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椰子,拉丁學名是Lodoicea maldivica,屬於木蘭門、單子葉植物綱、棕櫚目、棕櫚科的一種植物。
海椰子,樹幹挺直,高15-30m,單項樹冠,整齊。葉羽狀全裂,長4-6m,裂片多數,革質,線狀披針形,長65-100cm, 寬3-4cm先端漸尖;葉柄粗壯,長超過1m。佛焰花序腋生,長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於分枝上部,雌花散生於下部;雄花具萼片3,鱗片狀,長3-4mm,花瓣3,革質,卵狀長圓形,長1 -1.5cm;雄蕊6枚;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革質,圓形,寬約2.5cm,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頂端微具三稜,長15-25cm,內果皮骨質,近基部有3個萌發孔,種子1粒;胚乳內有一富含液汁的空腔。海椰子的果實橫寬35~50釐米。海椰子外面長有一層海綿狀的纖維質外殼,剝開外殼後就是堅果。海椰子的一個果實重可達25公斤,其中的堅果也有1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堅果,被稱為「最重量級椰」。
其分布範圍:塞席爾普拉蘭島,庫瑞島。它可以在海上漂浮,但不能在海灘上生長,不能隨海水遠走他鄉中生長。因此海椰子只在塞席爾生產。
海椰子堅果內的果汁稠濃至膠狀,味道香醇,可食亦可釀酒,果肉熬湯服用,可治療久咳不止,並有止血的功效。海椰子的椰殼經雕刻鑲嵌,可作裝飾品。海椰子果肉細白,美味可口,滋陰壯陽,還能治療中風、精神煩躁等症。
柏林植物園的唯一希望就是發芽的海椰子能夠存活下來。畢竟,它是非常特殊的植物。19世紀末,英國將軍查爾斯·戈登在訪問塞席爾群島時突然生出一個靈感:他認為《聖經》中描繪的禁果並非蘋果而是海椰子的果實,因為這種果子長得非常像女性的骨盆,這位基督教徒認為如果有任何樹能夠激發人類對肉慾的好奇,無疑就是它了。因此海椰子只在塞席爾有出產,加上它的生長十分緩慢,百年才能長成,果實要7年才能成熟。海椰子樹原產於塞席爾的普拉蘭島和附近的庫瑞島。而且它們只生長在這兩個地方,總計只剩下8200棵。2015年4月16日,塞席爾國家植物園園長「雷蒙德·布依洛維奇」將兩顆珍貴的「海椰子」的種子贈送給北京植物園,植物園將設立專門的溫室對這兩株「海椰子」進行栽培養護工作。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