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這個成語竟然和安陽老城的他有關?

2021-01-08 安陽資訊

各位親!

最近熱播劇《清平樂》中有一位玉樹臨風、年輕帥氣、才華橫溢、英敏睿智的人物,便是咱們安陽人韓琦。當時大宋王朝人才濟濟、群星璀璨,隨便拉出來一個都可以亮瞎我們後人的眼睛。大宋「背誦天團」隨便說句什麼話,都可能流傳下來,為後世津津樂道。

[清平樂韓琦劇照]

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和韓琦有關嗎?且聽華夏玄鳥高紅國老師娓娓道來......

An Yang Story

與韓琦有關的

成/語 /典/ 故

韓琦是安陽歷史名人,於北宋中期出將入相,輔弼三朝,被譽為「宋室柱石」「社稷之臣」「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他曾於至和、治平、熙寧年間3次在家鄉相州主政,建有晝錦堂。「衣錦晝行」「垂紳正笏」「不動聲色」「晚節黃花」4個成語典故,就都與韓琦有關。

「垂紳正笏」與「不動聲色」

成語「垂紳正笏」與「不動聲色」,出自《相州晝錦堂記》:「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紳」,即古代士大夫的衣帶;「笏」,即朝笏,古代君臣朝會時,大臣手中所執長板,可用以指畫和記事。垂紳正笏,是指大臣在朝會上,垂下衣帶,恭敬地手執朝笏,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不動聲色,是指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形容非常穩重鎮靜。

《相州晝錦堂記》作於至和二年,當時韓琦以武康節度使身份主政相州,歐陽修在朝中擔任參知政事。此文主要寫了魏國公韓琦的非凡志向和顯赫功績,讚揚了他「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遠大理想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的豐功偉業。整篇文章布局嚴謹,說理透闢,語言含蓄雋永,迂迴起伏,被收錄於《古文觀止》一書中,是歷來公認的名篇。 《晝錦堂記》原碑位於宋代晝錦堂內,始刻於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三月十三日,由太子賓客、相州知州趙良規所立,可惜該碑已毀。據《河溯訪古記》記載,現在立於晝錦堂內的《晝錦堂記》大碑,乃為元朝至元年間摹刻。因為該碑是由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歐陽修撰文,端明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蔡襄書丹,尚書刑部郎中、知制誥邵必題額,此三人皆稱譽天下,所以被譽為「三絕碑」。又因為碑陰刻有司馬光所撰《北京韓魏公祠堂記》,所以也被稱為「四絕碑」。

「晚節黃花」

成語「晚節黃花」,出自韓琦所作《九日水閣》一詩:「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這首詩講述了九月九日重陽節那天,韓琦在大名府花園裡宴請僚屬,賞菊品酒一事。韓琦對眾僚屬說道,雖然慚愧園圃荒蕪,秋景有些暗淡,姑且欣賞那格外芳香的的菊花吧。強至在《韓魏公遺事》中記載到:「公(韓琦)在北門,重陽宴諸曹於後園,有詩一聯云:『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公居嘗謂『保初節易,保晚節難』,故晚節事事尤著力,所立特完」。可見,韓琦作為朝廷重臣,對於士大夫的氣節還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到了晚年之後,更是感到身為輔弼三朝的老臣,為人處世應具有榜樣作用。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一語,展現了詩人淡泊寧靜、晚節彌堅的形象。後人因此用成語「晚節黃花」,來比喻人至晚年應像重陽菊花、像名相韓琦那樣,保持堅貞高潔。如今,這兩句詩仍被安陽百姓當做廳堂楹聯來用。

「衣錦晝行」

最後,我們就不得不說下「晝錦堂」名稱來歷了。

成語「衣錦晝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書中記載,項羽攻佔鹹陽後,有人勸他以關中為都,稱霸天下。項羽見秦宮室殘破,有心東歸,便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意思是說,功成名就、取得富貴之後不回故鄉,就像身著錦衣在夜間行走,沒人能看得見。韓琦於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以武康節度使身份主政相州時,在州署後院新建堂舍一座。他為這座堂舍取名「晝錦堂」,正是借用項羽的這段話並反其意而用之。成語「衣錦晝行」由此而來。  關於韓琦晝錦堂一名,寓意「衣錦晝行」,可見於多篇詩文記載。如韓琦於至和二年所作《晝錦堂》一文寫道:「古人之富貴,貴歸本郡縣。譬若衣錦遊,白晝自光絢。不則如夜行,雖麗胡由見?」歐陽修應韓琦之邀,所作《相州晝錦堂記》開篇即講:「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韓琦於至和三年(1056年)所作《相州新修園池記》寫道:「觀吾堂者,知太守仗旄節來故鄉,得古人衣錦晝遊之美」。《小懇帖》也記載道:「名曰晝錦,蓋取古人榮守本邦之義」。

「大宋「背誦天團」」

高紅國,華夏玄鳥講師團成員,安陽歷史民俗文化學者。龍安區小學教師,市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河南省政協文史資料撰稿員,民革河南省委高端智庫專家。主編《中國共產黨安陽市龍安區歷史》一書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主編: 老嘿

作者: 高紅國

責編: 禪音

美編:老嘿、路靜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安陽城隍,藏在安陽老城裡的守護神!
    遇見安陽城隍廟純屬機緣巧合,從天寧寺出來是要找高閣寺的,結果導航不給力,導進了老城,東走西轉的就看到了這麼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寫著「威靈公廟」,當時還沒有搞懂這就是城隍廟,看了導覽圖才晃過來神。首先應該叫它「彰德府城隍廟」更貼切更準確,現在的安陽市區是原來彰德府治所所在地,在行政區劃上古代的彰德府要比現在的安陽市大上不少,包括安陽、臨漳、內黃、湯陰、林縣、涉縣、武安。後來彰德府被河南和河北兩省分掉了。城隍廟肯定就留在了現在的安陽老城。到底什麼是城隍呢?以前沒接觸過就專門了解了一下。首先城隍爺應該是屬於道家的信仰。
  • 「安陽八景」名稱的源頭、演變、繼承和發展
    民國《續安陽縣誌》—— 漳河晚渡清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安陽八景——漳河晚渡及至清代乾隆五十二年的《彰德府志》,汲取「瀟湘八景」「西湖十景」的經驗,便請畫師配了圖,並有「圖說」;「爰命圖之」,明確表明是奉命作畫。和「瀟湘八景」得到「一時觀者留題」的情況不同,不僅這些圖沒有文人的留題,而且以八景畫題為題的詩詞作品也未見諸任何地方史志的記載。
  • 「歷史上的安陽名人」彰德府知府黃邦寧
    他在碑文中記述道:「殿宇而外增置樓閣、池館、僧寮、客堂之屬鹹備。仍舊貫者十分之一,新構者十分之九。計費二萬金有奇。釐正寺址,蹽垣屹立,袤廣共二百七十六丈。並極土木之壯,窮丹青之妍,未知於寺之初建時奚若然,庶幾無廢后觀矣。」他在碑記最後感慨道:「然天寧寺之成,良由我國家累洽重熙,時和歲稔,我皇上孝治之仁,錫類欽福,民氣和樂,出所羸餘,積織成巨」。
  • 安陽師院學生實習期猝死講臺 校方出具有關說明
    安陽師範學院出具的「關於我校徐德吉同學意外猝死的有關說明」近日,媒體自安陽師範學院有關部門獲悉,該校文學院2014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徐德吉在校外頂崗實習期間突然暈倒上課講臺,經搶救無效安陽師範學院文學院學生科張科長表示,雖然學校沒有過錯,但考慮到徐德吉家庭的實際情況,校方決定給予學生家屬一次性經濟幫助4萬元(含喪葬費),另從他處籌措1萬元,共計5萬元,學校已經盡到了人道主義幫助。頂崗實習期間死亡算不算工傷?
  • 雞的成語: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關於雞的吉祥成語有哪些?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你知道多少?2017金雞年來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給大家的帶雞字的吉祥成語,供大家參考!  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1. 金雞獨立  2. 金雞放赦  3. 金雞消息  4. 連雞之勢  5. 摸雞偷狗  6.
  • 沒想到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竟然都和圍棋有關!
    衛獻公派人找寧喜談判,要求他廢黜衛殤公而擁戴衛 獻公,並以復位後讓他獨掌國家大權為條件。寧喜猶豫再三,還是同意了衛獻公 使者的勸說。衛國大夫太叔文子知道了這件事,說:「寧喜看待國君還不如下圍 棋,日後定不能倖免於禍難。下棋的人舉棋不定,就不能勝過對手,更何況安置 國君這樣重大的事情呢?九代相傳的卿相,到寧喜這裡就要滅亡了,這是多麼可 悲的事情啊!」寧喜後來果然被殺。這就是成語「舉棋不定」的來歷。
  • 成語毛遂自薦與脫穎而出都和他有關
    成語毛遂自薦與脫穎而出都和他有關毛遂是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門下的食客。    有同學會問,古時候的食客和我們現在的是一個意思嗎?指的是餐廳裡的顧客嗎?當然不是了,古代的食客指的是寄食在貴族官僚家裡為主人謀劃、奔走的人。    秦國和趙國在長平打了一仗後,趙國40萬大軍被秦軍坑殺,精銳喪失殆盡。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為此,我們單獨開了大話成語這期欄目,其目的是讓那些生澀難懂的成語,以有趣的歷史故事呈現給大家面前,一邊輕鬆學習成語,一邊增長自己的學識,一邊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這便是我們做大話成語節目的初衷。本期節目我們來說2個成語,分別是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金龜換酒這句成語出自李白的《對酒憶賀監詩序》。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
  • 【成語故事】源自《三遂平妖傳》的四個成語
    公元1047年(宋慶曆7年)11月,涿州人王則在貝州(今河北清河)舉行起義,殺死知州張德一,建國號安陽。次年正月,宋軍攻入貝州,王則被殺,創建僅有兩個月的安陽國就這樣覆亡了。由於這個計劃事前被洩露,王則不得不在慶曆7年(1047年)11月冬至節,提前發動起義。王則經過周密謀劃,率領起義士兵打開兵庫,奪得武器;打開監獄,釋放囚犯,逮捕了宋朝的知州張得一,舉起了起義的大旗。
  • 此人差點被劉備處死,卻成諸葛亮接班人,一成語概括其才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蔣琬傳》,時間是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之後,故事的主角名叫蔣琬。先來看看原文: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琬出類拔萃,處群僚之右,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由是眾望漸服。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諸葛亮病逝後,後主劉禪任命蔣琬為尚書令。很快又加官為都護將軍,授予符節,兼任益州刺史。
  • 漢語裡與「馬」有關的成語英文表達
    馬年即將到來,最近各種跟「馬」有關的討論也很熱烈。身邊有朋友說,今年春晚估計又要說一堆跟馬有關的成語了。春晚會不會討論暫且不論,咱們今天先自己總結幾個吧,而且是用中英雙語哦。5.老馬識途 an old hand is the best guide,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這段山路崎嶇難行,老張老馬識途,所以讓他帶路。
  • 解讀「羊」字:和「羊」有關的成語
    和「羊」有關的字據考證,我國早在8000年前就開始養羊了,而從獵羊古巖畫中看羊的馴化約在萬年以上,人同羊的關係密切。「美」字是由羊、大兩個字組成,「羊大為美」。「美」字的本意是羊肉味美好吃。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說:「美,甘也。從羊,從大。
  • 鶴立雞群這個成語原來是形容他的!
    鶴立雞群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像鶴一樣站立在雞群中。比喻人儀表出眾,品質、才學高於一般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嵇康是三國時期魏國的著名文學家和音樂家。他才學出眾,性格耿直,又相貌高大魁偉,非常引人注目。但鶴立雞群這個成語並不是說的他。
  •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然是成語?看看你知道幾個冷門成語…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然是成語?小撒氣到當場「摔手卡」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現在我們所說的阿貓阿狗並不指真的貓和狗它符合成語的一個標準有延展性卿卿我
  • 1600條有關山西的四字成語 你都知道嗎?
    此外,在晉國歷史事件中,還誕生了很多厚重感極強的成語,比如,和叔虞其子燮父有關的「君無戲言」;和晉惠公、大臣裡克有關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和重耳有關的「秦晉之好、割股奉君、受饗返璧、晉文義賞、貪天之功、表裡山河、退避三舍、竭澤而漁、賓至如歸」;和晉靈公時期史官董狐有關的「董狐直筆」;和晉景公時期大臣士貞子有關的「困獸猶鬥」;和晉景公時期大夫伯宗有關的「鞭長莫及」;和晉景公時期晉軍元帥欒書有關的
  • 英語中有那麼多和水果有關的成語,你認識嗎
    原標題:英語中有那麼多和水果有關的成語,你認識嗎 很多在備考雅思或託福的同學都會學習一些英語成語,因為成語可以讓自己的英語顯得跟更地道。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些與水果有關的英語成語,快來學習吧!
  • 漲知識,這些成語原來都和湖南有關!
    湖南自古人傑地靈,富含底蘊的人文歷史也給湖南留下了不少標誌性的成語典故。今天,胡小微帶你來看看這些來自湖南的成語。陶侃非常生氣地對他說:「你既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為了遊戲而破壞農民的莊稼!」於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這件事廣為流傳,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這個成語就發生在1700年前的武岡,當時陶侃在湖南省武岡任縣令,後來當上了晉朝的總司令,他死後葬在了長沙南20裡的地方。他的孫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陶淵明。
  • 有關李斯的這倆成語你知道嗎?一個跟耗子有關,一個跟兔子有關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關於李斯的兩個成語,這倆成語,一個讓李斯發憤圖強,一路拼搏,官至丞相。一個讓李斯痛思已往,後悔做官。這兩個成語是什麼呢?李斯故裡上蔡街頭的李斯像第一個:兆端廁鼠據說,李斯在年輕的時候有一次上廁所,看到廁所裡的老鼠又黑又瘦,骯髒可憐,他又想到了糧倉裡的老鼠
  •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成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十二生肖為主的成語更是應用頗多。那麼,帶「羊」字的成語,你又知道幾個呢?除了「亡羊補牢」,你還知道什麼呢?下面,和我們一起學習下吧!以羊易牛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意思是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問羊知馬出自《漢書·趙廣漢傳》出處《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後以「問羊知馬」謂從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