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生鷹類雜交事件,生物異常雜交越來越多,這是怎麼了?

2021-01-08 奇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雜交,人們可能會聯想到種植在農田中的高產作物,還有可能想起某些具備多種生存優勢的動物。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雜交物種的了解也在不斷增多。

最早提出雜交概念的是著名生物學家孟德爾,而我們對相關方面的研究也只有幾個世紀而已。不過,人類對雜交物種的相關操作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對某些生物的馴化過程就離不開雜交。

然而,最近有一篇報導顯示,美國加州出現了鷹類雜交的情況。生活在美洲中部和南部的黑鷹自從來到該地區,就開始與當地的紅肩鷹進行雜交,除了出現明顯的跨地域行為之外,也對當地相關物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根據相關描述,黑鷹在過去並沒有表現出這種趨勢,它們甚至很少跨越地域來進行某種活動,更何況與其他鷹類繁衍後代,所以科學家們認為這十分反常。

雖然在自然條件下,很多物種都會出現雜交的情況,其中以動物居多,但是這往往都能夠找到相關原因。比如,本族群數量不斷減少,甚至面臨生存危機時,動物們往往會選擇遺傳關係較近的物種進行雜交,爭取最大程度保留自身的基因。

因此,科學家們試圖從相關方面尋找原因,然而他們發現,黑鷹與紅肩鷹並非明顯的近親關係,前者也沒有面臨較大的生存困難,沒有必要長途跋涉來進行雜交。

有觀點認為,自然界中的所有雜交行為無法順利找到對應的條件,這種突發情況或許還需要更長時間的判斷才能夠得到準確的線索,所以暫時不能解釋黑鷹與紅肩鷹雜交的問題。

科學家表示,雜交對物種的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同樣具有兩面性:比如在人為因素的影響下,雜交可以幫助生物獲得更多生存優勢,植物能夠有效提高產量,動物可以擴大種群;而一些稀有物種如果通過雜交的方式保留自身基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多樣性,但是也失去了基因的純正。

因此,即便此次鷹類雜交出現在自然情況下,我們也需要提高警惕,越來越普遍的動物雜交或許會對生態循環造成更大的壓力。

相關焦點

  • 美國加州出現鷹類雜交,引起科學家注意,動物雜交越來越普遍了?
    在生物學上,雜交指的是兩種擁有不同形狀的生物進行交配然後產生後代,或者是兩種不同類的生物進行交配產生雜交後代。而人類對雜交行為的研究應該是從「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開始的,他利用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雜交實驗,其目的是研究遺傳學中的規律,最後成功將豌豆的多種優良性狀聚集在一個個體上。但實際上,雜交很早就在自然界中出現了,而且自然界裡的雜交完全不需要人類的幹涉,屬於一種自發性行為。
  • 時隔1.84億年的生物雜交,沒想到出現新物種,該如何處理?
    時隔1.84億年的生物雜交,沒想到出現新物種,該如何處理?在自然界當中生物雜交是很正常的,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了人工的參與,似乎結果就會變得與眾不同了,在《基因》期刊上,匈牙利的科學家發表了這樣一篇論文,曾經兩個在侏羅紀時期存在的生物即將瀕臨滅絕,它們進行了一場跨越1.84億年的雜交,讓這兩個根本不可能會見面的物種,成功的交配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物種。那麼這樣的做法到底有何意義呢?
  • 人猿雜交引發爭議!你如何看待人類給動物雜交?
    首先可以明確地說,動物之間都是存在「生殖隔離」的,所以就算是強制性地將生物發生了交配,也不能產生後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後代。而人類給動物雜交的時候,就是違背了「生殖隔離」的基礎。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我們就來說一種人類給動物的強制性雜交產生的產物——馬騾。馬騾算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進行的一種產物。
  • 「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
    1956年支援大西北,來到陝西楊凌的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適逢小麥條銹病大流行,減產30%。小麥條銹病,就是在葉和稈上布滿鏽色線條,俗稱「黃疸病」,其流行程度如人的黃疸B肝一樣普遍,若春季低溫多雨,流行尤其嚴重。藥物防治基本無效,唯有培育抗病品種,可是,條銹病菌幾年就變異一次,原來的抗病品種也會變成感病品種,可謂防不勝防。李振聲對牧草深有研究,野生的牧草,人不管它,卻天然抗病。
  • 40多位科學家警告!歐洲狼群遺傳或面臨威脅,「垮種族」雜交明顯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地球生態系統的變化對生物的影響可以說非常的大,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和減少的情況,而除了環境對生物生態系統的影響之外,其次就是生物本身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研究人員警告稱,狼群雜交動物的「群體」可能會導致歐洲狼群不再存在。也就是「歐洲狼群」有可能面臨直接的消失。在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進入狼群的地區,雜交的增加正使它們與國內的自由「狗」進行更多接觸。結果導致了是「狼狗」雜交的發生率更高,科學家稱其「威脅狼群的遺傳特性」。也就是雜交之後的基因發生了巨變,純種狼群已經變化了。
  • 俄羅斯鱘和美國匙吻鱘雜交出了「獅虎魚」,生物學家:不敢相信
    我在想,俄羅斯鱘和美國匙吻鱘怎麼可能雜交」?這種魚的體形要比前者小得多,大約只能長到1.8米,體重也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所以對於它們的人工飼養和繁殖問題,成為很多水生生物研究機構最關心的事情,但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機構想過將它們雜交。
  • 自然界中為何會出現雜交物種,雜交物種有何進化劣勢?
    這就相當於騾子的爹媽不是騾子而是馬和驢。騾子的出現是人為養殖控制的結果,而自然界中也有一些不同物種之間相互交配的現象。科學家們發現,亞馬遜流域作為人類最大的自然基因庫,很多鳥類之間就出現了「雜交」的現象。雜交產生的物種與自然原始物種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的。
  • 那麼鯨豚獸、獅虎獸雜交生物緣何產生
    有些生物可以衝破本身族群的限制,打破常規和其他生物繁衍而誕下雜交生物,這些雜交生物其實就是生物生殖隔離後的不完美產物。真可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眾所周知,生殖隔離是所有物種之間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不同的物種之間是無法通過交配來進行繁育,或者產生的後代是沒有辦法正常生育下一代的現象。
  • 兩種瀕臨滅絕的魚類意外成功雜交,好事還是壞事?不得而知
    據報導,匈牙利的科學家在進行雜交實驗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來自美國與俄羅斯的兩種瀕臨滅絕的魚類居然成功的進行了雜交,並且產生了一種新的魚類,也就是說這種魚不同與雜交的兩個魚種,而且還有可能會成為高產魚子醬的來源。此番消息一經曝出,就引起了廣大科學家的關注。
  • 動物森友會花朵怎麼雜交 新手雜交花朵技巧教學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動物森友會中新手雜交花朵的建議,自從玩家們發現動森的花是可以雜交的之後不少玩家就開始搞試驗田了,那麼對於沒有相關知識不清楚怎麼雜交成功率比較高,下面給大家附上雜交技巧~
  • 人類設想出的11種雜交生物:蜘蛛鯊魚和熊貓袋鼠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上並不缺少兇猛野獸,也不缺少身體結構複雜的生物。
  • 這3大「恐怖生物」,並非是來自於自然界,或是雜交實驗所致?
    地球上的生命經過38億年的發展演化,中間經過了5次生物大滅絕,同時也有大量新物種出現,目前地球上共有870多萬個物種,它們活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雖然都生活在地球之上,但是因為生存環境的不同,各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存習慣和外觀性狀。
  • 動物森友會怎麼提高花卉雜交成功率 提高雜交花朵技巧
    動物森友會怎麼提高花卉雜交成功率?相信很多玩家都特別想知道怎麼提高花卉成功雜交吧,因為雜交出來的花卉特別罕見,雖然我們平時按照正常的方法去澆花,但是成功率也是不大,下面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提高花卉雜交的方法,一起來看下吧.
  • 不,人類並非黑猩猩與豬雜交的後代
    他最近5年的工作經歷是在他的網站: 「我在遺傳學系的日子裡,對於進化論的標準解釋越來越不滿意。我研究的化石越多,就越覺得達爾文對進化過程的闡釋有根本上的缺陷。同時,在我關於雜交的研究中,我開始產生了對於進化論的另一種思考,我稱之為『穩定理論』。它能夠更好地解釋現有的數據。」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雜交水稻》,系統全面地回顧並解讀了雜交水稻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作為一部雜交水稻發展簡史呈現給讀者。文章指出,雜交水稻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朝著應用方法由繁到簡、效率越來越高、優勢水平由品種間到亞種間,甚至遠緣雜種優勢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
  • 生物雜交機器人方興未艾:有海蛞蝓肌肉的爬行怪
    「我們正在建造一個活著的機器——一種並非完全是有機體的生物雜交機器人,」研究帶頭人,博士生Victoria Webster說。海參怎麼看都不像是機器人的零部件,但是根據研究者們的介紹,海參海蛞蝓可是及其耐操的生物,它們的耐操性甚至到了分子級別。在太平洋中,隨著海潮不斷把它們在深水和潛水間推搡,海參海蛞蝓可以忍受溫度、鹽度和棲息地的大幅變化。
  • 雜交動物有什麼劣勢,為何自然界會出現雜交動物?
    但是我們人類有著強大的創造力,打破了這個規矩,於是雜交動物就出現了。最常見的雜交動物就是騾子,它是馬和驢生育的後代。騾子是少數具有明顯優勢的雜交動物,體型比馬大,身體素質強壽命長,更不像馬那樣嬌生慣養,它對飼料沒什麼特殊要求。除了騾子以外,還有獅虎獸和虎獅獸這些出名的雜交動物。
  • 一次意外,科學家讓跨越億年物種雜交,創造出不應該存在的生物!
    但即使生殖隔離嚴格存在,也會有一些特例的出現,最典型的就是獅子和老虎之間的雜交,可以生出獅虎獸或者虎獅獸,農村家裡養的馬和驢之間雜交可以誕生騾子,還有海洋館中的寬吻海豚和偽虎鯨雜交可以誕生鯨豚獸,以及斑馬和驢之間的雜交可以誕生斑驢等等…但是,上邊列舉的這些例子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雖然親本都是不同物種,但是在進化之路上分化的歷史較短
  • 美國的雜交品種寵物貓,流入國內,價格堪比黃金!
    布偶貓,又稱「布拉多爾(Ragdoll)」,發源於美國,屬於一種雜交品種寵物貓。是現存體型最大、體重最重的貓之一,布偶貓較為溫順好靜,對人友善。這是網上的介紹,基本上我覺得吧,我家的土貓也比較溫順,好像大部分的貓都是這德性吧!
  • 人猿雜交出後代,有可能嗎?前蘇聯的人猿雜交實驗
    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無論他們在形態上多麼的相似,生殖隔離是兩個群體能否真正分化成不同物種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分化以後就一直保持著獨立的個體,很少分化出新的雜交品種。生殖隔離有很多種,首先是地理隔離,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上原因分成不同的種群,使種群間不能發生基因交流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