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

2020-12-05 我行我數李老師

「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雞兔同籠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老師來介紹幾種方法。

題目1: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0隻腳,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列表法

根據列表可知,籠子裡有6隻雞和2隻

畫圖法

解題思路:先把每隻動物各畫2隻腳,這樣一共畫了16隻腳,根據題中「共有20隻腳」可知,還少了4隻腳。

再將少了的4隻腳再畫到圖中,每隻動物多畫兩隻腳,剛好畫在兩隻動物上,這樣這兩隻有4隻腳的動物就是兔子,其它的動物就是雞。

畫圖法和列表法有共同的缺點:只適合數量較少的情況,對數量較多的情況不太適合。

題目2: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抬腿法(吹哨法)

解題思路:假設雞和兔都訓練有素,吹一聲哨,所有動物(35隻)都抬起一隻腳,這時腳著地的只數還有:94-35=59(只);再吹一聲哨,每隻動物又抬起一隻腳,這時腳著地的只數還有:59-35=24(只),此時雞的腳全都不著地,這24隻腳全都是兔子的腳。所以可以知道兔子只數有:24÷2=12(只),則雞的只數有:35-12=23(只)。

砍足法(金雞獨立)

解答思路:假如砍去每隻雞和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腳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隻變成了47隻(94÷2=47隻);如果籠子裡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孫子算經》裡就是用「砍足法」這種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的,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方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嘆不已

假設法

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根據每隻雞有2隻腳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隻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少了多少.每少2隻腳就說明有一隻兔被看成了雞;將少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我們稱這種解題方法為假設法。當然,也可以先假設全是兔。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關係式和步驟是:

①假設全是雞(或兔)

②求總腳差

③總腳差÷單只腳差=兔的只數(或雞的只數)

注意:用假設法解答「雞兔同籠」問題時,如果假設全是雞,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兔;如果假設全是兔,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雞。

④總只數減去先算出來的動物數量等於另一種動物的數量。

方程解法

用方程解答「雞兔同籠」問題,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需先學習方程相關的知識,由於教材版本編排不同,一些地區四年級同學還沒學習方程。解題方法:先設雞或兔有x只,再根據雞、兔的總腳數來列出方程,就可求出雞和兔的只數了。

這六種解「雞兔同籠」的方法你都學會了嗎?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呢?

【往期好文推薦】

四年級數學下冊「簡便運算」,七大方法,例題解析,附同步練習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分配律》不熟練掌握,簡便運算路坎坷

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0分鐘回顧單元所有知識點

四年級下冊數學:《三角形》易錯題,輕鬆駕馭這些題,95分沒問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三角形》,概念匯總,判斷題解析

感謝朋友們閱讀!喜歡的朋友點個讚關注一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專項複習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的古書《孫子算經》中就提到了「雞兔同籠問題」,其表述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問題而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解答方法有列表法、假設法、抬腿法、公式法、方程法等多種方法。例題:今有雞兔同籠,共有頭8個,共有腳22隻,問兔子和雞各有幾隻?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問題》教學設計
    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哪兩種小動物呢?(雞和兔子)。現在這兩種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一道大難題,大家想去看一下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板書課題)課件呈現古題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抽生回答。(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條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 3歲萌娃解四年級奧數雞兔同籠,網友想起包貝爾算法,妙!
    文|雷鳴(公眾號童雷鳴)3歲萌娃解奧數雞兔同籠近日,一則視頻驚嘆了網友。一位3歲7個月的萌娃,用畫圖的方法將小學四年級奧數雞兔同籠問題解出來了。其解題思路非常清晰,有網友看了之後,表示:「天哪,我幾十年沒搞懂的雞兔同籠終於被三歲萌娃教明白了!」而且有同感的網友還不在少數。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的解題思路。
  • 巧妙使用雞兔同籠解答小學數學問題,能做出來,你就是優等生
    雞兔同籠數學問題,非常挑戰腦力,而且題目變化多樣,一些奧數級別的數學問題,往往要使用到雞兔同籠的解答方法,進行巧妙運算,如果你能快速解答出來,證明你的數學很厲害!我們都知道,解答雞兔同籠,一般採用比較簡單的轉化法,即把所有的雞和兔,都看作是兩隻腳,比如這道數學題:雞、兔共64隻,腳共有184隻,雞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先假設雞兔都是兩隻腳,那麼,64隻雞兔,就有64×2=128隻腳,再用184-128=56隻腳,這56隻多出來的腳,其實是每隻兔子的另外兩隻腳,所以兔子就有56÷2=28隻,雞則有64-28=36隻。
  • 古人為什麼把雞和兔放在一起養?讓我們做這麼麻煩的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是一種數學模型,是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模型,不一定就是雞兔問題,他包括的範圍很廣。《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和初中都是很重要的數學課題。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有所區別,側重點不同。雞兔同籠四年級以前沒學過方程時主要以奧數為主,方法主要有列舉法和假設法,抬腿法和減半法是補充,一般以假設法為主,主要訓練孩子的假設思維。學了方程到八年級以前主要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主,主要訓練學生的方程思維。
  • 小學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改編童話故事之抬腿法,替孩子收藏了
    一時之間雞和兔會聽懂人話的新聞成了最熱門的話題!剛開始,老闆很高興,店裡人越來越多,可是,大部分人只看不吃,再說店裡擠滿了人,哪有地方落腳,更不用說坐下吃飯了,最後老闆娘做主,送給孩子的學校,幫助孩子上課,也算做了一件好事!雞和兔在學校裡能幫忙做什麼呀?上課呀,上《雞兔同籠》這一內容剛好呀!
  • 五年級數學測試考80分,數學成績下降的前兆?老師提醒:需重視
    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發現,很多同學在五年級時數學成績出現大滑坡。五年級是小學高段,學習內容跟中低段時有很大提升,孩子一時適應不了,就會成績下降,進而對數學失去興趣。老師提醒同學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在小升初考試中,五六年級內容佔比很大,並且會影響到初中的數學學習。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省級優質公開課教學設計
    2.嘗試列表枚舉、算術、方程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4.體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學情分析「雞兔同籠」題目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
  • 雞兔同籠:為什麼不是別的什麼動物同籠,偏偏選擇了雞和兔?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解題的方法可謂是多種多樣,有的十分巧妙,令人拍案。歸納起來有假設法、抬腿法、方程法等。以假設法最為普遍。
  • 課堂實錄小學數學雞兔同籠,一個公式搞定,非常簡單,請關注轉發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吳老師講課的內容是雞兔同籠,雞兔同籠是小學低年級作為奧數在講,五六年級就是正常題型了,但還是有很多同學學不會,不是你們笨,而是講的方法太複雜。下面吳老師講一個題,教你們一個口訣,還學不會的話,你就在評論裡罵吳老師,如果學會了,記得關注帳號,記得收藏,記得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要轉發。好啦,不多說了,下面我們來講題。已知共有雞和兔15隻,共有40隻腳,問雞和兔各有幾隻?口訣,設A求B,第一式子求總腳數,第二式子兩減一除求B動物數量,第三式子就A動物數量。如果你非要綜合列式也行。
  • 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可愛的兔子雞和兔子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家禽,所以,雞和兔子也難免會產生交集。在我國古代的《孫子算經》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用我們現代文翻譯,就是雞和兔子在同一個籠子裡,總共有35個頭,94條腿,那麼一共有多少雞和兔子?
  • 頭差腿和的雞兔同籠問題怎麼做?
    小學階段解決應用題的兩大類方法:①算術方法;②方程解法。人教版方程是在五年級上冊學的,雞兔同籠問題是在四年級下冊學的,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主要是介紹了假設法,後續在五年級學習方程時,也會遇到雞兔同籠問題,包括六年級總複習時同樣會遇到。所以這兩大類方法,本文都會介紹。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乘除法計算同步練習題,老師:試題很經典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乘除法計算同步練習題,老師:當作家庭作業。進入3月,二年級小朋友終於開始學習新學期的課程了,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是學習《數據收集與整理》,其實就是統計方面的知識。第二單元是學習《表內除法(一)》的知識。表內除法和表內乘法是相對應的。
  • 一招教你秒殺數學經典題型——雞兔同籠!
    比如典型的「雞兔同籠」,  相信同學們都不陌生吧!  抬起一條腿、抬起兩條腿,  把腿分它一條、兩條……  這個問題成為了困擾小學生的重要數學問題!    在我國古代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有載:  今有雉、兔同籠  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  問:雉、兔各幾何?  這道難壞無數學生家長的數學題  其實真的真的真的並沒有那麼難!  快和老師一起來看看  常考的三種數學經典題型吧!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這麼解才對,內容豐富,做對三道就是學霸
    雞兔同籠本是一道二元一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因為出現在四年級的課本中,暫未接觸方程的概念,所以我們今天就用一種數學思想——化歸思想來解決!化歸思想是數學三大思想之一,伴隨著整個學段的學習,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化歸思想即把複雜的問題轉化為較為簡單的問題,以更好地解決我們的數學問題!
  • 為三年級做準備,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要點、易錯點解析
    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一方面是讓孩子把數學基礎夯實,另一方面重點是讓孩子通過一、二年級這兩個學年學會如何學習數學。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更多依賴父母老師的他律督促引導,五六年級的孩子大多能夠自主學習。
  • 小學雞兔同籠,假設法弄不懂?多種趣味解法幫你加深理解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們古代經典數學題。對於學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初中生而言,列個方程組簡單明了。對於小學生,通常都是用假設法,假設法很多孩子都會套,但是未必真正理解,這裡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多種趣味解法,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假設法,有的方法也算是加減消元法的直觀展示。
  • 雞兔同籠,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怎麼樣?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最早記載於《孫子算經》之中。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奧數的常見題型,解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體現了數學的魅力所在,並不能說哪一種方法就好,哪一種方法就差,最關鍵的還要看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發散的思維,不要讓孩子拘泥於形式,只要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出就是最好的方法。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課件講解,老師:生動易懂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課件講解,老師:生動易懂!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二年級小朋友第一次接觸除法的運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表內除法的知識。除法和乘法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先來複習舊知識,再導入新課。
  • 三年級下冊數學單元知識匯總,數學老師說期末照著複習,鐵定滿分
    三年級下冊數學單元知識匯總,數學老師說期末照著複習,鐵定滿分小學數學不僅要勤加練習,還得要多多思考,只有學習沒有思考,註定是學不好數學的,因為數學是一門講究邏輯的學科。為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提供思考內容的同時,還必須給予足夠的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