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車引發的「大戰」,爸媽笑看孩子鬧,延遲滿足究竟害了多少人

2021-01-09 書姐聊育兒

在帶孩子出門時,家長們最害怕的,可能不是花錢,而是怕帶孩子誤入"玩具一條街"。

最近一則視頻爆火,一個小女孩趴在地上,但孩子的爸爸媽媽卻站在一旁看著,故意不理,高大的身影像是在表態自己是不會扶孩子起來的,就靜靜看孩子啥時候爬起來。

比視頻更熱鬧的是評論區,很多人紛紛表態,這就是我們新一代的教育觀念,慣著,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有人持不贊同的意見,認為孩子的父母這樣是不是根本沒有辦法說服孩子起來。

視頻爆火後,很快就有人提到"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是近幾年經常出現在成功學的詞語,他表示的是一個人願意為了更具價值的結果,而放棄現在的即時滿足,這被很多成功學人士認為是必備的品質。

有些人認為孩子的家長們是在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品質。因為現在很多孩子看見玩具就會走不動路,撒潑、耍賴、哭鬧,用盡各種手段都要讓家長幫他們買,很多時候我們說孩子不懂,但其實孩子又很會抓住大人的弱點:見不得孩子哭。

因此很多時候家長們無奈只好幫孩子買了,但也有家長比較"狠心",無論孩子怎麼撒潑都不會給孩子買,拖也要把孩子拖回家。

其實這些家長並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讓孩子就這麼容易得到滿足,因為這樣可能就助長了孩子不勞而獲的惡習,而且長大後也只想著找爸媽哭一哭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確實,很多名人背後的成功都離不開"延遲滿足"這項品質,但這是否代表我們要剋扣一個3歲小兒的零食呢?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不願意滿足他們,反而是害了孩子。

如何運用好"延遲滿足"

一、不要用於低齡的寶寶

低齡的寶寶剛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不久,因此他們對於時間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他們只會發現如果自己長期沒有得到安慰,那就會留下不安全感。

因此在1~3歲時,家長們最好不用緣由地去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孩子想如何就如何,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這個環境是安靜舒適的,因此孩子也才更容易與家庭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只有在家庭中孩子獲得了足夠的支持,孩子才能開始信任外界,慢慢與外界建立聯繫。

二、恰當的時機讓孩子得到滿足

待孩子長大到一定程度後,雖然不能讓孩子予取予求,但家長們應該在恰當的時機讓孩子能得到自己的想要的東西,太過分的延遲滿足,也只會讓孩子陷入不安。

而且研究表明,小時候被允許看電視的孩子,在長大後更能自我控制不去看電視,因為電視在他們的眼裡已經稀疏平常,並不像那些一直不被允許看電視的孩子那樣渴求。

三、讓孩子自己訓練"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一種能力,它考驗的是孩子們的耐力,所以如果一旦家長們把耐力不足的孩子硬逼成必須忍耐的人,那最終他的心態會變得扭曲。

研究表明,那些在幼時遲遲不允許看電視的人,在長大後擁有自己的手機時,他們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報復性"看電視,因此,家長們強迫的"延遲滿足訓練"對孩子們來說無疑上刑。

其實只要死守原則性問題,其他的事情不如就按照孩子自己的意願,家長們只需要告訴孩子們如果願意堅持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孩子們為了好的獎勵也會慢慢願意學會等待。

"延遲滿足"這樣特質是很珍貴的品質,能讓孩子將來會有大眼光和格局,不容易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沾沾自喜。這不是讓家長們遲遲不給予孩子回應,如果教育不得當,就會變成畸形的隱忍,並不是值得提倡的。

相關焦點

  • 教育陷阱——「延遲滿足」,你還在把它當聖經嗎?
    "媽媽我想要那個玩具,現在就要!"相比成年人的克制,孩子們對於欲望的表達可以說毫不加掩飾,爸媽要是不滿足他們的要求,撒潑打滾,又哭又鬧都是常有的事。不給就鬧,給了又怕慣得孩子無法無天,以後更管不住了怎麼辦?於是,"延遲滿足"給了家長們答案。
  • 棉花糖實驗告訴家長的東西,不止是讓孩子延遲滿足這麼簡單
    而正是這堅持等待15分鐘的孩子,他們的「延遲滿足感」更強於其他的沒有忍耐15分鐘的孩子們,隨後再跟蹤調查研究後發現,這些堅持忍耐,控制的孩子成長後所面臨問題解決的能力,對人生的把握和成功的機遇都要更高於一開始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這項結果出來後,引起軒然大波。一個孩子的延遲滿足感越強,他的自控力就越強,而自控力強就會成為更拔尖的人。
  • 4歲兒子哭鬧要玩具,奶奶拒絕後孩子打滾,寶媽的做法讓孩子安靜
    沒錯,雖然那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會說話,而且可以與父母溝通,可是他們不太願意講道理,喜歡無理取鬧,尤其是當父母不滿足他要求的時候,脾氣非常大。前幾天媽媽和奶奶領著四歲的超超逛超市,路過一個玩具店,4歲大的兒子當時就走不動道了,非要買玩具小汽車,"奶奶,我要那個。"孩子指著最大的一個,要奶奶給他買,本來買個玩具也沒太大事情,可奶奶一看價格,500多,這也太貴了!
  • 心理學家的研究:棉花糖實驗,延遲滿足對孩子自控力發展的影響
    養育孩子的家庭,很多父母應該對延遲滿足這個詞不太陌生,但是對延遲滿足的具體的做法和理解,可能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見解。只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的話,很多家長以為延遲滿足就是對於孩子的要求拖延滿足。其實這和延遲滿足的本意並不一致,延遲滿足不像字面意思那樣拖延或延後滿足,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01延遲滿足和自控力的關係延遲滿足可以幫我們培養孩子性格中沉穩的一面,也就需要提升孩子對自我管理的的自控能力。延遲滿足的含義,通俗來講就是,對某一件事的期待就算推遲或延後發生了,也仍然會得到滿足。
  • 爸媽相愛,就是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先學會愛自己是孩子的首要功課
    爸媽相愛,爸媽愛孩子,就是一家人好好的吃很多次飯,不是麼!3,爸媽相愛,讓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是大愛,就是去愛他人,愛世界!隨著年齡漸長,知道爸爸每天工作那麼拼命,是因為他是廠長,他要給大家發工資,他要幫助更多的人!
  • 「棉花糖實驗」的誤讀和真相:延遲滿足真的和孩子的成功有關係嗎?
    一提到「自控力」,我們很容易就想到「延遲滿足」,以及那顆讓人又愛又恨的棉花糖。想必,如雷貫耳的棉花糖實驗,無人不知。60年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史丹福大學附屬的一所幼兒園裡主持了這項實驗。就像書中所講的那樣,在實驗中,一些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雖然起點較低,但隨著年歲的增長也能做的越來越好;而另一些在起步時擁有更好的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在之後的歲月裡自控力卻會慢慢減弱。
  • 平常偷懶未來打臉,棉花糖實驗告訴你,延遲滿足才能過好一輩子
    朋友的坦白讓大家大笑不已,笑過以後卻很有共鳴。提起「偷懶」,估計誰都能說出一兩件因為偷懶而懊惱的事。比方說學生時代懶的寫作業;人到中年懶的早起去做運動;女人懶的花時間去做皮膚護理;男人懶的洗衣服做飯;工作回來為了看會兒手機,以累為藉口,懶的陪孩子做遊戲,諸如此類。
  • 適合寶寶的益智玩具有哪些?這6款適合娃的玩具推薦給新手爸媽!
    許多新手爸媽也熱衷於給寶寶買各種各樣的益智玩具。但現在市面上的益智玩具魚龍混雜,要想買到合適又有用的玩具是非常傷腦筋的。除了這一點不說,許多爺爺奶奶反而覺得買那麼多玩具幹嘛,浪費錢。所以新手爸媽就夾雜在這中間無法抉擇。
  • 「棉花糖」實驗告訴家長們:能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不知道家長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是否具備延遲滿足能力,或者培養鍛鍊過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有關於"延遲滿足"的那些,家長們應該知道的事情。
  • 怎麼提高孩子自控力?「棉花糖實驗」:家長不妨試試延遲滿足
    有不少父母在了解了孩子出現自控力比較差的情況之後也是非常擔心,但是對於怎麼樣提升自控力卻並不是特別的了解。其實如果想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一定要使用比較科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明顯的效果,大家可以試一下棉花糖試驗。二、「棉花糖實驗」:延遲滿足很重要棉花糖試驗其實在很早以前已經出現。
  • 愛一個女人的最好方法:延遲滿足
    女人究竟是喜歡百依百順的男人,還是喜歡不會順著她們的男人呢?有句話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女人談戀愛的心理,就是喜歡「得不到更想要」的過程。愛一個女人,可以選擇滿足她們的需求。但是每個人都不是容易滿足的,她們往往會在得到的越多之後,需要的也越多。
  • 孩子買了玩具就愛搞破壞,不珍惜東西,我們應該怎樣教導他?
    ,就是他不怎麼尊重自己的玩具,一買回玩具來,就會對玩具搞破壞,不太珍惜屬於自己的東西,更為嚴重的是,前幾天她哭著鬧著買回來一隻小貓,沒有幾天就不想養了,然後小貓就死掉了。這種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孩子不愛惜自己的東西,不僅是一個不會珍惜的表現,甚至他到了不珍惜自己所養的寵物,就已經到了一種漠視生命的程度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教會孩子買回來一個東西就得對自己的東西負責,應該珍惜自己的東西呢?
  • 你的東西曾被爸媽私自送過人嗎?網友:把車要回當我媽面砸個稀爛
    託人從國外搞到一隻賽級美系杜賓的後代,它爸媽都在北美CKU犬種大賽上得過獎,具體花多少錢就不說了反正是五位數,加後期訓練保養疫苗各種雜費不止五位數了。 後來老家來了個我爸的老朋友,說看我這狗又苗條又壯,跟那種抓兔子的狗很像,能不能送他他帶回去抓兔子,我爸就給了。。。。。他意思說不就是一隻狗嘛送就送了唄。
  • 給孩子太多玩具,好嗎?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們給孩子買的玩具是越來越多了。有一部分父母認為,玩具也花不了多少錢,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基本上都會滿足孩子。而混亂擺放的玩具,則很難建立起統一的秩序和規則,更談不上外在秩序帶給孩子內在的安全感了。 最後,不恰當的玩具獎勵還可能會引發「德西效應」,損害孩子的自我驅動力。
  •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或許在這些父母眼中,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是可以靠玩具來填補的,又或者說,這就是現在父母表達愛的方式。然而擁有越多的玩具,真的就能使下一代的孩子們更優秀嗎?孩子擁有了太多玩具究竟會給他的一生帶來什麼影響呢?
  • 鄰居的哈士奇無意咬壞我的車,鄰居卻回應:狗咬壞的找狗要賠償!
    我家本來是農村的,只不過是我上大學畢業之後就在城裡自己打拼,後來我就自己創業,這麼多年也攢錢買了車房,雖然不是什麼好車吧,但是自己也挺滿足的,我知道我父母為了我這輩子都很幸苦,所以一買了房子我就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想好好孝順他們! 最近我父母因為老家有一點事,要回去一趟,本來我父母是打算自己坐個大巴,我正好趕上雙休,就開車帶父母回去,一回去發現變化還真的是大,而且我的鄰居還養了一隻哈士奇!
  • 不讓玩手機,孩子打碎家裡180萬古董碗,手機是怎樣把娃變這樣的
    6歲娃怒砸鄰居家車後視鏡,只因不讓玩手機梁先生的兒子屬於玩手機沒節制,欲望沒被滿足情緒失控,與他相比,私信求助提到的6歲娃,問題則更嚴峻些。不讓玩手機,他就去砸別人家車的後視鏡,想以此方式來引起父母的關注並屈服,要挾父母,父母該咋辦呢?
  • 孩子鬧脾氣,父母如何從不淡定到淡定?
    百家號:「好爸媽在線」,第一時間學習好爸媽乾貨,成為更好的爸媽!媽媽生氣又無奈地說:「親生的,親生的!」爸爸卻淡定地說:「這不是親生的!」什麼?一、孩子鬧脾氣,如何從不淡定到淡定?朋友說,這一年多來看到你寫的幾篇關於親子情緒管理的文章都很受益,你怎麼能一直這麼淡定呢?聽到「淡定」這個詞,我噗嗤地笑了出來。
  • 兒童玩具黑名單又刷新,「洗澡鴨」榜上有名,這四類玩具儘量遠離
    很多兒童玩具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空有美麗可愛的外表,內裡卻非常不堪。爸媽們切記謹慎購買使用,寶寶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兒童玩具「黑榜」新晉的兒童玩具黑榜,爸媽們看一看,自己家裡有沒有同款?1. 洗澡鴨不愛洗澡的寶寶很多,為了哄娃洗澡,爸媽們確實是下了苦功夫。
  • 小學生作文「倒黴的一天」,老師批註字太少,爸媽看完忍不住笑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現在的小學生在很小的年齡就能接觸到網絡,所以現在的他們腦洞也是很大,經常可以鬧出讓人笑到肚子疼的事情。今天小編就帶各位看幾篇小學生的作文,爸媽看完也會忍不住笑出來。小學生作文「倒黴的一天」,老師批註字少了,爸媽看完忍不住笑這篇腦洞很大的《洗碗》作文,老師只給了一個中等成績,並且批註文章字數少了,下次要多看書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