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這麼解才對,內容豐富,做對三道就是學霸

2021-01-08 楊志宏老師教數學

雞兔同籠本是一道二元一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因為出現在四年級的課本中,暫未接觸方程的概念,所以我們今天就用一種數學思想——化歸思想來解決!化歸思想是數學三大思想之一,伴隨著整個學段的學習,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化歸思想即把複雜的問題轉化為較為簡單的問題,以更好地解決我們的數學問題!那麼雞兔同籠就是典型的化歸思想的應用!

解決此類問題,需牢記以下幾個步驟

1.需要知道雞和兔的總數,雞和兔的腳的總數,當然雞有2條腿,兔子有4條腿這些都是隱含條件!

2.把這些數量的雞和兔全部按兩隻腳來算,用總數乘以2隻腳。這樣跟總腳數肯定會變少,差的這些就是兔子的,而且每隻兔子少了4-2=2隻腳,用少的這些腳去除2便可以得到兔子的數量!

3.用總的數量減去兔子的數量,便可以求出雞的數量!

這道題把雞和兔子的腳都按兩隻來算,就是一種化歸思想的具體運用!

例題1

基礎題型展示

雞和兔一共20隻,共有62隻腳,問雞和兔子各多少只?

按照剛剛講的解題思路,先求兔子

第一步全部按2隻腳計算:

20x2=40

第二步用總腳數減去上面所求:

62-40=22

第三步除以兔子少的腳得到兔子數量:

22÷(4-2)=11(只)

第三步做差得到雞的數量:

20-11=9(只)

綜合算式

兔子:(62-20x2)÷(4-2)

=22÷2

=11(只)

雞:20-11=9(只)

答:兔子11隻,雞9隻

例2

題型升級

這類題需要求雞和兔子的總數

兔子和雞共有84隻腳,如果把雞和兔子的數量對換則有96隻腳,那麼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這類題目需先求出雞和兔的總數即可按照例1的解題思路來

大家思考一下,先是雞的數量先前每個是2隻腳,換成兔子,那麼就是有4隻腳,這樣每個數量下就有6隻腳了,兔子同理,所以我們用兩次腳的數量加一起除以6即可得到 雞和兔的總數,這道題關鍵點在這!

第一步:求雞和兔的總數

(84+96)÷(2+4)=30(只)

第二步:全按2隻腳

30x2=60

第三步:做差

84-60=24

第三步:求兔子的數量

24÷(4-2)=12(只)

第四步:求雞的數量

30-12=18(只)

列式為

雞和兔的總數

(84+96)÷(2+4)

=180÷6

=30(只)

兔子:(84-30x2)÷(4-2)

=24÷2

=12(只)

雞:30-12=18(只)

答:雞有18隻,兔子有12隻

例3

變式題目

100個和尚吃100個饅頭,大和尚1人吃3個,小和尚3個人吃一個,問大和尚和小和尚各有多少個?

解這個題目呢,由於小和尚吃的不是整數,

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分組發的方法求解

即1個大和尚和三個小和尚為一組,共需要4個饅頭

那麼100個饅頭可以分成25組

每組有1個大和尚,則共有25x1=25個大和尚

每組有3個小和尚,則共有25x3=75個小和尚

完整解法為

100÷(3+1)

=100÷4

=25(組)

大和尚;25x1=25(個)

小和尚:25x3=75(個)

答:共有25個大和尚,75個小和尚

如果大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留言諮詢

或者私信老師,

我一定會為大家解疑答惑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老師轉發收藏

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3歲萌娃解四年級奧數雞兔同籠,網友想起包貝爾算法,妙!
    文|雷鳴(公眾號童雷鳴)3歲萌娃解奧數雞兔同籠近日,一則視頻驚嘆了網友。一位3歲7個月的萌娃,用畫圖的方法將小學四年級奧數雞兔同籠問題解出來了。其解題思路非常清晰,有網友看了之後,表示:「天哪,我幾十年沒搞懂的雞兔同籠終於被三歲萌娃教明白了!」而且有同感的網友還不在少數。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的解題思路。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專項複習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的古書《孫子算經》中就提到了「雞兔同籠問題」,其表述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問題而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解答方法有列表法、假設法、抬腿法、公式法、方程法等多種方法。例題:今有雞兔同籠,共有頭8個,共有腳22隻,問兔子和雞各有幾隻?
  • 頭差腿和的雞兔同籠問題怎麼做?
    前天有人問了這樣一道題課本上的雞兔同籠問題只涉及頭和腿和,課外練習中有時難免會遇到頭差腿和,就比如上面這道題。那這類問題怎樣來解呢?接著往下看。人教版方程是在五年級上冊學的,雞兔同籠問題是在四年級下冊學的,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主要是介紹了假設法,後續在五年級學習方程時,也會遇到雞兔同籠問題,包括六年級總複習時同樣會遇到。所以這兩大類方法,本文都會介紹。
  • 讓我們做這麼麻煩的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是一種數學模型,是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模型,不一定就是雞兔問題,他包括的範圍很廣。《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和初中都是很重要的數學課題。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有所區別,側重點不同。雞兔同籠四年級以前沒學過方程時主要以奧數為主,方法主要有列舉法和假設法,抬腿法和減半法是補充,一般以假設法為主,主要訓練孩子的假設思維。學了方程到八年級以前主要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主,主要訓練學生的方程思維。
  • 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可愛的兔子雞和兔子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家禽,所以,雞和兔子也難免會產生交集。在我國古代的《孫子算經》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個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用我們現代文翻譯,就是雞和兔子在同一個籠子裡,總共有35個頭,94條腿,那麼一共有多少雞和兔子?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問題》教學設計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板書課題)課件呈現古題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抽生回答。(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條腳。雞和兔各有幾隻?)師:這道雞兔同籠問題記載於《孫子算經》一書中,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研究它,今天我們也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巧妙使用雞兔同籠解答小學數學問題,能做出來,你就是優等生
    雞兔同籠數學問題,非常挑戰腦力,而且題目變化多樣,一些奧數級別的數學問題,往往要使用到雞兔同籠的解答方法,進行巧妙運算,如果你能快速解答出來,證明你的數學很厲害!我們都知道,解答雞兔同籠,一般採用比較簡單的轉化法,即把所有的雞和兔,都看作是兩隻腳,比如這道數學題:雞、兔共64隻,腳共有184隻,雞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先假設雞兔都是兩隻腳,那麼,64隻雞兔,就有64×2=128隻腳,再用184-128=56隻腳,這56隻多出來的腳,其實是每隻兔子的另外兩隻腳,所以兔子就有56÷2=28隻,雞則有64-28=36隻。
  • 四年級下冊數學:「雞兔同籠」怎麼做?老師教你六種解答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雞兔同籠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老師來介紹幾種方法。
  • 令學生爆笑的雞兔同籠問題解法,早知道能這樣做,早愛上數學了
    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奧數和小升初試卷上都有涉及。雞兔同籠問題指的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中,根據頭數和腳數等已知條件求出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的題目。很多小學生認為雞兔同籠問題非常難,最怕遇到這類題目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有趣的解法,很多學生因為這個解法愛上了雞兔同籠,愛上了數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神奇的解法到底多有趣。
  • 包貝爾神解「雞兔同籠」奧數題 「智商秀」秒殺眾人
    原標題:圖文:包貝爾神解「雞兔同籠」   楚天都市報訊   上周五的《奔跑吧兄弟》中,鄧超、李晨、鄭愷等七兄妹被鎖進密室,需要尋找線索逃出,這時,明星們智商的短板就一一暴露,比如鄧超因寫不出「學霸」的「霸」字遭人恥笑,而陳赫面對許多人的童年噩夢、小學奧數經典題目「雞兔同籠」,苦思冥想了一小時。
  • 雞兔同籠:為什麼不是別的什麼動物同籠,偏偏選擇了雞和兔?
    「雞兔同籠」的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令我們感嘆先民在寓教於樂和聯繫生活實際的教育理念已經走在了前列。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孩子不會做奧數思維題?用思維導圖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又快又簡單
    此外在小學五年級之前,數學期中、期末考試都很簡單,考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點,但到了五年級以後,考試的難度一下就增加了,基本上都是思維題,有些孩子一下就不能適應了,成績也直線下降。這下孩子犯迷糊了,父母發愁了。然後就拼命給孩子加量,做各種應用題,最後讓孩子感覺很疲憊,一點都不想做,甚至有些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省級優質公開課教學設計
    雞兔同籠《雞兔同籠》省級公開課教學設計(人教2011課標版)教學目標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2.嘗試列表枚舉、算術、方程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4.體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學情分析「雞兔同籠」題目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
  • 雞兔同籠書評
    《雞兔同籠》是講「女兒」給「爸爸」探監的故事,也是「爸爸」給「女兒」一點點講述他是如何愛憐她的故事。「囚禁」的雙關與無法觸達的愛交纏,讓這份親情的表達,在糾結中更加濃稠。20世紀俄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耶荷德在他的談話錄裡說道: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感覺到過時了的假定性的虛假,而在劇院裡,我們卻常常習慣地為這類過時了的假定性鼓掌。
  • 事業單位常考經典問題——雞兔同籠如何解題?
    盈虧思想是常用的解題思想,其中的雞兔同籠問題也是高頻考點之一,今天和福建中公一起來學習雞兔同籠的解題思路。一、例題盈虧思想的原題是:上有35頭,下有94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二、題目特徵兩個事物,具備兩種不同的屬性,已知指標數和指標總數,求個數。三、解題思路雞兔同籠的本質是一元一次方程,此題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題。
  • 除了「雞兔同籠」問題,這本古書中的這三個問題也很燒腦、有趣
    對於「雞兔同籠」這個數學問題,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我們初中學方程式的時候,它是數學老師必講的經典題目之一。那麼「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出自哪兒呢?還有沒有和他類似的燒腦且富有趣味的題目呢?經典題目回顧「雞兔同籠」這個問題出自中國古代重要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書的作者和生平不詳,成書時間大約在1500年前。好了,話不多說,先看題目吧!一、雞兔同籠問題一天,一個人突發奇想,將很多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裡(原因不曉得,反正他們不會打架就行)。他數了一下雞和兔子的腦袋,一共三十五個,又數了下雞和兔子的小腳爪,一共九十四隻。
  • 一招教你秒殺數學經典題型——雞兔同籠!
    比如典型的「雞兔同籠」,  相信同學們都不陌生吧!  抬起一條腿、抬起兩條腿,  把腿分它一條、兩條……  這個問題成為了困擾小學生的重要數學問題!    雞兔同籠  這道讓無數學生和家長頭痛的問題  還是古人發明的呢!
  • 雞兔同籠,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怎麼樣?
    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最早記載於《孫子算經》之中。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奧數的常見題型,解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體現了數學的魅力所在,並不能說哪一種方法就好,哪一種方法就差,最關鍵的還要看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發散的思維,不要讓孩子拘泥於形式,只要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出就是最好的方法。
  • 用英語學數學 | 列算式求解「雞兔同籠」
    上周的推文《用英語學數學 | 「雞兔同籠」英文版》為二年級的露西講解了「雞兔同籠」的畫圖解法,並且布置了作業,作業的答案已經公布在本文末尾。如果雞兔數量太多了,沒法畫圖,只能列算式,怎麼辦?今天,仍然用中英雙語,為露西講解「雞兔同籠」的算式列法。
  • 小學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問題改編童話故事之抬腿法,替孩子收藏了
    其實,它們會聽懂一點簡單的語言,加上老闆做出來的動作,它們就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它們經過商量,知道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人,只有讓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雞和兔不單單是養肥之後宰著吃,我們還有其它的作用,於是今天就表現給人類看看。老闆又發了幾個指令,抬腿啦,搖頭啦,雞和兔都一一照做。事情很快就傳開了,很多人慕名而來,雞和免很快就成了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