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奇怪的魚?現在,科學家研究發現,10種可能具有陸上行走潛質的魚類。這種奇怪的魚可能會幫助研究人員設想地球上第一批陸生脊椎動物的步態。
早在2016年,研究人員在探索泰國的一個洞穴時發現,一種稀有的盲魚能夠像蜥蜴一樣在陸地上行走。
盲魚生活在幽暗的山洞裡
這些奇怪的魚,被稱為洞穴天使魚。它之所以能走路,是因為擁有支撐它的骨架。
計算機掃描(CT)顯示,這種洞穴天使魚的骨盆和脊椎與陸地居民的骨盆和脊椎相似,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一幕:大約3.75億年前,我們的水生祖先可能是首次適應陸地生活的生命。我們可以想像出,它們是如何步履蹣跚地「走路」的憨樣。
洞穴天使魚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洞穴天使魚至少有10多種其他近親。一種名為「山溪泥鰍」的亞洲魚科,具有同樣奇怪的解剖結構,它們自己能夠在乾燥的陸地上行走。
其他種類的魚,如彈塗魚,可以只用它們的前鰭作為「手臂」,配合不那麼優雅的全身擺動來走出水面,在泥地奮力前行。但洞穴天使魚,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可能是唯一使用四鰭步態的魚。而它可能還有近12種兄弟魚。
洞穴天使魚的解剖結構
在大多數魚類中,脊椎和腹鰭之間沒有骨骼連接。而這些怪魚是不同的,因為它們有「臀部骨盆「。
生物學家利用CT掃描和DNA分析,對30種山溪泥鰍進行了進化關係的評估,並看看其中是否有哪種泥鰍具有洞穴天使魚獨特的運動能力。
彈塗魚
對山溪泥鰍的CT掃描顯示,其中10個物種在骨盆結構和脊椎之間有著與洞穴天使魚相同的牢固聯繫。其他20種被研究的物種的臀部不那麼結實,其中一些非常薄,與脊椎的連接不是很好。
研究人員估計,這十個物種擁有最大、最健壯的」髖骨「——它們應該擁有最好的行走能力。這些泥鰍擁有適合陸地行走的結構,這在其他魚類中是看不到的。
泥鰍
問題是,從理論上講,粗壯的臀部使它們像蜥蜴般的昂首闊步成為可能,這一點只在洞穴天使魚中得到了確鑿的記錄。這種兩英寸長、臉色蒼白的物種利用其特殊的能力,在其潮溼的棲息地隨意爬走。
爬上陸地的跳跳魚
通過結合對泥鰍的解剖學研究和DNA分析,研究人員確定,強壯的骨盆可能在家族內進化了多次,而不是從單一祖先那裡遺傳給了擁有它的十多個物種。
蜥蜴
在整個進化過程中,由於面臨相似的自然選擇壓力,有機體不斷向相似的形態匯聚。我們知道,物理現象不會隨時間而改變。因此,可以從這種魚如何行走的機制中學習,並利用它來更好地了解滅絕的早期動物是如何行走的。
變色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