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出嫁時嫁妝中的「壓箱底」,傷風敗俗,主要為了提高回床率
古代少女出嫁時,會將春宮畫放在箱底中,稱為「壓箱底」,秘不示人,不足為外人道,被發現了了便是傷風敗俗。但實際上是女方長輩給予的性啟蒙道具,通過春宮畫體會「夫妻之道」。在日文中「春宮畫」和「箱底書」是同一個詞彙,說明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比較虔誠,直接按字面意思給翻譯了過去。無論是中文還是日文,都體現了春宮畫本身的私密性,也表達了人們對性的含蓄態度,謹慎處理之餘,也是閨房教習的教材。
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除了性啟蒙的價值之外,嫁妝中的「壓箱底」,還有諸多的文化圖景與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少女對丈夫移情別戀的壓勝符咒,提高回床率。
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運跟丈夫有很大的關係,若丈夫喜歡,則夫妻恩愛,一世平安;若丈夫厭棄,則身若浮萍,無人可依。
因此,在出嫁的嫁妝中放置春宮畫,實際上也是壓勝符咒的意思,希望它能夠阻止丈夫拈花惹草,移情別戀,從而將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故而能夠提高回床率。普通人家尚且如此,在大戶人家,男性一般掌握更多的社會資源和主動性,納妾的可能性比較高。故而春宮畫的作用和價值就更大,女性也就更加寄希望於出嫁時的「壓箱底」,能夠發揮符咒的作用,讓丈夫主動來到自己房中。
壓箱底的春宮畫有沒有發揮符咒的作用自然很好驗證,但新婚燕爾,通過這樣的民俗物件,寓意夫妻恩愛,加深夫妻感情,應該是十分有用的。
其二,驅邪避禍,福壽安康。
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十分樸素,剛剛結婚的新人尤其如此,所求無外乎兩點,一是富貴,二是平安,而保證新人富貴平安的基礎便是女方的嫁妝和男方的家財,由古至今,這都是幸福婚姻生活的憑仗。所以,在箱籠之中的金銀細軟中放置春宮畫,主要發揮的是驅邪避禍的作用,能夠保證主人福壽安康。
古人認為妖魔鬼怪可以在不打開箱籠的情況下,便偷走財物,故而在新人的箱籠中放置春宮畫,便能夠讓小鬼避而遠之。因為相對而言,春宮圖中的內容是汙穢的,在傳統思維中,這類汙穢的物件有難以名狀的神秘力量,能夠讓小鬼害怕。
春宮畫在箱籠中闢邪保財,有相當的社會心理,人們認為春宮圖有特殊的妙用,夾在書中能夠避火,放在箱中能夠趨避蚊蟲。當然,從少女嫁妝的角度考慮,仍然是闢邪的作用。
其三,生殖崇拜,保護嬰兒。
少女嫁妝中的「壓箱底」,還有一層用處則是生殖崇拜,人們對新婚夫婦最大的渴求便是早生貴子。在生下嬰兒之後,女性要將春宮畫中的內容繪製在嬰兒的肚兜上,或者衣服裡襯中,用作護身符。這種風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比較常見,高羅佩在《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均有類似記載。
將春宮畫繪製在嬰兒的貼身衣服處,看似荒誕不經,其實有其特殊蘊意。古代嬰兒死亡率比較高,人們認為是邪穢之物侵擾,用春宮畫當作護身符,其實是利用春畫的猥褻壓制邪穢,寄託著新人父母對嬰兒健康成長的美好祝願。
在人們看來,嬰兒是最脆弱的,所以需要春宮畫的保護;同時也是最純潔的,所以不足為外人道的春宮畫繪製在嬰兒貼身衣服上,也毫無猥褻之意。
概而言之,少女嫁妝中放置春宮圖作為「壓箱底」,如果秘不示人,僅作為拴住丈夫心的符咒,保護小家庭福壽平安的闢邪,保護嬰兒不受邪祟侵害的護身符,並不算得傷風敗俗,反而有更多的民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