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遇風沙霧霾怎麼穿戴

2021-01-21 和訊網

戴帷帽的唐代女性(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女俑)

戴面羃的唐代女性(新疆出土《樹下人物圖》,現藏日本。)

戴帷帽出行的唐代女性(仿唐李昭道繪《明皇幸蜀圖》局部)

戴帷帽的宋代女性(宋張擇端繪《清明上河圖》中人物形象)

戴帷帽的古代女性(明人摹宋繪《胡笳十八拍圖》中人物形象)

  在風沙霧霾多發的寒冷季節,現代人不約而同地選擇戴口罩出行。古代沒有口罩,遇到風沙霧霾怎麼辦?早在先秦時,古人已設計出了有遮蔽功能的女用「面衣」,後又發明更時尚的羃離(罒下離字)、帷帽等。此外,古人的衣袖、巾帕亦都能派上用場……

  先秦時期已開始穿戴「面衣」

  《禮記》記載:「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

  古人對付風沙霧霾的首選「裝備」,大概要數面衣了。明屠隆 《在京與友人》文中稱:「燕市帶面衣,騎黃馬,風起飛塵滿衢陌。歸來下馬,兩鼻孔黑如煙突。」

  依屠隆所記,明朝時北京的氣候已很糟糕,沙塵霧霾這類髒天氣嚴重:在北京街頭騎馬的人,戴著面衣,被大風吹起的塵土滿街飛揚。返回下馬後,發現兩個鼻孔像煙囪一樣黑。

  面衣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用來保護面部的一種服飾,早期面衣是專為女性而設計的。穿戴面衣的風俗,在先秦時即已出現,《禮記·內則》便有這樣的說法:「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當時女性外出,得把面部遮擋起來。雖然說這種「蔽面」要求,是出於儒家所提倡的「禮」的考慮,卻意外地起到了擋避風沙霧霾的作用,還可禦寒保暖。

  擁有一件面衣,在秦漢時已成為有身份女性的必備,出遠門必需。據漢劉歆著《西京雜記》,漢成帝劉驁寵妃趙合德,在其姐姐趙飛燕成為皇后之後,所送的一批高檔奢侈品中,就有一件「金華紫羅面衣」。

  金華紫羅面衣是用紫色紗羅裁製的,繡上金花。這樣的面衣,當賀禮送給皇后姐姐自然十分體面。而民間的女性所用的面衣則比較簡單,一般用普通布紗裁製而成,考慮到包裹的需要,面衣的布幅都較寬大,故又有「大巾」、「巨巾」的叫法。

  這種面衣很大,穿戴在胸前時把膝部都能蓋起來,故又稱「蔽膝」。西漢揚雄《方言·第四》即稱:「蔽膝,江淮之間謂之褘,或謂之袚。魏宋南楚之間謂之"大巾",自關東西謂之"蔽膝",齊魯之郊謂之"袡"。」

  魏晉以後流行用「大巾」

  《釋名》記載:「田家婦女出自田野以覆其頭」

  面衣其實就是一塊大方巾,使用時覆蓋在頭上,用帶子繫緊。面衣的使用,從東漢劉熙《釋名·釋衣服》的解釋中可以看出一些:「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婦人蔽膝亦如之。齊人謂之"巨巾",田家婦女出自田野,以覆其頭,故因以為名也。」

  《小爾雅·廣服》稱:「大巾,謂之冪。」「冪」是什麼?就是古人的「覆頭之物」。

  「以覆其頭」這種用法,讓面衣又有了「蓋頭」的別稱,後世婚俗中新娘子的「紅蓋頭」,即由此流變而來。

  面衣本是女用服飾,魏晉以後,男性冬天出行時也可使用面衣。《晉書·惠帝紀》記載:建武元年(公元304年),晉惠帝司馬衷被大將張方劫往長安,「行次新安,寒甚,帝墮馬傷足,尚書高光進面衣。」司馬衷得到這件遮風禦寒之物,別提多高興了,還嘉獎了高光。

  與以前相比,魏晉以後面衣遮蔽沙塵的功能較為突出,而禦寒性能減弱。這時的面衣,往往用較薄的紗羅裁製。由於稀薄透明,面部容易讓外人看見,面料多選用遮蔽效果較好的黑色羅紗。

  晉幹寶《搜神記》中記載有這麼一對神仙夫妻,妻子很漂亮:「質貌嫻雅,年若十八九許,皂榖幪首,絛繒束腰,曾無粉黛之飾,發澤肥淨,光彩照人。」這裡的「皂榖幪首」,就是用黑色面衣蒙著臉面。

  面衣到宋朝又稱作「面帽」。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三「冠冕首飾帷帽部·帷帽」條:「又有面衣,前後全用紫羅為幅下垂,雜他色為四帶,垂於背,為女子遠行、乘馬之用,亦曰"面帽"。」

  明清時的面衣更有設計感,既實用,又巧妙。從明王圻《三才圖會》所載繪圖來看,明朝的面衣多以質地厚實的布帛為之,中間開孔部分綴以黑紗。

  唐初時興穿戴羃離(罒下離字)

  《舊唐書》記載:「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

  在古代,比一般面衣擋蔽風沙效果更好的應該是一種叫羃離(罒下離字)的佩飾,羃離(罒下離字)很長,既可以遮面,還可障蔽身體,一物多用。

  羃離(罒下離字)是多風沙天氣的西北、北方等地少數民族率先發明並廣泛使用的遮蔽風沙裝備,胡人蕃人寒天騎馬時必用羃離(罒下離字)。從《隋書·吐谷渾傳》記載來看,羃離(罒下離字)還是有身份的貴族行頭,吐谷渾國的「王公貴人多戴羃離(罒下離字)」。

  大概在魏晉以後,羃離(罒下離字)傳入內地,穿戴羃離(罒下離字)在南北朝的女性中間已成風氣。南朝梁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詩》(五)稱:「羃歷(罒下歷字)懸丹鳳,逶迤搖白團。誰堪久見此,含恨不相看。」

  詩中所說的羃歷(罒下歷字),即羃離(罒下離字)。到唐初,騎馬出行身披羃離(罒下離字)成為中原時尚一族的流行裝扮。《舊唐書·輿服志》對此種時尚有記載:「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羃離(罒下離字)。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這個記載表明,羃離(罒下離字)的基本功能是「全身障蔽」的需要,但在遠行途中,羃離(罒下離字)擋蔽風沙的效果十分明顯,所以受人喜歡。

  羃離(罒下離字)在唐初為女性專用,這一特點在戰爭時還曾被利用過。《舊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曾利用女性穿戴羃離(罒下離字)的習俗,讓士兵身披羃離(罒下離字),偽裝成婦女,以蒙蔽對方。

  但初唐流行不久,羃離(罒下離字)被穿戴更為方便的帷帽所取代。從李治(唐高宗)當皇帝的永徽年間開始,女性出行多選擇戴帷帽,到李治的皇后武則天改朝主政時,穿戴羃離(罒下離字)已絕跡,帷帽大流行。

  宋朝喜歡戴「帷帽」

  《事物紀原》:「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

  帷帽什麼樣?應該是受到羃離(罒下離字)的啟發,由已成熟的圍帽變異而來,這是用藤蓆編成,帽簷裝上一圈紗網的帽子。女子外出時戴上可起到障蔽的作用,比穿戴羃離(罒下離字)省事,還時尚,好看。

  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三「冠冕首飾帷帽部·帷帽」條稱:「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幅連綴於油帽或氊笠之前,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蓋本此。」

  由於帷帽變薄,不只冬天可戴,夏天也能用,可遮陽擋雨避蚊蟲。帷帽在隋代時便已出現,初唐著名畫家閻立本創作《昭君出塞圖》時,可能考慮到北方風沙大,特給王昭君加了一頂帷帽。結果,不少人指出這是敗筆,因為西漢時並無帷帽。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便稱:「閻令公畫昭君,已著幃帽。殊不知木劍創於晉代,幃(帷)帽興於國朝。」

  帷帽與羃離(罒下離字)的不同之處,是帷帽垂下來的紗網較短,只到頸部,並不像羃離(罒下離字)那樣遮蔽面積大。所以,相比於羃離(罒下離字)的嚴實包裹,帷帽則「施裙,及頸,頗為淺露」,這在現代看來是很性感的設計。

  但保守的古人認為,女性戴帷帽粉頸裸露不太適宜,帷帽因此一度偏廢。不過,由於時尚女王的武則天不反對,她當皇帝後帷帽很快成為流行款,受到當時「公私婦人」歡迎。此即《舊唐書·輿服志》所謂:「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離(罒下離字)漸息。」

  由於帷帽有良好的蔽面功能,到強調禮教的宋朝,帷帽再度流行。司馬光《涑水家儀》中便重申先秦人的要求:「婦人有故身出,必擁蔽其面。男僕非有繕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

  元朝活用「巾帕」

  《馬可波羅行紀》記載:「獻食的人,皆用絹巾蒙口鼻」

  司馬光要求的「袖遮其面」,就是用衣袖遮捂住自己臉面,不要看不該看的。這種「袖遮其面」,其實也是古人擋蔽風沙霧霾的又一種方法,而且最為簡單,為古人常用。

  古人衣袖有講究,多寬幅大袖,又闊又長,既可當衣袋,又可遮面,擋風遮塵,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當抹布。《戰國策·齊策一》「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條中,便有「連衽成帷,舉袂成幕」的說法,可見先秦時古人已開始發揮衣袖的遮蔽功能了。

  古人衣袖不只有講究,還有秘密,裡面有袋可以藏物,女性常用的巾帕一類東西,便塞於其中。在遇到風沙、霧霾一類惡劣天氣時,便可抽出巾帕,臨時用來遮蔽臉面、掩捂口鼻,以替補面衣的基本功能。

  巾帕即手絹、毛巾一類的紡織品。小小的巾帕,作用很大,用法豐富,除遮面、拭眼、抹鼻、揩嘴外,還可表達感情,作定情之物。所以,在秦漢以後,巾帕已成為男女個人常用私物。古詩《孔雀東南飛》中,為婆婆不容而遭休棄的的劉蘭芝便有一塊巾帕:「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

  巾帕用來掩捂時多用單手操作,不便用手,如端盤子時,則直接束之頭上,掩捂下半部口鼻。十三世紀時,來華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便在元大都(今北京)看到了這一幕。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中稱:「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巾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絹巾」就是巾帕一類東西,這種文明的「講衛生」風俗,讓馬可·波羅大開眼界,故而當作新鮮事物寫進自己的東方遊記中。

  有學者據此推論,這是中國人發明口罩、率先戴口罩的證明,其實這並不是一回事。「用絹巾蒙口鼻」的現象,並非元朝才有,在發明巾帕後就存在,是活用巾帕。如果非要將之與戴口罩聯繫到一起,可以把這塊「絹巾」視為現代口罩的雛形!

  聲明:「一方鉤沉」欄目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相關焦點

  • 援疆醫生曾建平:把和田的風沙咂出了味兒
    援疆醫生曾建平:把和田的風沙咂出了味兒 央視網消息:飛機從平流層到對流層,最終平安著陸,視覺上經歷了蔚藍、純白到土黃的變化,那不是讓人恐懼的霧霾,而是來自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的黃沙。在這黃沙下,有一群醫生,他們一批批駐紮在新疆和田這片廣袤土地上,迎著風沙,守護一方百姓健康。
  • 從花面狸說到霧霾
    現在常說陰霾、塵霾、霧霾,「霧霾」是時下一個熱門話題。霧霾是說空氣中水汽和塵埃很多,能見度甚低,遠近看不清楚,好像被掩藏、遮蓋住一樣,這也與「狸(埋)」的意思相類。其實,「霾」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字形作,雨字頭下是一隻動物的形象,可能是狸,周圍有三小點,疑表示塵埃。
  • 穿戴甲怎麼粘貼更牢固?
    穿戴甲也就是美甲甲片,可以粘貼在指甲上並且隨心訂製不同的顏色和裝飾,與塗抹的方式比較而言,穿戴甲更加便捷和隨性,可以隨時摘戴並且可以高頻率更換,對於熱愛美甲的女性可謂是一個福音,但是很多女性對於穿戴甲的佩戴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1.打磨指甲第一步就是打磨指甲了
  • 今冬最強霧霾來襲 360行車記錄儀提示正確使用霧燈
    入冬以來,以京津冀一帶為重災區的重度霧霾天氣成為了輿論焦點。從12月16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持續一周重度霧霾,共有27個城市啟動了紅色預警。連日的霧霾天氣,不僅給人們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也嚴重影響了道路交通,交通事故發生率大幅提升。在此,360行車記錄儀安全專家提示廣大車主,遇嚴重霧霾而不得不駕車出行時,一定要牢記交通規則緩速慢行,同時正確操作使用車輛燈光系統,也可在行車途中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 霧霾藍適合黃皮膚穿嗎 霧霾藍和什麼顏色搭配
    霧霾藍適合黃皮膚穿嗎 霧霾藍和什麼顏色搭配 2018-10-18 11:33:13 來源:全球紡織網 霧霾藍適合黃皮膚穿嗎?霧霾藍和什麼顏色搭配?
  • 霧霾藍,冬日亮麗的一道風景,這顏色真心好看
    霧霾藍,其實是指這種加入灰色調的淡藍色,優雅升級更顯高級質感。作為今年最流行的顏色之一,非常「接地氣」,非常受大眾歡迎。你的衣櫃裡有沒有這個顏色的衣服呢?怎麼穿才能最美最時髦呢?快看看這些時尚達人們如何演繹的吧,看完之後或許你會有些許靈感。
  • AfterShokz骨傳導耳機:黑科技讓你無懼沙塵和霧霾
    不過在這個交織著風沙和霧霾的春天,很多人被迫待在了室內。其實,健身房的各種器械和跑步機,只要你練得適當,也能很好地增肌、塑形、鍛鍊心肺。
  • 霧霾藍大衣今年很流行,這樣搭配,好看溫柔又不失高級感!
    因為純度低,所以這個藍色看起來很神秘,優雅的穿著,相反由於灰色的關係看起來更高級,內搭可以搭配深色系或淺色系,霧霾藍的外套還有一件有趣的是它的沉著,有氣氛,可以承受很大的場面,因為高級灰色的大衣有高級感,所以請注意不要取太多顏色。作為今年最流行的霧霾藍大衣,我們該怎麼搭配呢?
  • 古人是怎麼區分玉石和石頭的?熟記小常識才能了解玉文化!
    當時古人是怎麼將玉石從石頭中區分出來的?什 麼 是 玉?什麼是玉?漢代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裡這樣解釋:玉,石之美者。和田玉在古人眼中,玉指的就是好看的石頭,畢竟當時的人們也沒有儀器可以檢測玉石和石頭的區別,只能根據外形來判斷。
  • 隨身清新空氣 青柚穿戴式淨化器試用評測
    【天極網家電頻道】剛告別了冬日的霧霾籠罩,迎來春夏交際時節的萬物復甦,而漫天飛舞的柳絮和花粉又為人們帶來了一場「浪漫」的邂逅。對於易感人群來說,無論是皮膚還是呼吸道都無疑是一場災難。  口罩成了人們出行的必備裝備,然而過濾性較好的口罩因其材質原因時常會使人覺得感到悶或透不過氣,舒適度也令人堪憂。
  • 印度新德裡遭遇霧霾天氣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10月30日,印度新德裡,當地遭遇霧霾天氣,城區能見度低。人民視覺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10月30日,印度新德裡,當地遭遇霧霾天氣,城區能見度低。人民視覺
  • 霧霾藍難穿?可它最顯高級,不懂「細節」穿搭,怎麼穿都不好看
    除黑白灰基色外,不容易出錯的是藍系,在藍系中卻有不同程度的顏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霧霾藍」。霧藍真的不難穿,這種顏色清爽亮麗,穿上還能給人唯美效果,最重要的是它非常顯高級!霧藍怎樣穿?今日與小編從它的幾個「細節」開始,灰藍色可以成為您最具特色的穿搭,高級又洋氣,怎麼穿都好看!
  • 怎樣用英語吐槽霧霾? - Chinadaily.com.cn
    「相比於冀霾的激烈、滬霾的溼熱、粵霾的陰冷,我更喜歡京霾的醇厚、真實和具體」……連日的霧霾席捲多地,空氣品質嚴重下降,網友在「吐槽」天氣的同時也不忘發段子調侃。你知道怎麼用英語聊霧霾嗎?一起來看。
  • 【大嘴說事兒】比霧霾更可怕的是……
    2016年12月18日,北京,攝影師在260多米高的三星大廈和300多米高的國貿三期B大廈上拍攝北京霧霾。第三類:聳人聽聞型,告訴你霧霾到底有「毒」,告訴你今後你有多大的機率患肺癌,目的除了嚇人和引起恐慌外或者還有更深層的不為人知的動機。第四類:掛羊頭賣狗肉型,打著服務民眾的幌子,例如測試市場上的防霾口罩,實則藉機為公司做免費宣傳。第五類:分析警告型,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霧霾的成因、根源,深層次揭秘霧霾可能帶來的危害,不遺餘力地給政府提醒。
  • 北京霧霾在唱歌(第180期)
    頂著凜冽的春風走到單位,滿腦子浮現出的都是「春寒料峭」這個詞,太文藝了≡⊙﹏⊙≡...還是凍成狗適合卡卡...好吧,就讓我們在哆~嗦~中開始今天的戲說IT~~~  先來說說今天的題目,北京的霧霾會唱歌怎麼跟霧霾扯上關係了?說實話,卡卡每天生活在霧霾裡早就已經習慣了,聽過很多警告,看過很多霧霾的照片,什麼霧霾吸多了XXXXX啊...都麻木了!這次Brian Foo用更讓人感同身受的表現形式讓遠方的人們感受到了北京的空氣汙染:他將霧霾的數據轉化成了音樂,讓我們用聽去體驗這渾濁的空氣!
  • 英語學習那些事-英語聊霧霾
    霧霾頻頻來襲,幾乎已經常態化,公交車「跑丟」,私家車「闖紅燈」,口罩「脫銷」,出門必讀「空氣指數」,你還記得上次家裡開窗是哪天嗎? "霧霾"用英語怎麼說?
  • 霧霾紀錄片熱播 北京環保局12369舉報熱線暴增240%
    隨著柴靜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熱播,12369環保熱線接聽量也出現驟增。北京市環保局就表示,從前天晚上8時到昨天下午6時,熱線接聽量比近日同時段驟增240%,大部分以諮詢為主,包括12369熱線的職責、受理流程、霧霾形成原因及環保部門所做的工作等。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自2月28日20時起,12369熱線電話量驟增。
  • 生活小百科 霧霾期間健康防護提醒
    生活小百科 霧霾期間健康防護提醒時間:2015-12-11 15:0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活小百科 霧霾期間健康防護提醒 1.霧霾期間應儘量減少出行,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嬰幼兒以及患有呼吸道及心腦血管疾
  • 配色|霧霾藍,莫蘭迪色系中的那一抹高雅
    而霧霾藍不僅保留這種感覺,還多了幾分淡雅、溫柔、低調。 霧霾藍不僅顏色高級,而且也十分百搭。無論是外套還是內搭不知道選啥顏色時,選它準沒錯。接下來,讓我們具體看看適合霧霾藍服飾的色彩搭配吧!
  • 鬧心的霧霾來來去去,但添堵的謠言卻始終不散……
    是的,可怕的霧霾又來了……每年從這時起,一波大過一波的霧霾就會侵襲而來。還記得上周,和朋友聊天,大家不約而同的說到:再過幾天,就該霧霾了……回想說這話時的心情,仿佛霧霾已經變成了我們的「老友」,每年此時就會歸來相見,我們用期待與朋友見面的心情,「期待」著霧霾。(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前天收到高德地圖的貼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