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方式太粗暴,小心孩子的健康受影響!
也許,你覺得那些只會打人的家庭離你很遠,但其實他們就在周圍。我們一塊看看一個常年被打的姑娘的事吧。
一個女兒自幼和媽媽長大,爸爸工作在外,家裡全靠母親一個人撐著。本相依為命的兩個人並沒有因此而彼此關係、愛護。而是十分冷漠,女兒說:「真的是,沒有經歷就沒有話語權!沒有人明白我多麼恨她!我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她造成的!什麼是母愛?我沒體驗過!我只體會到和她在一起的日子讓我感覺自己快要活不過幾年了!」
為何女兒會對母親說出這樣的話呢?
原來,她的母親從小就打她,而且手法十分獨特。
01事件一
小時候,小女兒跑著跑著摔倒了。膝蓋受了傷,放在別的父母身上,人家一定會第一時間衝上來把孩子抱在懷裡安慰。而女孩的媽媽呢?
她第一時間衝過去了沒錯!但是她並沒有安慰她的女兒,而是用指關節敲打她的頭!要知道小孩子那時候還是很脆弱的,而母親的這種手法也在她的不斷練習下,疼痛感驚人!與此同時,母親還吼她,說:「你走路不會看路?」
02事件二
一次,一個大女孩四歲的男孩子把小女孩打了一頓,小女孩的臉被劃破了。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怎麼樣?一定是帶著孩子找那個小男孩的家長理論吧?即使不去,也應該是帶孩子去處理傷口是不是?
然而,這位這位媽媽的行為就比較讓人奇怪了。這些正常的程序她一個沒有做。取而代之的是,走到女孩面前,伸出指關節在腦袋上繼續敲打。孩子感覺十分委屈,哭了起來。母親說:「他打你你不會還手嗎?」孩子無力解釋又被敲打了一下!
03事件三
女孩長大了,這時候的媽媽也已經不會打她了。她換了一種方法——罵!但這意思是,女兒一直都生活在母親的粗暴教育下。
事例裡的小主人公說「有些人認為在年幼時打孩子,他們還小不會記得。但是自己有親身經歷,這些記憶會深深地刻在腦子裡,而且越長大越清晰,這樣的經歷,讓我長大以後基本上情商就是負值了。我不太會解決和別人的關係,甚至不想處理。我享受自己待著。」
這種粗暴的教育方法,帶給孩子的大部分都是沉痛的記憶,心靈上的巨大創傷會讓他們的各方面發生巨變。
大人覺得這種簡單的方式最能夠教育孩子,他們不想在這件事上浪費時間。有時候打了孩子也不會過腦子。總有人說,打孩子是脾氣一時上來沒壓住。一次、兩次地說出這種話,可能有人相信。但時間長了呢?打孩子是打習慣了吧!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想過,你現在面對的這個動不動就需要你「亮巴掌」的孩子,可能就是曾經小時候的你呢?
很多孩子都在長大之後回憶起曾經被打的經歷都會說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些經歷,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他們;如果不是他們老打我,我也不至於和他們一樣總想吵架解決問題,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教育孩子需要掌握正確方法,一味地打罵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會引發更加深刻的爭端和後果。
教育子女要為他們考慮,更要為自己考慮,難道你想讓孩子在你們變老以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嗎?
請以尊重、理性和引導的方式教育兒女!(作者:mar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