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忙碌的清晨,還是加班回家後的夜晚,想來上一份簡單的晚餐,麵條總是既方便又美味的首選。
簡單一煮、一泡就能吃,搭配不同的食材、料汁,就可以變化成不同風味,吸溜一口麵條,爽滑勁道,一碗麵下肚,什麼煩惱都煙消雲散。
如此有治癒性的食物,可不止中國有,其他國家也是有的,那麼在其他國家麵條又是怎麼樣的呢,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日本
日式拉麵
日本拉麵,起源於中國,在日本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麵食。日文為「ラーメン(拉麵,ramen)」、「そば(soba)、「中華そば」等。
拉麵最早進入日本是在明治時代橫濱和神戶的中華街,那時「中華料理」在日本大紅大紫,深夜出攤的流動拉麵攤周圍,都出現加班後吃夜宵的很多日本人。現在拉麵的味道和種類越來越多了,隨著電視、雜誌等媒體的不斷宣傳,在全日本形成了一股「拉麵文化」的熱潮。
日式蕎麥麵
蕎麥麵,日語叫そば,也有的叫日本そば。原料雖然與中國的蕎麥麵一樣,但味道各有不同。日本的蕎麥麵總的來說,味道更追求蕎麥本來的香味,比較原味質樸。
現在,記載蕎麥麵稱呼的最早文獻,保存在長野縣大桑村的定勝寺。據說該寺1574年初收到的香客供品中,就有一樣東西是振舞蕎麥麵。到了江戶時代初期,因為寺廟裡為香客們提供蕎麥麵,蕎麥麵由此在日本蔓延開來。
日式烏龍麵
烏冬(日文:うどん,英文:udon,在日文漢字中寫為:饂飩),又作烏龍。是一種以小麥為原料製造的麵食,在粗細和長度方面有特別的規定。
烏龍麵是最具日本特色的麵條之一,與日本的蕎麥麵、綠茶麵並稱日本三大麵條,是日本料理店不可或缺的主角。其口感介於切面和米粉之間,口感偏軟,再配上精心調製的湯料,就成了一道可口的麵食。冬天加入熱湯、夏天則放涼食用。
韓國
韓國冷麵
韓國冷麵的官方名稱為朝鮮冷麵,是朝鮮民族傳統美食之一。冷麵發源於19世紀中葉朝鮮王國的平壤和鹹興地區。因此,冷麵分平壤冷麵和鹹興冷麵,最顯著的區別:平壤冷麵是為加湯食用的「水冷麵」,而鹹興冷麵是用辣椒醬做調料的「拌冷麵」。
朝鮮冷麵在吃法上也有講究:冷麵過去是冬季食用的飲食,而現在冷麵卻成為夏季食用的飲食。因此朝鮮冷麵在食用時要加芥,因為冷麵的主要材料蕎麥為胃寒食物,加上湯料也是冰的,容易引起胃寒,加芥辣是為了讓食用者身體恢復溫暖。
韓式炸醬麵
韓國炸醬麵是由中國炸醬麵改成適合朝鮮民族口味的食品。在韓國的街道上有很多朝鮮式中國餐館,其招牌食品之一便是韓式炸醬麵。
炸醬麵是具有高麗風味的中華料理的代表。不僅味道純正而且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東南亞
馬來炒麵
馬來炒麵為馬來西亞首府喬治市一道美食。如果你去馬來西亞旅遊,在當地的餐館、街頭小攤都可以看見馬來炒麵的身影。
馬來炒麵是馬來人非常喜歡的家常炒麵,馬來炒麵的做法也很簡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素炒,另一種是加入各種海鮮和肉類,使味道變幻為甜辣或者鹹辣。
新加坡叻沙
叻沙,是一道起源於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料理。正宗的新加坡加東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湯頭是以咖哩湯汁混合椰漿,口味甜、鹹、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
叻沙葉是製作叻沙的關鍵,這種香草在未被人們食用前,曾經被歸為雜草,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娘惹菜裡的寵兒。
西方國家
義大利麵
說到外國的麵條,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義大利麵條了。
意面採用歐洲特產「杜蘭小麥」製作而成,而杜蘭小麥據說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意面通體黃色、硬度高、久煮不爛,所以對吃慣了東方小麥的我們來說,口感方面可能一時難以接受。
除卻中國的麵條,你們最愛哪一款外國麵條呢?還有什麼你們喜歡的麵條是小編不知道的呢,歡迎大家和群方譜一起學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