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雜交,人們可能會聯想到種植在農田中的高產作物,還有可能想起某些具備多種生存優勢的動物。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雜交物種的了解也在不斷增多。
最早提出雜交概念的是著名生物學家孟德爾,而我們對相關方面的研究也只有幾個世紀而已。不過,人類對雜交物種的相關操作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對某些生物的馴化過程就離不開雜交。
然而,最近有一篇報導顯示,美國加州出現了鷹類雜交的情況。生活在美洲中部和南部的黑鷹自從來到該地區,就開始與當地的紅肩鷹進行雜交,除了出現明顯的跨地域行為之外,也對當地相關物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根據相關描述,黑鷹在過去並沒有表現出這種趨勢,它們甚至很少跨越地域來進行某種活動,更何況與其他鷹類繁衍後代,所以科學家們認為這十分反常。
雖然在自然條件下,很多物種都會出現雜交的情況,其中以動物居多,但是這往往都能夠找到相關原因。比如,本族群數量不斷減少,甚至面臨生存危機時,動物們往往會選擇遺傳關係較近的物種進行雜交,爭取最大程度保留自身的基因。
因此,科學家們試圖從相關方面尋找原因,然而他們發現,黑鷹與紅肩鷹並非明顯的近親關係,前者也沒有面臨較大的生存困難,沒有必要長途跋涉來進行雜交。
有觀點認為,自然界中的所有雜交行為無法順利找到對應的條件,這種突發情況或許還需要更長時間的判斷才能夠得到準確的線索,所以暫時不能解釋黑鷹與紅肩鷹雜交的問題。
科學家表示,雜交對物種的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同樣具有兩面性:比如在人為因素的影響下,雜交可以幫助生物獲得更多生存優勢,植物能夠有效提高產量,動物可以擴大種群;而一些稀有物種如果通過雜交的方式保留自身基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多樣性,但是也失去了基因的純正。
因此,即便此次鷹類雜交出現在自然情況下,我們也需要提高警惕,越來越普遍的動物雜交或許會對生態循環造成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