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進入「後百億時代」

2021-01-08 同花順財經

三隻松鼠品牌公關總監殷翔表示,公司未來10年戰略,將圍繞「十字方針」展開――「質高價優、新鮮、豐富、便利」。

2019年12月3日,三隻松鼠2019年全渠道成交額破百億大關,成為休閒食品領域首家年銷量突破百億元的企業。

在過去,中國休閒食品90%以上企業都是10人規模以下的小微企業,大企業較少。進入「百億俱樂部」,意味著三隻松鼠能夠更加引領創新,打破休閒食品行業小、散、亂的格局。

三隻松鼠品牌公關總監殷翔表示,公司未來10年戰略,將圍繞「十字方針」展開――「質高價優、新鮮、豐富、便利」。

「有速度、有質量」的100億元

從創業開始,「松鼠速度」一直讓業內驚嘆。

2012年,36歲的章燎原帶領幾名年輕人投入電商,創立三隻松鼠。

從第一聲「主人」到果殼袋、開口器、封口器、溼紙巾,萌萌的松鼠形象、超預期服務加上過硬的產品品質,俘獲了無數消費者。

創立7年來,三隻松鼠累計銷售堅果產品超過300億元。自2014年起,連續六年位列天貓商城「零食/堅果/特產」類目成交額第一名。

2018年5月「中國品牌日」,人民日報評選產生最受公眾歡迎的中國品牌榜,「三隻松鼠」榮登最具潛力榜,被譽為「下一個國貨領頭羊」。

2019年7月12日,成立僅七年的三隻松鼠穩步走進深交所,成為「國民零食第一股」。

2019年「雙十一」,三隻松鼠全渠道實現銷售額10.49億元,引起福布斯、路透社、彭博社等國際傳媒巨頭的關注,被視為「中國品牌崛起的典範」。

截至2019年12月12日,三隻松鼠每日堅果全渠道年銷售額突破10億,成為該品類首個年銷破10億的品牌。

如今,又一個「第一」誕生了。

截至當年12月3日,三隻松鼠全渠道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成為國內休閒食品行業首個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的品牌。

達到這一成績,並不容易。

中國食品界百億規模以上的企業不少,如伊利、康師傅、農夫山泉、海天味業等等。但休閒食品企業達到這一規模的,三隻松鼠是第一家,而且僅用了7年。

這是「有速度」的100億元,也是「有質量」的100億元。

從品類看,三隻松鼠實現了從堅果品牌向全品類零食品牌的轉變。

從最初的高毛利堅果零食起家,三隻松鼠現已形成堅果、果乾、烘焙、肉食四大核心品類,向消費者提供近600款SKU,實現了全品類覆蓋。

其中,芒果乾、酵母麵包以及近期推出的新品紙皮核桃、桑葚幹、輕格華夫餅、甜辣鴨系列等產品均備受消費者喜愛。

從品質看,進一步提升了「新鮮度」。

人類自古對食物的需求,最好是現摘現吃、現做現吃。過去,三隻松鼠產品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大約需要30-40天時間,這已是行業的領先水平。

如今,三隻松鼠進一步提升周轉率,確保消費者收到的產品距生產日期在一個月以內。未來,三隻松鼠計劃將這一時間進一步壓縮,甚至實現「隔日達」。

從業態看,誕生於天貓的三隻松鼠,已完成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渠道布局。

在線上,三隻松鼠天貓線上市佔率幾乎等於其他休閒食品品牌第二、三名之和。

在線下,截至2019年12月31日,以品牌、體驗為目的的松鼠投食店達108家;能更便利地觸達用戶的松鼠聯盟小店達278家。

從用戶看,擁有大量「未來消費主力軍」。

目前,僅天貓旗艦店便擁有超3400萬粉絲。而且,其中有大量年輕、追求品質的中產階級,這些都是未來消費主力軍。

以產業聯動引領行業變革

三隻松鼠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對於休閒食品行業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一直都是小微企業居多。

原因在於,過去在休閒食品產業鏈上,前端的種植、中端的製造、後端的商貿流通是分隔的。加上中國地域廣闊,產業間的聯動遠遠不夠。

然而,今天的消費,不僅是生產能力驅動的,更是消費需求驅動的。任何企業如果不與上下遊聯動,不去貼近消費者,不去迎合消費升級趨勢,一兩次做出了受歡迎的東西是運氣。如果一直做,最終一定會遇到大坑。

正因如此,休閒食品行業小、散、亂局面長期難以破局。

如何實現休閒食品行業的整體蛻變?近年來,以三隻松鼠為代表的創新者不斷出現,改變了行業,也壯大了自身。

第一個創新之處,是不再「自產自銷」,而是從商貿流通環節切入,將種植、製造、流通環節進行融合,促進產業聯動。

具體分工是,三隻松鼠主要從事研發、採購、銷售和運營業務,在原料種植養殖及產品生產加工環節,則與全國各地的種養殖基地、加工廠合作。

該模式,恰恰符合消費升級及產業發展趨勢――作為貼近市場、更懂消費者的商貿流通企業,三隻松鼠有組織、有計劃地推動產業鏈升級。

舉個例子,「研究消費者需求」這句話幾乎每個企業都會掛在嘴邊,但真正擁有一套有效方法的企業並不多。

「很多人天天在研究用戶需要什麼,其實用戶是很難被研究的。我們研究的,是其他企業給消費者提供了怎樣的產品和服務,只要超過它們,就是超過了消費者的預期。」殷翔說。

第二個創新之處,是在現階段採取「重規模、輕利潤」的打法。

有了規模,才能迅速佔領市場,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有了規模之後,才能以「規模化的創新」,促進整個行業的進步。

譬如,基於數位化供應鏈的效率優勢,三隻松鼠能做到在原材料暴漲的情況下,保持銷售端價格不變甚至下降。

如爆款產品豬肉脯,銷售價格通過供應鏈管理價格上漲控制在15%以內;每日堅果原材料成本上漲20%,三隻松鼠銷售價格反而下跌5%。

進入「百億俱樂部」,意味著三隻松鼠能夠更加引領創新,去打破休閒食品行業小、散、亂的格局。

「三隻松鼠率先突破百億,將提振整個行業士氣,促進行業發展。」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江蘇省食品科技學會秘書長王周平說。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閒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首席科學家畢金峰則表示,百億規模企業的出現,可能會帶動生產製造類企業的進一步專業化,以及銷售類企業的橫向整合。

數位化賦能供應鏈

模式創新,支撐起了三隻松鼠百億規模。如果進一步探究是哪些因素支撐了創新,那麼,最核心的答案,則是「數位化供應鏈平臺」。

對於提出「不請代言人、不過度設計包裝、不盲目定高價、不投放高額硬廣、不高高在上」的三隻松鼠而言,數位化供應鏈平臺聽起來挺「樸實」,但也確確實實地切入了行業痛點。

國內休閒食品行業數位化進程一直相對緩慢,但三隻松鼠在這一領域已早有布局。早在2015年,三隻松鼠便投入上千萬元自主研發了「雲品控平臺」。

該系統最大功能,是加強了三隻松鼠與整個產業鏈合作客戶的信息流通,讓消費端數據能回流生產端,讓供應商「聽得見炮聲」,根據市場變化隨時改進工藝。

「雖然不是自己的工廠、自己的基地,但我們通過數位化技術把每一個環節都進行連接,可記錄。」殷翔說。

夏威夷果就是個典型案例。

「產品很好吃,但是不好剝殼!」在三隻松鼠雲品控平臺上,這曾是消費者對夏威夷果最多的負面評價。

如何解決?三隻松鼠團隊結合夏威夷果殼的弧度特性絞盡腦汁,最終發明了弧形鋸,能將果殼上的切口由180度擴大到300度,且不影響果仁的完整性。

此舉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配合松鼠贈送的開果器,一下子解決了剝殼痛點。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一創新三隻松鼠並未藏私,而是申請專利後開放給全行業使用,名副其實地發揮了「平臺」作用。

而針對消費者反饋的其他問題,三隻松鼠還組織專人對夏威夷果進行配方調整,並聯合中國科技大學研發利用高光譜技術去發現壞籽並進行剔除。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一款新品自市場洞察到生產製造要歷經18個月。如此長的時間周期,錯過的可能不僅是一款爆品,更可能是品類開拓的機遇。

三隻松鼠能根據消費者反饋追溯上遊,快速反向定製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最終結果就是能在40天完成自用戶洞察到產品上線,繼而推陳出新。

有增,自然也有減。

三隻松鼠能根據數據分析,剔除同質化程度高,或及不符合健康趨勢的產品,新增在概念、原料、工藝等方面有創新有競爭力的產品。

從匯集海量數據,到數據全鏈路回流,再到深度運營數據倒逼生產……在三隻松鼠,類似案例還有很多。

2018年,章燎原帶領員工拜訪了2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與工廠端建立了聯繫,將原本規模小、業務分散、同質化高的食品生產企業聚合在一起。

如今,三隻松鼠將中央品控平臺升級為數位化供應鏈平臺,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數位化。

人民日報、華爾街日報等在內的國內外頂尖媒體都評價松鼠為「下一個國貨領頭羊」、「中國品牌崛起的典型」。在三隻松鼠看來,要當好「國貨領頭羊」,需要具備「做好用戶需求洞察」的能力。如今,通過數位化系統及系列體制機制創新,三隻松鼠能有效用戶需求洞察,縮短從工廠到消費者的距離,實現對原料端、生產端、渠道端、消費端的高效把控。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外界對於三隻松鼠在生產環節的代工模式褒貶不一。實際上,這一觀點本身有待商榷。

「代工模式沒錯,代工企業中不可能沒有質量管理,iPhone就是代工的。實際上,代工分解了生產成本、能耗壓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規模,有利精準於質量管控的實現,是實現效益、利潤提升的重要方式。」畢金峰說。

「後百億」時代的挑戰:增長、管理、責任

對於「後百億」時代的三隻松鼠而言,推動有速度、有質量的進步是個「不間斷」的過程。就如章燎原所說,「未來還有增長、管理、責任等更大挑戰等著我們。」

圍繞增長,三隻松鼠提出,要進入全球500強,做到千億規模。

瞄準千億目標,線上、線下都有機會。

由於高衝動、非目的性消費的特徵,國內休閒食品線上人群滲透率約為19%,遠低於護膚品(35%)、化妝品(27%)、嬰兒奶份(22%)等快消品。

目前,三隻松鼠在天貓和京東的滲透率為11.87%和5.57%,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線下,則推進直營和加盟,重視松鼠聯盟小店的拓展。

三隻松鼠線下包括投食店、松鼠聯盟小店、零售通等分銷和團購渠道。投食店定位於品牌宣傳,小店定位於觸達更多消費者,零售通等定位於傳統渠道鋪貨。

2020年,松鼠聯盟小店的目標是1000家店,屆時將初步達成「點線成面」的規模效應;2025年開店目標是1千家投食店,1萬家松鼠聯盟小店。

其中,松鼠聯盟小店本質是「賦能」――公司對松鼠小店給予很多支持和幫助,如為解決流動資金不足,給予店長融資50萬元;成立城市戰隊,全程幫扶店主;優化物流,最快4小時達;未來將開放一人多店以及「縣城承包製」等措施。

這些,都決定了聯盟小店自誕生之日起便與眾不同。在三隻松鼠品牌勢能加持下,吸引了數萬意向加盟者,目前仍以每周500人次的速度在增加。

「十年衝千億,平均年增長率近30%,不容易,也不是不可能,要看具體公司戰略的實施和達成度。」畢金峰說。

管理升級,也符合百億企業的發展規律。

「創業企業必然有一個紅利期,有紅利時,有沒有管理體系不重要,把價值觀做好,往前衝就行。但紅利期走完時就要進入管理期,這時就得看管理體系是不是很牛了。」殷翔說。

下一步,三隻松鼠將繼續強化供應鏈管理,計劃聯合加工環節合作夥伴共建「聯盟工廠」,實現全流程的質量監控、數位化訂單、製造倉儲一體化。

聯盟工廠的核心,是「讓零售和製造一體化」,實現數位化的重構。

「我們計劃在無為園區打造中國首個『新製造園區』,會讓20個不同品類的合作夥伴集體入駐園區,由他們經營,我們來統籌。」殷翔說。

通過園區,三隻松鼠將進一步縮短貨物到顧客手中的速度。

那時,近一百個產品生產出來直接到傳輸帶上,通過倉配直接觸達消費者家門口的松鼠聯盟小店。顧客吃到的,可能就是前一天生產的產品。

在管理方面,南昌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黃贛輝建議,為鞏固三隻松鼠的行業領導地位,還必須控制不可複製的模式,「比如在原料資源方面形成獨特優勢。」

責任,則體現在消費者、員工兩個層面。公司之所以叫公司,這個「公」字就是其社會責任的體現,公司越大,責任越大。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三隻松鼠一端連接著數百供應商,一端連接著上億消費人群,築牢這道安全防線,責任重大。

目前三隻松鼠內部成立了一級質量中心,下設供應商質量管理、自有工廠質量控制、物流倉儲質量管控、線下門店食品安全管理、專業檢測、質量標準及數位化管理等六大職能板塊。

據了解,下一步三隻松鼠將不斷補缺升級,不斷完善優化質量管理體系。

針對員工,三隻松鼠希望把公司打造成一個育人的平臺。

「要成就人才,才能通過人才的力量驅動組織走得更遠。公司建立了一個500強的願景和使命,本質不是去追求這個結果,本質是要由這些事去培養人,因為所有的事都是『因人而成的』。」殷翔說。

來源: 投資者網

相關焦點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2020年的「雙11」對於有著「國民零食第一股」之稱的三隻松鼠而言,意義非凡。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踩在網際網路鼓點上迎風生長的三隻松鼠,具備敏銳深刻的洞察力和應時而變的敏捷身手。後流量時代,敏捷的松鼠如何依託"供應鏈"和"品牌"的雙輪驅動,讓千億夢想落地,走出長紅之路?經歷8年的高速增長,三隻松鼠一路奔跑,成為中國休閒零食領域首家年成交額破百億元的企業。站在百億體量的新路口,何去何從?三隻松鼠給出的答案是"一減一加"。"一減"是指動態縮減一半的SKU,實現從全品類回歸"堅果果乾+精選零食"的戰略轉身。
  • 三隻松鼠的「萌」生意
    9月19日,三隻松鼠官方對外宣布,截至當天上午9點,三隻松鼠在天貓平臺累計銷售突破100億元,成為天貓平臺首家破百億的快消品牌。2012年登陸天貓,到如今百億銷售額,三隻松鼠用五年時間,與美的和小米一起,成功躋身天貓百億俱樂部。
  • 過鼠年買松鼠,看三隻松鼠如何玩轉「中國年就是三隻松鼠」
    而今年剛好是鼠年,和三隻松鼠的「鼠」喜慶的「撞衫」了,一向善於抓住機會造勢的三隻松鼠當然也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時機:事實上,三隻松鼠最近推出的一波「中國年就是三隻松鼠」的主題營銷也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在電商營銷領域深根多年,三隻松鼠很快就領會到活動背後的邏輯,經過福利鼠們的熱烈討論後,決定今年聯合微信和微博搞點大事,並且開展了松鼠中國年集卡送福活動。首先,微信端開展小程序「三隻松鼠金鼠送福」活動。
  • 三隻松鼠失寵
    同年6月19日,三隻松鼠正式上線,喊出了第一聲「主人」,成為初代淘品牌。對於很多「主人」而言,初識三隻松鼠是在幾個月後的「雙11」。搭上了中國電商行業發展快車的三隻松鼠,上線還不到5個月,就在當年「雙11」奪得了天貓堅果零食品類的銷售冠軍,當日銷售額達766萬元。
  • 三隻松鼠 四面楚歌
    全文3055字,閱讀約需7分鐘文 | 楊碩編輯 | 楊旭然成立四年的三隻松鼠便登上了「休閒零食龍頭」的寶座,用八年時間營收突破百億。在年輕人追捧的各大劇集、綜藝節目中,三隻松鼠的廣告植入也格外搶眼。從堅果做到多品類零食,從線上走到線下,章燎原的激進選擇,是最終鋪就企業的二次增長道路,還是加速這家企業的消亡,讓它最終成為電商蓬勃時代的一顆流星?成也線上,痛也線上零食行業品牌的發展變化,緊跟著時代的腳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質匱乏的時期,人們很難買到零食。
  • 5年、6億包、100億元,三隻松鼠的「萌」生意
    9月19日,三隻松鼠官方對外宣布,截至當天上午9點,三隻松鼠在天貓平臺累計銷售突破100億元,成為天貓平臺首家破百億的快消品牌。  2012年登陸天貓,到如今百億銷售額,三隻松鼠用五年時間,與美的和小米一起,成功躋身天貓百億俱樂部。
  • 市值腰斬,三隻松鼠還有未來嗎?
    來源:一點財經自2019年7月上市後,三隻松鼠股價一路走高,成為零食消費領域的標杆企業之一。可是近來,在整個市場尤其是消費行業走高的同時,三隻松鼠卻逆勢走低。2020年5月19日,三隻松鼠市值高達360億元,然而12月31日,三隻松鼠市值已下滑至163億元。
  • 漲停後的三隻松鼠,創始人離安徽首富還有多遠?
    7月15日,三隻松鼠一字板開盤,這是繼7月12日,其登陸創業板漲幅44%後的第一個漲停板,價格為23.25元,市值93.23億,下一個交易日將順利突破100億。只要三隻松鼠不停地頂10個板,或者其市值超過200億,那章燎原成為安徽首富就可實錘。
  • 三隻松鼠:以積極、健康、快樂的三隻松鼠動漫角色「松鼠小酷...
    投資者問:在網際網路時代,隨著網購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渠道優勢越發得成本增高和捉襟見肘。請問貴公司在品牌的塑造以及美譽度上有何宣傳計劃?
  • 解密三隻松鼠:問題頻發股價卻暴漲的真相
    三隻松鼠一上線便進入快車道,據官方統計,2019年全渠道成交額突破百億。解鎖同一成就,旺旺用了16年。作為A股多品類零食新零售企業中破百億的第一家,三隻松鼠用了不到8年時間。雖然休閒食品行業三巨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和百草味希望擴大差異化,三隻松鼠重視下沉,良品鋪子主打上行,但三者市佔率並未明顯拉大。最新數據顯示,17-18年三者市佔率保持穩定,頭部優勢顯著。
  • 立志開1萬家店的三隻松鼠,艱難轉型
    幾個月前,三隻松鼠大股東減持的時候,蜜姐也曾提醒要謹慎點(詳見:三隻松鼠淨利潤下滑近3成!增收不增利,大股東落袋為安?)。2012年,「松鼠老爹」章燎在安徽蕪湖創辦了安徽三隻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三隻松鼠的崛起是值得矚目的,創辦僅8年,於2019年7月12日,正式登陸A股上市;同年成為首家營收破百億的休閒零食企業!
  • 新時代的蘋果故事——解碼三隻松鼠的創新之道
    然而,進入相對流量分散的「視頻時代」後,一切就有了變化。企業通過「小快抖直B淘」(小紅書、快手、抖音、直播、B站、淘寶)的全域營銷,不僅能快速實現用戶傳播,還能實現直接銷售。在此背景下,聚焦單品類的新品牌,更易達到「傳播+銷售」的目標,並迅速建立品牌認知。於是,元氣森林、小仙燉這類單品類品牌迅速崛起。這一現狀,倒逼了三隻松鼠改變戰略。
  • 六看三隻松鼠:「國民零食第一股」的成長性分析
    文 / A股頻道出品 / 節點財經提到堅果零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三隻松鼠。這個成立於2012年的新品牌,抓住了電商發展的時代紅利,短短數年便成為行業龍頭,書寫了食品快消市場的奇蹟。三隻松鼠爆款單品「每日堅果」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都放慢了發展的腳步,零食行業同樣遭受衝擊。在此情況下,三隻松鼠也開始了新的思考,宣布從高速發展進入到良性穩健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為此章燎原表示,「今年的雙11是我心裡最踏實的。」
  • 良品鋪子、三隻松鼠,誰能更勝一籌?
    1論體量,三隻松鼠一馬當先2019年7月,三隻松鼠的上市讓「松鼠老爹」章燎原一度登頂安徽首富。不過,這僅僅是開始,這年末,三隻松鼠超過101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國內休閒食品領域最快破百億的公司。從嘗試在天貓上賣堅果到營收破百億,章燎原只用了短短7年。
  • 同比增長超50%,三隻松鼠烘焙品類倍速領跑中保市場
    從堅果到全品類,從線上到全渠道,國民零食三隻松鼠以線上經濟強勢起跳,通過全品類全渠道布局,成為國內最快實現百億營收的休閒食品企業。傳統強項堅果之外,三隻松鼠烘焙品類近年來增長迅速,在國內中保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未來將大舉拓展短保市場。
  • 三隻松鼠的品牌故事
    01接下去,我來為大家重點講一下三隻松鼠的故事。2012年7月22日,銷售進入天貓商城堅果類目50名排行2012年8月23日,從第一單到日銷售1000單(10萬元),三隻松鼠僅僅用了63天,創電商發展速度的奇蹟。2012年8月25日,三隻松鼠上線的第65天,在天貓堅果類目銷售躍居第1名。2012年11月11日,首次參加雙十一大促,日銷售766萬,刷新了天貓食品行業單店。
  • 三隻松鼠憑什麼被吃貨捧上市?
    這份自信的底氣背後,是三隻松鼠從誕生之日起交上的,連續七年銷量保持天貓食品類目第一,這份亮眼成績單。趕上網際網路風口,從競爭異常激烈的電商時代崛起,三隻松鼠早已運籌帷幄。高調出場故事始於2012年。超預期體驗「這是一個只在網上銷售的食品,幾乎看不到它的廣告,我知道它,也是朋友的介紹。」多年前,三隻松鼠才剛剛起步,金山 CEO傅盛購買三隻松鼠後,就忍不住發微博分享了這樣的感受。「這證明,在網際網路時代,打動用戶最好的方法就是產品超出預期,而讓產品超出預期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些我們都麻木的細節重新思考。」
  • 上市被推遲到7月3日,三隻松鼠想說「塵埃落定」何其難
    2014年,三隻松鼠全年網絡營收就接近10億元。在上線天貓商城後兩個月時間,就將堅果類目的銷售冠軍收入囊中。去年,三隻松鼠全年營收達到了70億元,短短四年時間就增長了7倍多。在三隻松鼠的成長路上,受到不少資本青睞,可以說是資本加持推著它快速發展。2012年,章燎原創立三隻松鼠後。
  • 被數據「圈」住的三隻松鼠
    「他那是打了勝仗後的如釋重負。」曾供職於三隻松鼠的鼠小元(化名)向《財經》新媒體回憶,「雙十一」戰績,是章燎原最關注的數據之一。歷年「雙十一」,讓三隻松鼠籠罩在「網際網路零食銷量之王」的高光之下,也成為內部員工最具儀式感的狂歡。時至今日,首次備戰「雙十一」的場景仍為老員工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