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

2021-01-21 歷史有態度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

一對男女走到一起組建家庭是很神聖的事,雙方的家長也很重視。一切都準備好以後,男方需籌備彩禮,女方則是需置辦嫁妝。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後便可修成正果,過上二人的小日子。那古代女子出嫁的時候,娘家都會為其準備怎樣的嫁妝呢?

其一,生活用品。

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像床單被子、金銀首飾、鍋碗瓢盆、臉盆箱櫃等物件。即便在現如今的婚姻中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家中富裕的還會準備些牛、羊、豬等牲畜。和現如今陪嫁豪車差不多,是風光的事。

新郎上門迎親需帶只大雁,稱為「奠雁禮」。婚姻有六禮,除下聘禮外,其他五禮都需男方的人執雁為禮送給女方家。雁為候鳥,會隨氣候變化進行南北遷徙且有定時,配偶也是固定的,若一直死去了, 另一隻便不再擇偶。

古人覺得婚姻以雁為禮,所象徵的便是一對男女的陰陽和順,忠貞專一。後因雁越發難得,人們便用木刻的雁進行代替,到近代改成了鵝、鴨、雞代替奠雁禮,以求婚姻和順。

其二,陪嫁丫鬟。

為不讓自己女兒嫁人後在婆家受委屈,一般家庭都會給女兒準備不定量嫁妝作為陪嫁。也算為自己的姑娘壯膽兒,富人除「十裡紅妝」外,還會帶著一個或幾個丫鬟一同陪嫁過去。而陪嫁丫鬟到夫家後相對在娘家更自在些。若雙方都同意的話,陪嫁丫鬟也可作為主家的通房丫鬟或小妾;若不想待在主家的話,一旦成年便會為其找個好人家託付終生。因此陪嫁丫鬟和通房丫鬟還是有區別 的,陪嫁丫鬟是有選擇的權力的。

其三,情趣用品。

古代女子嫁人母親會為其準備大箱子,上面裝衣服鞋子和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最下層則是新婚教育資料,有圖畫和模型,俗稱為「壓箱底」。那時可沒有什麼健康教育,因此夫妻相處之道需母親或已婚人傳授,即便已婚可有些話也不好說出口,因此便用畫片和模型代替言傳。

《紅樓夢》中丫環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假山附近發現了一個香囊,說有「兩個妖精打架」,還引得賈府一片騷動。因為傻大姐所看到的便是壓箱底的物件,要知道閨閣之事是很隱私是事,可不能和他人談論,不然就是傷風敗俗,沒有出嫁的女子更是不可以看了,誰知如此私密的物件竟在賈府大院出現了,著實丟人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壓箱底的東西最讓人尷尬
    古代女子出嫁要哪些嫁妝?壓箱底的東西讓人臉紅。古代陪女主出嫁的陪嫁丫鬟,最後都去哪了?一對青年男女走到一起,組成家庭,是件非常神聖的事情,所以,雙方家長都非常重視。一切就緒後,男方得備彩禮,女方得辦嫁妝。在經過一番操作後,一對男女才最終走到一起,過上或幸福或湊合的婚後生活。那麼,古時候女兒出嫁,娘家都要準備什麼樣的陪嫁呢?1/生活用品這些東西好理解,就是生活必需品,比如鍋碗瓢勺、腳盆小桶、床單被子、衣巾鞋襪、金銀首飾,還有箱箱櫃的大件用具等,現代婚姻中,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 古代女子出嫁時,在壓箱底的嫁妝中,還要悄悄地藏一件東西
    古代女子出嫁時,在壓箱底的嫁妝中,還要悄悄地藏一件東西文/歷史大突擊 「結婚」這個事情在我國是被很多人認為是人生頭等大事的,而婚姻也確實對一個人的人生特別重要。雖然現在很多人結婚,婚後不和再離婚這件事也不稀奇,但就古代而言的話,那個時候的思想比較封建,很多女子一輩子就只有一次嫁人的時候,所以結婚的規矩也是非常的繁多,也是因為當時的人對於嫁人這件事是非常看重的,那在古時候女孩子嫁人出了需要帶的嫁妝,還需要帶一件東西,也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的。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述一下。
  • 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兩件物品,一件羞於見人,一件壓箱底的寶物
    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物品,一件羞於見人,件壓箱底的寶物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洞房花燭夜。在中國無論古今,結婚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在古代,中國是一個禮教大國,對於結婚來說,有很多的禮儀要遵守。
  • 女方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
    新郎新娘在籌備婚禮婚宴過程中忙暈了頭,對於新娘來說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呢?婚禮100婚宴網給新人介紹女方出嫁要準備必要的嫁妝。新郎會準備彩禮和相關的聘禮,而作為新娘女方自然也要準備合適的嫁妝。女方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呢?
  • 古代女子出嫁前一夜,母親給她的壓箱底裡有啥?看完實在汗顏!
    而現在的婚禮禮節多是中西結合,傳統的禮節不斷改變,融入了現代西方的一些觀念,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古代人在結婚這件事上可是要講究很多禮節,很多事做與不做都有說法,需求很多禮節,並且在女方陪嫁方面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些讓人吃驚和臉紅的風俗。古代女子出嫁,母親精心準備的壓箱底有哪些東西麼?有3樣必不可少,最後一樣難以啟齒,看了臉紅。1、生活用品。
  • 古代嫁妝的特殊之處,除了有丫鬟、棺材之外,「壓箱底」最精彩
    不過我們今天不聊男方的事,給大家說一說古代女子的嫁妝,想必大家都聽過「壓箱底」這詞,那麼這到底指什麼呢?嫁妝,就是女方在出嫁的時候,娘家給準備的財物,現在的嫁妝好像一般都是錢、車等這些東西,而這個習慣是從我國的春秋時期開始盛行的,畢竟女性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估計那些有點積蓄的家庭,就想著多準備點嫁妝,讓女兒的日子好過一些吧。
  • 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
    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1、嫁妝 在不少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女子出嫁的時候,是應該帶上家裡準備的一些嫁妝的。 嫁妝一般包   原標題: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   不少女性都很困擾結婚時候應該出哪些錢、準備哪些嫁妝的問題。文章將為大家一一進行解決。
  • 古代嫁女兒母親準備啥壓箱底?有3樣必不可少,還有一樣看了臉紅
    現在中國都富裕了,因此女兒出嫁陪嫁是越來越少。現在條件好一點的,陪嫁直接就是汽車,或者挑一箱子錢之類的。在農村,還會準備點家具,家電等嫁妝。但你知道古代女子出嫁,母親精心準備的壓箱底有哪些東西麼?有3樣必不可少,最後一樣難以啟齒,看了臉紅。
  • 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陪嫁物品有哪些,開襠褲就是其中一件
    男方主要送禮,但是女子出嫁也要準備一些陪嫁物品,那麼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陪嫁物品有哪些?  一、針線盒  自古針線便是女紅的必須品,會不會女紅便是判斷女子是否可以成為賢妻良母的標準。陪嫁備針線盒有個美好的寓意,即祝福新娘家庭溫馨、幸福,做為人尊敬的巧手能幹新娘。
  • 少女出嫁時嫁妝中的「壓箱底」,傷風敗俗,主要為了提高回床率
    少女出嫁時嫁妝中的「壓箱底」,傷風敗俗,主要為了提高回床率古代少女出嫁時,會將春宮畫放在箱底中,稱為「壓箱底」,秘不示人,不足為外人道,被發現了了便是傷風敗俗。但實際上是女方長輩給予的性啟蒙道具,通過春宮畫體會「夫妻之道」。
  • 解讀女孩出嫁如何置辦嫁妝?
    嫁妝一般為隨著新娘「陪嫁」到男方家的物品,多以家居用品和首飾為主,同時還有一定數量的金錢,主要是女方的父母為了讓女兒出嫁之後,有一個保障。我們通常調侃稱「壓箱底的錢」都拿出來了,意思就是為了應付緊急用錢的時候。
  • 結婚女方需要準備哪些嫁妝,結婚嫁妝又有何講究
    對於備婚小白來說,結婚需要的準備哪些東西,多少會有些蒙圈,因為結婚所需的物品多少還參雜了一些傳統習俗在裡面。就像今天要講的嫁妝一樣,要是沒有長輩的幫助,還真是不知道結個婚有多少門道。所以到底嫁妝裡面包含了哪些東西呢?下面這份保姆級別的嫁妝清單,快拿好啦!
  • 古人嫁女兒,嫁妝裡為什麼要備著《春宮圖》?
    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前,娘家人在嫁妝中,會準備幾部「嫁妝畫」,或是幾個泥塑放在陪嫁的箱子底部,稱之為「壓箱底」。古代婚嫁壓箱底的「小人畫」「壓箱底」的泥塑通常是正在進行房事的男女小人模樣古代書房春宮圖的避火功效,源自於火神的傳說。神話傳說中的火神,原是個美麗女子,後因觸怒玉皇大帝,被貶為灶下神。
  • 壓箱錢不僅講究給多少,連什麼形狀都有說法,出嫁的姑娘們注意了
    自古以來,和給多少彩禮一樣充滿爭議的就是女方的嫁妝了,給多給少好像都會招來非議,這裡就來告訴大家嫁妝到底怎麼給女兒才能體面又周到。第一,成雙不成單「雙」在古代就代表著吉祥的韻味,我們常常說好事成雙,可見人們對於「雙」的看重。
  • 古代女子性啟蒙,竟是從看春宮圖開始
    那時候又沒有什麼快播之類的可以自食其力,因此古代女子接受性啟蒙和性教育,就主要依靠春宮圖、「壓箱底」、秘戲錢和文學作品這四樣東西。春宮圖、「壓箱底」、秘戲錢和文學作品這四樣東西中,除了文學作品,春宮圖、「壓箱底」和秘錢戲都很直白地呈現男女交歡的場景
  • 姻緣銀元--舊時婚禮壓箱底的定情物
    女方嫁妝器物披掛紅色彩線,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數枚銀元,俗稱「壓箱錢」。直到今天,在中國不少地區、少數民族仍舊延續婚禮使用銀元的習俗。山東有的地區以前訂婚,男方家去家長(除父母外的親戚朋友),帶著一萬塊錢和一塊銀元,叫「萬裡挑一」。在江西寧都縣城,至今卻還流傳著女兒出嫁要用老銀元陪嫁,用來「壓箱底」,取「金玉滿堂」、「財源滾滾」之意。老一輩說,把銀元放在箱底,讓出嫁的女兒「圖個吉利,留個念想」。
  • 結婚嫁妝,嫁女兒壓箱錢放多少合適?壓箱錢的擺放講究
    壓箱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是嫁妝之一壓箱錢也叫壓箱腳是男方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後,娘家人放在大紅箱子裡的錢。也是娘家人為新娘準備的傍身錢。一、那麼新娘出嫁壓箱錢放多少合適?有哪些講究呢?壓箱錢的具體數額沒有統一規定和標準,大多根據女方的家庭條件和男方給的彩禮數額而定,而壓箱錢屬於嫁妝的一部分,通常來說彩禮和嫁妝的比例是成正比的,即彩禮越多,嫁妝也越多。壓箱錢是為了圖結婚吉利,大多女方家庭會選擇一個吉利的數額放入箱中,等女方到達男方家後,由男方家人打開箱子,男方再根據壓箱錢的數額雙倍的把錢進箱子裡。
  • 新娘陪嫁箱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五樣必備物品父母要心裡有數
    女兒出嫁,新娘父母應不應該準備嫁妝,應該準備哪些嫁妝,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出嫁方式也就不同了。在古代,我們傳統社會裡,準備嫁妝,一方面代表著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祝福和疼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女兒帶著嫁妝出嫁到婆家,不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受到委屈。早些年,就有女兒出嫁時,父母給縫置幾床棉被,準備一系列的生活用品;有些家庭甚至還會準備家具、電器和首飾等許多父母覺得重要的東西。
  • 以縣主格格為例,探究清朝皇室宗親女子出嫁成例和陪嫁妝奩情況
    縣主格格在清朝指清朝皇室宗親中郡王爵位所生女子的封號等級。妝奩:原指女子梳妝打扮時所用的鏡匣。後泛指隨出嫁女子帶往男家的嫁妝。清代文人昭連所著《嘯亭雜錄·滿洲嫁娶禮儀》中對「妝奩」代表女子出嫁時的嫁妝有過具體所指:「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贈粧奩嫁貲視其家之貧富,新壻乘騎往謝。」
  • 《知否》:華蘭出嫁十裡紅妝,那明蘭陪嫁是多少呢?
    宋朝有厚嫁之風,女兒出嫁,娘家要準備一筆厚厚的嫁妝。俗話說:家有五女,賊盜不過其門。意思就是如果一戶人家生了五個女兒的話,光是陪嫁都能把家底賠光,連賊都不願意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