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縣主格格為例,探究清朝皇室宗親女子出嫁成例和陪嫁妝奩情況

2021-01-08 清朝那些人

導語:宗親乃指以姓氏為區分的同宗親屬。根據《呂氏春秋·大樂》記載:「故能以一聽政者,樂君臣,和遠近,說黔首,合宗親。」宗親是相對於外親、妻親而言,乃係中國傳統親屬分類之一。

清朝皇室宗親指的是清朝上層統治階層——愛新覺羅氏的本家族人,除當朝皇帝一脈之外的家族本親,即清朝所說的皇族。

縣主格格在清朝指清朝皇室宗親中郡王爵位所生女子的封號等級。

妝奩:原指女子梳妝打扮時所用的鏡匣。後泛指隨出嫁女子帶往男家的嫁妝。清代文人昭連所著《嘯亭雜錄·滿洲嫁娶禮儀》中對「妝奩」代表女子出嫁時的嫁妝有過具體所指:

「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贈粧奩嫁貲視其家之貧富,新壻乘騎往謝。」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爵位分封和等級劃分上既有以往歷史成例的借鑑,還有自身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分封祖制融合。對於清朝皇室宗親男子爵位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等,而相對爵位區別,被封爵位的男子所生女子對應的封號也有是等級森嚴。

清朝皇室宗親中女子的封號分為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六品格格等。

01 縣主格格封號等級具體情況探析

在清朝,縣主格格專指郡王爵位男子所生女子的封號。縣主格格專指郡王爵位之女最早源自明朝政治人物胡侍所著《真珠船·公主翁主》:

「今制: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

清朝乾隆年間進士阮葵生所著《茶餘客話·卷一》也對縣主格格的專指做出過說明:

「郡王女為多羅格格,漢文稱縣主。」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先生所著《朱元璋傳》也對縣主格格的封號定製有過記錄:

「帝女封公主,親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縣主。」

《乾隆朝大清會典·卷一》則對各種等級爵位所對應的的女子封號,進行了詳細記載:

「親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縣主。貝勒女,封郡君。貝子女,封縣君。入八分鎮國輔國公女,封鄉君。親王側福晉女,封郡君。郡王側福晉女,封縣君。貝勒側室女,封鄉君。貝子側室女,授以五品。入八分公側室女,授以六品。如親王郡王妾媵女,有許字外藩蒙古者,亦封鄉君。餘並稱宗女,不封授。」

由此可見,清代格格品級共分為七等:

一等為親王嫡女,授為郡主品級,滿語稱為「和碩格格」;

二等為郡王嫡女,授為縣主品級,滿語稱為「多羅格格」;

三等為貝勒嫡女,或是親王側福晉之女,授為郡君品級,滿語亦稱為「多羅格格」;

四等為貝子嫡女,或者是郡王側福晉之女,授為縣君品級,滿語稱為「固山格格」;

五等為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嫡女,或者是貝勒側室之女,以及親王、郡王妾媵之女,有下嫁外藩蒙古者,俱授為鄉君品級,滿語稱為「公之女」格格;

六等為有品級格格,分別為貝子側室之女授為五品,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側室之女授為六品;

七等為無品級格格,即滿洲其他宗室覺羅之女,統稱為宗女。

其中,郡主出嫁時,陪嫁的妝奩在財物品種及數量上最為豐厚,而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則依次遞減。而縣主格格作為中等封號的清朝皇室宗親之女,她們出嫁時的具體成例和陪嫁妝奩基本能夠代表皇室宗親女子出嫁的普遍情況。

02 清朝皇室宗親女子出嫁時的管理機構和分管事務情況探析

清朝皇室宗親女子出嫁在乾隆朝之前並未形成具體規範,也並沒有具體的制度要求和分管事務機構。《清實錄·高宗實錄》記載:

乾隆四十年,大學士舒赫德等議奏,以格格下嫁事宜並無定例,奏請禮部會同內務府詳細查明,酌定章程,以便遵行。於是,內務府擬定了禮部、內務府應奏應行事宜,明確各自職責,一併進呈乾隆帝。乾隆帝同意後,遂形成了皇室宗親女子出嫁制度規範。

按照乾隆朝形成的具體規制,縣主格格出嫁時所有應陪妝奩、戶口、什物,皆由禮部會同內務府,按照格格品級,分別遵旨酌議辦理。因格格下嫁的一切應行事宜相對繁雜,且涉及禮部、內務府、理藩院、欽天監、鑾儀衛等衙門。

在具體的出嫁流程中,具體部門所負責的具體事務可以作出以下分工:

禮部應承辦的事項:奏請格格及額駙品級。奏請品級分為兩種情況:1、格格聘於朝臣者,俸祿由禮部知照該旗戶部,照例支領;2、格格聘於外藩者,俸祿由理藩院知照戶部,照例支領。奏初定納彩禮物。奏成婚聘禮。奏九日歸寧行禮儀注。奏額附成婚前謝恩事宜,朝臣額駙由禮部具奏。

理藩院承辦的事項:外藩額駙的相關事宜。

內務府承辦的事項:奏陪嫁妝奩、戶口、什物數目。奏應給格格、額駙每日食物。奏合巹需用鍾壺匙箸等物。奏派送親貝勒以下夫人等。

欽天監承辦事項:奏請初定成婚吉期等。

03 縣主格格出嫁時的陪嫁妝奩

妝奩是古人盛放梳妝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流行開來,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傳統造物追求「器以載道」的意境,妝奩的發展代表了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審美情趣與價值取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妝奩被代之女子嫁妝早在宋代名著《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就有過專指:

「我家是孤兒寡婦,沒甚大粧奩嫁送,不過隨常粗布衣裳。」

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也有對妝奩專指女子嫁妝的描述:

「呂布連夜具辦粧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 、魏續一同韓胤送女前去。」

作為女子出嫁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朝縣主格格出嫁時的陪嫁妝奩在《清朝皇室檔案》中也有過對縣主格格個例具體、詳細的記載,陪嫁物品豐厚、品種齊全,按照具體分類,可分為一下幾類:

1、珠寶:朝帽頂嵌無光東珠七顆,暖帽後金花嵌松石珊瑚垂珠,金佛嵌東珠一顆,涼帽後金花嵌松石,金項圈嵌東珠五顆,金壓鬢嵌東珠五顆,嵌東珠耳墜三對十二顆,金手鐲一對,瑪瑙數珠一串,琥珀數珠二串。

2、服飾:染貂帽一頂,涼帽一頂,貂皮風領一件,狐肷女朝衣一套,袷蟒緞女朝衣一套,貂皮褂狐肷皮袍一套,綿縀袍褂一套,縀靴襪各十雙。

3、床上用品:狐皮被褥一床,妝閃縀被褥一床,枕頭二個,帳子一頂,縀八十匹,毛青梭布二百匹。

4、生活用品:金兩鑲牙箸二雙,重二十八兩鍍金箍銀茶桶一件,各重二十五兩銀背壺一對,各重十兩銀執壺一對,各重二兩銀匙二張,各重八兩銀杯盤二副,白銅面盆一件,紅銅鍋一口,瓷器一百件,包頭二十個,縐紗包頭十個,白細布手巾二十條,各色絨五斤,絲線四斤,棉線十斤,粉二十匣,胭脂五十張,象牙梳四副,黃楊木梳十副,篦子十把,抿子十把,牙刷十把,剔刷四把,鏡二面,鏡套二個,綢布包二十個,杭綢包袱五個,紅氈二條,白氈四條,箱子六個,皮箱六個,彩畫漆匣四個,黑漆矮桌二張,鏡架二個,盆架一個,衣架一個,帽盒四個。

5、生活配置用品:圓頂帳房一架,帳房一架,車一輛,浴盆一個,車鞍一副。

6、交通工具:鞍馬一匹,散馬十匹,駱駝四隻,駝屜四,籠頭四個。

7、隨嫁人員:女子四名,人三戶。

從這份縣主格格妝奩定例清單可以看出,格格的陪嫁物品種類繁多,從衣帽首飾到被褥餐具,從綢氈箱子到帳房車馬,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一應俱全。清代格格們豐厚的陪嫁妝奩不僅彰顯了她們身為皇室宗女的尊崇,同時也寄予了皇家對其婚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

但在清朝,皇室宗親女子出嫁以後的生活往往事與願違,縣主格格和所嫁對象的生活乃至地位、性命都和政治局面、母家生存狀態息息相關。而且在嚴苛的封建禮制約束下,縣主格格和皇室公主的命運基本相同,都是以政治需求為主要目的的婚嫁關係。其婚後生活的幸與不幸,恐怕只有本人才能知道了!

參考文獻:《呂氏春秋·大樂》《嘯亭雜錄·滿洲嫁娶禮儀》《真珠船·公主翁主》《茶餘客話·卷一》《朱元璋傳》《乾隆朝大清會典·卷一》《清實錄·高宗實錄》《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三國演義》《清朝皇室檔案》

相關焦點

  • 女性嫁妝,成為撬動唐代階層變革與晚婚現象出現的重要支點
    一般來說,女子的嫁妝由父母為其準備。  父母雙全的幸福妹子,將會獲得一份由父母精心準備的嫁妝。有多精心呢?沒準備好都不嫁人的那種。  當然,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求娶的人不合心意  。  為族中女子統一提供嫁妝則是為了家族中家境貧寒的女子也能順利出嫁,  實際上為族中貧寒子弟解決了因無力置辦嫁妝而出嫁困難的問題  。對女子的嫁妝這麼看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嫁妝的重要性。
  •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壓箱底的東西最讓人尷尬
    古代女子出嫁要哪些嫁妝?壓箱底的東西讓人臉紅。古代陪女主出嫁的陪嫁丫鬟,最後都去哪了?一對青年男女走到一起,組成家庭,是件非常神聖的事情,所以,雙方家長都非常重視。一切就緒後,男方得備彩禮,女方得辦嫁妝。在經過一番操作後,一對男女才最終走到一起,過上或幸福或湊合的婚後生活。那麼,古時候女兒出嫁,娘家都要準備什麼樣的陪嫁呢?1/生活用品這些東西好理解,就是生活必需品,比如鍋碗瓢勺、腳盆小桶、床單被子、衣巾鞋襪、金銀首飾,還有箱箱櫃的大件用具等,現代婚姻中,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
    古代女子出嫁需要哪些嫁妝呢?壓箱底的東西最令人尷尬!一對男女走到一起組建家庭是很神聖的事,雙方的家長也很重視。一切都準備好以後,男方需籌備彩禮,女方則是需置辦嫁妝。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後便可修成正果,過上二人的小日子。那古代女子出嫁的時候,娘家都會為其準備怎樣的嫁妝呢?
  • 女方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
    新郎新娘在籌備婚禮婚宴過程中忙暈了頭,對於新娘來說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呢?婚禮100婚宴網給新人介紹女方出嫁要準備必要的嫁妝。新郎會準備彩禮和相關的聘禮,而作為新娘女方自然也要準備合適的嫁妝。女方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呢?
  • 古代女子出嫁時,在壓箱底的嫁妝中,還要悄悄地藏一件東西
    古代女子出嫁時,在壓箱底的嫁妝中,還要悄悄地藏一件東西文/歷史大突擊 「結婚」這個事情在我國是被很多人認為是人生頭等大事的,而婚姻也確實對一個人的人生特別重要。雖然現在很多人結婚,婚後不和再離婚這件事也不稀奇,但就古代而言的話,那個時候的思想比較封建,很多女子一輩子就只有一次嫁人的時候,所以結婚的規矩也是非常的繁多,也是因為當時的人對於嫁人這件事是非常看重的,那在古時候女孩子嫁人出了需要帶的嫁妝,還需要帶一件東西,也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的。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述一下。
  • 她是清朝格格,婚後很少見丈夫,告訴皇阿瑪後,生了八個孩子
    裡面的兩位格格婚後都與自己的丈夫非常的幸福,可是真實的清朝歷史,格格們的婚姻真的幸福嗎?今天這邊文章就講一講這位清朝公主婚後的愛情,讓你們真實的感受一下清朝格格出嫁後的苦惱。    清朝皇室的女兒雖然說都是出身高貴的女子,可畢竟她們只是一個女孩子,不僅要會琴棋書畫,還要飽讀詩書,不到十八歲就得指定婚配,但是清朝的一個規定,導致了許多格格出嫁後都鬱悶死去,因為他們想要跟丈夫親熱還要經過府裡嬤嬤的同意
  • 快訊:南宮市檢出15例陽性,其他縣(市、區)均為陰性
    本文轉自【邢臺發布】;南宮市檢出15例陽性,其他縣(市、區)均為陰性邢臺市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公布1月9日下午,我市核酸檢測結果公布:截至目前,南宮市累計檢出陽性15例,其他縣(市、區)均未發現陽性病例。1月7日,南宮市採樣工作全部結束,共計採樣362958人,並全部完成檢測,全員核酸累計採集和檢測率100%,其中檢出陽性15例(9例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截至目前,除南宮市外,邢臺其他縣(市、區)共採集核酸檢測標本6381497人,常駐人口採集和檢測率100%,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健康提示 1.做好日常個人防護。
  • 《知否》中,為啥女子出嫁要穿綠衣,嫁妝要厚重?這其中與宋朝風氣有關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學史可以明智。」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大婚前,林小娘拿出了她積攢的田地商鋪給女兒墨蘭用作嫁妝,而墨蘭在大婚時,身著綠色的華服,就此嫁入梁府。
  • 《知否》:華蘭出嫁十裡紅妝,那明蘭陪嫁是多少呢?
    作為盛家嫡長女,華蘭出嫁時,風光無限,這讓當時受寵的林小娘分外眼紅:華姐兒足有一百二十八擔嫁妝,還有田地莊子和許多陪房人口,正好氣派啊!這滿滿的酸味。 這還不止,老祖母特地將當年自己出嫁陪送來的一副紅寶赤金頭面送給了華蘭。這副首飾何其珍貴、何其奢華。原著裡這樣描寫到:盒子一打開,屋內頓時一片金光閃閃。
  • 解讀女孩出嫁如何置辦嫁妝?
    嫁妝一般為隨著新娘「陪嫁」到男方家的物品,多以家居用品和首飾為主,同時還有一定數量的金錢,主要是女方的父母為了讓女兒出嫁之後,有一個保障。我們通常調侃稱「壓箱底的錢」都拿出來了,意思就是為了應付緊急用錢的時候。
  • 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陪嫁物品有哪些,開襠褲就是其中一件
    男方主要送禮,但是女子出嫁也要準備一些陪嫁物品,那麼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陪嫁物品有哪些?  一、針線盒  自古針線便是女紅的必須品,會不會女紅便是判斷女子是否可以成為賢妻良母的標準。陪嫁備針線盒有個美好的寓意,即祝福新娘家庭溫馨、幸福,做為人尊敬的巧手能幹新娘。
  • 知否:女子出嫁時為啥要拿團扇擋住臉?原來古人如此浪漫!
    比如皇帝和太后之間爭奪權力,王室之間的鬥爭,以及官員之間的鬥爭,這些都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進行的。還有劇中人物的稱謂,對妻妾的叫法是大娘子和小娘、稱皇帝為官家、先生為學究、男孩統稱為哥兒、女孩統稱為姐兒、一家之主稱為主君,這些都是當時的一種歷史真實情況。還有劇中重文輕武、男尊女卑、嚴重的嫡庶之分,這些都是當時封建思想下的一些社會習俗。
  • 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
    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1、嫁妝 在不少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女子出嫁的時候,是應該帶上家裡準備的一些嫁妝的。 嫁妝一般包   原標題: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   不少女性都很困擾結婚時候應該出哪些錢、準備哪些嫁妝的問題。文章將為大家一一進行解決。
  • 清朝滿族女子服飾圖案:吉祥如意,自然之美
    這種審美情趣表現在女子服侍——旗袍上時,就一改漢女子的儒雅矜持,而是寬身大袖,在清朝早期和漢族女子涇渭分明。而到了清朝中期,漢族女子和滿族女子之間的服飾差別已經開始縮小;到了清朝晚期,無論滿漢女子都喜歡穿著旗裝和旗鞋,滿漢之間的交融和促進了旗袍的改制。
  • ...了3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使安大略省總數達到18例,加拿大一共27例!
    第一例新增病例:約克地區衛生官員卡裡姆·庫爾吉(Karim Kurji)博士說,是一名40多歲的男子,也是2月29日約克地區已經確診的第一例新冠患者的丈夫,當時他和妻子以及孩子從伊朗返回多倫多,妻子當天就被正式確診。而這名丈夫在抵達加拿大後的自我隔離期,才出現的症狀,目前也在自我隔離中。
  • 少女出嫁時嫁妝中的「壓箱底」,傷風敗俗,主要為了提高回床率
    少女出嫁時嫁妝中的「壓箱底」,傷風敗俗,主要為了提高回床率古代少女出嫁時,會將春宮畫放在箱底中,稱為「壓箱底」,秘不示人,不足為外人道,被發現了了便是傷風敗俗。但實際上是女方長輩給予的性啟蒙道具,通過春宮畫體會「夫妻之道」。
  • 準備結婚的女士快點進來看看 - 盤點嫁妝裡面有什麼
    作為準新娘,有一些問題你肯定迷惑了很久,比如嫁妝都要準備什麼呢?別著急,Minii米尼來幫你解決問題。首先,什麼是嫁妝?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娘家為新娘準備的結婚用品,如車房、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其所準備的嫁妝也會不同。
  • 金銀農具、土地奴隸,豐厚的嫁妝決定著古巴比倫婦女家庭地位
    古巴比倫女性嫁妝的構成、價值和歸屬問題都非常複雜,女性大多數只有擁有嫁妝的權利,沒有支配的權利,但是根據女性地位和身份的不同,還是會有一些不同的情況,或歸女方,或歸女方父親,或歸女方子女。嫁妝是女性在出嫁的時候,女方家庭給女性的實際財產,內容非常豐富。女性有獲得嫁妝的權利,但是使用嫁妝的權利不一定在女性手中。
  • 四川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
    11月27日0-24時,四川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境外輸入,為11月26日自衣索比亞乘機抵蓉,11月27日確診),無新增治癒出院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8日0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802例(其中境外輸入261例),累計治癒出院759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治療確診病例40例,518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