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好人總受苦?《道德經》:壓制小人的最好辦法其實是這個

2020-12-03 都市700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卻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可也許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感受:怎麼受苦受難的總是善良的人,而那些耍心機手段的小人卻混得如魚得水,日子也過得十分滋潤。這是怎麼一回事?天道不是更偏向善良的人嗎?好人不應該有好報嗎?

當我們在生氣小人為何無病無災、逍遙自在,只盯著這些表象之時,卻沒有明白種種亂象之外,存在著我們認知之外的緣由。

一、善惡標準不依賴於人心,而關乎是否遵守天道

常道無道,常名無名。我們所認為的善惡,其實都不過是受到自身的利益影響而做出的主觀判斷,而非基於全局整體。而天道卻則不是站在我們的主觀感受上,而是站在天道的客觀角度去判斷,災禍伴隨的也往往是那些不守天道之人。

我們所認為的善,對於天道來說,還是太局限。比如說,有個人,一直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但事實上,對於整個天道而言,此人實際的一些言行又並不符合要求,心中存有掩於「善行」之下的妄念和執念,這樣就會由心驅動引發出一些行為上的偏頗,那就會引來禍端。

所以一個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困擾和打壓,其實主要還是看此人言行舉止是否符合大道,此「道」非「常道」,它是萬物本源,生萬物,藏於萬物,以百態存於自然,而絕非拘泥於某一種自以為是的「善」。

二、善與惡的回報,不在目力所及範圍,而在內心

事實上,很多人對於善惡之報的期待還在於物質獎勵上,但對於真正的善良而言,善良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善良的人內心溫和,充滿陽光,他們眼中的世界充滿溫暖和善意,生活也會過得十分幸福滿足。

而小人眼裡的世界,則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即使他們用手段獲得了一時的好處,但內心早已被自己的戾氣腐蝕,一直處在一個受盡煎熬折磨、疲憊不堪的狀態。這就是對小人最大的懲罰。

所以如果想要壓制小人,《道德經》告訴你,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自己要遵守天道。「愚人與人鬥,智者應天道」,那些愚昧的人天天計較瑣碎小事,與小人互相使手段,殊不知,這只會讓自己失了本心,甚至會淪為自己昔日最看不起的小人。而智者則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凌駕於事件本身之上,冷靜地分析一切,將遵守天道作為人本身發展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順應天道,得到天道的幫助。

想得越多,越算計,反而會越為生活所累,在日益複雜的現代社會裡,學會簡單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我們要順應自然,遵從內心,跳出人本位,才能真正發現生命的奧秘。

如果我們還想學習更多的大道智慧,就可以來讀讀《道德經》。《道德經》是老子對自然萬物,對人生、社會等方面進行觀察後所做的哲學思考,體現了他的自然觀和人生觀。

魯迅先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總之,《道德經》是一部值得你去反覆閱讀反覆體驗的文化典籍,將為你提供全新的啟迪。

相關焦點

  • 《道德經》:遇事懂得變通,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道德經》:遇事懂得變通,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何為君子?何為小人?用一句古詩來形容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就是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做人有個標準,不偏不倚,這才為君子。小人就是為了利益能夠去做任何的事情,或者是輕易的在利益面前妥協,這叫小人。但是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把握好自己心中的標準,凡事也就不需要分的非常的詳細。如果在日常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並不考慮實際情況,一定要按照規章來辦,這也不是君子,這叫軸。
  • 好人未必有好報?《道德經》8字道破真相,善人長嘆:知道得太晚
    可事實卻往往是小人得意,好人受罪。於是就又有了一個說法:「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可即使這樣,我們也很難滿意。那究竟上天對待善惡之人的態度是怎樣的呢?《道德經》給我們提供了解答。《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道德經》名言精選——感悟豁達的人生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仁慈的人,在大義面前才會勇敢,小人只是內強中幹,色厲內荏;儉樸淡泊,才能心胸廣闊;不驕不滿,不敢為天下先,將來才會成為大器。二,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道德經.第七十九章》當和事老,用調解的方法來對治很大的怨恨,即使表面解決,必然還會留下殘餘的怨恨,這怎麼能算是妥善的辦法呢?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只有懂得寬恕之道,才能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
    現實中常有這樣一幕:男生和女生吵架,然後男孩子往往比較吃虧,吵不過女生,那這個時候,男孩子就會無奈地說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把女人和小人劃上等號,女生聽了,當然更加生氣,因為不管哪個女孩子聽了這句話,都會很生氣。
  • 管狗重點是管好人,沒收與捕殺或不是最好的辦法
    管狗重點是管好人,沒收與捕殺或不是最好的辦法11月6日杭州女子為保護孩子被遛狗男子打致骨折的一段視頻激起了群憤,無論是養狗的還是不養狗的看了這個報導都會譴責打人的男子。這種人道德素養太差,根本問題還是出在人身上,他即便不因狗打人也會因其它事與人發生衝突。按說杭州已經有養狗規定,只要平時嚴格執法,也不至於頻頻發生此類不文明的事,只是這次的事情有視頻錄像,傳播面廣,造成的負面影響極大,因而成為眾矢之的。大家都在看著這件事怎麼處理,杭州城管部門壓力很大。
  • 山西晉城:"好人"詮釋道德真諦 愛心接力棒手手相傳
    這句至理名言,在晉城市開展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中得到有力印證。自2007年以來,該市已有37人榮獲(登)全省道德模範稱號、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和「中國好人榜」。4月22日,我省10名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推薦人選公示,作為「晉城好人」的代表,澤州縣二輕工業局退休幹部崔旭豔光榮上榜。
  • 來安縣開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故事匯巡演活動
    11月30日,由來安縣文明辦組織開展的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故事匯巡演活動走進新安鎮建陽社區,各級道德模範、身邊好人代表、社區居民200多人觀看了故事匯文藝演出。詩歌朗誦《老了》本次活動選取我縣部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感人故事,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朗誦、情景劇、舞蹈等文藝形式,將一個個接地氣、有溫度的道德典型鮮活形象呈現於觀眾面前,生動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們的崇高思想和優秀品質。
  • 湖南發現漢初版道德經,學者:大家讀的道德經第一句就是錯的
    老子的著作《道德經》中,更是詳盡地闡述了他的哲學理念,也正是這些思想產物在時光的塵埃之中滋養著後世的人們的內心。學界普遍認同的《道德經》的第一句話是「道可道,非常道。」每個人在接受著十幾年的教育期間,似乎從未對這一句話產生過質疑。但是,當湖南馬王堆發現初版《道德經》時,學者卻說,大家讀的《道德經》第一句就是錯的。
  • 天津市河西區交流展示公民道德建設成果 講好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故事
    11月27日下午,由天津市河西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主辦的「講述好人故事 感受道德力量」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實驗中學報告廳舉行這是河西區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展示河西人民崇高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設豐碩成果,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道德實踐的又一重要活動。此舉,既讓全區各級文明單位、文明社區代表,各級道德模範、身邊好人代表再一次得到鼓勵和鞭策,也讓來自機關和社區的幹部群眾近距離感受了身邊模範所帶來的正能量。 交流展示活動在歌曲《公民道德歌》中拉開序幕。
  • 柴靜分析很透徹的名言,寫盡了好人與壞人,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好人與壞人,不可否認這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談起的話題,因為自認為好人的人們,總喜歡背地就討論起壞人來。在他們眼裡,就是損害了他的利益的,就稱之為壞人。那麼幫助過他的人,他就稱之為好人。在我們眼裡,好像就是這麼區分的。更深一點去區分,就是壞人都是沒有道德底線的,為了個人利益,可以幹出一些違法亂紀,傷天害理的事。
  • 白巖松:我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這句話讓我放棄了
    在這本書裡,25歲的我讀懂了人性之複雜,人性很複雜,單純的好人、壞人這樣的二次元對立概念讓你覺得自己之前想的還是不免太簡單了。白巖松還曾說:「我很慶幸在36、7歲走進了《道德經》的世界。」他甚至稱《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
  • 《論語》:「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
    季康子問孔子:我們把壞人都砍了,這樣好人的日子就好過了,你覺得怎麼樣?孔子說:大可不必。國家政治清明了,老百姓自然就好了。君子的德行,就好比一陣風,小人的德行,就如一棵草,風吹過來,草自然會低頭。一言以蔽之,治國,不是靠武力就能做好的。
  • 淮南道德信貸為「好人卡」充值 市級以上先進典型可申請
    正在王磊磊一籌莫展的時候,淮南市文明辦工作人員向他提供了一個好消息:淮南市今年正在開展「道德信貸」活動,為「好人」提供免擔保和抵押,年利率僅為4.35%。有了這個好政策,王磊磊憑著自己「淮南好人」的榮譽,順利獲得3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 《道德經》的根脈魂是什麼?對個體的啟示是什麼?
    《道德經》《易經》其實是百家共尊的經典,溯源來說,就是河圖洛書,是伏羲八卦,先天八卦,而能得到考證的是《周易》,就是周文王註解的《易經》。小道消息,《易經》分三種類,《連山易》《歸藏易》《周易》,而連山易起首的卦是艮卦,先天八卦是立體的,天為乾,地勢坤。《道德經》的根是真理、是規律,是智慧,是本質。
  • 《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文章作者:琢磨君《道德經》第五章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 《道德經》說了什麼?其精髓就這6個字,悟透者受益匪淺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的聖人老子撰寫的一部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其文意深奧,包含廣博,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都產生了深刻影響,被譽為萬經之王。可以說,能讀懂一部《道德經》,自身的智慧必定能有所增長,人生一定也能有很深刻的感悟。但《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文,想要讀懂可不簡單。相信許多人看完之後,依然是一臉迷茫。
  • 濰坊300多名「道德模範、濰坊好人」獲免費查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蔚曉賢 通訊員 賈珍 韓佳欣12月23日,由濰坊市文明辦、濰坊市衛健委聯合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開展的為歷屆市級以上道德模範及2019年度「濰坊好人」免費體檢活動,在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體檢中心展開。
  • 「好人不長命,壞人已千年」,如今這個社會,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好人不長命,壞人已千年」,如今這個社會,好人真的有好報嗎?現在這個社會,什麼樣的是好人,什麼樣的是壞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其實在每個時代好人壞人都有獨特的標誌,在戰爭的時候好人是中國的野心家,而壞人則是天生的叛徒,不過在這些年來,好壞之間的區別也變得越來越恍惚,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好人不長命,壞人已千年」,如今這個社會,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 這個群體最容易出小人,在職場上千萬要注意!
    在職場上,哪個群體最容易出小人?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是個開放的題,因為從古至今,但凡涉及到職場,沒有真正歸類地說小人屬於哪個群體的,因為小人在哪個群體中都有出現,他們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無聲無色無形,他們藏在普通人和好人,甚至優秀的人中間,真假難辨。
  • 為什麼好人鬥不過小人?職場人看懂這三點,一出手就贏了!
    那裡都有小人,職場更是如此。遺憾的是,我們遠離小人,小人更加肆無忌憚;我們痛恨小人,可偏偏是小人更容易被老闆重用。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從小人的慣用的伎倆說起。1.小人不擇手段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為他們沒有下限,為了達到目的,任何齷齪的事情都能幹的出來。那麼反過來說,好人之所以是好人,難道就應當只會崇高,只會光明正大的陽謀嗎?好人不是傻子和呆子的代名詞。計謀也不是小人的專用詞。職場如戰場,什麼是戰場?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