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伐桂」與「嫦娥奔月」一樣,都是家喻戶曉的月亮神話傳說,那麼,吳剛為何會在月球上不停砍樹?且看以下幾種神話傳說版本:
一、綠帽子說: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
有人根據這段文字,認為吳權就是吳剛,他被伯陵戴了綠帽子,妻子阿女緣婦後來還生了三個兒子,吳剛知道後怒殺伯陵,炎帝因此發配吳剛到月亮上,命他砍伐不死之桂樹。
這段傳說僅是憑藉吳剛和吳權同姓而想像出來的,而且炎帝只是太陽神,陰陽相對,他怎麼又能將吳剛發配到太陰月亮上?
二、相戀嫦娥說:
傳說吳剛是天庭南天門守將,經常在崗時偷跑出去與嫦娥相會,玉帝獲悉後罰其到月亮上當伐木工,並說如果不砍光月桂,就不能再與嫦娥相會,吳剛努力伐樹,但每當即將砍完時,便會被玉帝派來的烏鴉搗亂,所以吳剛永遠都在砍樹。
這個傳說明顯是為嫦娥量身定製的,或許人們只是不忍嫦娥月宮寂寞,也或許想讓神話傳說更有凡間生活氣息。
三、瘟疫說:
傳說吳剛本是鹹寧人,很久以前當地曾有一場瘟疫,吳剛之母也病倒了,在觀音指引下,吳剛通過桂榜山上的天梯爬到月宮偷摘桂花,玉帝發現後,被其孝心感動,但又不能輕易修改天條,於是就讓他伐桂,並說什麼時候砍完樹就可以回家,但凡人豈能砍完神樹,於是吳剛至今仍在伐木中。
這一傳說是最感人的版本,但其中觀音現身,有佛道合一的痕跡,更可能是宋代之後的傳說。
四、《酉陽雜俎》說:
當前可查關於「吳剛伐桂」的最早文獻是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其中提到:
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釋氏書言須彌山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處水影也,此語差近。
這段文字中,介紹了吳剛是西河人,曾學過仙道,因為有過錯被謫令伐樹。西河在今山西汾陽一帶,民俗認為桂樹可護靈,這或許才是吳剛伐桂傳說的起源。
以上四種吳剛伐桂傳說,不知您認為哪種更可靠?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