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喪、想哭真不是矯情!10 個人中可能就有 1 個正在受抑鬱折磨

2021-01-16 騰訊網

三年前,豆豆抱著枕頭坐在床頭啜泣,她已經這樣一個多禮拜了。她很自責,為什麼自己一直如此的沮喪。爸爸出事之後,媽媽也需要她的幫助,但她卻只會哭,一點都打不起精神來。

三年後,因為工作上的一些小事,她請了年假,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個禮拜,最後被好友帶到了七院,醫生告訴她,她得了重度抑鬱。那一瞬間,她有一種突然的解脫感,原來不是自己懦弱,也並非自己矯情,原來是自己得病了。

十個人中,

可能就有一個正在被抑鬱折磨

「抑鬱症」這個詞在社交網絡上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願意主動站出來承認自己得了抑鬱症。

據 China Daily 一篇報導中引用的調查數據估計,中國有大約 10% 的女性和 8% 的男性處在抑鬱狀態,這個數量加起來高達 1 億人口。

也就是說,走在街上,你碰到的每十個人裡,可能就有一個正在遭受抑鬱折磨。

當然,「抑鬱狀態」不等於抑鬱症。根據 WHO 提供的官方數據,我國的抑鬱症患病率高達 4.2%,和全球 4.4% 的患病率數值相當。

保守估計,我國目前有至少 5400 萬抑鬱症患者。而這些人中,接受診治者比例不足兩成。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懷疑自己抑鬱了?

先看是否有這 5 個症狀

儘管引起抑鬱症的確切病因仍不清楚,影響抑鬱症發病的因素包括有遺傳因素、悲性事件、生理原因等,是存在一定的生理基礎的。

從外在表現看,抑鬱症患者可以和常人毫無差別。但如果你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並持續兩周以上,就有需要提高警惕了:

出現睡眠問題,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持續又深刻的絕望感,覺得自己很糟、世界不友善、未來沒希望;

喪失做事的動力,哪怕是以前特別樂意做的事;

「空白」的情緒體驗,或者持續地傷心、不開心;

疲憊感,覺得身體「很重」,動作和思維變慢了。

網上流傳較廣的抑鬱自測題很多都不靠譜,或僅能作為參考。

目前精神心理臨床診斷使用最廣泛的診斷手冊是 DSM-5,用於抑鬱症的診斷。

DSM-5 診斷標準

排除近期生活中發生重大變故、正在戒菸/戒酒/戒毒,或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引起抑鬱的藥物的情況。

存在以下情況的至少一條:

(1)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感到「情緒抑鬱」;

(2)每天大部分時間興趣或愉悅感喪失;

並且存在以下情況的至少五條:

(1)經常哭泣,或多數時間感到沮喪、空虛或絕望

(2)多數時間對(幾乎)所有活動喪失興趣和愉悅感的體驗

(3)一個月內體重無原因地變輕或增長大於 5%,或多數時間保持食慾劇增或劇減;

(4)多數時間失眠或睡眠過多

(5)(他人認為)多數時間容易被激怒,或者顯得遲緩、遲鈍

(6)多數時間感到疲憊,或者「缺乏能量」

(7)多數時間為自己「毫無價值」「能力不足」而自責,甚至自罪

(8)多數時間思考能力下降,或者難以決斷

(9)反覆出現結束生命的念頭或意向,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具體的自殺計劃,甚至出現自殺的嘗試

並且以上症狀至少持續了兩周;

並且這些症狀嚴重影響到學習、工作和生活,本人為此感到痛苦不堪。

但是請注意,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我們對於上述語言的理解,可能跟專科醫生存在很大出入。

因此,別根據這些信息進行自我診斷,你需要的是專業的醫生和專業的評估。

抑鬱症診斷的過程是怎樣的?

如果看到這裡你深刻懷疑自己是抑鬱症患者,千萬別害怕去醫院,我們儘可能為你展示可能會經歷的整個診療過程:

找到對的門診

通常建議前往所在地的三甲醫院的精神科尋求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如果找不到「精神科」,可以嘗試找「心理科」、「醫學心理科」或者「心理諮詢科」。

如果你所在地的醫院沒有設置這個科室,可以去當地的「精神衛生中心」或者「精神專科醫院」尋求診治。

診療過程

去醫院後,通常會經歷一系列的診斷過程:

第一步,詳細的問診,包括但不僅限於個人對症狀的描述和近況的描述;

第二步,通常會根據問診情況,安排不同項目的量表測查和軀體檢查;

進一步,你還可能接受的檢查,比如甲狀腺功能的血液檢查,或者頭顱 CT 檢查。這是為了排除軀體疾病,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者腦腫瘤引起的抑鬱。

診斷溝通和治療

最後很重要的一部分,醫生會給出診斷,如果確認得了抑鬱症,醫生會根據各人的情況給到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的治療建議及家庭康復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症狀明顯嚴重時,會建議患者住院治療。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關於抑鬱症的常見問題

Q: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A:根據抑鬱的程度和類型而已,不一定都需要吃藥。

通常輕度抑鬱可以通過支持治療和心理治療,中重度抑鬱則一般會涉及藥物或心理治療,有時也可能會採用電休克治療。

抑鬱存在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確診抑鬱症,如果已經給到吃藥的治療方案,配合服藥就很必要。

Q:抑鬱症會伴隨一生嗎?

A:抑鬱症是一種發作性的精神障礙,確實可能反覆發作。

但抑鬱症患者並不是一直處於抑鬱狀態中,而是會有抑鬱發作階段。

在發作期,患者內心體驗極度痛苦;突然哭起來,反覆絮叨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都是可能出現的情況。

而在緩解期,痛苦折磨會大幅降低,對生活的影響也會減輕。

抑鬱發作期從幾天到幾周,甚至到 6 個月或更久。持續有效地治療,更重要的是幫助抑鬱症患者提高生命質量和減少復發的可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Q:抑鬱症發展到最後都會自殺嗎?

A:這是對抑鬱症患者的巨大誤解,並不是所有患者都想自殺,或者病情發展的終點就是自殺,然而,這個人群的自殺風險的確很高。

當抑鬱症患者表達出自己想死的意願,除了提供自殺援助熱線的號碼外,也建議儘早告知他的家人陪同就診。

Q:如果患了抑鬱症,我可以靠自己好起來嗎?

A:的確有這樣的例子,還不是個例。但是希望這個出發點是因為自信,而不是因為害怕就診。

相當數量的人,尤其不少男同胞,會把「求助」看作示弱、承認自己無能的表現,擔心遭到對方的嘲笑、貶低。

要知道及時的治療,才是對自己最有效的選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棄療」這個選擇,本身就是症狀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屈服,如果你能說服身邊那個患病的人不屈服,康復的過程,就開始了。

寫在最後:

在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我正在陪伴我的同事進行一系列的抑鬱症診斷和治療。很慶幸,我們對抑鬱症的認知,讓我們能勇敢地直面這件事。

我們不是矯情,也不是懦弱,我們只是生病了而已。就像感冒一樣,我們需要有效的幫助。

「疾病早發現」,關於疾病和自己,我們還了解的太少。

欄目主理人:Murphy

合作專家 丁若水

精神病與精神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科學審核 王怡蕊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科學審核 徐瓊瑤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從事成人情緒諮詢 5 年以上

責編 Murphy 策劃 孫甜甜

圖片來源 站酷海洛創意

相關焦點

  • 「有什麼好抑鬱的,真矯情!」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餃餃有話說:「我得了抑鬱症。」「有什麼好抑鬱的,真矯情!」抑鬱症患者聽到這樣的話會很絕望吧。全球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一人遭受過抑鬱症的折磨。抑鬱症每年會影響3億人,其中每年有80萬人死於自殺。抑鬱症已經成為15歲到29歲年輕人的第二大致死原因。。。。
  • 95後確診抑鬱的女孩笑著哭了:原來我不是矯情,我只是病了
    1月4日,一女孩被診斷為中度抑鬱,卻十分高興。她擁抱醫生說:「王奶奶,原來我不是他們說的矯情和懶,只是生病了......」雖然不知道這個女孩經歷了什麼,但我看到這個視頻,真的很心酸。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抑鬱症就是不開心、做作和懶惰。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深切體會患者的痛苦與掙扎。
  •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更不是公主病!
    人們總是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媽媽,不過也有許多人覺得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糟糕的時刻。 很多沒生過孩子的女性以及大部分男性,可能很難理解「產後抑鬱」是怎麼回事。有人覺得只是情緒問題,有的人覺得這就是「矯情」,但是產後抑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 億萬名媛抱著寶寶跳樓,產後抑鬱不是「矯情」,真的不能再被忽視
    文|小豆芽育兒記我國每10位產婦就有1人有產後抑鬱,產後抑鬱不是大家口中的矯情,更不是沒事兒找事兒,產後抑鬱是需要每個人關注的一件事!知名名媛抱著5個月大的寶寶跳樓前段時間,一名女子抱著寶寶從高處墮下,警察和醫護人員趕到的時候,墜樓的母女二人已經身亡,這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知名名媛羅力力。
  • 我哭著採訪完了受抑鬱困擾的TA們
    2019年10月,雪莉疑似抑鬱症自殺;人大失聯女大學生抑鬱症遺憾離世;2019年11月,13歲女孩因抑鬱症吞服96片暈車藥、16片頭孢氨苄消炎藥自殺;歌手具荷拉在家中身亡,生前因患抑鬱症,而曾嘗試自殺。......抑鬱症的話題一次又一次地登上熱搜,我們離抑鬱症到底有多遠?
  • 人,就跟垃圾車一樣,想哭就哭一哭
    心態一向挺好的我,一瞬間又開始矯情哭天抹淚了。拿了電話,打給加班還未歸的先生:「哥,我好想哭。」「那就哭一會吧,哭出來就好了。」我聽了後,對著電話筒,哭了好一陣,好似身體裡有數不清的垃圾要傾瀉出來。過了兩三分鐘,我哭完了,也倒是暢快極了。人,就跟垃圾車一樣,垃圾滿了總得找地方倒掉。我們都非聖人,怎麼就不能矯情,不能哭了。
  • 「抑鬱就是矯情,病發時親媽盼我狗帶……」
    大家好,我是想跟大家說點心裡話的桃子。今早有個熱搜你們看到了嗎?#告訴我媽我有抑鬱症譯製:看我眼色行事好吧視頻中的小姐姐抑鬱病發,渴望向最親近的人傾訴,她的母親不僅不理解,反而口吐蓮花。我想這並不是個例。因為桃子的好閨蜜,就是個非常神奇的資深抑鬱症患者。
  • 海歸女帶女兒跳樓,又一個產後抑鬱的悲劇,樊登老師:別不重視了
    所以,女人生完孩子後,丈夫和家人要格外的重視女人的情緒02我抑鬱的想自殺,你卻說我太矯情生完三胎的何潔,也曾爆出自己患上了「產後抑鬱」,她覺得自己從生完孩子後一無是處,就像被拋棄的人一樣,只有在孩子吃奶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有點用!
  • 心理學:抑鬱了想回家休養,被家人斥責,四句真言化解矛盾和抑鬱
    我們現在站在老公的角度來看張某遇到的困難,就是工作中的新任務。照理說,大家都是職場中人,什麼不會就得學,而且工作任務要求不是太過分,也是一個人正常應該學會的。為什麼不努力一下呢?如果沒人教,是不是可以專門報個培訓班,從頭學起呢?不要說人過40不學藝,50歲開始創業的人也多著呢?
  • 總是莫名其妙想哭、想生氣,是抑鬱症前兆嗎?抑鬱患者的7大共性
    抑鬱症是神經遞質出了問題,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疾病。五羥色胺、多巴胺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組成了神經遞質,它們就是傳遞大腦信號的化學物質。一旦這種物質的不平衡,便會在我們的情緒調節方面產生問題,你就常常會感覺情緒低下,總是想努力地調整過來,但就是調不過來。如果情緒調整半個月都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就說明你可能患上了抑鬱症。
  • 15歲小女孩跳樓,抑鬱症很痛苦很嚴重,不是矯情,請善待他們
    事後經採訪,小女孩曾患有抑鬱症,主動提出想學鋼琴。上半年家人發現其胳膊上有劃割的傷痕,並說過「不想活」之類的話。在外打工的父親回到家鄉照顧,但還是沒有留住這顆絕望的心。15歲的妙齡少女,宛如一隻美麗的蝴蝶,沒有翩然於花叢,卻被撕碎在狂風巨浪中。15歲,正是青春爛漫,花樣年華的時候。可惜,你卻遭受抑鬱症的折磨,被這個慘絕人寰的魔鬼強行帶走了。
  • 有多少人以為:你有抑鬱症就是矯情!
    在候診室,一位媽媽大聲罵著女兒,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就這麼矯情了,不肯吃不肯喝,不說話不睡覺,還說自己有點抑鬱,我說你才十幾歲,沒有任何壓力,憑什麼那麼矯情?到底想什麼?要不是你的老師催我,我才沒時間為你這耍性子的事情而請假帶你來醫院呢!
  • 30歲寶媽產後抑鬱,丈夫裝監控盯梢,網友:搞笑中帶著心酸
    文丨呵護小妹天涯裡有個帖子說:當媽後,多少看不到的崩潰,都藏在了深夜裡。睡不著覺就算了,更難以忍受的是產後宮縮,漲奶的折磨......曾經有一位產後23天的母親,發了一個帖子,讓很多媽媽們感同身受。傷口撕裂、下體腫大、宮縮痛、惡露排不乾淨......品品隔著屏幕都感到疼。
  • 抑鬱症患者自述:「發病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受,真的不是矯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調研,目前全球每年有100萬人死於抑鬱症自殺,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抑鬱症。抑鬱症已經成為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病,好像年輕人如果沒抑鬱情緒就不夠上進,不夠努力。有時候想,是不是我太累了,該休息一下,然而每當我休息的時候,並沒有放鬆的感覺,身體和精神依舊還是那麼疲憊。我感覺我什麼也沒有,很多人常說,要樹立一個目標,生活才會有奔頭,我感覺我的大腦已經不是我的大腦了,我心裡也明白,等我有了目標就會好了吧,可是有了想法,卻什麼也做不了。
  • 強推四本耽美文,貌美嬌氣小哭包受,攻表示:他哭的樣子可真可愛
    四本耽美文,貌美嬌氣小哭包受,攻表示:他哭的樣子可真可愛1.《除妖》作者:善爾簡介:「妖物害人,罪在妖,罪在將其生出的上天,或罪在教導妖物殺人的人?」冷峻道士攻x妖孽美人受(妖孽是物種)生子,狗血,扯淡2.
  • 令人沮喪的抑鬱短句,感同身受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三、放棄並不是心血來潮,各種失望累積在一起,最終在沉默中爆發。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就這麼靜悄悄的放棄了。四、其實有很多事我都很介意,只是漸漸地學會了無所謂。五、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說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遺憾,觸不到的夢想,忘不了的愛。六、很難過吧,努力了那麼久的東西,別人一下子就得到了。
  • 乍暖還寒情緒波動易抑鬱 有沒有抑鬱進來一測便知
    心理諮詢師建議,預防抑鬱症,在平時生活中可注意以下方面:  1. 保持充足的睡眠。長期失眠可能會導致抑鬱症。  2. 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學會減壓,避免生氣,保持心理平衡。  3.多到戶外活動。適度的戶外運動是對抗抑鬱症最有效和天然的藥物。  4. 適當做些保護,避免受刺激、受幹擾。
  • 三分10中0,看在恩比德一哭再哭的面子上,求求你給點力吧!
    76人又輸了,從比賽的過程來看,他們想挺進東部半決賽已經是不可能的現實,這場比賽76人拼盡全力,整場他們比對手多搶了12個籃板球,其中前場籃板兩隊相差懸殊76人是20個,而凱爾特人只有3個,這麼大的籃板優勢最後還是敵不過對手,由此可見76人整場的投籃命中率到底有多低了。賽後的結果報告:雖說76人有足夠的籃板優勢,但是他們在禁區僅得到30分,而凱爾特人則在禁區得到44分。
  • 認識抑鬱這條「大黑狗」
    然而,看起來如此積極的首相先生,卻時常被抑鬱糾纏:那條名叫「抑鬱」的大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他不放。 在當今,這條黑狗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然而大眾對此毫無概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