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小時緊張手術,七個晝夜精心照料——患者贈錦旗感謝醫護人員為...

2021-01-07 瀟湘晨報

膠東在線市民記者 王光祿

10月9日上午,蓬萊區南隍城鄉南隍城村兩名村幹部手捧一面「醫術精湛名揚海島」的錦旗,專程來到蓬萊區中醫院感謝醫護人員對該村患者王先生的精心治療和護理。

國慶當天,在家幹農活的王先生不慎右手捲入機器,食指中指均被擠傷嚴重變形,在當地衛生院簡單包紮後,被告知傷情太重需馬上轉院救治。村委會領導得知後,第一時間聯繫蓬萊區中醫院領導,並緊急協調運送。考慮坐船出島登陸需要幾個小時,而手指離斷再植時間越短越好,中醫院領導馬上通知骨傷三科及急診科開通綠色通道。王先生船一靠岸,就被現場等候的120急救車緊急轉送醫院。骨傷三科王慎金主任親自上陣,經診斷,王先生傷情嚴重,兩手指骨肉分離,粉碎性骨折且軟組織多段毀損斷裂、碾挫嚴重,需顯微鏡下探查修復,手術難度很大,成活概率極低。經權衡會商,決定給予保指治療。王慎金主任馬上安排手術,一路綠燈完善各項檢查後將王先生送入手術室,行右食中指清創+斷指再植術。在王主任及其團隊爭分奪秒的配合下,經過七個小時緊張手術,王先生的患指血管終於成功接通。術後醫護人員精心照料,密切觀察斷指血運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王先生順利度過了七天危險期,醫生宣布可以下床行走,手指完全存活,功能正常。為了感謝中醫院的醫護團隊,南隍城村委會專門替王先生趕製了一面錦旗送來,表達他們由衷的感激和敬意。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是對醫護人員最好的褒獎
    近日,已康復出院的郭先生,特意讓他老伴和兒子為縣第一人民醫院普外二科的醫護人員送來一面飽含誠摯謝意的錦旗,他兒子握著陳主任的手,激動地說著。 陳澤忠醫護團隊為解決患者和家人的後顧之憂,建議手術治療,與患者家屬溝通後,同意採取手術治療,手術便提上日程。
  • 精心照料革命前輩 家屬為感謝送來錦旗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精心照料革命前輩 家屬為感謝送來錦旗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
  • 459份感謝信/錦旗,過去一年,感謝這些可愛的人!
    2020年,在過去的365天七院收到了來自患者的18項大同錦理公益項目257封感謝信184面錦旗每一封信、每一面錦旗都只有一個共同主題感謝信和錦旗相信大家都知道,那麼什麼是「大同錦理公益項目」呢?我們倡導將贈送錦旗轉變成愛心捐助的一種公益理念,此為「錦理」。期待廣大患者及家屬把做錦旗的錢,以認領畫作、愛心捐款的方式捐贈到公益事業中,去幫助自閉症兒童、醫院貧困患者。
  • 醫護人員精心照料心存感激 97歲老人臨終託志願者捎去她的謝意
    18日,志願者為醫護人員送上牌匾和感謝信,替老人送上最後的心意。記者 張黎娜 攝  「老人臨終前一直惦記著給醫院送感謝信的事……」18日,當西安市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從志願者手中接過一封特殊的感謝信時,很是遺憾和難過。原來97歲的孤寡老人崔育英,為感謝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自己的精心治療和照顧,出院後老人特意寫下一封感謝信準備親自送到醫院。遺憾的是,老人身體每況愈下,臨終前特意囑託志願者替她完成這個心願。
  • 醫護悉心照顧早產寶寶家屬感激送上錦旗
    媽媽孕8個多月時胎膜早破,順產了4.5斤重的寶寶。寶寶因為早產,呼吸不規律,住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照顧,12天後,寶寶出院了。寶寶的奶奶為了感謝醫護人員,送來了一面錦旗。「這個寶寶早期出現了血氧飽和度低、呼吸暫停、餵養不耐受、血糖低、黃疸等症狀,經過保暖、給氧、抗感染治療和24小時心電監護,寶寶恢復得還不錯。
  • 醫生朱麟湘雅進修 感動患者贈送錦旗
    患者給醫生送錦旗本很平常,但作為在省城進修的縣城小醫生,收到患者專門為他一個人做的錦旗,卻是破天荒第一個。7月23日,龍山縣人民醫院500人的微信大群裡出現一幅圖片,頓時引起同事紛紛點讚。原來這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一名患者出院後送給醫生的錦旗,錦旗上寫道:「情暖人心,心系患者。贈湘雅附二醫院神經外科朱麟醫生」。落款是:「黃志雄家屬敬贈,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三日。」其中的朱麟醫生是龍山縣人民醫院的一名神經外科醫生,也是出院患者黃志雄的管床醫生,朱麟當天因為查完房就做手術去了,所以對送錦旗一事毫不知情。
  • 醫護人員救護車內吃香蕉遭網暴,當事醫生回應令人淚目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了江湖就有恩怨是非,有時候一個簡單的事,被別有用心的人放大之後,就引發一場輿論,甚至是一場網絡暴力,日前,河南一救護車在執行任務途中,醫護人員在車裡吃香蕉喝水,發上網後卻被一些鍵盤俠添油加醋的給「網暴」了,得知真相後,網友們無一不感動一段河南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不少人指責醫生不敬業
  • 感謝陪我走過最艱難的路!武漢14名患者出院,向湖南醫護人員比心
    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即將出院的患者與湖南醫護人員打出「比心」的手勢合影。受訪者供圖2月25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湖南醫療隊醫生在為病人查看舌象。受訪者供圖紅網時刻2月2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陳雙 塗麗)2月26日上午,武漢江夏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康復出院,其中湖南醫療隊負責的病區有14名患者。江夏方艙醫院從2月14日開始共收治了391名確診輕症患者,無一例轉為重症患者。其中湖南醫療隊收治了96人,全是女性患者。
  • 醫護人員送早產寶寶回家 手把手傳授父母照料技能
    今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武漢兒童醫院在全省率先啟動「護送寶寶回家」計劃,由專業醫護人員陪著孩子一起回家,並指導家長在家中如何照顧好寶寶。昨日,早產寶寶陽陽(化名)成為首個受益小患兒。早產寶寶血壓爆表挺過生死關8月20日,在媽媽肚子裡僅待了28周的陽陽提早出生了,體重只有1.2公斤。他的心肺尚未發育完全,一出生就被緊急送往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
  • 「90後」姑娘甲狀腺腫癌復發 畫漫畫感謝醫護人員
    「90後」姑娘甲狀腺腫癌復發 康復出院後畫漫畫感謝醫護人員最近,蘇州一位「90後」甲狀腺腫瘤患者創作的一組反映其治療全過程的漫畫作品在當地走紅。這組漫畫作品惟妙惟肖,把門診預約、停藥等待治療、護士宣教、入院檢查、醫生查房、服藥隔離住院、出院前檢查、談話交代注意事項、出院等就醫環節都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感謝醫護人員的同時,以此來幫助更多的甲狀腺腫瘤患者。
  • 「戰疫」微視|感謝你,我衷心謝謝你
    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nbsp&nbsp&nbsp&nbsp視頻來源: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nbsp&nbsp&nbsp&nbsp通聯: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nbsp&nbsp&nbsp&nbsp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董琳燁)10多天來,在武漢市第七醫院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
  • 錦旗送給開封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醫護,連贊暖心醫技高!
    近日,開封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患者孟某家屬懷著感激之情把一面寫著「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大紅錦旗送到泌尿外科醫護人員的手中,以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患者血壓高,低鉀,糖尿病腎病四期。在該院心內三科李佳大夫處及時診斷為醛固酮增多症。
  • 情暖老兵心 感恩贈錦旗
    退役老兵鍾叔向茂名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送上錦旗。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吳昊攝 茂名網訊 近日,退役老兵鍾叔在妻子的攙扶下走進了茂名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向全體工作人員送上一面寫著「感謝黨恩親切關懷」的錦旗,對為他申報獲得應急救助資金盡心盡力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 20年中耳乳突炎終痊癒 患者家屬感恩送錦旗
    「黃主任、陶醫生,太感謝你們了!謝謝你們救了我娃娃。」近日,多吉媽媽和舅舅專程來到成都仁品耳鼻喉專科醫院,給耳科黃立高主任、陶洪波醫生送上錦旗,錦旗上寫著「良醫有情解病,神術無聲初疾」,錦旗上的一字一句,表達著對黃立高主任及醫護人員的感謝。
  • 精心治療助康復,患者感恩送錦旗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實習生 郭磊 通訊員 郭永偉「感謝咱們科室對我母親的治療和照顧,現在感覺非常好,非常感謝!非常感謝!」11月26日,張女士將一面寫有「技德仁馨,妙手回春」的錦旗,送到了周口市中心醫院康復科範存林、丁健、徐曼曼3位醫生手中,感謝他們對其母親的悉心治療和精心照顧。據了解,張女士的母親盧大娘今年78歲,因半身不遂行動不便已經2年。就在兩個月前,盧大娘突患「中風」,導致無法正常交流,甚至無法正常進食。
  • 第一次收到英文感謝信 為汝城中醫院醫護人員打call
    紅網時刻郴州4月6日訊(通訊員 朱忠達 朱孝勇 )4月4日一大早,汝城縣中醫醫院骨傷科收到一封用英文寫的感謝信,寫信的是一位名叫「James Fan」(範佳銘)的澳大利亞籍華人患者。James Fan剛剛在骨傷科經歷了一場手術。信中他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骨傷科醫護人員的感謝,醫護人員精湛的技術和精心的照護讓海外遊子對汝城的醫療水平讚賞有加。
  • 近百位醫護通宵奮戰 三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
    深夜的手術室裡,呼吸機、心電監護等各種儀器閃爍著,三位器官衰竭患者正分別接受肺移植、心臟移植和肝移植手術。與此同時,近百位醫護人員分成三組,為這三臺高難度手術徹夜忙碌。  上述一幕,發生在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通過器官捐獻網絡分配,同一時間進行同一供體心、肺、肝多器官的捐獻與移植手術,難度極高。」
  • 南京最美醫護工作者(七)
    在病房,他穿上二層隔離服,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過膝的腳套,連續工作4個多小時,在此期間更是不能上衛生間、喝水。哪怕工作任務相當艱巨,壓力很大,他也總是信心滿滿,認真做好各項診療工作,同時還常常主動加班加點,給病人做心理疏導,鼓勵他們與醫護人員一起戰勝疾病。
  • 斷肢再植康復患者為貴州華夏骨科醫院...
    近日,劉先生來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帶來一幅寫著「醫術精湛 醫德高尚 華佗在世 妙手回春」的錦旗,打算送給醫院手足顯微外科的醫護人員。「我現在拿掉拐杖也能慢慢移動。」在醫院裡,劉先生和醫生交流起自己的恢復情況。然而,半年前,劉先生因為一場意外,差點失去一隻腳。
  • 手術後 他能和普通兒童一樣奔跑嗎?
    他的媽媽雙手、雙足復拇畸形,分別有6個手指和腳趾。圓圓出生時,醫生曾經建議:孩子還太小,手術6個月以後做更妥當。儘管心裡著急,圓圓父母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徐醫生介紹,鏡影手足畸形不同於一般的多指症,因為患者所有的指頭幾乎都是對稱的,很難區分大拇指、小拇指。像圓圓,他的兩隻手上都沒有大拇指,兩隻腳分別有8根腳趾,而且都有單獨的骨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