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二、棘冠海星魔鬼殺手澳洲大堡礁遭遇的危機,除了因水質惡化導致白化外,更面臨另一絕命威脅即是「棘冠海星」的啃食。這種惡名昭彰的海星,常大剌剌趴在大片珊瑚上盡情啃食。過去五十年間,澳洲出現三次棘冠海星「大發生」(每隔幾年出現大量族群),對珊瑚造成莫大的傷害。
-
南海島礁長棘海星災害愈發嚴重,致大量珊瑚白化
航次執行期間,科考隊員在中沙大環礁海域首次發現了大規模長棘海星爆發並導致大環礁北部區域大量珊瑚白化的情況,證實了近三年來,南海島礁長棘海星災害已呈愈發嚴重的態勢。 長棘海星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主要捕食者。成年長棘海星的身體直徑可以達到35釐米,最大的記錄個體甚至能超過75釐米。
-
海水溫度再升 澳大堡礁白化復原進度恐受阻
中新網3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白化復原進度恐延宕。近日,澳大利亞與美國科學家指出,隨著暖化促使海水溫度上升造成大面積珊瑚白化後,未來幾周珊瑚將再度面臨另一波的升溫壓力,是否會干擾其復原進度仍有待觀察。
-
海水溫度升高,大堡礁出現5年內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系統,將近9000種海洋生物的家園,這已是2016年以來大堡礁區域內經歷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正常情況下,健康的珊瑚會呈現多種色彩,但這些顏色並非珊瑚本身所有,而是來自珊瑚體內的共生藻。氣候變化導致海水溫度持續升高、海水酸化,導致珊瑚體內的共生藻死亡或離開,從而出現珊瑚白化現象。
-
白化的珊瑚有望在溫暖水域中「康復」
舉報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生態學研究稱,珊瑚與共生藻類的關係可以幫助白化珊瑚在持續溫暖的水域中恢復過來
-
臺灣墾丁遊客數創新高 珊瑚生態拉響警報(組圖)
圖/墾管處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墾丁水上活動豐富,吸引遊客造訪,去年人數再創新高,卻讓長期研究墾丁珊瑚的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昭倫相當憂心。他提出警訊,許多陸地上的人為活動已造成墾丁海域水質劣化,衝擊珊瑚礁生態,墾丁珊瑚體弱多病,已呈衰退狀態。 據報導,「20年前的墾丁珊瑚健康又美麗,現在卻病懨懨。」
-
日珊瑚礁珊瑚死亡 或因衝繩附近颱風較少水溫持續偏高所致
日本環境省1月10日就衝繩縣石垣島和西表島之間的國內最大珊瑚礁「石西礁湖」公布最終調查結果稱,因發生大規模白化現象,已有70.1%的珊瑚死亡。在去年9~10月的上次調查中確認白化加劇的珊瑚多數已死亡。珊瑚礁 資料圖白化是褐蟲藻脫離珊瑚後,珊瑚骨骼透明化呈現白色的現象。如果時間較短,尚可恢復;若長期持續,珊瑚就會死亡。據共同社報導,調查於2016年11月28日~12月21日在35處地點實施。
-
科考證實:南海島礁長棘海星災害愈發嚴重,致大量珊瑚白化
通過此次項目,科考隊員們首次在中沙大環礁海域發現大規模長棘海星爆發,並導致了大環礁北部區域大量珊瑚白化。航次執行期間,科考隊員在中沙大環礁海域首次發現了大規模長棘海星爆發並導致大環礁北部區域大量珊瑚白化的情況,證實了近三年來,南海島礁長棘海星災害已呈愈發嚴重的態勢。
-
澳洲大堡礁,珊瑚史上最大規模白化!紐西蘭,上萬貽貝死在海灘上
在我們人類被疫情狂虐的這幾個月大自然也在悄悄發生變化……澳洲,大堡礁珊瑚史上最大規模白化!看起來觸目驚心!據科學家說明,2月份的海水溫度到達大堡礁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研究人員在封城之前,抓緊完成了調查。
-
海水溫度升高 大堡礁五年內出現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澳大利亞大堡礁在五年內發生第三次大規模白化現象。大堡礁四分之一的區域出現了嚴重白化。氣候變化仍是珊瑚礁面臨的最大挑戰。大約25%的珊瑚礁嚴重白化,這意味著每個珊瑚礁上超過60%的珊瑚已經白化。
-
澳大利亞凱恩斯大堡礁的珊瑚,現在還好嗎?
這裡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綿延伸展2000多公裡,共有2900多個的大小珊瑚島礁構成。凱恩斯僅僅是代表性的地區。如此巨大的珊瑚島礁,它是由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腸腔動物珊瑚蟲,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留下的遺骸,並繼續繁殖,與藻類、貝殼類海洋生物殘骸結合一起堆積而成,極其珍貴。所以澳大利亞將珊瑚列為重點保護,不允許遊客帶出。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日本衝繩珊瑚礁因海水溫度升高大規模白化
圖為7月在衝繩縣石垣島和西表島間的「石西礁湖」拍攝到的景象,可以看到珊瑚礁出現白化。照片由環境調查公司「海遊」代表吉田稔提供。(共同社) 人民網8月13日電 共同社消息,日本衝繩縣石垣島和西表島之間的日本最大珊瑚礁「石西礁湖」出現了大規模白化現象。這是因為連日來的強烈日曬使海水溫度升高,導致棲息在珊瑚中為其提供營養的蟲黃藻消失。雖然珊瑚白化後依舊存活,但若放任不管就會徹底死亡。專家擔心地表示:「(珊瑚)徹底死亡將導致生態系統失衡。」
-
大部分珊瑚礁遭白化 若不減排本世紀末將全部死亡
美國摩薩亞群島附近被漂白的鹿角珊瑚當溫度較高的海水導致珊瑚礁排出名為蟲黃藻的共生藻類時,白化現象便發生了。而蟲黃藻能夠利用光合作用產生自己及其寄主所需的養分。失去彩色藻類的珊瑚逐漸變為白色,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白化。一旦海水的溫度在幾天或幾周內下降,這些共生藻類還會回來。然而如果白化現象持續下去,等待珊瑚礁的便只有死亡。珊瑚礁是支撐100多萬種海洋物種的生態系統。
-
海水溫度高於均溫 澳大利亞大堡礁再現珊瑚白化跡象
中新網2月22日電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表示,大堡礁目前海水溫度比2月平均值高出攝氏2至3度,若干珊瑚區已偵測到熱應力(heat stress)跡象,使再次發生嚴重白化的可能性增加。
-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開展珊瑚礁白化應急監測 保護「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不僅是南海局的監測人員,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在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部分海域也發現了大面積珊瑚礁白化現象。珊瑚礁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失去色素。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針對發現的問題,自然資源部南海局迅速組織監測隊伍開展應急監測。」
-
全球瀕危動物:六大可能滅絕的奇特珊瑚
近日,倫敦動物學會將一些人們最關注熱帶珊瑚物種列入具有獨特進化意義的全球瀕危動物保護項目中。列表中收集了10種對研究珊瑚進化有重大意義珊瑚物種。珊瑚的海底覆蓋面積不足海底的百分之一,但是他卻要支撐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生活。
-
珊瑚是植物還是動物?看過珊瑚產卵才知道,還有這麼美的產卵現場
說起珊瑚就總會提到珊瑚蟲、珊瑚樹、珊瑚礁等等,那什麼才是真正的珊瑚呢?或者說,提起珊瑚,指的到底是什麼呢?提到珊瑚,人們總會想到海底一片片的珊瑚樹,枝杈橫生,壯觀而美麗。一二百年前,科學界為這些珊瑚樹爭吵不休,一派認為它們是動物,另一派認為它們是植物。現在大家都知道,平時人們看到的珊瑚,其實是珊瑚蟲的外殼或者死後留下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