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寫教學設計是每一節新課都必須要做的事情,而常態課和公開課的教學設計的寫法又是不一樣的,作為公開課,畢竟各個環節都是要經過推敲才行。下面這篇省級優質公開課的教學設計,是福建省沙縣實驗小學楊老師的一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一下。
《雞兔同籠》省級公開課教學設計
(人教2011課標版)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列表枚舉、算術、方程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
4.體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
學情分析
「雞兔同籠」題目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教材在本單元安排「雞兔同籠」題目,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教材的編排有以下特點:
1.教材首先通過富有情趣的古代課堂,生動地呈現了在《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題目,並通過小精靈的提問激發學生解答我國古代著名數學題目的愛好。
2.注重體現解決「雞兔同籠」題目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這類題目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親歷列表、假設、方程等解題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教學難點:建構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模型,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激趣導入 引發思考
導語:同學們,通過課前的遊戲老師發現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孩子,那今天我們就帶著思考一起走進《雞兔同籠》,雞和兔大家都很熟悉了,誰能用數學的語言說一說雞和兔各有什麼特點?瞧,兩條腿的雞和四條腿的兔相遇了,這時候有幾個頭,幾條腿?如果一群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我們要研究什麼呢?看,問題來了。
課件出示: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12個頭;從下面數,有32條腿。雞和兔各有幾隻?(全班齊讀)
活動2【活動】合作交流 預設生成
(一)這個問題課前你們通過自學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研究的收穫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等一下大膽地上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開始吧!(學生交流)
(二)老師剛才聽了你們的交流,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思維真的很活躍,誰願意第一個上臺展示?掌聲有請第一個小勇士上講臺給大家交流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家要認真傾聽,隨時向這位同學提問。
1.生:我是這樣想的,假設雞為0隻,兔為12隻的時候,腿數為48;當雞的只數為1隻,兔為11隻的時候,腿為46,依次類推,當雞為8隻,兔為4隻的時候,腿就剛好是32.這樣都得出了雞為8隻,兔為4隻。
請同學們觀察分析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麼?(雞兔共12隻;雞的只數在逐一增多;兔的只數在逐一減少;腿的條數也在減少;雞增加一隻兔減少一隻,腿數減少兩條)追問:腿的條數是怎樣減少的?誰的只數變化使腿數減少?反過來觀察你有什麼發現嗎?(因為雞和兔的只數是固定的,每增加一隻兔子減少一隻雞,腿的總只數就增加2條。)
(1)還有哪些同學與他的方法相同或類似?你們認為這種方法有什麼特點?這位同學的這個方法按順序一個一個列舉下來,不容易遺漏,我們取個名字記住它吧!(板書:逐一列舉)
(2)還有一個同學也用了逐一列舉法,為什麼有的要用9次找到正確答案,有的只要5次呢?
(3)說得真好,你還注意到腿的條數跟實際情況越接近,試的次數會越少,真是好樣的。除了逐一列舉的方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4)取中列舉和跳躍列舉方法的同學匯報,說出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據的?計算驗證後發現了什麼問題?如何調整的?誰還有不同的調整策略?問: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簡便、快捷)
重點追問:計算驗證後發現什麼,怎樣想到用這種方法進行調整的?
(三)回顧與交流
回顧一下我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首先我們根據已知信息進行嘗試猜測,發現腿數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這時要認真分析然後進行合理調整,這樣才能更快找到正確答案。(板書:分析調整)你最喜歡那種列舉方法?為什麼?
謝謝同學們還有其他的方法解決這道題嗎?
(四)繼續交流分享
2.生:我先假設全都是雞,那麼就有24條腿,比實際的腿少了32-24=8條。多的這8條腿就是由於我們把兔當作了雞,每隻兔雞少算了2條腿,所以用8除以2就得到了兔的只數,兔是4隻,雞隻有8隻。
師:大家聽懂這個方法了嗎?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的?沒關係,我們請12個小朋友充當小動物來演一演幫忙同學們理解一下這種方法。
(學生表演,藉助學生表演理解算術解法每一步的意思)
師:如果假設全都兔呢?你們會解決嗎?對手試試看。(學生動手試做,然後匯報)。
3.生:我用的是畫圖的方法。我們先畫12個圓代表12個頭,然後個頭添上2條腿,就一共添了24條腿,這個時候雞的腿數齊了,剩下8條腿的全是兔的腿了,每隻兔子還差2條腿,所以再給每隻兔子添上兩條腿,這樣就可以添4隻兔子,所以有4隻兔子,有8隻雞。
生:我覺得這個方法和列舉法一樣,如果數目較多的時候,畫圖就麻煩了。
師:這道題用畫圖的方法可行嗎?
生:數目簡單的時候可行。
師:這也就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如果數目較多,我們可以把圖畫在心中,心中想怎麼畫就可以了。下面有請其他小組進行匯報。
4.生:我們小組是用抬腿法來做的。我們先讓每隻動物抬起一條腿來,這樣就還剩下了26-8=18條腿,我們再讓每隻動物再抬一次腿,這個時候就還剩下了18-8=10條腿了。這10條腿全都是兔子的了。所以兔子有5隻,雞有3隻。
師:這個方法就是古人的奇思妙想,你們也想到了,真好!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看課本的閱讀資料,也可以和同學們演一演,研究研究。
小結過渡:古人的一道趣題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我們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研究都能解決這個趣題,這就是數學的魅力啊!孩子們,其實《雞兔同籠》趣題早在1500年前就記載在孫子算經裡頭,作為我國古代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後來還流傳到了日本,那日本的《龜鶴問題》和我們學的有什麼相似之處呢?
活動3【練習】聯繫生活 建構模型
同學們,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雞兔同籠這樣的問題呢?我們走進生活一起去找一找吧!請看租船中的問題:
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條船,大船能坐6人,小船能坐4人,每條船都坐滿了。大、小船各租了幾條?(38人相當於雞兔同籠的腿數,8條船相當於頭數,大船坐6人相當於6條腿的怪兔,小船相當於4條腿的怪雞)
活動4【測試】實際應用 解決問題
在一個停車場內,汽車、摩託車共停了48輛,其中每輛汽車有4個輪子,每輛摩託車有3個輪子,這些車共有172個輪子,停車場內有汽車摩託車各多少輛?
嘗試運用你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此題。
就這道題而言,你認為它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麼聯繫?不同之處呢?哪種方法解決最好?
活動5【作業】生活拓展 談談收穫
結束語:孩子們,課上到這裡,你還有什麼疑問或想法嗎?老師通過這節課和同學們的交流,覺得你們太棒了,你們通過課前自學,課上通過交流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還用學到的方法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類似問題,相信同學們只要保持這種研究精神,一定能有更多的收穫。謝謝同學們!
下面是課堂實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