哭鬧並極力抗拒,把入口的藥全部吐出,有時伸手把盛藥的碗打翻,灑一地,我要怎麼辦?這孩子簡直沒誰了!建議寶媽不要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灌藥,可讓寶寶吃甜味的,家長可示範給孩子看,讓其自己主動吃,讚美孩子能夠勇敢吃藥,孩子就會積極一些。我孩子就能自行吃藥,她明白,自己好好吃藥,就會得到家長的讚美。家長C支招:家長在給孩子餵藥時不要恐嚇他,別給孩子種下害怕的心理,家長生病吃藥時,也當著孩子的面進行,讓他明白,生病吃藥會很好恢復健康。
  • 感冒時,千萬別亂吃這2種藥
    [6]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mmon-cold/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1611[7] https://www.cdc.gov/flu/symptoms/coldflu.htm[8] 範立萍,彌曼,李雪萍,等.西安市社區全科醫生提供兒童普通感冒診療預防服務現狀調查與分析
  • 夏季娃扎堆生病,這些「餵藥絕招」不僅沒用,還很危險
    「娃一喝藥就哭,真不知道該怎麼餵了。」「為給娃喝個藥,我甚至強行給她捏著鼻子灌下去過。」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且慢!今天,就讓科大大細數家長們的那些餵藥誤區,給大家講講,餵藥到底該怎麼喂?1強行餵藥,小心坑了娃!
  • 4歲男童被灌藥後窒息,這4個被忽視的餵藥習慣,重可致命
    2吃對要知道,不同的藥,服用方法也不一樣,家長們可要認真看說明書哦。家長可以告訴他:吃了藥病就可以好了,就不會難受了,可以出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並且多多誇讚他,必要的時候再來點物質誘惑。吃藥前也可以讓寶寶吮口冰塊或冷藏餵藥工具,降低口腔溫度,餵藥更輕鬆。給娃餵藥如遊戲闖關,過了第一關,還有第二關。科大大還收集了一些「餵藥難題」,給大家一一解答!
  • 這份兒童用藥「黑名單」請收好
    ◇ 誤區三:為早日康復擅自給孩子聯合用藥  很多家長認為藥吃得多病好得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吃。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洩清除。由於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聯合用藥可能造成肝腎損傷甚至肝腎中毒。兒童聯合用藥一定要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