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變色龍,英文名panther chameleon,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蜥蜴亞目的一種動物。
Furcifer pardalis同時也叫七彩變色龍。體長多20~30公分,野生個別極限個體體長可達40~45公分!身體長筒狀,兩側扁平,頭呈三角形,尾常捲曲。眼凸出,兩眼可獨立地轉動。某些種類的頭呈盔形,有的種類有顯目的頭飾,如3個向前方伸出的長角等,雄性者更為顯著,可能用於防衛其佔區。若有其他雄性侵入,則優勢雄性身體伸展,喉部鼓起,頭部毛飾立起或晃動,若仍不能嚇走對方,則衝過去咬其顎部。各種的體色變化不同,其變色機制是︰植物神經系統控制含有色素顆粒的細胞,擴散或集中細胞內的色素。許多種類能變成綠色、黃色、米色或深棕色,常帶淺色或深色斑點。顏色變化決定於環境因素,如光線、溫度以及情緒。人們普遍認為,變色龍變色是為了與周圍環境顏色一致,這其實是誤解。
變色龍多出現在雨林至熱帶大草原,有些則在山區,在寒冷的大草原則很罕見,而且絕對棲息於樹上,只有前述中的Chameleo chameleon例外,它通常在地面。另外在求偶期的雄性及要產卵的雌性會到地面。 變色龍主要吃昆蟲,大型種類亦食鳥類。大多數種類是卵生,到地上產卵2~40枚,卵埋在土裡或腐爛的木頭裡,孵化期約3個月。南非有幾個種為卵胎生。避役棲息在熱帶叢林之中,行動非常緩慢,除了繁殖期外都是單獨生活。
此物種雌雄辨別並不困難,基本上雌雄兩性的體色是不同的,雌性體型也小得多.雄性的鼻尖凸出,尾巴根部的洩殖腔明顯腫大.雌性鼻尖則較平順.雄性七彩的體色可說是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但是雌性就主要是土黃體色或是 橘紅色,比較單調,只有在繁殖期才會有較大的變化.雄性一般比雌性大上1/3,野生雄性體長可達35公分!個別可以長到40~45公分!幼體一般約一年就可以成熟,當雌性出現比原來體色鮮豔的橘色變可以把雌性放入雄性的籠中,如果雌性沒有出現敵對的姿態就表示接受雄性,不久就會交配.接下來幾天會持續交配,到雌性開始出現嘶聲和敵對姿態時就將它移出至產卵籠,大約兩個月後就會產卵,所以產卵籠中可以預備裝滿微溼無菌土的塑膠盆供雌性產卵,雌七彩會在盆中挖洞挖到盆底產下約10-35顆蛋。產下的蛋放在孵蛋器中,保持26-28度的溫度大約8-10個月可以孵化,算是孵化期比較短的變色龍.幼體可以與成體相同的條件飼養,只是食物和環境都可以比較小。不同產地的七彩常被用來雜交以產生特殊的體色型,但這在生物學上來說並不是一種值得鼓勵的做法。基本上,雌性變色龍的壽命都不長,一般都是2-3年便會死亡,不論是在人工飼養或是在野外都一樣。這與它們產卵有很大的關係.雄性大約可以活上5年左右。
其棲息環境在海拔150-550米間的原始森林環境,以及富含水汽的沿岸低地,而對於溫度與溼度的要求則正好介於一般的莽原棲息型與高山型之間。最高環境溫度不要超過32攝氏度。熱點附近能達到32~35攝氏度,而離熱點最遠的涼爽區域則有24度左右的溫度,在夜間可以將環境溫度降到18~22度左右,這種日夜溫差可以讓七彩變色龍的生理機能得到最好的調整。
它的種類約有160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其中在馬達加斯加居住的種類佔一半左右,在馬達加斯加這個世界最大也是最獨特的變色龍社區裡,有59個種類是馬達加斯加所獨有的。人們還在不斷發現新的種類,或是根據基因分析,將被錯分為亞種的變色龍定義為獨立的分類。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