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深」,下圖是「奈克方塊」的兩維平面圖形,可它給人的感覺卻是三維的立體方塊。眼見為虛,無葉障目了。
我們用12根不透明的絲線在空中圍成一個透明的立體方塊,再把它投影到紙面上,這個投影就是「奈克方塊」。你凝視這影子的「奈克方塊」,你會看到它的底面;繼續凝視,你竟看到了它的頂面。這是兩種不同角度的光線的投影剛好重合的緣故,視網膜只好儲備了兩種線條影像於之吻合,於是我們在無意識中不停地進行切換。也就是說結果是一種,得來的方式卻可能不同,影子本來就是假像,卻潛伏著自然的欺騙,而我們的感覺早已在欺騙中習慣了,這叫人如何看清人間百態?!
俯視,我們看到了底面;仰視我們卻看到了頂面。事實上,底面和頂面是等價的,只是視角的不同,而視角可以無條件地轉化,如奈克方塊。
聰明和愚鈍是等價的,成功和失敗是等價的,……。都是一面形成的「底」或「頂」,可以無條件地轉化;或者說,愚鈍是另一角度的聰明,反之亦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高大上,但也有偽善的一面,就看你是仰視呢,還是俯視。得、失也一樣,按外國人的說法,這叫辯證法。
學哲學等於什麼都沒學,但學一點,你會活得輕鬆點。萬事萬物沒有定論,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事物,開心就好。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了老人言,此很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