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恐怖片在當時看來非常具有試驗性,不僅對恐怖片的視聽語言進行了獨特的探索,還十分注重光影效果和人物造型對於氛圍的營造。它囊括了許多後來的恐怖片中的經典元素:狹長的樓道、古舊的樓梯、自動打開的門、浴室裡的鮮血等等。最重要的是,它在先鋒性的同時保持了較高的思想性,哪怕在21世紀也依然沒有失去光彩。
在小嗨觀看過的恐怖片中,有這樣一部「傳說級」的存在。
它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由內地影人拍攝的立體聲恐怖片。
也是中國實行影片審查、放映分級制度後第一部認定的「兒童不宜」片。
還曾因為放映時嚇死過人被有關部門禁映,原版100分鐘的劇情也被刪減到了後來的88分鐘。
沒錯,它就是
——《黑樓孤魂》。
01試驗性和突破性
在之前的文章裡小嗨曾提到過一個問題:以前的恐怖片不要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
我在這兒把一部老電影渲染得神乎其神,能夠感同身受的只有當年看過的人,沒看過的人現在去看只會大失所望。
當時有小夥伴反駁我:恐怖不恐怖跟時間有什麼關係?
告訴你,有,而且關係很大。
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欣賞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恐怖片永遠都是隨著這兩者的提高不斷優化、發展、迎合觀眾的口味。
正如1992年BBC在萬聖節播出的靈異節目《Ghostwatch》遭遇了長達十年的禁播一樣。
現在看來它無非就是一部偽紀錄片,但當時的人們從沒有見過如此超前的形式,全都信以為真,以至於部分兒童觀看後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甚至為此輕生。
所以對待這部《黑樓孤魂》我們也要儘量保持同樣的態度。
直白點說,我不推薦當年沒看過的小夥伴現在去看。
主人公錄音師霍峰和女演員於紅在一棟即將拆遷的舊樓裡發現了一起塵封多年的命案——少女小菊被人姦殺,然後偽裝成自殺現場。
接下來的劇情就不難猜測了,時隔多年,厲鬼索命。
整個故事現在看來簡單又俗套,但在當時來看卻非常具有試驗性和突破性。
導演梁明和穆德遠不僅對恐怖片的視聽語言進行了獨特的探索,還十分注重光影效果和人物造型對於恐怖氛圍的營造。
全片囊括了許多後來的恐怖片中的經典元素:狹長的樓道、古舊的樓梯、自動打開的門、浴室裡的鮮血、白衣女孩的背影、恐怖玩偶等等。
最重要的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它是新中國第一部杜比立體聲恐怖片。
電子音響和吱吱作響的扳朽木的聲效都為本片增添了些許詭異幽魅的氣息。
恐怖片好不好看,音效佔一半。
在那個沒有IMAX放映系統、3D技術貧乏的年代,這噱頭一出大家不得擠破腦袋去看?
事實也的確如此,按照當時國內的物價水平,正常的電影票價應該是幾毛錢一張,結果硬是被黑市炒到了幾塊錢一張。
即便這樣,卻依然一票難求。
《復仇者聯盟4》剛上映時國內票價翻了幾倍?和它比起來起伏真不算大。
02借鑑、致敬和創新
梁明和穆德遠曾表示,拍攝本片的藝術目的是為了探索一條路。
因為當時國內的「鬼戲」極少,中國的恐怖片怎麼拍、拍成什麼樣子都需要探索。
既然是探索,那就需要在借鑑其他國家的同時大膽創新。
在這一點上,二人可謂是煞費苦心、下足了功夫,在恐怖的同時又混搭了多種類型片的創意。
影片開頭,兇手利用各種小伎倆偽造殺人現場,細微謹慎,儼然一出犯罪偵探片的感覺。
高潮部分,霍峰將錄音設備拆卸、組裝,居然變成了一挺機關槍。
經過快速的剪輯又使其頗有槍戰片的節奏。
而且這一段的配樂來自《2001太空漫遊》,無疑是對於庫布裡克的致敬。
還有老林遇害的那一幕,他聽見衛生間裡有怪聲,前去查看,並無異樣。
啪嗒,一滴血滴在了浴缸裡,低頭一看整個浴缸瞬間被染紅。
想到了什麼?沒錯,《閃靈》——再次致敬庫布裡克。
老土?不,別忘了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1989年,歐美恐怖片還停留在簡單粗暴的血腥暴力層面上,亞洲恐怖片別說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就連崛起的苗頭都沒有,整個電影行業的VFX技術手段剛剛迎來高速發展階段,但絕大部分也只是定格在好萊塢而已。
在這樣充滿局限性和未知性的條件下,兩位導演能夠拍出這樣的效果,借鑑西方電影的同時也肯定動了不少腦筋。
即使從靜態構圖上來說也是現如今很多國產片所無法比擬的。
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畫面和構圖,實則越看越覺得毛骨悚然。
配合上詭異的色彩,每一幀都能看出其中細緻的布局考慮。
03影射和隱喻
如果只是如此,那麼本片充其量也就是國產恐怖片的一次大膽嘗試而已,算不上什麼巔峰之作。
真正讓它配得上這麼高的頭銜的原因,其實在於它在先鋒性的同時保留了較高的思想性。
片中充斥著許多影射和隱喻,使其哪怕在21世紀也依然沒有失去光彩。
你看上文提到的老林遇害的橋段,可不僅僅是致敬那麼簡單,而是另有深意。
他年輕時強姦了小菊的母親,血滴和浴缸,分別暗指女人和性。
另一個被小菊索命的人名叫尤飛,他死前看到地上散落著無數美鈔,於是一路撿到地下室,回過神來美鈔卻變成了漫天飛舞的紙錢。
活人的錢,死人的錢,不管是誰的錢都是貪婪的象徵。
而尤飛當年偷盜了小菊家的祖傳金佛,確實是個貪得無厭的小人。
還有於紅所在劇組的導演鄭磊。
當於紅聲稱有冤魂要報仇的時候,醫生們都以為她瘋了。
鄭磊一邊慶幸「幸好她的戲演完了」,一邊又在電影成功後演講:這部電影意在喚醒人們的良知,已經達到了促進我們古老民族的真誠善良的美德。
可實際上,他正是那個姦殺小菊、圖財害命的兇手。
霍峰和於紅為了阻止小菊復仇雙雙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而他明明罪孽深重卻名利雙收、冠冕堂皇地往自己臉上貼金。
借用片中的話來說就是:你們這些拍電影的就知道教育別人,輪到自己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話糙理不糙,真是莫大的諷刺。
所以你看,殺害小菊的兇手只有一個,但殺人的動機卻有很多。
即便鄭磊不殺小菊,小菊也可能死在老林和尤飛的手裡,為錢、為色,害人的理由總有很多。
然而因果報應誰又能逃脫得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霍峰和於紅最終也明白了「惡人還需惡人治」的道理,於是鄭磊與當年的小菊一樣,吊死在了舊樓裡。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整個故事是以極端的方式伸張正義,更是人們對於正義遲遲未到的失望和憤怒。
小菊一家就這樣冤死在那些奸人手裡,沒有人為他們翻案,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遭遇。
為什麼?霍峰也曾問過當年辦案的執法人員同樣的問題。
他得到的回答是:那個年代死的人太多了,怎麼管得過來,很多冤案都草草結案。
當法律和執法人員都無法維護正義時,也就只能冤魂自己為自己報仇了吧。
影片的結尾,依然沒有逃過國產恐怖片的套路——這一切都是一群精神病人的杜撰。
這個結局很明確是為了通過審查而特意設計的,但卻別有深意。
畢竟一群精神病人如何能夠杜撰出如此流暢又嚴絲合縫的故事呢?
應該吃藥的又究竟是誰呢?
正如霍峰說得那樣:世界都瘋了,更何況人呢?
在當時那個瘋狂的世界裡,有人渾水摸魚,有人仇視社會,有人保持著僅有的理智。
魚龍混雜中,孰對孰錯、孰是孰非,誰又能分辨清楚呢?
這部幾十年前的老電影現在看來的確已然沒有多少新意,但它背後的意義卻永遠不該被人忽略。
你可以不喜歡,不過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對它保有一些敬意。
因為即便那場浩劫早已變成了不能明說的禁忌,也依然不該被人忘記。
你能看懂,很難得。
看不懂,很幸運。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