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
一對男女走到一起組建家庭是很神聖的事,雙方的家長也很重視。一切都準備好以後,男方需籌備彩禮,女方則是需置辦嫁妝。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後便可修成正果,過上二人的小日子。那古代女子出嫁的時候,娘家都會為其準備怎樣的嫁妝呢?
其一,生活用品。
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像床單被子、金銀首飾、鍋碗瓢盆、臉盆箱櫃等物件。即便在現如今的婚姻中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家中富裕的還會準備些牛、羊、豬等牲畜。和現如今陪嫁豪車差不多,是風光的事。
新郎上門迎親需帶只大雁,稱為「奠雁禮」。婚姻有六禮,除下聘禮外,其他五禮都需男方的人執雁為禮送給女方家。雁為候鳥,會隨氣候變化進行南北遷徙且有定時,配偶也是固定的,若一直死去了, 另一隻便不再擇偶。
古人覺得婚姻以雁為禮,所象徵的便是一對男女的陰陽和順,忠貞專一。後因雁越發難得,人們便用木刻的雁進行代替,到近代改成了鵝、鴨、雞代替奠雁禮,以求婚姻和順。
其二,陪嫁丫鬟。
為不讓自己女兒嫁人後在婆家受委屈,一般家庭都會給女兒準備不定量嫁妝作為陪嫁。也算為自己的姑娘壯膽兒,富人除「十裡紅妝」外,還會帶著一個或幾個丫鬟一同陪嫁過去。而陪嫁丫鬟到夫家後相對在娘家更自在些。若雙方都同意的話,陪嫁丫鬟也可作為主家的通房丫鬟或小妾;若不想待在主家的話,一旦成年便會為其找個好人家託付終生。因此陪嫁丫鬟和通房丫鬟還是有區別 的,陪嫁丫鬟是有選擇的權力的。
其三,情趣用品。
古代女子嫁人母親會為其準備大箱子,上面裝衣服鞋子和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最下層則是新婚教育資料,有圖畫和模型,俗稱為「壓箱底」。那時可沒有什麼健康教育,因此夫妻相處之道需母親或已婚人傳授,即便已婚可有些話也不好說出口,因此便用畫片和模型代替言傳。
《紅樓夢》中丫環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假山附近發現了一個香囊,說有「兩個妖精打架」,還引得賈府一片騷動。因為傻大姐所看到的便是壓箱底的物件,要知道閨閣之事是很隱私是事,可不能和他人談論,不然就是傷風敗俗,沒有出嫁的女子更是不可以看了,誰知如此私密的物件竟在賈府大院出現了,著實丟人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