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頭條小編微信:zzmxzwx
第一時間看突發快訊請關注漳州頭條!更多資訊請關注生活版漳州報料。漳州頭條報料有獎,歡迎熱心微友報料。QQ:630811429
點擊下方二維碼或閱讀原文進入漳州頭條論壇,可免費發布各類便民生活信息,給漳州頭條報料。記得常來論壇看看。
《金盞》是由原漳州市文聯民間文藝研究會籌備組受命創辦原《水仙花》文藝雜誌民間文學附刊,創刊號於1982年3月出版。共出版16期,發表了120多位作者的二十多萬字的作品,後因故停刊。為繁榮閩南民間文學,現將當年《金盞》刊登的作品進行回顧性展播,同時推出新人新作,漳州頭條將在毎周五推出,請持續關注。
人們常說,到北京未上長城,是一件憾事;可來到閩南,不到東山島,不去欣賞風動石,同樣也是一件憾事。
東山島風動石,石高4.37米,寬4.47米,長4.49米,重約200噸,像一粒碩大的石桃斜擱在東山島古城東門海濱的石崖上,與下面巨大的盤石接觸面僅為10多平方釐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微晃動不定;人若仰臥盤石之上,蹺起雙足、用力推蹬巨石,也會使之搖晃。風動石的右前方,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題刻著明代水師提督程朝京詠風動石的詩:
造化原來只一丸,
東封函谷萬層巒。
天風吹向閩中墜,
海飆還能逐勢摶。
五丁欲舉難為力,
一卒微排不飽餐。
鬼神呵護誰能測,
動靜機宜在此觀。
這首詩將風動石的奇特之處描繪得淋漓盡致:五個身強力壯的漢子想推都推不動它,而一個餓著肚子的士兵卻能輕輕地將它推動。是何緣故?原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四兩撥千斤」。想要推動風動石,不是人多就行,而是要找準角度,有節奏地一推一松,才能找到推石能動的奇趣。自古以來,它一直是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並且以奇、險、懸,被載入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理之最》。1982年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在東山島拍攝第一集《猴王初問世》鏡頭時,石盤上輕輕晃動的猴頭,便是這塊號稱「天下第一奇石」的東山島風動石。
人們站在風動石下面往上看,巨石搖搖欲墜,好像隨時都會滾落下來,驚險的景觀令人心驚膽戰。
東山風動石 鄭德鴻 攝
相傳明萬曆年間,詩人李楷同水師提督程朝京慕名專程到銅山(今東山島)觀賞風動石。地方官特意在風動石下準備了一桌山珍海味,置酒接風。賓主把盞賞石,好不快活。酒過三巡,李楷來了詩興,即景賦詩:「鬼斧何年巧弄丸,鑿得拳石寄層巒。翩翻陣陣隨風漾,輾轉輕輕信手摶。潮撼孤根危欲墜,雨餘蒼蘚秀堪餐。五丁有意留奇蹟,特為天南表大觀」。席間,有個詩友步其詩韻吟詠,詩未吟完,忽然海上刮來大風,風動石搖晃不定,似有泰山壓頂之勢。賓主見狀,嚇得面如土色,大叫「不好」,紛紛拔足躲閃,唯恐避之不及。此後,再也沒人敢在此設宴,於是就有「石下難設宴,吟唱不出三」的佳話。其實那不過是一場虛驚。千百年來,東山島曾有過無數次的海嘯地震,風動石從無傾覆之患。1918年2月13日,東山島發生7.5級大地震,島上山崩地裂,屋倒宮傾,風動石也安之若素,巍然不動。
那麼,這塊奇特的風動石是如何形成的呢?有過這樣一段美妙的傳說。
從前,東山島突然有一眼很大的噴泉,終年湧突不止,年長日久,遼闊平坦的大地竟成一片汪洋。有個大腳仙雲遊至此,發現許多原始森林被淹沒,野生動物走投無路,到處哀嚎狂奔,感到十分痛心,便按下雲頭,運用神力搬來一塊巨石堵住了噴泉,使東山島恢復安寧而不致全部被淹沒。大腳仙想: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為了警誡後人,他又找來一塊比較小的石塊壓在盤石上面,作為標識,這便是後來的風動石。於是,東山島民間有「翻倒風動石,淹沒東山島」之說。至今,東山島上最高的「蘇峰山」(也叫「東山」)和風動石附近的釣鰲石上還有大腳仙留下的「仙腳印」。
風動石還有一段威武不屈的傳聞。1938年5月18日至1944年,日本侵略軍的十七批一百四十八艘艦艇先後入侵東山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有一天,兩艘日本艦艇又停泊在東山港口,滿肚子壞主意的日本鬼子從漢奸口中得知:如果搬掉風動石,就會淹沒東山島。他們就想,這等輕而易舉的事不做太可惜了。當天,他們便把艦艇開到與風動石正對面的海面上,用又粗又長的鋼索把風動石系牢,呈倒「Y」字形,企圖讓兩艘艦艇開足馬力,把這奇異的風動石拉倒獵奇。日本鬼子費盡周折,忙了大半天的工夫,拼命拉石,而風動石卻偏偏巋然不動。忽然「嘣、嘣」幾聲,鋼索全都崩斷了,把幾個日本兵打落海中。日本鬼子的痴心妄想終於化為泡影,他們只好帶著十分懊惱的心情,悻悻離開。而風動石依然堅強地迎風屹立在高高的盤石上。著名女作家霍達遊覽風動石後,親歷奇景,親聞軼事,感慨萬千,欣然命筆,創作了長篇散文《奇石記》,其中寫道:「壯哉此石,吾風可動,吾人可動,而不為寇動。凜凜然大節,中華民族,一山一水,皆有此無尚尊嚴!」
*閩南諺語*
問路靠嘴水,行路靠腳腿。
兩人沒相嫌,糙米煑飯也會粘。
做田要有好田邊,住厝要有好厝邊。
細空嘸補,大空叫苦。
寵豬櫸灶,寵囝不孝。
生雞蛋的無,放雞屎的有。
龜笑鱉無尾,鱉笑龜無毛。
心歹無人知,嘴歹大厲害。
叫豬叫狗,不如自己走。
一時想無到,終生苦到老。
(寶羨輯)
來源:美麗漳州(mlzz321)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