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習作的話題是「我的動物朋友」′,教材安排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具體的寫作要求;第二部分創造性的提供了三個具體語境,強調要根據交際和表達需要抓住動物的特點向特定的對象進行介紹;第三部分提出了修改評價的要求。下面我們就依據這三點學習寫作:
一、單元回顧,引入話題
在第四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不少動物朋友——性格古怪的貓,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母雞,高傲的白鵝。這些動物性格鮮明,惹人喜愛。
你喜歡的動物是誰?有時我們需要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本次習作的話題就是「我的動物朋友」。
二、根據情境,介紹動物特點
出示習作要求:從下面的情境中選擇一個或者自己創設一個,向別人介紹你的動物朋友。如果你沒有養過這種動物,也可以寫你熟悉的其他動物。寫之前想想,你打算從哪些方面介紹它,它在這些方面有怎樣的特點。
按不同情境分組討論:對情境需求,應該著重介紹哪一方面的情況,需要抓住動物什麼特點,並把這個特點介紹清楚。
情境一:為了讓小夥伴幫助尋找自己丟失的羊,就要抓住小羊的外形特點進行描繪介紹。(如果打算寫其他動物,同樣可以抓住這些方面的特點來寫。)
介紹外形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頭部、四肢、尾巴、毛髮、身體等部分選擇突出的特點,寫出其顏色或形狀。
2.寫作順序。可按照從頭到尾或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但不用面面俱到,關鍵是要突出特點,如學習泡泡中強調自己丟失的小羊左眼圈是黑色的。寫走路的姿態時,可抓住動作來描寫,也可以通過生活中的某個具體場景的描寫,使它的姿態更生動形象。
總之,外形特點要寫出這種動物和別的動物有什麼不同,讓小夥伴更容易幫助找到它。
情境二:為了讓鄰居幫忙餵養小狗,必須向鄰居講清楚小狗的各種生活習性。
根據情境提示,對小狗生活習性的描繪,可以涉及脾氣飲食,睡眠外出時間等不同的角度。如寫餵養小狗可以抓住小狗愛吃肉的特點,回憶小狗喜歡吃什麼樣的肉,肉骨頭還是肉塊,生吃還是熟吃?還可以介紹小狗喜歡在哪睡覺,什麼時候睡覺等等。
總之,要抓住動物的生活習性,幫助鄰居更快地了解它,更好地照顧它。
情境三:請同學收養自己的小貓。抓住「可愛」這個典型特點和同學分享養小動物的快樂,這些趣事可以是小動物進食、嬉戲、休息等等時候發生的,引發對方收養的願望。
還可以聯繫生活自己創設情境,如去動物園參觀回來,向家人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動物;表妹來家玩,向她介紹自己養的小鸚鵡……
三、以課文為例,學習寫作方法
本單元的三篇描寫動物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不僅寫出動物的特點,而且表達出了對動物的情感。交流寫作方法:
1.謀篇布局的方法:在描寫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於用先總寫後分述的方式。如《貓》一課作者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白鵝》時先寫白鵝高傲,再從「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來表現這個特點。
2.語言表達的特色:《母雞》一課對雞雛外形的描寫用了比喻的手法——「肚子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似的。」《白鵝》中對白鵝的步態描寫運用了比較、擬人等方法。情境一可以運用比喻、擬人、比較等多種表達方法,把小羊的外形及各種特點寫具體、寫生動,便於小夥伴尋找。
《白鵝》中對白鵝吃相的描寫:需要三樣東西下飯,吃法「三眼一板,一絲不苟」,吃飯時從容不迫,需要別人伺候……
情境二可以學習這一寫法,寫一寫自己家裡的小動物喜歡吃什麼,如何餵養,需要怎樣的生活環境等,再通過「先……再……然後」寫出餵養小動物的方法,還可以通過和其他動物吃相的比較,突出所寫動物的特點。
3.選擇第三個情境進行寫作的,為了要突出發生在小動物身上的趣事,可以學習《貓》一課的寫法,通過生活化的語言,具體鮮活的事例,寫出小動物的可愛,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三、完成習作,題目自擬
四、習作修改,相互評價
寫完習作後,要進行評價和修改。本次習作評價標準是「是否根據需要寫出了動物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1.第一個情境是否突出了小動物外形的特點,能讓小夥伴讀了文章,更容易幫助他找到丟失的小動物;第二個情境是否抓住了小動物生活習性的特點,使鄰居讀了小作者的文章,知道如何餵養小動物;第三個情境所寫的趣事是否生動有趣,能讓同學讀了小作者的文章,產生喜愛之情。
2.有沒有運用本單元課文中先總寫後分述的方法、有特色的語言表達、具體事例的描寫等等。
五、課後把自己的作文配圖,以備統一整理、裝訂,形成《我們的動物朋友》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