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犬一直以來都被人所熟悉,當然,這種「被熟悉」往往都是在網絡、電視、電影、雜誌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感人故事,對於導盲犬的主人來說,導盲犬就是他的一雙眼睛,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麼在中國,你能看到多少只導盲犬呢?
在發達國家已越來越普及的導盲犬,對於中國來說還是新生事物,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
定:「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但規定的具體內容至今仍是空白。
早在2000年我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就曾承諾導盲犬可以入境。但我國相關法律中一直沒有有關導盲犬的規定。
所以可以說,導盲犬在中國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雖然來說它對盲人的幫助巨大,但是對於國人來說,普及導盲犬還是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三好」是一條3歲的黑色拉布拉多犬,它是蔡先生的導盲犬,蔡先生十歲那年因為意外導致雙目失明,初中畢業後去了河南洛陽學習推拿按摩,這幾乎是所有盲人必備的一項技能,他對導盲犬的認識始於2007年,09年他正式嚮導盲犬基地申請導盲犬,他來到基地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配對合練,他在三條拉布拉多犬中選擇了一個黑色的拉布拉多犬,就是「三好」,因為它是三條導盲犬中走的最快的一條。
蔡先生說,「盲杖有其局限性,它是兩邊甩,有可能甩到這邊是正常的,但甩到另一邊就有障礙物,這中間的時間差很容易讓你掉坑裡或者撞牆。導盲犬會引領盲人避開障礙物。」蔡長貴集訓時住的宿舍離家有3.5公裡遠,步行需要至少1小時。帶著「三好」走過兩次後,只要他發出「回家」的指令,「三好」就能引導著他找到回家的路。
三好成為了蔡先生的得力助手,這無疑可以讓他的生活省去許多的麻煩。三好只是中國普通的導盲犬中的一隻,其實一隻真正的導盲犬訓練出來需要花費許多的精力,甚至可以說是有著重重困難,導盲犬上崗前訓練要超過一年,而這其中的成功率卻不足30%,在這些狗狗中性格過於活潑或者過於膽小,或者有咬人行為的都要被淘汰,可見導盲犬的篩選也是一個極其嚴格的過程。
所以,在中國看到真正的導盲犬還是不多的,培養導盲犬的基地最困難的問題往往是經費問題,所以想要讓中國的導盲犬像國外那樣多,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