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薩替是何人,這樣的造像你見過嗎?

2021-01-19 雅昌藝術網論壇


「丹薩替寺」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桑日縣的一座藏傳佛教帕竹噶舉派寺院,是帕竹噶舉派的第一座寺院,也是早期的主寺。丹薩替寺的宗教地位很高,1962年,丹薩替寺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中,丹薩替寺遭到毀滅性破壞。1992年至1993年,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投資重建了丹薩替寺。西藏丹薩替寺還有一藝術甚為知名,就是「丹薩替造像」。

觀音菩薩被視為保護神

丹薩替造像過程貫穿了整個丹薩替寺13─15世紀的發展過程。丹薩替的造像題材廣泛,有上師、本尊、佛陀、菩薩、護法等。題材較集中而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丹薩替寺和以丹薩替寺為中心的帕竹噶舉派神像崇拜的基本面貌,對於學術的瞭解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丹薩替造像風格壯美,工藝精湛,代表了西藏佛像藝術的最高成就,丹薩替造像的研究對於我們重新認識元代藏傳佛像藝術具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包括研究藏傳佛像藝術風格的演變,特別是外來藝術向西藏本土風格的轉化等更是意義深遠,同時,丹薩替造像亦為我們提供了西藏14世紀藏傳佛教藝術的尺規,彌補了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史上的空白。

門德揚拍賣公司2015春拍上備受矚目的丹薩替寺四臂觀音,此尊四臂觀音相較於一般佛像的莊嚴威儀,此像略微活潑,頭戴五葉寶冠,表情安詳,頭部略往側偏,較顯生動。髮束垂肩,耳掛寶石圓環,雙手在胸前結印,餘左右手似持蓮花,現已殘缺。身披薄帛,頸口與臂袖鑲有彩色寶石,薄褲亦鑲滿各式珠寶,且纏繞絲繩,突顯華貴。

藏傳佛教中的觀音菩薩被視為保護神,觀音眾多形象中,以四臂觀音最為常見,普遍觀音像呈現全跏跌坐,下承仰覆蓮座,此像並非如此,右腳跨出蓮座,疑踩小朵蓮花,仰覆蓮座於右腳處呈凹陷狀,且座上為飽滿的小圓瓣。帛帶飄浮於首上,環繞置身前,再繞至腳後,添加許多飄逸之感。丹薩替寺造像以造型優雅、題材新穎、裝飾繁縟、工藝精湛且存世量極少而聞名於世。自上世紀中期以來,一直是國際學術界所研究的課題,也是國際博物館、美術館、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所追求的對象。




吉美博物館:


丹薩替造像


丹薩替造像以丹薩替寺而得名,丹薩替寺位於山南桑日縣江鄉日崗村北的一個腰上,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由噶舉派僧人多吉傑布興建。多吉傑布為帕竹噶舉派創始人,被後人尊稱為帕木竹巴。多吉傑布時期,僅有他個人修行的茅屋一間,1198年始由他的兩個大弟子止貢巴和達隆唐巴開始修建祖拉康大殿。丹薩替寺作為帕竹噶舉派的主寺,同時也是帕竹噶舉派分出的8個支派的母寺,宗教地位較高,歷史上有名的京俄·扎巴迥乃、扎巴仁欽、絳曲堅贊、扎巴堅贊等重要人物均長期擔任丹薩替座主,直至1434年發生內亂,1481年帕竹政權被推翻,才衰落下去。
目前的丹薩替寺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海拔4400米。1962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1992-1993年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投資重建。

國外學者中最早關注丹薩替造像的是圖齊,他在1948年曾訪問過丹薩替寺,並親眼看到帕木竹巴家族為丹薩替寺座主們建造的諸多舍利塔,塔身周圍有造像,在其著作《去拉薩及以遠》一書中首次提出這是一種特殊風格,隨圖齊入藏的弗朗西斯梅爾拍有圖齊稱讚的舍利塔多幅圖片。目前丹薩替造像散見於西方的各大小公私博物館、私人收藏、藝術市場和拍賣會上,據初步統計,總數約100餘尊。
對於如此重要的一批造像,國內學者的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在西藏自治區博物館、布達拉宮等有關的出版圖錄中,僅發現3尊丹薩替造像,瑞士施洛德著的《西藏佛教塑像》第二卷中刊出的有10餘尊,中國信息中心的出版物中有10餘尊。不過,我國2005年在對丹薩替寺重建時,在遺址上出土有600餘件文物,造像約有300餘尊,存放於當地,但具體情況不詳,更談不上研究。

丹薩替寺造像的供奉形式
丹薩替造像屬於一種特殊的供奉形式,即不同於一般佛像,供於佛龕內或神壇上,而是供於舍利靈塔的塔身周圍,少則200餘尊,多達3000餘尊。此種情況不僅在藏文文獻中有記載,如《紅史》、《漢藏史集》、《朗氏家族史》等的記載,而且黃先生通過對比弗朗西斯梅爾拍攝的舍利塔的多幅圖片和首都博物館的藏品,在造像背後發現的可能原來用於固定塔身的構件,更加堅信了這一判斷。
丹薩替造像的時代與分期
丹薩替造像作為歷史上流行的一種佛像風格,有其產生、發展和衰退的完整過程,這一過程貫穿了整個丹薩替寺的發展(13-15世紀)。
丹薩替造像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一,產生期:為13世紀,即第二任、第三任座主靈塔的興建時期;二,發展、定型期:為14世紀,即丹薩替寺及帕竹噶舉派的全面興盛期;三,衰落期:15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帕竹政權的滅亡,丹薩替寺亦衰落下去。

丹薩替造像的特徵
整體風格特徵為:臉型寬大,面部飽滿,杏仁狀大眼,四肢粗壯,仰蓮座的蓮瓣飽鼓,蓮座低矮,座下另有基座,裝飾繁複,大小規格一般在25-35釐米,稍大者在60-70釐米,以35釐米左右者為多。

造像的風格來源
西方學者更多地傾向於認為丹薩替造像的藝術風格來源於尼泊爾。而黃先生認為13世紀以後,尼泊爾風格已在西藏得到發展,已變成了西藏的風格,是西藏本土風格的影響,理由如下:一,題材上:已形成了具有教派思想和修法特點的新的神像崇拜體系;二,造型樣式上:沒有現成的儀軌可以依據,均為重新設計和創造;三,風格上:融入了藏民族的審美風格;四,歷史文化背景上:進入13世紀的我國西藏地區,已正式納入內地中央政府統治,經濟、文化上的發達帶來了藝術上的繁榮。

丹薩替的造像題材
有上師、本尊、佛母、空行母、佛陀、菩薩、護法等。



美國西藏博物館:


蘇黎世羅特保:



弗利爾賽德勒:


美國洛賓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藝術珍寶:丹薩替造像
    根據史料記載,丹薩替佛塔有五座,分別是京俄·託杜巴、久尼巴·仁欽多吉、才希寧瑪瓦·扎巴堅贊、大司徒絳曲堅贊和溫仁波切·索南扎巴五位大師的靈塔。而根據印度薩拉特·錢德拉·達斯的《拉薩及西藏中部旅行記》記載,達斯於1881年造訪丹薩替寺時,寺內保存有十八座銀塔和金塔。由此可知,在丹薩替為圓寂的座主修建供奉靈塔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丹薩替寺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西藏的一大珍寶。
  • 丹薩替•佛母
    第68
  • 從十尊造像看這場佛教藝術盛宴,丹薩替寺精品罕見亮相
    西藏14世紀(丹薩替寺) 銅鎏金帕木竹巴像估價:RMB 6,800,000-8,800,000 年代:西藏14世紀(丹薩替寺) 尺寸:32cm帕木竹巴多吉傑布(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 1110-1170年)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帕竹噶舉支派(Phag
  • 雲龍遊客博物館/首博丹薩替造像(3)
    嘉定元年(1208)出身於當地大貴族朗氏家族的僧人札巴迥乃做了該寺寺主,從此寺主一職專由朗氏家族兄弟叔侄世代承襲。元至正十一年(1351),札巴迥乃侄曾孫絳曲堅贊另建澤當寺,以講授顯宗經論為主,而主寺丹薩替寺則專修密法。後帕木竹巴轉為注重顯宗,丹薩替寺地位逐漸由澤當寺取代。
  • 首博藏佛之丹薩替
    著有《般若光華——強巴藏佛之西藏及周邊地區造像集萃》一書。2010年註冊為盛世收藏用戶,累計在線時間3,891小時。丹薩替造像風格由丹薩替寺得名,丹薩替寺位於山南桑日縣江鄉日崗村北的一個腰上,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由噶舉派僧人多吉傑布興建,由此建立了噶舉派中最強大的分支——帕竹噶舉。
  • 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造像技藝——佛教夾紵造像
    因此,夾紵造像之法被廣泛應用,夾紵漆像盛極一時。  ▲鑑真大師乾漆夾薴像 日本唐招提寺藏  佛教夾紵造像,是用漆塗裹紵麻布而製成的佛菩薩像,又稱乾漆像、脫空像、搏換像、脫沙像等。造像時,先搏制泥模,再在泥模上裹縫紵布,再用漆加以塗凝光飾,然後將泥除去,脫空而成像。
  • 雅昌帶你看展覽 | 西安博物院中佛造像的「寶相莊嚴」
    其中,我們有國內最早的單體圓雕佛教造像。」西安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王鋒鈞是國內研究佛造像的專家,他這樣概述西安博物院的佛造像專題展。據悉,西安博物院佛造像藏品有四百多件,以石刻和金銅為主,也有鐵材質。「寶相莊嚴」展出了一百多件。其中,有數件國寶級藏品,以董欽鎏金銅造像最為著名。上期我們梳理了基本陳列展「古都西安」,這次我們跟隨王鋒鈞副院長品鑑國內最棒的佛造像藏品。
  • 大足北山石刻中的第一尊大型造像—「毗沙門天王」造像
    北山石刻集中在一個封閉的長廊裡,一共有南北兩段,長300米,長度雖短,造像較小,但佛像造型卻有一萬尊。北山的晚期佛教造型,雕刻地非常嫻熟,造型優美,恐怕現代人的雕刻功力也超不過前人了。在我的記憶裡,北山的石刻,其藝術造詣是要高於寶頂山石刻的,它有一種極具感染力的造像藝術,裡面的觀音菩薩千人千面。而以往每一次到北山參觀,都為無法目睹轉輪經藏窟裡面的珍品感到遺憾。
  • 小貓受傷裝滾輪 你見過這樣的貓嗎?
    小貓受傷裝滾輪 你見過這樣的貓嗎?時間:2017-01-19 18:45   來源:舜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貓受傷裝滾輪 你見過這樣的貓嗎? 小貓受傷裝滾輪,你見過這樣的貓嗎?
  • 你見過貓咪這樣的坐姿嗎?
    柔弱無骨的喵星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奇葩坐姿,來看看你家貓咪有沒有在其中吧:非常自然的就坐下來了……在宿舍打遊戲,被上鋪舍友叫了一聲的你「蹲坑」沒帶手機的你在浴缸裡泡澡的你你說啥?我沒戴眼鏡聽不清楚!下圖左:摳腳大漢的坐姿下圖右:青春美少女的坐姿你在家裡坐沙發上刷劇時是這個姿勢嗎?
  • 這樣設計新奇的寵物屋你見過嗎
    這樣新奇的寵物屋你見過嗎最近有一款叫小佩的寵物屋比較火,相信大夥中不少人都見過,沒錯,長這樣的,外形設計上當然是採用了宇宙最完美的形體--球體。萌萌噠小貓咪哦球體原型但是,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可不是這款設計,而是下面這樣的清新風
  • 關於世界動物日 你見過這樣的動物嗎?
    關於世界動物日 你見過這樣的動物嗎?時間:2018-10-04 22: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世界動物日 你見過這樣的動物嗎? 19世紀的時候,義大利傳教士聖方濟各曾倡導在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
  • 二貨你上輩子沒見過女人嗎
    二貨你上輩子沒見過女人嗎望梅止渴還是有道理的。。大家說對嗎?我的段位狀態,我們來聊聊之後的故事女朋友化妝後最好不要親她!有點過分了,不愛惜自己的生命,也得替別人想想啊不好被發現了,姑娘還不好意思了遛媳婦,遛娃,一舉兩得,幸福一家美女是看到了停車場太激動嗎?
  • 這樣的「盒子」你見過嗎,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這樣的「盒子」你見過嗎,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對於古人來說,飯盒是下面這樣的,古時的家具多為榫卯結構,硬木在拼接、製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做工精巧的硬木食盒,不僅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且能在外觀上充分利用木料固有的紋理色澤,給人一種典雅莊重之感,既美觀又實用。
  • 大爺帶自家造像鑑寶,稱是四大天王託塔天王,專家:不是託塔天王
    大爺手裡捧著一尊造像,看上去非常的神勇。這尊造像非常地莊嚴,也很威武,它是哪個神仙的造像呢。主持人問到,大爺說聽別人說是託塔李天王的造像,四大天王之一。大爺希望能夠把其他的三位也湊齊了,大爺對這尊造像的估價師三四十萬。主持人發現這尊造像的底座沒有了,就問大爺,大爺說底座丟了,而且這尊造像的顏色也前後不一樣。
  • 7-10世紀 銅鎏金毗溼奴造像
    7-10世紀 銅鎏金毗溼奴造像 2、「西起東興」漢傳造像、宮廷銅器展。風格屬東印度佛造像之造型,地域風格明顯,較為少見。此像鎏金大部完好,細部精美,題材少見。
  • 這樣的書桌設計你見過嗎?滿滿的都是套路
    一張端正的書桌,一本書,一杯茶,這樣的書桌設計你見過嗎?1.轉角書桌大轉角的設計,能夠很明確的分割區域功能,明確的告訴別人:這一塊是我的工作區域,是我需要認真、謹慎思考的地方,請勿打擾。對於有拖延症或者效率低的小夥伴來說,這能給你帶來心理暗示,告訴你走進這片區域就要開始認真工作了,從而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而且對於小戶型來說,這張書桌也可以完美利用角落空間,營造書房氛圍~2.懶人桌懶有錯嗎?你只看到我躺在床上工作,怎麼不想想我都躺在床上了還在工作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