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送早產寶寶回家 手把手傳授父母照料技能

2021-01-10 荊楚網

護士(右)上門指導陽陽媽媽正確給寶寶撫觸按摩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張璟禕 袁露 張祖國

早產寶寶在醫院挺過生死關,但出院回家後,家長面臨很多護理問題。今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武漢兒童醫院在全省率先啟動「護送寶寶回家」計劃,由專業醫護人員陪著孩子一起回家,並指導家長在家中如何照顧好寶寶。昨日,早產寶寶陽陽(化名)成為首個受益小患兒。

早產寶寶血壓爆表挺過生死關

8月20日,在媽媽肚子裡僅待了28周的陽陽提早出生了,體重只有1.2公斤。他的心肺尚未發育完全,一出生就被緊急送往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

專家發現,陽陽的肺動脈導管未閉合,有一個2毫米大小的「洞」,導致他出生沒多久血壓就爆表,高達130/70毫米汞柱,達到成年人的血壓危急值。加上他各臟器本就脆弱,很難承受如此高的高壓,其中損傷最嚴重的肺部已出現了肺出血。醫護人員24小時守護在溫箱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從他肺裡吸出鮮血。

該院新生兒內科、小兒心胸外科等專家協作,為陽陽穩定血壓、結紮動脈導管。此後孩子又被發現雙眼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於是接受了眼部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陽陽的狀況終於趨好。如今,這個瘦弱的小傢伙長得肉嘟嘟了,體重也達到了3公斤。

上周,陽陽媽媽殷女士接到醫護人員電話,孩子可以出院了。她在開心之餘又很焦慮,寶寶經歷了兩次手術,回家之後自己怎麼照料好?

醫護送寶寶回家並為爸媽作指導

讓殷女士驚喜的是,醫護人員告訴她,他們會護送寶寶出院回家,並給她和丈夫作專業的指導。殷女士一聽大感放心。

昨日,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臨時媽媽」們,陪同殷女士一行人驅車近1個小時,將寶寶送回位於黃陂區的家裡。

到家之後,醫護人員展開了一系列培訓。第一關是沐浴,殷女士把給孩子洗澡用的物件一一拿出來,護士指導她具體的操作和注意事項:「給寶寶洗澡時,房間溫度最好達到30攝氏度,媽媽最好穿短袖,這樣能更接近孩子對環境和溫度的感受;洗澡水的水溫,則要控制在38至40攝氏度……」

在護士指導下,殷女士第一次獨立給寶寶洗了澡,用了差不多3小時。隨後她按指導給孩子塗抹潤膚霜、撫觸按摩、穿衣服,再餵奶、拍嗝,孩子安靜地睡著了。

整個過程裡,醫護人員隨時就各種小問題給出指導和提醒,非常細緻。殷女士感嘆,「我事先做了不少準備,沒想到還是有不少沒準備到的東西。幸好今天她們在這裡,告訴了我很多要注意的事項。」臨別前,醫護人員還和她約定,一個月後會再來上門「考試」。

助早產寶寶度過康復「最後一公裡」

在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像陽陽這樣出院的早產兒每年約700人。很多家長感慨,在家照料早產兒比想像的難,即使在醫院裡也嘗試過,到家了仍然會手忙腳亂。

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護士長黃硯屏說,有的家長出院後餵不進去奶,連夜抱著孩子回醫院求助;還有不少早產寶寶因照顧不當,感冒、咳嗽,再度感染肺炎,甚至威脅生命,醫護人員十分心疼。今年該院新生兒內科啟動「送早產兒回家」計劃,目的就是讓這些早產寶寶回家後,能夠順利度過康復期的「最後一公裡」。

「我們把護理寶寶的經驗,送到這些家庭裡。」黃硯屏說,護士們會針對每一個家庭量身定製護理指導。對家長們普遍擔心的洗澡問題,要告訴他們環境、溫度的要求;此外還會幫助家長理順撫觸按摩的流程,儘可能降低孩子著涼的機率。「這些內容都是在醫院不可能提前學到的。幫助早產兒成長,他們能有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醫護悉心照顧早產寶寶家屬感激送上錦旗
    本報訊【通訊員李瑤】2020年12月13日,襄陽市婦幼保健院春園路院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來了一位早產的寶寶。媽媽孕8個多月時胎膜早破,順產了4.5斤重的寶寶。寶寶因為早產,呼吸不規律,住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照顧,12天後,寶寶出院了。寶寶的奶奶為了感謝醫護人員,送來了一面錦旗。
  • 讓早產寶寶體質追上足月兒的妙招!
    一、必須秒懂:早產寶寶「不成熟」的後果如果寶寶早產,他的各個器官都尚未發育成熟,尤其是他的腦部、腸部、肺部及眼睛。腦部不成熟:早產寶寶腦部的發育會比較緩慢,進而智商會比正常的寶寶要低,社交能力也比較差。而且由於他的腦部不成熟,也有可能會造成大腦性麻痺,從而影響寶寶的智力。
  • 組圖:蘇州26周早產「果凍」雙胞胎成功存活
    新生姐妹險情不斷昨天下午,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病房內,記者看到,這對雙胞胎女嬰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分別躺在兩隻普通暖箱裡睡著了。兩個小傢伙雖然看上去體型要比正常新生兒小一點,但已經不用呼吸機、靜脈輸液和吸氧等設施了,看上去很健康。
  • 湖南早產雙胞胎病情危重 父母「放棄誰都捨不得」
    湖南早產雙胞胎病情危重 父母「放棄誰都捨不得」   中新網長沙3月24日電 (梁輝)試管雙胞胎在母親體內只呆了28周便出生,哥哥體重750克、弟弟1000克,均患有呼吸衰竭、腦損傷、感染、窒息,兩個寶寶的醫療費預計要30萬元以上,拿不出錢的父母面臨只能保一個寶寶的無奈境遇……  28歲的謝知軍和黃秀琴本應是這個世上最幸福的父母,可惜雙胞胎兒子因早產而出現一系列危重病情,住進了湖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病房。
  • 醫護人員精心照料心存感激 97歲老人臨終託志願者捎去她的謝意
    18日,志願者為醫護人員送上牌匾和感謝信,替老人送上最後的心意。記者 張黎娜 攝  「老人臨終前一直惦記著給醫院送感謝信的事……」18日,當西安市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從志願者手中接過一封特殊的感謝信時,很是遺憾和難過。原來97歲的孤寡老人崔育英,為感謝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自己的精心治療和照顧,出院後老人特意寫下一封感謝信準備親自送到醫院。遺憾的是,老人身體每況愈下,臨終前特意囑託志願者替她完成這個心願。
  • 5月12日至5月18日醫護人員免票遊園
    河馬寶寶出生後5分鐘 是個「省心萌寶」今年3月24日,鄭州市動物園迎來了一隻「20後」小河馬。如今,已經出生一個多月的它,吃飯、睡覺......時刻跟在媽媽身邊。中美貘也在這個春天「喜提二胎」,於二月份降生的中美貘幼崽現在已經長大不少,但一身花哨的皮毛卻與通體灰棕色的父母大相逕庭,不過不必擔心,這是正常現象,中美貘幼崽的「花衣」會隨著個體成長而逐漸「褪色」最終變成「大人模樣」,是不是很神奇呢?
  • 曲江婦產新生兒科團隊成功搶救早早產低體重寶寶
    24周意味著比足月寶寶早出生了13周,極早早產兒存活率也相當低,情況十分危急!主診醫生決定緊急實施順產。6月8日11時45分胎兒成功娩出。這種情況對於產婦、胎兒、醫院,註定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爭鬥。醫護分秒必爭將病人轉移至產房,醫院同時啟動緊急預案,開啟綠色通道,專屬醫生、助產士、兒科專家團隊全部到位。
  • 果凍雙胞胎26周早產 論早產的預防
    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蘇州一對懷孕僅26周零2天的雙胞胎女嬰患兒,成功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存活。  如何預防早產  很多寶寶都是因為外界過這事內因的原因發生早產,這不僅是對於媽媽的身體健康有所危害,更重要的是對於寶寶的身體更是以後一種危險信號,那麼準媽媽們應該如何預防早產呢?  為防早產及流產,孕婦飲食安排要科學合理,如忌用茴香、花椒、胡椒、桂皮、辣椒、大蒜等辛熱性調味料。這些食物最好不要吃,易引發孕婦早產的發生。
  • 「袋鼠式護理」,早產寶寶也能快樂成長
    2袋鼠式護理對早產寶寶有什麼作用?諸多研究表明,袋鼠式護理在降低早產兒的患病率及死亡率、穩定生命體徵 、促進其生長發育、緩解疼痛壓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物品;④ 如有感染性皮膚或傷口、發熱、感冒、腸胃不適等應尋求醫護人員指導,以免傳染給寶寶;⑤ 正確洗手;⑥ 逐步學會觀察寶寶的行為、舒適和壓力的暗示。
  • 病員禮讚| 疫情防控個性服務兩手抓 新生兒科「袋鼠式」服務為早產...
    病員禮讚| 疫情防控個性服務兩手抓 新生兒科「袋鼠式」服務為早產寶寶提供溫暖 2021-01-0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的奇蹟——早產寶寶胖胖成長日記
    大家好,我叫胖胖,我是一個820g的早產寶寶。
  • 驅車20公裡,一份盒飯也送,90後夫妻帶動全家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7日訊(記者石偉)「我們就是普通的武漢小家庭,力所能及地為前方的醫護戰士們出點力。現在各種補給慢慢跟上了,這不是什麼大事,我們不是英雄,也不想紅。」因為一條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24小時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盤龍城90後餐飲店老闆娘邱貝文最近成為網絡熱搜人物,話題閱讀量超1.5億。
  • 帶「禮物」回家 重慶旅遊集團向抗疫醫護人員贈送專享旅遊權益卡
    今日(2020年4月6日),重慶市赴孝感市對口支援隊的200餘名醫護人員結束了為期14天的集中康養,他們終於踏上了回家之路。隊員們唱著輕快的歌曲,止不住的笑聲難掩他們的喜悅之情。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市文旅委總工程師馬斌、渝北區副區長馬成全、旅遊集團副總經理楊靜等領導受邀出席,為英雄的醫護人員代表送上最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祝福!
  • 出生時只有26斤的小河馬,第一次和父母互動
    Fiona是一隻早產的小河馬,它居住在美國辛辛那提動植物園裡,目前它已經6個月了,Fiona出生的時候早產了6周,它的體重也是異常的輕,為了能夠使它是順利活下來,工作人員不得不把它帶離了父母的身邊,經過專業的照顧與治療,Fiona終於與父母團聚在了一起。(新聞源自鏡報。)
  • 七個小時緊張手術,七個晝夜精心照料——患者贈錦旗感謝醫護人員為...
    膠東在線市民記者 王光祿10月9日上午,蓬萊區南隍城鄉南隍城村兩名村幹部手捧一面「醫術精湛名揚海島」的錦旗,專程來到蓬萊區中醫院感謝醫護人員對該村患者王先生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術後醫護人員精心照料,密切觀察斷指血運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王先生順利度過了七天危險期,醫生宣布可以下床行走,手指完全存活,功能正常。為了感謝中醫院的醫護團隊,南隍城村委會專門替王先生趕製了一面錦旗送來,表達他們由衷的感激和敬意。【來源:膠東在線】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34周早產兒,我看了一眼就被送新生兒科,時不時的下個病危通知書
    作者:寶寶知道可愛囡囡寶寶我是34周+2剖腹產的女兒,因為二胎,是前置胎盤,大出血,急救,在中秋節前一晚出生,體重4斤七兩,出生時全身發紫醫護讓我看了一眼就送新生兒科了,從此長達21天的母女分離,那時天天以淚洗面,每天過的心驚膽跳的,醫院時不時的下個病危通知書,找家長談話,老公每次都笑著告訴我
  • 早產寶寶眼部分泌物,這些方法很實用!
    劉漢楚 武漢兒童醫院 早產寶寶睡醒後眼角常常出現很多分泌物(俗稱「眼屎」),甚至把眼皮粘住,使眼皮張不開,這是為什麼呢?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
  • 「袋鼠爸爸」的父愛幫助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父母皮膚的接觸 能幫助早產寶寶健康成長「袋鼠爸爸」胸膛上的父愛  對於初為人父的司先生來說,今年父親節很不一般,除了身份升級,他還第一次體驗到了當「袋鼠爸爸」的幸福。
  • 早產女嬰體重僅600克 蘇州九龍醫院助其連闖多道「生死關」
    近日,一對早產的雙胞胎女嬰在蘇州九龍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照護下,連續闖過多道「生死關」,順利出院。 今年5月22日,懷孕僅30周的市民朱女士因血性羊水、胎盤早剝在九龍醫院產下了一對體重1400克和600克的雙胞胎女嬰,但一家人對於寶寶的降生卻是既高興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