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萌娃解四年級奧數雞兔同籠,網友想起包貝爾算法,妙!

2021-01-19 記憶師雷鳴

文|雷鳴(公眾號童雷鳴)

3歲萌娃解奧數雞兔同籠

近日,一則視頻驚嘆了網友。一位3歲7個月的萌娃,用畫圖的方法將小學四年級奧數雞兔同籠問題解出來了。其解題思路非常清晰,有網友看了之後,表示:「天哪,我幾十年沒搞懂的雞兔同籠終於被三歲萌娃教明白了!」

而且有同感的網友還不在少數。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的解題思路。

題目:雞兔同籠共6個頭,20條腿,問雞兔各多少只?

這位小萌娃先在答題紙上畫6個圓圈表示6個頭,然後假設全是雞,就在每個圓下畫兩條線表示兩條腿,一共有12條腿,少了8條腿。接下來再把這8條腿畫到圓上面,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個圓再畫兩條腿,畫完8條腿後就是4個圓畫了4條腿,這4個圓都是兔子,而剩下的2個圓就是2隻雞。

小萌娃的解題思路非常清晰,畫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用的非常巧妙。

包貝爾抬腿妙解雞兔同籠

有網友看到這個思路後,發出一陣感嘆:當年跑男包貝爾的算法是對的。

原來在前幾年的跑男等綜藝節目中,包貝爾也遇到了同樣的雞兔同籠問題。當時陳赫被關在一小屋子裡,正埋頭計算一道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有35個頭,94隻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

包貝爾的解法:

假設所有的雞與兔都抬起兩隻腳,就減少了35×2=70隻腳,還剩下94-70=24隻腳,剩下的腳都是兔子的,每隻兔子還剩下4-2=2隻腳,所以兔子還有24÷2=12隻,因此雞就有35-12=23隻。

這個方法仔細想來與小萌娃的算法是一樣的,只是一個用畫圖的方法,假設全是雞,另一個用抬腳減少的方法。雖然所用的語言表述不一樣,但方法實質是一樣的。包貝爾所用到的方法也是我們常聽到的方法之一,把兩條腿都抬起來,雞屁股著地,兔子還剩下兩條腿。

除了這次雞兔同籠的問題外,包貝爾還在一檔綜藝欄目中做了一道題目:

蜘蛛、蜻蜓和蟬三種動物共18隻,共有118條腿,20對翅膀,請問有多少只蜻蜓?

因為蜘蛛有8條腿,蜻蜓和蟬有6條腿,所以包貝爾首先假設有三種動物都抬起6條腿,抬起了18×6=108條腿,還剩下118-108=10條腿。這多出來的10條腿正好是蜘蛛剩下的腿,每隻蜘蛛剩下8-6=2條腿,至此知道了蜘蛛有10÷2=5隻。

再看翅膀,蜘蛛沒有翅膀,20對翅膀是蜻蜓和蟬的,每隻蜻蜓有2對翅膀,蟬有1對翅膀,假設2種動物都收起1對翅膀,收起了18-5=13對翅膀,還剩下20-13=7對翅膀,這剩下的翅膀就是蜻蜓的翅膀,即蜻蜓有7隻。

無論是3歲萌娃還是包貝爾,解答雞兔同籠的思維都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如何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奧數題目在本質上與數學的解答方法沒有什麼不一樣,都是針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來進行的。怎麼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我個人建議以下幾種方法:

一、擴大閱讀量,加強輸入訓練。

閱讀是提升孩子思維能力最划算的一種方法。思維的提升說簡單點,就是見得多、想得遠,見就是經驗的積累。經驗積累一方面靠個人的親身體驗,即一手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就是靠學習他人的經驗,古聖先賢、同時代的拔尖者將自己的經驗記錄在書本上,我們只需要拿起書來學習即可。而且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讓孩子快速吸收大量的信息,還對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增加練習量,加強輸出訓練。

思維能力訓練,重點在訓練孩子的思維分析能力,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又或者是其他科目的練習題目,在解題過程中都是孩子思維分析的作用過程。所以,我們在引導孩子學習時,都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目,幫助孩子在相應的階段水平裡做恰當的練習。

熟能生巧,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練習經驗,只有拿到題目多多練習才能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才能快速提升個人的思維能力。

三、線上線下結合,尋找好老師

跟隨老師學習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因為老師能夠將自己的經驗用獨有的手段講述出來,不僅深入淺出,更能直指核心關鍵,讓我們節約大量的時間,不用苦苦思索而無所收穫。

現在是一個網絡時代,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可以找到非常優秀的老師,這需要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去了解。我們家長和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善於利用線上、線下老師的優勢,提升自己。

在網絡上尋找好老師,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更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學習到有效、可行的經驗與方法,對我們及孩子的思維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節省出大量的學習成本。

相關焦點

  • 包貝爾神解「雞兔同籠」奧數題 「智商秀」秒殺眾人
    原標題:圖文:包貝爾神解「雞兔同籠」   楚天都市報訊   上周五的《奔跑吧兄弟》中,鄧超、李晨、鄭愷等七兄妹被鎖進密室,需要尋找線索逃出,這時,明星們智商的短板就一一暴露,比如鄧超因寫不出「學霸」的「霸」字遭人恥笑,而陳赫面對許多人的童年噩夢、小學奧數經典題目「雞兔同籠」,苦思冥想了一小時。
  • 3歲萌娃巧解雞兔同籠:邏輯思維能力從小拉開差距,越練越聰明
    視頻中,一位3歲7個月的萌娃,用稚嫩的聲音邊講解、邊用畫畫的方式解答了小學四年級的經典奧數題「雞兔同籠」。 萌娃是這樣解的: 1、先假設籠裡全都是雞:在白板上畫了6個圓圈代表頭。 2、每隻雞有兩隻腳:給每個圓圈畫了兩條線代表腳。 3、這樣畫完以後一共才12條腿,還少了8條腿,這8條腿就是兔子的,我們需要補上。
  • 讓我們做這麼麻煩的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是一種數學模型,是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模型,不一定就是雞兔問題,他包括的範圍很廣。《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和初中都是很重要的數學課題。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有所區別,側重點不同。雞兔同籠四年級以前沒學過方程時主要以奧數為主,方法主要有列舉法和假設法,抬腿法和減半法是補充,一般以假設法為主,主要訓練孩子的假設思維。學了方程到八年級以前主要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主,主要訓練學生的方程思維。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專項複習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的古書《孫子算經》中就提到了「雞兔同籠問題」,其表述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問題而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解答方法有列表法、假設法、抬腿法、公式法、方程法等多種方法。例題:今有雞兔同籠,共有頭8個,共有腳22隻,問兔子和雞各有幾隻?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這麼解才對,內容豐富,做對三道就是學霸
    雞兔同籠本是一道二元一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因為出現在四年級的課本中,暫未接觸方程的概念,所以我們今天就用一種數學思想——化歸思想來解決!化歸思想是數學三大思想之一,伴隨著整個學段的學習,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化歸思想即把複雜的問題轉化為較為簡單的問題,以更好地解決我們的數學問題!
  • 孩子不會做奧數思維題?用思維導圖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又快又簡單
    奧數題對於孩子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很多父母更是早早地就讓孩子去培優班學習奧數,難度也是越來越大。此外在小學五年級之前,數學期中、期末考試都很簡單,考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點,但到了五年級以後,考試的難度一下就增加了,基本上都是思維題,有些孩子一下就不能適應了,成績也直線下降。
  • 3歲萌娃秒解雞兔同籠,網友:還不如個孩子,數學能力要從小培養
    回想起讀書時被數學成績支配的痛苦,一些成年人也依然心有餘悸。然而當我們成了父母之後,卻希望孩子能夠學好數學,不要在成績上落下後腿。其實,學好數學並不困難,只要在幼兒時期培養數學思維、打下基礎,以後學習數學自然也就事半功倍。最近有一個三歲萌娃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走紅,他今年僅僅三歲七個月,長得虎頭虎腦,看上去機靈極了。
  • 頭差腿和的雞兔同籠問題怎麼做?
    前天有人問了這樣一道題課本上的雞兔同籠問題只涉及頭和腿和,課外練習中有時難免會遇到頭差腿和,就比如上面這道題。那這類問題怎樣來解呢?接著往下看。人教版方程是在五年級上冊學的,雞兔同籠問題是在四年級下冊學的,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主要是介紹了假設法,後續在五年級學習方程時,也會遇到雞兔同籠問題,包括六年級總複習時同樣會遇到。所以這兩大類方法,本文都會介紹。
  • 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雞兔同籠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老師來介紹幾種方法。
  • 令學生爆笑的雞兔同籠問題解法,早知道能這樣做,早愛上數學了
    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奧數和小升初試卷上都有涉及。雞兔同籠問題指的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中,根據頭數和腳數等已知條件求出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的題目。很多小學生認為雞兔同籠問題非常難,最怕遇到這類題目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有趣的解法,很多學生因為這個解法愛上了雞兔同籠,愛上了數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神奇的解法到底多有趣。
  • 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可愛的兔子雞和兔子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家禽,所以,雞和兔子也難免會產生交集。在我國古代的《孫子算經》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用我們現代文翻譯,就是雞和兔子在同一個籠子裡,總共有35個頭,94條腿,那麼一共有多少雞和兔子?
  • 包貝爾巧解雞兔同籠:聰明的人不會「讀死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小朋友」全程聽不懂,但一直認認真真做了筆記。(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二年級的馮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敢於思考、敢於質疑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孩子學習。「真正的知識更多地是來自思考而不是來自書本」,書籍並不是唯一的知識提供者。聰明的人不做「書呆子」一味地埋頭苦讀,只能獲得前人的知識,而成就不了自己的。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裡,有一道雞兔同籠的數學題:雞和兔共35隻,共有94隻腳,雞和兔各幾隻?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問題》教學設計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板書課題)課件呈現古題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抽生回答。(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條腳。雞和兔各有幾隻?)師:這道雞兔同籠問題記載於《孫子算經》一書中,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研究它,今天我們也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省級優質公開課教學設計
    雞兔同籠《雞兔同籠》省級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2011課標版)教學目標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2.嘗試列表枚舉、算術、方程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4.體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學情分析「雞兔同籠」題目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
  • 這種「雞兔同籠」解法很少見,卻能讓6歲小朋友也真正理解
    「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奧數中的常見題,讓人聞而生畏。我們上小學那會算是比較快樂輕鬆了,小縣城中根本沒有什麼課外培訓班,在學校學好課本知識就夠啦。那會也沒有微信,家長不過多參與到學習中來,最多就是考試試卷請父母大人閱完籤字。現在的孩子,真不知該說他們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
  • 巧妙使用雞兔同籠解答小學數學問題,能做出來,你就是優等生
    雞兔同籠數學問題,非常挑戰腦力,而且題目變化多樣,一些奧數級別的數學問題,往往要使用到雞兔同籠的解答方法,進行巧妙運算,如果你能快速解答出來,證明你的數學很厲害!我們都知道,解答雞兔同籠,一般採用比較簡單的轉化法,即把所有的雞和兔,都看作是兩隻腳,比如這道數學題:雞、兔共64隻,腳共有184隻,雞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先假設雞兔都是兩隻腳,那麼,64隻雞兔,就有64×2=128隻腳,再用184-128=56隻腳,這56隻多出來的腳,其實是每隻兔子的另外兩隻腳,所以兔子就有56÷2=28隻,雞則有64-28=36隻。
  • 用英語學數學 | 列算式求解「雞兔同籠」
    上周的推文《用英語學數學 | 「雞兔同籠」英文版》為二年級的露西講解了「雞兔同籠」的畫圖解法,並且布置了作業,作業的答案已經公布在本文末尾。如果雞兔數量太多了,沒法畫圖,只能列算式,怎麼辦?今天,仍然用中英雙語,為露西講解「雞兔同籠」的算式列法。
  • 3歲萌娃會做4年級奧數題,爸爸:學習8個月,思維訓練拉開差距
    曾經有個三歲的孩子,他的愛好很特別,最喜歡爸爸媽媽和數學。不僅特殊,而且超強的超能力,被網友稱為數學天才。這個孩子有多厲害呢?乘法口訣背得滾瓜爛熟,就像背唐詩一樣順口。單數、兩位數、三位數的平方輕鬆答出,還能寫數字。2的立方、3的立方張口即來,單數的六次方經過思考也能說出正確答案。
  • 雞兔同籠,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怎麼樣?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最早記載於《孫子算經》之中。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奧數的常見題型,解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體現了數學的魅力所在,並不能說哪一種方法就好,哪一種方法就差,最關鍵的還要看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發散的思維,不要讓孩子拘泥於形式,只要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出就是最好的方法。
  • 事業單位常考經典問題——雞兔同籠如何解題?
    盈虧思想是常用的解題思想,其中的雞兔同籠問題也是高頻考點之一,今天和福建中公一起來學習雞兔同籠的解題思路。一、例題盈虧思想的原題是:上有35頭,下有94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二、題目特徵兩個事物,具備兩種不同的屬性,已知指標數和指標總數,求個數。三、解題思路雞兔同籠的本質是一元一次方程,此題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