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自造「四川方言字」引網絡熱議

2021-01-17 搜狐網

  天天都在說「吃gaga」、「嘴巴zha開」、「mie開兩半」……但這些字你會寫嗎?近日,微博上熱傳24個「四川方言字」的寫法,昨日下午,記者聯繫上川大中文系教授張一舟,他說,國家對方言字的使用並沒有嚴格規範。

  微博出現24個「四川方言字」

  近日,網友「清華南都」發出了一則囊括24個「四川方言字」的微博,每個字下都註明了讀音、字義及字性。例如:搣(mie)開兩半、吃朒朒、「垰垰角角」、嘴巴奓開……

  此微博一出,引來眾多四川網友驚呼:「原來這些字是這樣寫的嗦。」成都網友「Furukawa」稱:「沒想到還真有這些字。」

  記者隨後就這些方言字詢問了部分高校學生。一位男同學盯著紙條看了3秒,「從來沒有看到過!」

  記者查證:《新華字典》裡有四川方言

  記者就此查了《新華字典》後發現,部分方言字早被收錄其中,並有注釋。比如:「敹」讀音為「liao」,常用詞組為「敹針」,意指縫針。但網傳的24個「方言字」中,也有一些字難以在字典中找到。

  專家考證:網傳方言多為自造字

  昨日下午,記者在科華北路某小區找到了四川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張一舟,他曾參編《四川方言詞典》及《四川省志·民俗志》等語言類工具書。

  「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自造字。」張一舟為記者詳細解讀網傳的那些「四川方言字「,比如「垰「、「朒」就屬於自造字,「筶」是同音字代替,而「敹」(讀音liao)為古字。

  據張一舟介紹,「國家並沒有對方言字的使用做出規範化的限定。」

  成都晚報記者 胥帥 攝影 謝輝

  笑一笑

  我們常用的四川方言 網友提出這樣寫:

  寠:讀音nou,字義為髒:你一身好寠哦!

  泹:讀音為tan,將蔬菜放入開水鍋,稍燙撈出:泹涼麵。

  尻:讀音gou,指屁股,代指心眼黑:尻子黑得很。

  讀音song,詞義為推。常用句子:一尻一尻的。

  睩:讀音lu,詞義為瞪大眼看:你睩眉睩眼的把我看到做啥子?

  冇:讀音mo,詞義為沒有、無:我身上冇得錢。

  癆:讀音nao,詞義為毒:買包耗子藥癆死你。

  筶:讀音gao,詞義為試一下:筶一下噻。

  敹:讀音liao,詞義為縫:傷口要敹幾針。

  朒:讀音ga,詞義是肉:吃朒朒。

  搣:讀音mie或bai,詞義是掰開:搣(mie)開兩半。

  奓:讀音zha,指張開,打開:嘴巴奓開。

  垰:讀音ka,意指邊邊角角:垰垰角角。

  讀音pa,詞義軟的意思:「耳朵」。

  讀音ba,詞義指屎:屎。

  足反:讀音ban,詞義為掙扎:「足反命」。

  讀音mang,詞義為高大、壯實:那個人長得粗粗的。

  木石木:讀音ka,詞義為插入、塞入縫隙:不許木石木隊、木石木輪子。

  比一比

  字典裡說這樣寫:

  寠:讀音nou,形容詞,字義為1、髒:你一身好寠哦!2、亂:象個雞窩,好寠嘛。

  口昂:讀音ang,字義為吃得開(川西):他在這帶口昂的很;(川東)形容很苦,口昂苦。

  (以上據《四川方言詞典》主編: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癆:讀音nao,二聲,詞義為毒:買包耗子藥癆死你。

  凼:讀音為dang,指水坑,「天上明晃晃,地下水凼凼」成都諺語。

  (以上據《四川方言詞彙研究》主編鄧英樹,張一舟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 )

  敹:讀音為liao,常用詞組為「敹針」,意指縫針。

  (以上據《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2011年)

相關焦點

  • 《熊出沒·原始時代》四川方言版全國上映引熱議
    方言更歡樂,鄉音最溫暖!今日,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曝光了四川話版預告片,喜萌的四川方言,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又逗趣。在川話版的預告片中,熊大熊二說著一口四川話,「神奇哇」、「Amazing」,語氣語調自帶喜感。再加上熊貓寶寶、吃火鍋等四川元素的集合,讓人對四川話版本充滿期待。
  • 四川方言詞典走紅 內江網友質疑發音不準確
    >  「操哥」、「雞痱子」、「瓜眉瓜眼」……這些接地氣的詞語全部出自四川人民出版社於1987年出版的《四川方言詞典》,文字解釋一本正經,配上的例句「簡單粗暴」,引得網友紛紛點讚。不過,在這本《詞典》大火的同時,有內江網友表示:「發音不準確,內江自貢一帶的市民表示不服,川話是有翹舌音的。」  走紅:「方言詞典」有鹽有味  「川話詞典,內容亮得無法直視。」不久前,有網友曬出的一組詞典照片,不同於字正腔圓的「新華詞典」,照片中的詞典羅列的是各種川話方言,文字解釋一本正經,例句卻相當接地氣。
  • 四川首部方言網絡電影《以為是老大》上映
    編者按這個春天,四川方言動靜不小。3月24日,德陽一家民間劇社將老舍先生的經典話劇《茶館》改編成川話版,在德陽連演兩場,場面火爆。4月初,中華方言歌曲大賽登陸成都,招募最具特色的方言歌曲。4月28日,第一部四川方言網絡大電影《以為是老大》獨家登陸愛奇藝,引發網友關注。幾十年前,四川方言電影《抓壯丁》曾經火爆全國。
  • 《四川方言詞典》出版社回應:「撲爬跟鬥」修訂再版
    20多年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四川方言詞典》。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該詞典的內容片段,「有鹽有味」的解釋引得眾網友紛紛點讚 「簡單粗暴,深入民間,實用度爆表」。昨日,該書編者之一張一舟在接受天府早報記者採訪時,講述了編寫這本詞典的幕後故事。
  • 四川方言了解一下
    四川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19-06-12 18:12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泡jio是什麼意思?四川方言了解一下 泡jio是最近網絡上常見的流行語,關於泡jio是什麼意思,泡jio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吧: 泡jio是什麼意思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是泡腳一詞的方言的說法,比如在四川方言中就把腳讀作jio。自打養生成為全民熱議話題之後,泡jio這   原標題:「泡jio」是什麼意思?
  • 四川方言,原來有些字可以寫出來~來看看吧!
    天天都在說「吃gaga」、「嘴巴zha開」、「mi開兩半」……但這些字你會寫嗎?網友「清華南都」發出了一則囊括24個「四川方言字」的微博,每個字下都註明了讀音、字義及字性。例如:搣(mie)開兩半、吃朒朒、「垰垰角角」、嘴巴奓開… 查了《新華字典》後發現,部分方言字早被收錄其中,並有注釋。比如:「敹」讀音為「liao」,常用詞組為「敹針」,意指縫針。但網傳的24個「方言字」中,也有一些字難以在字典中找到。
  • 如果四字方言算作成語,四川人各個都是成語接龍高手
    前幾個月疫情當前,全國人民都在對吃野味這件事發表評論,其中有一條評論引起了熱議。「仙人板板哦,吃啥子蝙蝠嘛!餓癆餓蝦的胎神娃娃些,天到黑就曉得吃!這下吃個鏟鏟!來四川請你們吃筍子熬肉!」這句話裡每個字都認識,但是裡面包含的四字短語卻一個都沒聽過。如果你有閒去翻看四川方言詞典,去細究這裡四字詞的出處,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四川很多四字方言詞都夠資格算作成語。
  • 網友「挑刺」成都地鐵方言牆:有些字傻傻分不清
    位於紅星路布后街口的地鐵3號線通風口的牆面上寫滿了成都方言。  4月6日,由本報報導的成都地鐵3號線通風口繪方言一事,引發讀者大討論。點讚者認為這是種城市文化的傳承,既洋氣又學到俚語,簡直棒棒噠。不過,也有部分市民覺得,這些成都土話中,有些字寫錯了。比如「去貓黑」應該是「黢貓黑」,容易讓不了解四川文化的外地人產生誤解。  究竟「去貓黑」、「賴格寶」等土話是不是錯別字?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這些載體或許是一種食物,或許就是兩三個字的方言詞。 02 四川方言中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四川方言裡有很多詞彙都是用普通話無法解釋清楚。這些詞彙緣於四川人多年來生活的積累,只有長期生活在四川的人才能明白這些詞的細微意思。這些方言詞在外地人眼裡就是四川人的語言標誌,在四川人眼裡就是那些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只能個人自己感受的詞語。
  • 四川方言裡的「豬」
    而在四川方言裡,讀音發生些許變化,將二聲的留,讀作一聲的溜。因此「溜溜」便成了「婁婁」的同音借字,從而賦予了豬的含義。《民國南溪縣誌》中,還記載著南溪當地稱牙豬(公豬)為「牙溜」,並指出:「溜,平聲,呼豕也。」  「溜溜」是四川方言對豬的稱謂,也是四川鄉間村婦喚豬就食的聲音。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第35期:四川方言的傳承與保護(四)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一首四川話版的鄉愁有沒有勾起你對四川的無限回憶或者嚮往呢?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6集:宜賓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這次節目我們來說說四川的宜賓話。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0期:德陽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將要去的地方是距離成都大約78公裡的德陽市。
  • 男子網絡直播遺體火化引熱議 成都市殯儀館已報警
    原標題:男子網絡直播遺體火化引熱議 成都市殯儀館已報警華西都市報訊(客戶端記者 毛玉婷)11月29日下午,一則男子網絡直播殯儀館火化過程的微博引發網友熱議。微博稱,在一家名為「快手直播」的平臺上,ID為「成都殯葬服務中心」的帳號對遺體進入殯儀館,到舉行儀式、火化、下葬全程直播。據微博截圖,該帳號粉絲量為2.8萬。對此,有網友猜測,主播是一名殯儀館的工作人員。
  • 那些和佛教用語有關的四川方言
    方言是每一個地區民風民俗,歷史文化的承載。方言詞彙的詞源更是五花八門。以四川方言為例,有些方言詞彙來自通俗小說,歷史典故,有些方言詞彙來自袍哥暗語,有些方言詞彙來自約定俗成的口語。四川方言裡有一種詞源比較有趣,這些語詞不存在於普通話或其他方言中,而是從佛教用語中演變而來的。這些詞經過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運用演變後,儼然成為了正宗的四川方言。
  • 挑戰|這些四川經典方言,看看你能懂幾句
    @#¥%……&*來聽聽↓↓↓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僅僅四川就有26種地方方言(能全聽懂的簡直是人才)一言難盡啊都是四川人我卻不知道你說的啥這裡有一份四川經典的方言排名快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四川經典方言排行榜7廣安方言位置:四川盆地東北部地區方言:川黔片-成渝小片發音:聲母變異、韻母變異、有音無字、自創音節。代表地區:廣安、南充等地。
  • 四川方言丨楊明慶:摸摸匠
    文/楊明慶行動遲緩、做事拖沓、又綿又玄、不講效率浪費時間磨磨蹭蹭,四川話一個字精準概括:摸。可能應該是寫作磨蹭的「磨」,四川話讀去讀來讀成了「摸」。並把這類人中的典型代表稱作:摸摸匠。終於把作業本拿出來了,寫一個字,要扭捏半天,一會兒搞一哈橡皮擦,一會兒耍一哈削筆刀,一會兒要尿尿,一會兒要喝水。晚上九十點鐘了,作業一半都還沒做完。她實在忍不住了,準備下狠手,娃兒冒了句:「慌啥子嘛!」咦,這話好耳熟,原來是自己的口頭禪。算了,大哥不說二哥,同是「摸摸匠」,相煎何太急。
  • 四川、重慶等地的方言了解一下
    四川、重慶等地的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19-12-06 15: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瘋求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四川、重慶等地的方言了解一下 意思是:瘋了。是四川、重慶、山西等一些地區的方言。 網絡視頻作者戲精牡丹的短視頻中經常說到人心都瘋求了哇、瘋求了哇等。
  • 四川方言丨胡華強:說「瓜」
    「瓜」的基本意思就是「傻」,但在成都方言裡,「瓜」的含義遠不止於此。表示「傻」的意思:你好瓜啊,這麼簡單的題都答不出來!表示尷尬:當著大家的面你揭他的老底,弄得他好瓜啊!表示不入流:大家都很隨便,你何必那麼瓜兮兮的嘛?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回顧近些年,四川方言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上到電影電視劇,下到日常交流,只要在普通話的閒談中,突然竄一兩句四川方言就會博人開心一陣。於是問題來了,為何四川方言越來越受歡迎?簡介: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