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響還在繼續,而研究表明,本次發生的疫情,很可能與野生動物分不開,更與有人食用野味有關。吸取本次的教訓,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根據該決定內容,我國將開啟全面「禁野味」時代,《決定》發布之後,食用野味不僅只是到的倫理問題,直接上升到了法律層面,如果有人違規捕獵、運輸、售賣、食用野生動物的,都將觸犯法律規定,要坐牢的。
《決定》出臺後,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糾結的就是「野味」的黑白名單不清楚,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豬肉、雞肉等還能吃嗎?魚類還能吃嗎?牛蛙還能不能吃?花鼠、倉鼠、竹鼠等馴養野生動物,可以吃嗎?野生的兔子還能吃嗎?
全面「禁野味」後,「野味」黑白名單已明確,不能吃的千萬別碰!
魚類等水生動物不列入「禁止食用」範圍
也就是說魚類等水生動物,是屬於「白名單」的,可以吃,大家去超市也可以購買,不用擔心會觸犯法律規定。
家畜、家禽類,經嚴格檢疫後,可以食用,屬於「白名單」範疇
家畜、家禽,常見的有雞、鴨、豬、鴿子等,這些動物早已被人類馴化養殖,養殖時間長,且有大量的養殖戶養殖,只要是人工養殖的,檢疫合格均可食用。
兩棲爬行類動物,除了《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及農業農村部公告推廣的水產新品種以外,都是「黑名單」,不可食用。
經查詢,《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所列入的動物並不是很多,見下圖:
《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就比較多,主要涉及的都是一些常見的魚類。例如:鯡、金色沙丁魚、鰳、黃 鯽、青石斑魚、小黃魚、大黃魚、銀 鯧、青 魚、青魚等。
而大家比較關心的中華鱉、烏龜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兩個引種,是可以食用的,屬於「白名單」範疇。
其於的絕大多數兩棲類爬行非養殖的野生動物都不準許食用,屬於「黑名單」範疇,常見的如下表:
各位朋友一定要注意了,病從口入,為了自己的健康,也請不要再食用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