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布尼亞病毒系中國「土產」 治療暫無特效藥

2020-11-23 搜狐網

  隨著近日河南商城、信陽等地蜱蟲叮咬導致多人死亡,出現的「發熱伴血小板症候群」病例,經血液檢測證實患者感染的是布尼亞病毒。

  「布尼亞病毒原本在中國就有,並不能說是一種外來的新型病毒,今年年初我們這兒就曾收治過感染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於巖巖教授說,「不過,該病毒最早發現於烏幹達。目前,治療上並無特效藥,以對症治療為主。」

  今年年初曾收治過病毒感染者

  於巖巖教授告訴記者,今年年初該科曾收治過一位來自河北的患者,後被確診為感染了布尼亞病毒,「常規的病毒檢測都無法查出這種病毒,當時是把病人的血樣送到疾控中心,才得出了確切的結果」。

  由於從外地轉至該院時,患者病情已加重,醫生雖然給予廣譜強效抗病毒藥物,但患者最終未能治癒。不過,這名患者的感染源不明,不能確定是經由哪種動物感染所致。

  專家解析

  感染布尼亞病毒屬新發傳染病

  布尼亞病毒是一個大的病毒科,已確定裡面還有4個屬。它首先是從烏幹達西部的布尼亞韋拉分離到本科的,代表種——布尼亞韋拉病毒因此而得名。「這種病毒中國內陸原來就有,很多都是經吸血節肢動物傳播,例如這次的蜱蟲。」於巖巖教授說。

  「應該說這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於巖巖教授告訴記者,這裡的「新發」可以理解為原本就有新出現的、新發現的和新傳播的疾病。

  感染症狀血小板白細胞驟降

  其實,感染了這種病毒並不可怕,於巖巖教授表示,就像普通的感冒病毒一樣,多數患者症狀較輕,很多人在不用藥的情況下都會自愈。只有少數年紀大、自身免疫力低、貽誤治療時機的患者,並且醫生缺乏這方面診斷思維的情況下,病情才會轉為重症。

  通常,感染後的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熱、血小板和白細胞極低。因此,於巖巖教授提醒患者,在發熱後一定要及時就醫,到發熱門診做血常規檢查。

  「雖然血小板、白細胞數值較低,是大部分病毒感染的特徵。但是要說感染布尼亞病毒最大的特點,就是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進行性下降,也就是說這兩項生化指標,會在幾天之內出現急轉直下的下降。」於巖巖教授說。

  在臨床上有些患者的白細胞最低可以降到1000個/立方毫米,而正常人的白細胞則在4000個/立方毫米。血小板則可能降到2-3萬個/立方毫米,而正常人的血小板標準在10萬個/立方毫米。

  治療無特效藥對症治療為主

  針對感染布尼亞病毒的患者,由於這是一種不常見的病毒,因此沒有特效藥,臨床主要以使用廣譜強效抗病毒藥物為主。此外,還要同時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狀態,達到抵抗病毒的功效。

  目前,在臨床上遇到感染布尼亞病毒的患者,是以血液系統表現為主,此外還會伴有多器官損傷,例如腎臟、肝臟功能,以及神經系統器官的損傷。

  文/記者範維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警惕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煙燻火燎能讓蜱蟲鬆口嗎?
    蜱蟲,體型只有芝麻粒大小,吸過血的雌蜱體重會增加80到120倍,咬人後不疼不癢,不易發現。很多患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蜱蟲咬過,等到急性發病入院後,做血液檢查才被確診。煙燻、塗酒精等自行處置的方法能讓蜱蟲鬆口嗎?蜱蟲叮咬導致的布尼亞病毒感染是怎麼回事?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求證專家,給出答案。
  • 衛生部專家組:新型病毒或為蜱蟲致病元兇
    最近,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出現蜱蟲叮咬致人發病甚至死亡的情況,衛生部派出專家組赴當地調查。  專家組有關人士介紹,蜱傳疾病病患多為農民,年齡相對較大,致病元兇或將鎖定為一種新型的布尼亞病毒。  9月13日下午,在調研3天後,衛生部專家組及河南省衛生廳專家組從商城縣返回。
  • 我國多地出現「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者 外出謹防蜱蟲叮咬
    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 果君)近日,江蘇南京的王女士出現了發燒、咳嗽等症狀,就診後發現血小板迅速減少,最終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SFTS Virus)。據悉,目前我國多地出現了感染者。據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以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已陸續接診37位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患者。
  • 河南蜱蟲傷人或緣起布尼亞病毒 診療方案已上報
    蜱蟲傷人或緣起布尼亞病毒  本報訊 河南蜱蟲傷人事件的元兇有可能是一種新型的布尼亞病毒,記者昨日上午從衛生部專家組獲悉,目前專家組已將「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病診療方案」上報衛生部。
  • 蜱蟲作亂元兇或為新型病毒 可治療病死率低(圖)
    [提要] 昨日,記者了解到,中國疾控中心有關部門已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但這是否是這一病毒最後名稱,未得到明確證實。衛生部正組織專家制訂相關診療方案,方案中將包括病毒的監測、診斷、鑑別、治療等內容。
  • 蜱蟲叮咬致六安5人死亡 官方:會傳播一種布尼亞病毒
    原標題:蜱蟲叮咬致六安5人死亡 官方:不會引發或傳播登革熱據安徽商報報導 近日,有網友稱六安市出現因蜱蟲叮咬導致登革熱死亡病例。7月10日,六安市衛健委和金寨縣古碑鎮相關部門對此進行回應時表示,金寨縣確實有居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例,該病會傳染並非引發或傳播登革熱。據金寨縣人民政府官網7月9日發布消息稱,今年4月以來,該縣先後發生23起蜱蟲叮咬入院治療病例,並導致5人死亡。
  • 四川要求及時發布蜱傳疾病信息 目前尚無特效藥
    蜱蟲所傳布尼亞病毒系中國原有 目前尚無特效藥  隨著近日河南商城、信陽等地蜱蟲叮咬導致多人死亡,出現的「發熱伴血小板症候群」病例,經血液檢測證實患者感染的是布尼亞病毒。  「布尼亞病毒原本在中國就有,並不能說是一種外來的新型病毒,今年年初我們這兒就曾收治過感染者。」
  • 浙江一個家族四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他們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這是一種主要經蜱蟲叮咬後傳染的病毒,一旦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往往起病急,進展快,患者會有多臟器的累及,甚至失去生命。  「我們就是在和死神搶時間。從接診、確診、隔離、會診、24小時監護、搶救,到最後病情逐漸好轉、康復出院,這一路,即便是和病毒打了很多年交道,也是神經緊繃,絲毫不敢懈怠。經過醫院多學科團隊綜合救治,最終把他們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
  • 被蜱蟲叮咬引發心肌炎!這種病毒夏天要小心……
    醫生介紹當時患者的腹部還遺留著蜱蟲的「嘴巴」,當時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確診心肌炎、腦炎,講話困難。 目前這位患者尚在治療中,但這麼一隻小蟲究竟為何會引起這麼嚴重的疾病的呢? 蜱蟲出沒,小心布尼亞病毒感染! 我們先來做一道選擇題。
  • 「江蘇37人感染新型病毒」,竟是因為小小蜱蟲?
    夏季蜱蟲十分活躍,因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的報導時有發生。最近報導,江蘇省因蜱蟲叮咬已有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05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FTS)是在中國首次被報導的一種新發出血熱, 經蜱蟲叮咬傳播,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新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患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消化道症狀, 嚴重病例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 夏季小心「奪命」蜱蟲 義烏曾有市民被咬傷
    圖源:視覺中國連日來,「江蘇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成為網民議論的話題。記者從義烏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今年以來,義烏也曾出現市民因蜱蟲咬傷而感染髮熱伴血小板減少布尼亞病毒的案例(以下簡稱發熱伴布尼亞病毒),目前已全部治癒出院。
  • 寵物狗身上也有蜱蟲 這類蜱蟲一般不會傷人
    浙江在線09月14日訊這幾天,小小的蜱蟲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河南蜱蟲致人死亡的案例令不少養狗的市民擔起了心,不少市民打進熱線稱在自家的寵物狗身上發現蜱蟲。不過,記者諮詢了天恩寵物醫院及市畜牧局的相關人員後得知,寵物身上的蜱蟲不會傷人,但主人應做好寵物清潔工作。
  • 衛生部:蜱蟲具體致病原因仍在查 有典型地域性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李德新10日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此次河南發生的蜱傳疾病具體致病病原體尚未最後確定。衛生部專家表示,暫時把這個稱為是發熱伴血小板症候群,在當中發現了可引發出血熱、流感等等這類疫病的布尼亞病毒,但是總體來說這種病是可控的,公眾不必恐慌。「對於蜱傳疾病,我國已有成熟的預防控制措施。避免蜱蟲的叮咬是降低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 醫生:這種病毒有人...
    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竟是這隻蟲子在作怪蜱蟲叮咬、高燒、出血……在浙大一院,經過感染科醫生的緊急會診,初步鎖定了「嫌疑對象」:新型布尼亞病毒。果不其然,對洪師傅的病毒核酸檢測發現RNA陽性,折磨了他將近一周的正是這種病毒,而元兇就是那隻早就被處理掉的蜱蟲。「這個病毒最早就是在河南的蜱蟲中發現的。」
  • 「新型布尼亞病毒」出沒,嘉興有人被這種「小黑點」坑慘了
    當天連夜轉院至杭州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重症急救,被確診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疑似被蜱蟲叮咬。當時情況危急,平湖經開還發起了獻血大行動,很多平湖寧紛紛加入愛心大隊▼那麼目前呂先生的病情如何?
  • 蜱蟲鑽入皮膚可用酒精殺死 疾病治療方法未定
    診斷標準、治療方法等都在進一步研究之中,發病情況包括發病率、致死率,都還需要時間來進行統計和分析。衛生部專家介紹說,我國有39種傳染病,有一些蜱蟲傳疾病已經被規定為國家法定傳染病,比如流行性出血熱,它可能是經蜱蟲傳播的。有的蜱傳疾病也可能傳播的是一種新病毒,目前還在認識它的過程中,需要做長期大量的監測工作,確定它是否會納入我國法定的管理範圍。如果感染了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
  • 六安金寨:4月以來發生23起蜱蟲叮咬入院治療病人,致5人死亡
    據金寨縣人民政府官網7月9日發布消息稱,今年4月以來,該縣先後發生23起蜱蟲叮咬入院治療病人,並導致5人死亡。10日下午,六安市衛健委疾控科一名值班人員稱,六安市區域多山區,農民在下地幹活容易被蜱蟲、螞蟥叮咬,易感染人群容易患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導致人出現血小板減少、發熱等徵狀。
  • 新型病毒!37人感染!專家警告:可能人傳人!
    新型布尼亞病毒基因組及其編碼蛋白。隨後,王女士被送至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經過仔細檢查,王女士竟被感染上了「新型布尼亞病毒」。「入院之初,王女士情況比較危急,心、肺、循環等多臟器功能衰竭。」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金柯介紹,專家就高度懷疑是通過蜱蟲叮咬傳播的。
  • 我省未發現蜱蟲叮人致病事件
    據悉,蜱蟲在我省農村、山地、草原普遍存在,它們蟄伏在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雞、犬、羊、牛等動物皮毛上,使動物感染無形體等病,嚴重的造成家畜、家禽死亡。蜱蟲咬人的事在農村經常發生,一般人也不太在意。蜱蟲僅是一種傳播疾病的媒介,咬人後致病率很低。
  •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當時,患者發熱不退,我們懷疑是病毒感染,就把他收治入院了。」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金靈肖主任醫師說,「入院後,我們又給患者做了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明顯下降,高度懷疑他是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便第一時間上報了相關領導和科室,並聯繫了疾控中心採集送檢核酸。」新型布尼亞病毒新型布尼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