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教鸚鵡圖》 見證最早契丹貴族墓

2020-11-26 華夏經緯

■《楊貴妃教鸚鵡圖》(資料圖片)

   赤峰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有件鎮館之寶,那就是1994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出土於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日臺鄉寶山遼貴族墓的《楊貴妃教鸚鵡圖》壁畫。這幅壁畫雖然歷經千年,還猶如新繪。

  最早契丹貴族墓

  說起《楊貴妃教鸚鵡圖》壁畫,就得先了解一下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日臺鄉寶山遼貴族墓。墓中壁畫記有「天贊二年」(923年)題記,這說明這是迄今發現的紀年遼墓中最早的契丹貴族墓。

  寶山遼貴族墓墓葬位於寶山主峰陽坡之上,四邊有遼代夯築的塋牆,塋區內分布有10餘座遼代墓葬,從南至北較為規律地分為三排,中心位置似有一個祭殿,從位置規模來看,當為一處契丹顯貴墓地。

  其面積達3400平方米,夯土築圍牆,東、南各設一門,有甕城。塋園內有10餘座墓,至少列為三排。

  1994年,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阿魯科爾沁旗文物管理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通過發掘清理兩座墓葬,並根據一號墓題記,研究人員推斷墓主人名「勤德」,年僅十四歲,系「大少君」次子,下葬於遼太祖天贊二年(923年)。此時契丹建國方十六年,是目前有紀年的遼墓中最早的契丹貴族墓葬。二號墓墓主人為成年女性,下葬時間略晚。

  在寶山遼貴族墓墓室及石方中,除彩繪裝飾外,還繪滿壁畫及詩詞、題記,表現各類人物46個,反映當時契丹貴族的日常生活及神話故事,堪稱遼早期繪畫藝術寶庫。壁畫中重要人物所佩的飾件,都用純金打制的薄片鑲嵌,歷經千餘年仍然閃閃發光。其中,牽馬圖、降真圖、高逸圖、廳堂圖、寄錦圖、使僕圖等,畫面或寫實,或渲染,著色豔麗,技法高超,集渾厚與細膩、素雅與濃豔、寫實與誇張於一體,既保留了典型的唐代繪畫藝術風格,又反映出五代時期的新變化。

  晚唐風格

  寶山遼貴族墓中「楊貴妃教鸚鵡圖」高0.7米、寬2.3米,用工筆重彩繪製,具有晚唐風格,也是目前見到的繪製時間最早、藝術效果極佳、再現楊貴妃仙姿真容的稀世繪畫珍品。這幅畫是契丹人聘請中原畫家按照其風格繪製的,技法深得周氏畫風的真傳。周氏畫風指的是唐代擅長繪貴婦仕女的大師周昉等繪製了「楊貴妃教鸚鵡圖」。其畫不僅享譽中原,而且還影響各地,自治區文化廳王大方處長認為,這幅壁畫表明早在1000多年前中原漢族人民和北方民族在繪畫藝術方面便有著密切的交往。

  壁畫中的楊貴妃雲鬢抱面,高髻飾梳,佩金釵,面如滿月,眉似彎柳,丹鳳細眼。身穿寬袖袍,紅色抹胸,藍色長裙,手持拂塵,端坐於高背椅上。顯得雍容華貴,典雅秀美,豔而不妖,豐而不肥。前麵條案上經卷平展,鸚鵡雪衣娘站立一旁,羽毛潔白,長尾如帶,鉤啄點紅,顯得俊俏靈秀。貴妃身邊,有6個侍臣、侍女。壁畫背景是鮮花、翠竹和湖石。在壁畫右上角豎框內,有墨書榜題詩:「雪衣丹嘴隴山禽,每受宮闈指教深,不向人前出凡語,聲聲皆是念經音」。鸚鵡雪衣娘是嶺南所獻的白鸚鵡,據史料記載,楊貴妃養有一隻嶺南所獻的白鸚鵡,命名為「雪衣娘」,這隻白鸚鵡能通篇背誦佛教《多心經》。這幅寶山遼貴族墓壁畫反映的就是白鸚鵡「雪衣娘」誦經的傳說,這也為我們引出了楊貴妃與鸚鵡雪衣娘的故事。

  備受寵愛

  唐代流傳的雪衣娘的故事,可以為這組壁畫的內容提供明確的答案。唐人鄭處誨撰寫的《明皇雜錄》中有記載,嶺南地區曾進貢一隻會說人話的白色鸚鵡,稱為「雪衣娘」,一天飛上楊貴妃的鏡臺自言自語說:「雪衣娘昨夜夢見被鷙烏所搏。」而雪衣娘在宮中備受寵愛,待遇極厚,也調教得伶俐、馴服,尤其是語言能力很強,因而極得玄宗的寵愛。唐玄宗吟誦近人的詩篇,幾遍以後,雪衣娘便能成誦,出口無誤。楊貴妃教它《多心經》,雪衣娘滾瓜爛熟,日夜不息地念著此經,似乎是為楊貴妃祈禱,雪衣娘幾乎不離唐玄宗和貴妃左右,日夜侍側。唐玄宗常和貴妃、諸王博戲,當唐玄宗局面要輸時,唐玄宗的侍從便呼雪衣娘,雪衣娘聞命立即躍上博局,腳踏局盤,雙翅翻舞,博局只好從頭開始。然而有一天,雪衣娘在殿廷玩耍,突然遭獵鷹襲擊,一個回合便一命嗚呼。唐玄宗和貴妃見雪衣娘如此慘狀,痛惜不已,哀憫之情長久澎湃奔湧於胸中,不能止息。雪衣娘被隆重地葬在苑中,特地立冢,呼為鸚鵡冢。

  本報記者 張昊文

來源:內蒙古晨報

 

責任編輯:王佳

相關焦點

  • 遼代壁畫《頌經圖》中,楊貴妃身邊的鸚鵡有什麼來歷?
    上圖——遼國遺址發掘現場後來通過對於殘存石碑的分析,考古工作者確定了1號墓的主人名為"勤德",在去世時年僅十四歲,而2號墓的墓主人則為他的長輩,從墓穴的規制上來看,兩人應該為遼國的貴族,只不過具體的身份還難以確定。
  • 黃金文化「第12期」精絕古城與黃金面具,看古契丹民族的貴族風貌
    圖/遼陳國公主墓壁畫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精絕古國呢?這個答案是確切的:有。不過關於將軍墓和黃金面具那其實是另一處考古發現,小說的情節因為劇情的需要,所以才嫁接到了精絕古城系列故事中。而小說裡的精絕古國原型,則是1985年6月在內蒙古通遼市斯布格圖村修水庫時,發現的一座古墓,叫做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陳國公主墓比較引人注目的事情,是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並且通過墓志銘我們還發現,陳國公主的丈夫從家族輩分中算是自己舅舅。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在契丹民族皇室內,近親結婚是比較普遍的。
  • 中國有個墓,很奇特,墓裡有一盤英語磁帶,主人深得楊貴妃喜愛
    如果說唐朝時期最為美麗的女人,相信很多人會毫不懷疑應該是楊貴妃莫屬了。作為皇帝的女人,在盛行以胖為美的唐朝時代,作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甚至為了讓心愛的女人吃到新鮮的荔枝,不計代價的快馬運輸。
  • 在草原上,契丹王室的最愛並不是蒙古獒,而是這種動如脫兔的猛犬
    蒙古細犬是我國本土最優秀的犬種,又稱為契丹獵犬,最早在遼代時期,蒙古細犬就很受契丹王室的青睞,在出土的《敖漢旗喇嘛溝遼墓壁畫》一文介紹中,就有一隻白色細犬,成吉思汗遠徵歐洲的時候,就曾帶著一些蒙古細犬隨同作戰。
  • 在草原上,契丹王室的最愛並不是蒙古獒,而是這種動如脫兔的猛犬
    蒙古細犬是我國本土最優秀的犬種,又稱為契丹獵犬,最早在遼代時期,蒙古細犬就很受契丹王室的青睞,在出土的《敖漢旗喇嘛溝遼墓壁畫》一文介紹中,就有一隻白色細犬,成吉思汗遠徵歐洲的時候,就曾帶著一些蒙古細犬隨同作戰。
  • 貴妃東渡:一個楊玉環死在了大唐,一群「楊貴妃」重生在日本
    因此,楊貴妃死於馬嵬就像秦始皇是死於沙丘一樣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關於「楊貴妃不但沒死,而且逃去了日本」的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二、有理有據有遺址:楊貴妃真的逃去日本了?「楊貴妃沒死而是逃往日本」的說法最早來源於大詩人白居易。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分別有暗示楊貴妃未死和逃亡海外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 每日一畫|趙佶《五色鸚鵡圖》
    趙佶《五色鸚鵡圖》這幅畫是宋徽宗趙佶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五色鸚鵡圖》採用全枝式構圖,畫中色彩斑斕的鸚鵡棲息在杏花枝頭,營造出一種寧靜歡愉的境界。畫卷還上鈐有元文宗「天曆之寶」印,清初戴明說、宋犖藏印及清乾降、嘉慶內府鑑藏印。 在充斥著道教神仙思想的徽宗看來,描繪祥瑞之物的工筆花鳥畫不但是藝術創作,還是祈禱國家和民族福祉的獨特形式,也是治理國家的一種手段。
  • 太會享受的貴族,東周多棺墓葬被挖掘,22位少女裸葬供墓主人享用
    商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墓穴就是墓主在另一個世界的居住地。因此,為了在死後能繼續享受到在人間的一切,上層奴隸主貴族死後就會讓奴隸為自己殉葬,以便在地下也可以繼續驅使。不單單是奴隸這裡還有奴隸貴族生前的姬妾侍從,所乘坐的馬車,養的動物等。對於那些無辜的奴隸一般有兩種殉葬,一種是被殺掉後殉葬,被殺害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吊死,毒死,砍頭等。
  • 強大的契丹遼國,怎麼就讓幾千人起家的金國滅掉,原來是欺金太甚
    一、契丹貴族的沒落契丹在興宗時期朝政已開始敗壞。興宗初法天皇太后執政,其「後家奴隸鹹無勞績,皆受防、團、節度使;至於出入宮掖,詆慢朝臣,賣官幚爵,殘毒番漢,自是幽燕無行之徒願沒身為奴者眾矣」。後興宗因為「諸舅滿朝,權勢灼奕」,皇族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始在耶律喜孫等支持下,廢法天太后,親自秉政。但興宗十分昏庸,和耶律重元賭博,連續輸掉幾個城市及人民。
  •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超清原卷,墨跡變化、纖毫畢現!值得收藏
    今天書畫課代表要同大家分享的乃是宋徽宗《五色鸚鵡圖》超清全卷(26102x3440像素),題後有「御製御書並畫」及「天下一人」籤押,並鈐「御書」印,卷尾題跋流傳有序。宋徽宗《五色鸚鵡圖》題跋眾所周知,古人對書畫作品的鑑賞是按照「逸、神、妙、能」四品來進行高低水準的區分,其中逸品為最佳。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由盛而衰……
    在現代出土的遼代貴族墓葬中,也常有與鷹和狩獵有關的壁畫、飾物,遼人對海東青如此青睞,學者推測壁畫和飾物中的鷹即為海東青。由此可見,因海東青而衍生出的鷹獵文化對契丹人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食天鵝,得「北珠」海東青之所以在遼代如此受歡迎,與契丹民族喜食天鵝肉有很大關係。
  • 美輪美奐,1986年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文物欣賞
    陳國公主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在1985年當地修建水庫時被發現,墓葬保存完好,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精美遼代文物,此件為公主的高翅鎏金銀冠。這是駙馬的鎏金銀冠,兩件工藝都極為精美。
  • 河南發現楚國貴族墓,3層樓厚細沙護佑古墓,1000件文物完好無損
    與之相比,今天要介紹的這座貴族墓葬則要仁慈許多,只在於保護,不在於取他人性命,使得墓中1000件文物完好無損。    後來,磚瓦窯廠在附近成立,因為取土導致土壤越來越少,土層下面所埋的東西逐一得見天日,其中最悠久的莫過於戰國貴族墓葬。  2005年春節前夕,郭莊村村民頻繁聽到東邊土崗上的連續爆炸,然而當村民趕到現場後卻不見他人蹤跡,毫無疑問,有盜墓賊又盯上了這裡。  紙是包不住火的,消息傳開,國家文物部門將該地圍了起來。
  • 6件女性專用文物:圖二夜壺設計精妙,最後一件的發明人是楊貴妃
    它原指古代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後來也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裝束。圖為清代一品誥命夫人的鳳冠霞帔,製作精良,用料考究,十分珍貴,一般只在舉行隆重慶典時才進行穿戴。金梳背,它長8釐米,寬2釐米。它由細細的金色絲掐成花紋,點綴有金色小珠子。非常精緻細膩。可以說它是已知保存最好、工藝最精的梳背之一。
  • 從「貴族玩寵」到「飛來禽禍」——契丹人與海東青
    大家玩得沒有遼代契丹人這麼潮,會專門用訓練有素的海東青去搏殺天上的禽鳥,加之中原王朝的宮廷娛樂更多偏向於鬥雞、鬥蟋蟀之類觀賞性較高的活動,因此也沒有引進海東青這類猛禽的需求。 遼代《抱鷹圖》,韓匡嗣墓壁畫,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罕山南麓。
  • 道墓之秦公一號大墓
    本期大墓真的很大...同時也駭人聽聞 慘絕人寰 喪心病狂...秦公一號大墓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坐享五最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黃腸題湊」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木碑實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一 大墓之大大墓平面呈
  • 楚王金帶扣見證西漢「黃金帝國」
    斯基泰人是最早橫行歐亞大草原的馬背民族,他們驅趕著大群的駝、馬、牛、驢,長途運載貨物,穿過極其遼闊的草原谷地,逐漸踏出一條橫貫東西的草原大道,將中國、波斯與希臘三大文明圈連接起來。公元前8世紀,斯基泰人的一支遷徙到黑海北岸,發展起繁盛一時的斯基泰文化,與中國、印度、波斯、希臘和羅馬都有往來。斯基泰文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各種器具上的獸類搏鬥或怪獸吞吃交纏的圖案。
  • 古人頭髮多典故:曹操割發代首 楊貴妃青絲爭寵
    【政治家的頭髮】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始於商湯,被曹操利用到極致  最早的關於頭髮的記載來自商湯。《書傳》記載,湯伐桀之後,大旱七年,史卜曰:「當以人為禱。」湯便把自己的頭髮、指甲作祭品,也算是為萬人請命,於是天降甘霖,方數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