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作為主食流行於亞洲地區,更是中國、韓國、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必不可缺主食之一。在中國飲食裡,甚至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那麼今天就要教大家用億田集成灶蒸箱取代電飯煲,如何製作一份有「蒸功夫」的蒸飯。
為什麼蒸箱蒸米飯好?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以下尷尬的情景:
1、a.硬米飯和軟米飯問題——爸爸要吃硬飯,奶奶卻要吃口感偏軟的飯。那到底是將就誰,煮軟飯還是煮硬飯呢?
b.紅棗飯、番薯飯、白米飯——外婆煮米飯,老是喜歡在米上面放東西,今天放紅棗,明天放番薯,我只想單純的吃一碗白米飯啊!
但是如果你使用億田蒸箱集成灶就沒有這個問題啦,每個人的米飯均可單獨蒸製!米飯軟硬隨意調!你吃你的紅棗飯,他吃他的玉米飯,我吃我的大白飯!
除此之外,蒸飯還有著煮飯無法比擬的優點:
蒸汽加熱受熱更均勻——蒸飯是高溫蒸汽均勻包圍米飯,米飯在空氣溼度飽和的狀態下吸收熱量,其米飯水分流失少得多,最後蒸出的米飯不會粘鍋且粒粒分明。
2、蒸箱蒸米飯原理?
要烹飪出一份精美的米飯,那麼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米飯的鑑別標準是什麼:
1、含水率:指成飯中水分所佔的比值。(成飯:指蒸製完成的米飯,後同)含水率直接影響著米飯的膨脹體積,口感,糊化度等。
2、軟硬度:指成飯的軟硬度。軟硬度會對米飯的口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但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喜好。
3、糊化度:指成飯中糊化澱粉的量。澱粉的糊化度越高,越容易被酶水解,有利於消化吸收。同時,澱粉糊化的程度越高,米飯的黏性則越大。
當蒸米飯時水放的很少,就算蒸的時間再長,水量不足以支持澱粉糊化,則成飯就會夾生。或者蒸米飯時水放的很多,但是蒸製的時間卻很短,米飯在高溫水中糊化的時間不足,也會導致蒸飯失敗,米飯夾生…
我老是聽到人說蒸箱蒸不了米飯,蒸出來會夾生。實際上,這是蒸米飯的「參數」沒有調好哦。
這時就有人會吐槽了:我是來學物理的嗎?我是來學怎麼蒸米飯的好吧!
3、蒸箱蒸米飯方法
咳咳,到底怎麼用億田集成灶的蒸箱做出一份精美的米飯呢?為了讓大家能夠直接用我們億田蒸箱集成灶蒸出一份高品質的米飯,我們閱讀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最終,我們為大家得出以下結論:
①黃金米水比例是1:1.3(100克米加入130克水),對應含水率57%。如果想要吃口感偏軟的米飯,可以將米水比例調整至1:1.5(100克米加入150克水),對應含水率60%。
②蒸箱應該設置的參數:溫度100°C,時間45分鐘。如少於40分鐘,則會產生夾生感。
③使用不同材質的碗,會影響米飯的口感。使用木碗蒸出的米飯要比陶瓷碗/玻璃碗更富含水分。
④碗的面積,高低,口徑大小,不對成飯質量的產生影響。(或影響十分微小)。
⑤瓷碗,玻璃碗在取出蒸箱時,碗體溫度高,比較燙手,散熱速度也較慢。(保溫能力較強)相比之下,不鏽鋼碗能夠更快散熱,不那麼燙手。
⑥米飯上面加蓋與否,對米飯的影響十分微小,可以不蓋。
⑦不同品種的大米,口感有些許不同。以上結論均為使用長粒粳米(東北大米)和圓粒粳米(珍珠米)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