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孤獨和不安,請你勇敢

2021-01-11 寧一柚
圖源於unsplash01

01

前段時間聽電臺的時候,聽到一個這樣的問題:「你經歷過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我想了想,目前為止最孤獨的時刻大概是剛開始實習一個人住的那段時間吧。

因為公司離家太遠,每天上班都需要公交換乘地鐵,一般早上七點就要出門。

如果遇上暴雨天,擠上公交車的時候褲子到膝蓋那截都已經完全溼了。然後冬天的時候,早上七點天還沒有亮,又很冷,還要站在冷風中等公交車。那段時間我一度覺得整個人都是沒有生機的,就好像一個沒有靈魂的機器人在完成著提前設定好的程序代碼。

到了公司游離在身體裡的意識才會慢慢的甦醒,然後下班之後又開始繼續沒有靈魂的行走。

晚上差不多八九點才回到家,然後再自己一個人去超市買菜,接著回家做飯。

為了顯得不冷清,我一般回到家就會把電視打開,至於電視上具體播的啥其實我也沒在意,只是有聲兒,會讓人覺得好像屋子裡也是有人氣兒的,不至於安靜到讓人壓抑。

太安靜的壞境,容易讓人想太多。

吃完飯坐在沙發上發呆,看著對面樓亮著燈的窗戶,我有時候會想別人家現在是什麼樣的場景呢?是和我一樣獨自一個人,還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進行著飯後活動呢?

手機上一條條未讀/已讀的微信或QQ消息,卻沒有一條是自己最想要的關心。

這大概就是最孤獨的時刻了吧。

後來,我不再一個人住了,可孤獨感還是會時不時的出現。

發呆的時候,做飯的時候,生病的時候,突然從睡夢中驚醒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孤獨感,毫無徵兆。

以前我以為這只是對生活的無奈而產生的無力感,現在我覺得或許這就是短暫的孤獨感吧。

02

而與孤獨感相伴的是缺乏安全感。

我小的時候經常會做一個夢,夢見父母把自己丟在一個地方,然後就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

就自己一個人站在那裡等,然後等太久了就順著他們離開時的路去找,找啊找啊,怎麼找也找不到。

接著就坐在地上哭,哭到感覺自己馬上要背過氣去的那種。

最後就哭醒了,醒了之後發現自己居然是真的在哭,臉上全是眼淚。

所以後來啊,我總是會有一個習慣。

無論走到哪兒,都會在心裡默默地記下走過的路。

為的就是以防萬一被丟下,還能夠憑記憶回到原來的位置。

不過,現在這個習慣好像正在漸漸消失。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不管現在走到哪兒都會帶手機,有手機就有地圖總會找到回家的路。

另一方面大概是心態發生了變化吧,覺得要丟棄的遲早會被丟棄,時間早晚的問題,無所謂了。

現在很少做這樣的夢了,只是偶爾還是會出現做夢哭醒情況。

03

有的時候,時間真的是一劑良藥,它會讓你的傷口慢慢癒合,回憶慢慢變淡,而你會發現其實那個時候的自己遠不如現在的自己勇敢。

以前害怕的時候,我會哭會鬧會尋找家人的陪伴;現在害怕的時候,我只會把不安和恐懼藏在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別怕,沒什麼大不了。

偶爾的孤獨,也讓我開始尋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來充實生活,比如重新拾起被自己丟掉的愛好,比如試著與更多的人接觸,比如多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而安全感其實自己也是可以給自己的,比如努力工作,讓自己生病的時候能夠有錢看病,餓了的時候能夠有錢吃飯,困了的時候能夠有個小窩可以睡覺。

經歷總會讓我們學會許多事情,比如堅強,比如勇敢,比如學會放下,比如重新出發。

面對突如其來的孤獨感和缺乏安全感,我想我們還需要再勇敢一點,試著與它們和解。

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讓我們感到幸福的事情。比如喝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奶茶,買到自己喜歡且很合身的衣服,吃火鍋不用排隊等位。

總會有許多有趣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總會找到另一份情感來填補內心缺失的那一塊。孤獨和不安只是我們有限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適當的時候,新的插曲就會成功接棒。

所以,不要因為一時的孤獨和不安,就放棄對溫暖的渴望,對光的追逐。每個人都值得被溫暖包圍,被愛光臨。

願你我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太陽,好好生活。

作者簡介

微信公眾號:寧一柚;95後偽文藝少女一枚。喜歡文字卻不擅長寫作,偶爾練筆,只為娛樂。

人生目標既膚淺且庸俗,現在正在努力養活自己。

相關焦點

  • 趁年輕時練習孤獨、適應獨處、面對不安
    不要輕易被安慰近來,也有許多人為了排解孤獨與不安而沉迷於網路。「鴻上先生,你知道網路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嗎?」有位觀眾看完我的戲之後,在問卷調查中寫了這段話。「並不是因為太沉迷網路而不去學校上課,或是對工作馬馬虎虎,也不是因而導致夫妻關係淡漠,這些事情都不重要。最大的問題,就是『可以輕易得到安慰』。」
  • 孤獨,源於內心的不安
    」孤獨,源於內心的不安「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很不理解,這孤獨啊,不就是沒有朋友的獨處、無人談心的委屈嗎?後來見過和經歷過了一些事情,才漸漸的明白這句話的淵源。我有一認識十多年的朋友,為人性格開朗,廣交朋友,有各種朋友圈,生活非常的豐富。
  • 往後餘生,找一個不會讓你孤獨不安和失望,也愛得起你的人
    「他不愛你,他讓你有了孤獨的感覺」 培根說:「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兩個人的生活,一定要比一個人更好。 我一直堅信一句話:「如果兩個在一起,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孤獨和無助,那不如繼續一個人呆著。」 感情中最怕的是什麼?明明是兩個人應該惺惺相惜的小日子,卻過出了一個人的孤獨寂寞冷。
  • 劉晨軍:認識到自己的孤獨和不安,就成長了|企業家夜讀
    在長大成人的某個階段,我們會強烈地感受到「對孤獨的不安和寂寞」。就算有家人、朋友或戀人在身邊,還是感覺自己孤單一人,因而畏懼不已。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一種疏離感充斥心頭。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就代表你已脫下童年時代的救生圈,開始獨立。我認為能接受人是孤獨的事實,便是長大成人的標誌。「正因為你是孤獨的,你才能與人相遇,建立關係。」
  • 我總感覺不安和孤獨,卻找不到真心愛我的人 | 諮詢師信箱
    一方面,來源於自己對自己能力、價值和珍貴的認可。愈發能夠欣賞自己,認可自己,心疼自己的人,愈不容易被不安全感侵襲,因為他們自己就是自己的安全島,自己就是自己的安全感來源。所以,真的很想請你想一想,自己身上值得別他人欣賞的50條優點是什麼?你也許會覺得「沒有那麼多」,但也許只是你忽略了他們。
  • 公務員的"孤獨"和"不安"
    這一原理對組織而言,是指一種制度形成以後,會給這個集團形成一種既得利益,他們對制度就會有強烈的要求,進而鞏固和強化現有制度,即使有新的更有效的制度他們也只會保守地忠於現有制度。比如官僚主義,但腐敗和不公也為人們所痛恨,除此,政績化、功利主義、冷漠作風、單位主義都在異化和削弱公共服務的質量,在招致社會的不滿和批評之外,公務人員自身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不安感。
  • 鄧紫棋與蜂鳥解約 勇敢面對絕不退縮
    鄧紫棋與蜂鳥解約 勇敢面對絕不退縮時間:2019-03-07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鄧紫棋與蜂鳥解約 勇敢面對絕不退縮 進入三月,藝人們為了緩解網友二月吃瓜太膩,紛紛從戀愛懷孕生子的瓜轉到了合約上,前不久,楊洋與《漢之雲》的合約結束沒多久。
  • 一個人會孤獨不安的星座,害怕寂寞,需要人陪伴
    一個習慣被人群所簇擁的人,是很難接受孤獨的環境的,他們只有在眾人陪伴的時候,才會感到快樂。主筆:老妖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安全」的感覺,只要處於一個人的狀態,他們就會感到孤獨不安,因為害怕寂寞的人,只有被人群所簇擁,才會體會到大家的熱情和呵護。那麼,哪些星座需要人陪伴呢?
  • 真正強大的女人,不會自怨自艾,而是勇敢面對
    而真正強大的女人,不會自怨自艾,而是勇敢面對。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自怨自艾不會讓人憐惜。這個社會是殘酷的,大家都在這樣或那樣的競爭中前進,又在數不勝數的質疑聲裡埋頭苦幹,誰都不比誰輕鬆。你遇到的苦難和挫折與別人相比,也許還是小巫見大巫。別人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又怎麼會有閒暇顧及你。
  • 月光海洋,請帶我去流浪(送給每一個孤獨的人)
    也許,你會好奇我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可思議的瞎想?因為:我孤獨!生而孤獨!那麼我想問一問,在這座鋼鐵洗鍊的城市裡,到底有多少人如我一般,時常會被不為人知的孤獨圍繞?而這份孤獨的感覺就像:在沙漠裡等一場雨,不是等不來,但卻稀有無常!
  • 動漫經典語錄:為了你任性的勇敢
    1.傷心和委屈的時候,可以放聲大哭,但是哭完後記得洗把臉,然後拍拍自己的臉,擠出一個微笑給自己看。告訴自己,哭完了,就該忘掉,然後重新開始。記得,每天的陽光都是新的。2. 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生命中總有那麼一段時光,充滿不安,可是除了勇敢面對,我們別無選擇。3.十年前你是誰,一年前你是誰,甚至昨天你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誰,以及明天你將成為誰,只要內心不亂,外界就很難改變你什麼。不要豔羨他人,不要輸掉自己。
  • 《哈爾的移動城堡》,唯有愛讓人勇敢無畏,一部戰勝孤獨的電影
    《哈爾的移動城堡》,唯有愛讓人勇敢無畏,一部戰勝孤獨的電影生活中總有那麼幾部電影,讓你覺得回放幾次都覺得不夠。對於我而言,哈爾的移動城堡這部片子,就是這樣的存在。如今的生活中雖然沒有戰亂,但充斥著隱形的硝煙,我們都希望等到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並肩戰勝內心的孤獨。影片的開頭是一個關於這個「城堡」的特寫,它如同一個巨大的長著四隻腳的怪獸,一半在雲海之中一半在山坡移動前行,並發出如火車噴氣般的聲音。這就是霍爾的家,它由火怪,卡路西法做動力推進。不同的觀眾對於城堡的理解有不同的定義,在我看來,城堡代表就是霍爾那顆與世隔絕的內心。
  • 我的戰疫故事|楊彤:慢與孤獨
    是否說他們並不喜歡與自己呆在一起,與自己相處使他們不安?原來的我也是如此,落單對我來說意味著不被他人接納,不願落單是否是否意味著我不願意被「我」接納?我忽然有了一絲竊喜,正如書上所寫,「孤獨藏著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脫胎換骨」。歌德也曾說過:「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是啊,思想使孤獨豐滿!
  • 一個人再怎麼孤獨,也請好好吃飯
    在那所溢滿了陌生與不安氣氛的學校裡,一個只有七歲的小女孩兒,第一次觸碰到了大人口中常說的「孤獨」。父母總是很早地起床,所以我就很懂事地自己做早飯,把肚子填得飽飽的然後暖暖和和地去上學,雖然學校裡並沒有朋友。
  • 陳奕迅《孤獨患者》: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聽懂已是傷心人!
    文/歌聲君,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最近的熱搜每一天都在刷新歌聲君的三觀,感覺這個星期的熱搜真的熱到爆。總的來說就是生命的消失和愛情的消逝,都是我們不願意面對的問題,通過媒體,不斷放大,成為風頭無兩的社會熱點。小編覺得,生活在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了。
  • 這是世界上最孤獨、卻最勇敢的雪橇犬!
    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工作,也許要出乎人們的想像,因為他們要在大自然的荒原中獨行,只伴隨著一群雪橇犬。 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最孤獨卻又最暖心的工作?因為他們雖然在荒涼的冰原和寒冷的天氣中獨行,但還好有一群雪域王子的陪伴。
  • 記住這幾個小方法,網友:勇敢做自己
    記住這幾個小方法,網友:勇敢做自己小編相信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害怕高,人們在很高的地方往下面看的時候都會有點頭暈,但是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怕高,其實說白了的話這是一種人們心理上的一種疾病,造成我們害怕高的原因有很多種的,最主要的還是我們心裏面原因才是恐高的主要原因,於是很多人就都有了恐高症,有人害怕封閉、孤獨,於是就有幽閉恐懼症;有的人不能看到一些密密麻麻的東西,有的人便有了密集恐懼症了
  •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只有經歷了成長和勇敢面對,才會變得更強
    很多人都聽說過鷸蚌相爭的故事,想必大家對鷸蚌相爭的故事十分的感興趣,但是一隻鷸的成長的過程也是十分的有趣,他們也會害怕,也會勇敢但是總有人敢於去面對,去迎接新的世界。這個時候,一隻鷸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好奇的看著周圍的世界。
  • 學會識別腦中的想法:在感覺焦慮和孤獨時,你在想什麼?
    所以,我們要試著放棄安全行為,勇敢面對。在書中,作者也推薦了一個微型實驗:第一步是,明確一下你為了保護自己都做了些什麼:比如你在和同事說話前進行演練,考慮每一個細節以防出錯和冷場。第二步是思考一下什麼可能會出錯:就是說預測一下如果不使用安全行為,會發生什麼事,最糟糕的情況會是什麼?第三步是,明確改變行為模式所帶來的效果。
  • 每個人都是一隻孤獨的「刺蝟」,卸下那些刺,勇敢追求夢想與愛吧
    巴洛瑪是個和同齡人不一樣的少女,還沒滿十二歲的她便知道很多人生哲學。她用攝像機觀察著這個世界,還自己配上獨白。在看了周圍人,爸媽,姐姐,爸爸們的好友後,她對人的劣根性很失望。她決定自殺,想一點一點服掉安眠藥。不想,卻被女看門人荷妮改變。荷妮在大家眼裡是個脾氣暴躁的中年婦女,但巴洛瑪卻看出她和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