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盲犬之父」王靖宇:為了給視障人士帶來希望

2020-12-03 新華社客戶端

訓導員在訓練導盲犬。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華社大連5月18日電(記者崔師豪)「在基地成立之初的2006年,導盲犬申請人數大約有5萬人,辦公室的電話都被打爆了。」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創始人、被稱為「中國導盲犬之父」的王靖宇說,「可當年我們僅僅成功訓練出兩隻導盲犬。」

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是中國大陸地區首家面向全國,並能在導盲犬的繁育、培訓、應用等方面提供專業性指導的非營利性機構。目前該基地有在訓犬約80隻,並已建立完整的寄訓循環體系,基地培訓出的導盲犬全部免費交付視障人士使用。

「近年來我們基地訓練的成功率大約在50%,預計今年可訓練成功30多隻導盲犬。」王靖宇說。

曾留學日本的王靖宇有著廣島大學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2001年畢業後任大連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從小到大養過十幾種動物的他對動物有著特殊的感情,「2004年雅典帕運會時,我在電視中看到不少運動員都帶著導盲犬,又因為我的曾祖母是視障人士,我長期關注這個群體,就產生了自己培訓導盲犬的想法。」

當時導盲犬培訓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王靖宇只能靠自己查資料、問專家,「摸著石頭過河唄」。

王靖宇起初自己掏錢買狗、買飼料,「有時下班回來家裡一片狼藉,衛生紙被狗扯得滿地都是。」家人不理解,他耐心勸說,「人總得為社會做點事情。即使現在我不做,將來也一定有人做的。這項事業總會發展,早比晚強。」

經王靖宇多方奔走,基地於2006年成立。經過多年發展,大連導盲犬基地每年導盲犬訓練成功的數量從開始的個位數,上升到了去年的30多隻,訓練成功率從開始的20%上升到了50%。「近些年基地的訓導員數量比之前多,基地也積累了十多年的訓練經驗,發展得越來越好了。」王靖宇說。

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收到的捐贈物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起初,導盲犬訓導員離職率高,因為工作強度大,待遇也一般。」在基地工作了10年的訓導員王林說,「每位訓導員最少帶6隻狗,打掃犬舍、餵食、訓練。每天就是不斷地行走,工作一上午可能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作為導盲犬訓導員,王林工作日的微信步數至少每天兩萬步。

員工離職率高、訓導員隊伍不穩定,原因在於公益性質導盲犬基地的收入無法填補每年訓練支出的資金缺口。王靖宇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培育一隻導盲犬的成本在15至20萬元之間,其中包括訓練員工資、狗糧和疫苗的採購費用、員工的外出考察費用等,其中員工工資佔了全體成本的70%。據統計,去年大連導盲犬基地的訓練支出有200多萬元。

有人建議王靖宇把訓練成功的導盲犬賣出去,他不以為然,「導盲犬助殘事業應該是一項給盲人帶來希望的事業。目前我國大多數的視障人士家境不太好,一旦市場化不僅僅會給他們帶來失望,甚至會讓一些人絕望。」

目前遼寧省視障人士約有30萬人,可基地成立至今僅訓練成功200多隻導盲犬。面對這一局面,王靖宇認為,一是導盲犬事業需要更多的政策導向,二是需要緩解基地運營的資金壓力,「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去推行,推開了就會好辦許多。」

「2010年起,我們每訓練成功一隻導盲犬,大連市政府就會補貼6萬元。」王靖宇說。2019年,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通過政府補貼與社會捐贈,收入超過了支出,資金問題暫時得到緩解。

「在這工作的大家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為視障人士找回另一雙眼睛。我相信中國導盲犬事業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王林說。

相關焦點

  • 耐吉斯助力中國導盲犬,點亮光明,為愛前行
    在視障人士的生活中,導盲犬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充當了他們的眼睛。但是,目前導盲犬的數量遠遠不夠支持數額龐大的視障人群。全國至少需要17萬隻導盲犬,與視障人士數量嚴重失衡據初步估計,全國有超1700多萬視障人士,按國際規定的1%標準為視障者配備導盲犬, 約需要17萬隻導盲犬,而全國已經服役的導盲犬數量僅200不到,這些服役的導盲犬大多來自大連導盲犬基地
  • 「中國導盲犬之父」為帕運會辛苦了四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王靖宇不喜歡說話,甚至有時終日不發一言。和狗呆在一起,他不需要開口,這讓他覺得輕鬆自在。他認為導盲犬可以帶給盲人的,不僅是溫暖,還有走出家門,自立於社會的尊嚴王靖宇強調了兩遍:「我的專業不是養導盲犬,是研究動物行為」。也就是說,他工作時間在實驗室養小老鼠,業餘時間在導盲犬訓練基地訓犬。
  • 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 將為視障人士免費配發導盲犬出行
    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是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導盲犬專業訓練的非營利性社會機構,導盲犬通過訓練合格以後,將免費配發給需要經常出行的視障人士進行路途引導。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的成立背景,是按照國際導盲犬聯盟規定,一個國家1%以上的視障人士使用導盲犬視為導盲犬的普及。
  • 偌大一個太原兩萬多視障人士 還沒有一條導盲犬
    另外,近日,全省或將迎來第二隻導盲犬,主人是朔州視障人士郭權,目前,他正在大連導盲犬培訓基地,與導盲犬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共同訓練。省城太原還沒有這樣專業的導盲犬。  省城有個人訓練或犬類培訓基地培訓導盲犬嗎?記者聯繫了太原市社區服務管理處以及一些視力殘障人士,對方均表示沒有聽說過誰家有導盲犬。
  • 導盲犬之父的煉成
    原標題:導盲犬之父的煉成王靖宇帶著導盲犬親近小朋友導盲犬是盲人的好朋友並不是每位盲人都需要導盲犬。但當他需要時,我希望他能有這個選擇權「導盲犬是從哪裡來的?」「多少錢一隻?」「它不咬人嗎?真的能給盲人領路嗎?」
  • 大連導盲犬基地連年虧損 員工離職率高(組圖)
    導盲犬進行乘車訓練。  導盲犬有專用的鞍具。  2006年,我國內地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導盲犬訓練公益機構——中國導盲犬大連訓練基地(以下簡稱大連導盲犬基地)在大連掛牌成立。幾年來,這裡培訓出的67隻導盲犬已為14個省市的數十名視障人士送去「光明」,排隊申領者達到幾萬人。
  • 中國大陸導盲犬數量不及大熊貓 訓導員薪資過低
    中國導盲犬大連基地的訓導員們,不得不面對著低薪、勞累、傷病和不被理解。這些困難讓無數滿懷公益熱忱的青年最終被迫離去。最短的,僅做了三天。  訓導員高頻流失的另一面,是中國導盲犬需求的巨大缺口。作為內陸首家導盲犬基地,成立九年多僅畢業87隻導盲犬,視障人士即便符合申領條件,也要等兩到三年。
  • 【國際導盲犬日】廣州視障咖啡師講述與導盲犬的故事,呼籲更多理解...
    據項目統籌周琪璐介紹,項目的初衷是為視障朋友提供更多職業選擇的可能性。現在,項目一共籤約10位咖啡師,他們都是全盲或低視力的殘障人士。而參與咖啡師培訓的視障人士已經超過100位。「項目剛啟動的時候,沒有固定的店面。我們需要找尋不同的公益攤位,有一個與公眾連結的空間。我們希望以咖啡為載體,視障朋友也能回歸到正常社交中。」周琪璐說。
  • 中國導盲犬之父為吉林市仁愛動物醫院開業揭牌
  • 中國導盲犬數量不及熊貓 訓導員靠「拉活」創收
    訓導員高頻流失的另一面,是中國導盲犬需求的巨大缺口。作為內陸首家導盲犬基地,成立九年多僅畢業87隻導盲犬,視障人士即便符合申領條件,也要等兩到三年。  不久前,「導盲犬進地鐵」的報導讓導盲犬成了輿論焦點,就在人們爭論導盲犬如何乘車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知道,引發爭議的導盲犬在中國的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福州首隻導盲犬帶視障人士乘坐公交 陪伴主人已有半年時間
    福州首隻導盲犬帶視障人士乘坐公交 陪伴主人已有半年時間時間:2019-09-18 16:28   來源:福州廣播電視臺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州首隻導盲犬帶視障人士乘坐公交 陪伴主人已有半年時間 它叫卡拉,是福州首隻導盲犬,陪伴主人倪先生已有半年時間。
  • 「導盲犬也不能進!」福州第一隻導盲犬進西湖公園被攔?視障人士稱...
    「導盲犬也不能進!」福州第一隻導盲犬進西湖公園被攔?視障人士稱很受傷! 今天中午趁著好天氣, 倪先生和自己的導盲犬「卡拉」 也走出家門, 前往西湖公園逛逛。
  • 開幕式導盲犬險喪打狗隊 帕運會僅獲臨時身份證
    這樣一個輝煌過、痛苦過、奮鬥過、平和過的女人,希望有一隻導盲犬陪伴她出行。於是,我來到了新家———北京石景山永樂西小區。平亞麗的按摩店自從有了我,就成了兒童的樂園。  但是,當平亞麗帶我到「養犬辦」時,遭遇到的卻是尷尬。養犬辦的工作人員說,從情理上,我們應該免費給你的狗上戶口,但是我們國家沒有健全的導盲犬法規,還缺少一個認證導盲犬的機構,你說是導盲犬,誰敢信?
  • 開幕式導盲犬險喪打狗隊 誰來為它們「導盲」?
    這樣一個輝煌過、痛苦過、奮鬥過、平和過的女人,希望有一隻導盲犬陪伴她出行。於是,我來到了新家———北京石景山永樂西小區。平亞麗的按摩店自從有了我,就成了兒童的樂園。  但是,當平亞麗帶我到「養犬辦」時,遭遇到的卻是尷尬。養犬辦的工作人員說,從情理上,我們應該免費給你的狗上戶口,但是我們國家沒有健全的導盲犬法規,還缺少一個認證導盲犬的機構,你說是導盲犬,誰敢信?
  • 1600萬中國盲人僅50隻導盲犬 公共運輸禁犬進入
    ,中國首家導盲犬訓練公益機構中國導盲犬大連訓練基地目前正陷入困境。  困頓的「導盲犬之父」  公益組織大連導盲犬基地連年入不敷出,政府雖有補貼,創始人王靖宇仍需賣房維持  大連醫科大學校園的東部,兩棟環形相連的灰樓裡,偶爾會傳來犬吠聲。一群穿紅色T恤、運動鞋戴著棒球帽的年輕人,不時牽出一條拉布拉多犬或金毛犬,並發出「坐下、臥倒」等指令。
  • 導盲犬被罵哭!如果讓你體驗三小時的視障人群生活,你願意嗎?
    今天是國際導盲犬日。國際上把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都定為國際導盲犬日,全國每年有1600萬視力障礙人士,但是卻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導盲犬訓練基地,每年導盲犬都供不應求,導盲犬不僅是盲人的眼睛更是盲人的心靈支柱和家人。
  • 導盲犬基地8年送出71隻小Q 盲人把它當自己孩子
    當時加上我一共有6個馴養員,導盲犬基地又是一個新事物,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把這個崗位幹明白。"當時,導盲犬基地創始人王靖宇帶領馴養師一點點摸索訓練方法。  高麗波告訴記者,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的確很枯燥,但也很快樂,尤其是看到盲人朋友牽起自己訓練的導盲犬走在路上,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 導盲犬養成揭秘:培訓費每條12萬 淘汰率達60%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進入視力殘疾人家庭的「持證」導盲犬數量僅有不到百條,北京也只有10條。而國際上規定,一個國家只有1%以上的視力殘疾人使用導盲犬時,才能稱之為導盲犬的普及。根據2012年的人口普查,我國有1731萬視障人士。而據北京市殘聯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本市視力殘疾人約有7萬人,對導盲犬有實際需求的持證一級和二級視力殘疾人為1.9萬人。
  • 「關愛視障人群出行 關注導盲犬家園」——陝慈聯志願者在行動
    為了提高社會人群對導盲犬的認知,幫助盲人更順利的出行。陝西省慈善聯合會志願者工作委員會於2020年8月20日14:30在西安市未央區閣老門村鹿鳴大球場召開主題為「關注視障人出行群,關愛導盲犬家園」的公益活動。
  • 豆瓣8.4《導盲犬小Q》:你是他們的眼,也是心靈擺渡人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條叫做小Q的拉布拉多犬,它和4個兄弟姐妹一出生,主人就希望能將它們送去訓練所成為導盲犬,由於血統問題,訓練所一而再拒絕,在主人的堅持下,選中了天賦異稟的小Q,小Q被送往寄養家庭長大到一歲,然後到訓練所完成所有學習和考試,最終成為視障人士渡邊先生的導盲犬,陪他度過了一段難忘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