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會走路的魚嗎?總之小編看到這個的時候確實嚇了一跳,簡直不敢相信,也不敢想像,這史上居然還有會走路的魚,更令人震撼的是還不止一種,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呢?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步行鯰的發源地是泰國,在泰國,它們被稱作「Pla Duk Dam」,意思是「深顏色的不斷蠕動的魚」。但是不好的地方是,它們作為長著醜陋的觸鬚的外貌的生物,同時也是臭名昭著的侵略性物種。它們把自己的生活家園從泰國擴充到了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和佛羅裡達(在20世界60年代之後)。不過從好的方面來說,它們也會吃猛禽,短吻鱷以及長著兩條腿的佛羅裡達人。
鱧魚可長到40英寸(1米)長,並且曾經發現過身長60英寸(1.5米)的標本。它們的體型,鋒利的牙齒以及其它的魚類不具有的陸地生存能力,所有的這些,為它們贏得了「地獄魚」的稱號。在2004年上映的《蛇魚》更加的使它們聲名大噪。同時「動物星球」以及「探索」頻道報導了這種地獄魚,使它變成了「殺手鱧魚」。
鱧魚一直被認為是笨拙的從一個水面蠕動到另一個水面,為了尋找食物和清潔的水源來遊泳並且繁殖。它們能夠利用鰓上器官從空氣中過濾氧氣,所以能夠在脫離水的情況下還繼續生存數天。雖然在陸地上爬行的能力使得它們在北美成為了侵略性的物種,漁民們利用它們的這種特點,能夠使他們在魚市上出售的時候保持新鮮美味。
杜父魚是生活在加利福尼亞海邊的一種魚,它因為自己能夠吧嗒吧嗒的從一個潮水坑裡面「走」到另外一個水坑而著名。如果必須得話,它們有能力在脫離水的環境中生存24小時左右。這是它們在4億年前左右進化出來的能力。
狗鰷在需要的條件之下,比如尋找食物或者躲避天敵,會跳躍到陸地之上,可以持續20分鐘左右。它們利用胸鰭來在陸地上蠕動,如果它們感覺到了威脅,它們會用肌肉發達的尾巴來迅速的「跳躍」,躲避危險。
狗鰷與一般的魚類相比,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差別,與海鬣蜥有些相似。它們用它們鼓起來的眼睛觀察水面之上的情況,確認它們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確認之後,然後才會上到海灘之上。
線紋鰻鯰起源於亞洲,有著很長很彎曲的身體,並且能夠長到16英寸(40釐米)。像鱧魚一樣,線紋鰻鯰擁有者鰓上器官來獲取氧氣,當它們決定到陸地上獵取食物的時候,鰓上器官會取代鰓的功能,來支持它們的呼吸。
由於沒有胸鰭,線紋鰻鯰有著一套獨特的方式來追蹤它們在陸地上的獵物(通常是甲殼蟲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小昆蟲)。這種生物的脊柱是可以彎曲的,尤其是在脖子的位置。
這些能夠行走的吻口魚,又被稱為攀鱸,發源於非洲和東南亞。這種魚「走路」的時候,會調動起全身的能力來用來「行走」。
攀鱸一般是在夜間成群結隊的上岸行走。試著想像一下,當你晚上散步的時候,看到一群攀鱸在前面……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好運。
我們把最富有行走能力的魚類放在了最後:是彈塗魚!就像狗鰷一樣,它們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像魚。試著想像一下「海猴」的樣子吧,如果海裡面真的有猴子的話。微小的魚鰭,像蜥蜴一樣的身體,以及鼓起來的眼睛,都讓它們看起來和它們的生活方式一樣奇怪。
彈塗魚用已經變成類似於「胳膊」的胸鰭在陸地上行走。它們同樣運用自己的皮膚來獲取氧氣,就像兩棲動物一樣。
...........................................................
釣魚人必看:diaoyurenbi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