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8,僅1817人評價,開始追這部BBC最新紀錄片

2021-01-09 騰訊網

你好,我是滿滿媽

童書發燒友,家有8000餘冊藏書

4年來,我為童書家庭搭建了這個高質量的閱讀平臺

10月28日上周一,有一部最適合全家觀看的自然紀錄片,在騰訊獨家開播了,開播剛一周,先看為敬,我掃完了上周的第一集和前天剛更新的第二集。

這樣的畫面。哪怕是每周一中午一個人一邊吃飯一邊看,也和追劇一般滿懷期待。

它就是10月28日剛剛上線,一共七集的BBC星球系列最新作品: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騰訊獨播,所以不急不緩保持周更一集的節奏,上線以來豆瓣評分9.8,目前僅1817人評價。

這部紀錄片由騰訊與BBC聯合打造,中國市場無疑是重中之重,所以同時釋出了多款大陸版海報,比如這張就是以神農架地區的川金絲猴為主視覺的海報。

作為BBC自然歷史部的代表,BBC星球系列已發行《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冰凍星球》(Frozen Planet)、《藍色星球》(Blue Planet)、《人類星球》(Human Planet)等多部作品,全球範圍內吸引觀眾人數超過10億,豆瓣評分均接近滿分。

首次以全球七大洲視角拍攝的紀錄片

來自騰訊的官方介紹: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由BBC Studios自然歷史部傾力四年打造,大衛·愛登堡爵士擔綱解說,於10月27日18點15分於BBC One全球首播,10月28日21點與中國觀眾正式見面。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共分為七集,首次以大洲視角觀察大陸分裂漂移所造就的獨特景觀和故事。同時,這部作品也將延續BBC星球系列作品的主旨,向觀眾闡述人與自然關係的真實現狀——

在人類主宰的當今世界,動物們面臨著諸多困境與挑戰。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

剛從冬眠中甦醒的堪察加棕熊,在滾燙的熱泉邊尋找食物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

因為氣候和棲息地環境變化,灰頭信天翁數量銳減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

王企鵝在聖安德魯斯灣的棲息地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執行製片人斯科特·亞歷山大(Scott Alexander)在採訪中說:

「這是我們首次在全球七大洲基礎上進行的影片創作。我們從不同大陸出發,用全新的視角來觀察地球。

例如在拍攝亞洲部分的時候,我們曾深入中國西部高山地區,那裡人煙稀少,但卻生活著一批川金絲猴,雖然看起來像矮人,但外表五顏六色,面孔十分獨特,大多數情況下還能直立行走,這讓我們印象非常深刻。

透過我們的影片,相信觀眾對於全球各地的生態特質能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仍然由「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92歲高齡的大衛·艾登堡爵士擔綱解說。第一集開篇就是一身紅衣精神矍鑠的老人。

大衛·愛登堡1926年5月8日生於英國倫敦,1952年加入BBC。他製作和解說的紀錄片不計其數。並且在他的推動下,最先進的攝影技術被運用到自然紀錄片中,成為這個星球最珍貴的影像。

《地球脈動2》

在中國,愛登堡爵士被親切地稱為「老爺子」,聽聽「老爺子」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第一集《南極洲》中的解說,熟悉的英音好好聽啊~

第1集預告:在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 尋找生命奇蹟

與此同時,《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的主題曲《Out There》則由澳大利亞創作歌手希雅·富勒(Sia Furler)與知名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攜手打造。

漢斯·季默是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這也是繼《地球脈動2》與《藍色星球2》之後,漢斯·季默第三次合作BBC自然歷史紀錄片。

美麗的也令人心碎的自然

第一集:《南極洲》

上周一刷完第一集之後,周末我和滿滿一起又看了一遍第一集《南極洲》,記錄下那些令我們震撼的瞬間。

|韋德爾氏海豹媽媽為了求生存,只能離開自己的孩子

南極大陸是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動物們只能依賴四周的海洋為生。

只有一種哺乳動物能在這片極南之地生存——它就是韋德爾氏海豹。

海豹幼崽從溫暖的子宮落到冰面上,它剛剛出生就經歷了最劇烈的溫差變化。

此時暴風雪正在瘋狂肆虐。零下四十度的低溫中,強勁的暴風雪可能持續數天。海豹媽媽用龐大的身軀為小海豹遮擋寒風。

海豹媽媽被迫面臨最艱難的選擇:是留下守護幼崽,還是回到水中尋求庇護。水中的溫度會比冰面上高很多。

因為幼崽在出生後的前10天裡不會遊泳,它不能入水。

這是海豹媽媽的困境。

隨著風雪的持續,媽媽最終選擇了,一個人潛入相對溫暖的海水裡去。

孤獨無助的海豹寶寶想要逃過一劫,只能祈禱肆虐的暴風雪趕快停止。

有些幼崽沒能逃過一劫。

風平浪靜之後,海豹媽媽從水中探出頭來,呼喚自己的孩子,幸運的是,呼喚得到了回應。

強壯的小海豹幸運地活了下來,並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水裡,迎接生命的嶄新一頁。

|巴布亞企鵝遭4頭虎鯨圍追堵截,最終……

巴布亞企鵝每天要長途跋涉外出覓食,回程途中經常遭遇天敵襲擊。

比如虎鯨。

面對速度更快的虎鯨,企鵝只能依靠敏捷逃生。可惜在四頭虎鯨的圍追堵截下,逃脫的機會過於渺茫……(這一段的配樂和畫面非常精彩扣人心弦~)

|巴布亞企鵝被海豹突襲,但是這一次結果卻不同

等到身上的絨毛退去,幼年的巴布亞企鵝就要嘗試初次入海捕食。它們可能會遭到南極洲海域散落的浮冰的無情碾壓。

他們要先到達遠處的冰山,再前往開闊海域,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他們的天敵——豹形海豹。

在浮冰上面的企鵝根本無法判斷海豹會從哪裡發動攻擊。

在危險面前,有的企鵝選擇撤退,有的選擇突破強敵的圍追堵截。

眼前這隻巴布亞企鵝似乎馬上就要成為海豹的盤中餐,然而海豹卻好像只想逗弄獵物。

浮冰上,天敵與獵物的面對面。最後這隻頑強的巴布亞企鵝命運如何呢?

|灰頭信天翁爸爸與雛鳥的艱難相認

南極地區的海洋溫度正在上升,這裡的動物們已經感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近年來因為氣候變化,暴風雨變得更加頻繁強勁。

這隻灰頭信天翁的雛鳥只有四個星期大。

在父母外出覓食時,雛鳥必須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信天翁無法通過視覺、嗅覺或聽覺識別自己的寶寶,所以雛鳥必須竭盡全力留守在巢中,才能得到餵養與保護。

然而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將雛鳥卷出了巢穴之外。

雛鳥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回鳥巢,否則便無法被父母識別。

終於,雛鳥依靠自己的力量艱難爬回鳥巢,再度獲得了它最需要的溫暖。

|南極海底海星世界的瑰麗無比,水母捕食海葵被反殺

這一段是滿滿最喜歡的,因為南極的海底世界同樣瑰麗無比。

海星、海膽、海葵和其他多種顏色的生物,在零度以下的冰層下生命力仍然旺盛。

海葵看起來或許很像植物,其實卻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它四處伸展觸手,捕食水流中漂浮的可食物質。

然而它們也是其他捕食者眼中的佳餚,比如水母。

當巨大的水母降至海底,準備吞食弱小的海葵,會發生什麼意外狀況?

它們捕獲海葵不成,卻被海葵降服。

|座頭鯨用美麗的氣泡螺旋陷阱圍捕磷蝦

南冰洋的海水中富含各種營養。環繞南極洲的洋流從深海中捲起營養物質,創造出世界上最豐富的海洋覓食地之一。

座頭鯨每年夏季都會前來參加磷蝦盛宴,它們採用了一種複雜的捕食策略。

座頭鯨接連吐出氣泡,編織出一道磷蝦無法穿越的氣泡網。隨後座頭鯨向內螺旋上升,將磷蝦群收攏集中。

座頭鯨精湛的捕食技藝,在無人機的鏡頭裡變成了奇妙的景觀。在食物充足的夏天,座頭鯨能夠儲備自己一年所需的能量。

|地球最壯觀的覓食景象!南露脊鯨種群在禁止商業捕鯨之後的緩慢恢復

數千年來,這些海洋生命幾乎毫無改變。但是在過去的200年裡,人類毫不留情地捕殺海洋生物,險些導致巨型鯨類銷聲匿跡。南露脊鯨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它們生性好奇、毫無戒心,經常主動靠近捕鯨船,十分方便獵殺。

帶著幼崽的南露脊鯨是捕獵者最先攻擊的目標。

短短幾十年裡,就有35萬頭南露脊鯨遭到捕殺,只剩35頭雌性南露脊鯨存活下來。

曾經的傷害並未改變它們的習性。面對攝像鏡頭,它們一直在旁邊打轉,絲毫不畏縮,就像是多年不見的朋友。

自從1986年禁止商業捕鯨以來,南部露脊鯨的數量有所恢復,種群正在壯大之中。禁止捕鯨的計劃執行細節非常詳細,除日本、挪威和冰島外,其餘所有國家都得到了重視。之前僅存的35隻雌性南露脊鯨,現在已經繁衍壯大到到2000頭的大家庭了。

第一集中,攝製組拍到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南露脊鯨集聚鏡頭。

這種龐然大物在南極水域的種群恢復,將對整個自然界產生深遠影響。

讓我和滿滿都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裡,結尾有一段特別的幕後花絮鏡頭。

講述了製片人和攝影師團隊前往拍攝王企鵝和象海豹的旅程。

前往聖安德魯斯灣,需要穿過世界上最狂暴的海洋,航行10天才能抵達。攝影師羅爾夫·斯坦曼吐空了胃裡的所有東西,暈船讓他苦不堪言。

但是,當他在海灘上落腳,看到王企鵝的那一瞬,他已經忘記了暈船的事。

在這個結尾,當攝影師要離開聖安德魯斯灣時,他在鏡頭前流下了眼淚:

「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能夠來到這樣的地方。

僅僅是知道地球上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就足夠了。

我不知道怎樣去說。

我只希望,我們能夠留住這些地方。」

滿滿媽掃片時還注意到,為了配合這部巨製的上線,騰訊還特意製作了一個「神奇動物在這裡」的超強動物類紀錄片片單,將上面提到的多部紀錄片,包括《王朝》《地球脈動2》《藍色星球》《藍色星球2》《水深火熱的星球》等等,都匯集到了一起,熱愛自然紀錄片的大小迷們可以集中過癮。

我之前還推薦過一本繪本,《擱淺的鯨魚》,作者珍·尤倫在最後寫下:

要記住,大自然是廣袤無邊並充滿許多奇蹟的。她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

有些故事的結局是愉快的,有些是不愉快的。

但是,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要站在大自然的一邊,盡你所能幫助她。

我希望你也是。

人類必須與自然共生,我想這也是BBC這一系列自然紀錄片最終要傳遞的主旨。

正好冬天到了,一家人擠在沙發上,一起追看。

相關焦點

  • 豆瓣9.9分,BBC最棒紀錄片,承包孩子整個假期!
    這部由130人組成拍攝團隊,走訪62個國家拍攝完成的紀錄片,一經播出,就橫掃各項大獎。  《每日電訊報》對它的評價是:  「目前為止最壯觀、最包括萬象的自然歷史系列節目,堪稱BBC自然歷史部門的集大成之作。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他們最近推出的《極地》和《大貓》,豆瓣9...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   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
  • 豆瓣9.7!BBC這部能提升格局的紀錄片,幫孩子開眼看世界
    BBC的紀錄片一向出眾,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誇一誇《人類星球》的口碑到底有多好!翻遍豆瓣,幾乎找不到一條差評,清一色的:震撼!驚嘆!還有這種操作!不好看賠時間靠著紀錄片走出失戀震撼傻了留給以後的孩子看網友評價盛評之下,《人類星球》也被打出了9.7的超高分數。
  • 豆瓣9.7 BBC今年這部神作比《權力的遊戲》還牛逼
    年關將至,這一年有很多好看的電視劇開播或是續播,但就算還有10幾天,小編還是可以打包票且負責任地說,這部BBC的紀錄片一定是2018年最好的電視劇,也是今年唯一能封神的絕對神作,它就是歷時4年拍攝的——《王朝》。確切地說,《王朝》是紀錄片,一般我們說電視劇是說它有一個核心的故事線,紀錄片是另一個範疇,以記錄為主。
  • 因為這部豆瓣9.9的紀錄片,英國人集體鬧脾氣,戲很多
    而這個習慣最近在英國受到了動搖,讓英國人有點懵。動搖它的就是前不久爆火的一部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它目前還在豆瓣上擁有著9.9分的超超超超超好評:這部紀錄片的最後一集在英國獲得了2017年全年最高的收視率(audience rating)這一集講了塑料是如何汙染海洋的,結果英國人民集體沸騰了,以前對環境完全不關心的人也都要想方設法表態自己的社會責任心(social
  • 豆瓣9.7,BBC慢慢回歸的初心!
    此前,它曾與騰訊聯合出品了兩部紀錄片,一部是《地球脈動2》,另一部是《藍色星球2》,可以說,這兩部紀錄片創造了全球收視紀錄,豆瓣評分更是歷史性地飆到了9.9分。如今,BBC又一次和騰訊攜手,於不久前,推出了最新自然類紀錄片巨製:《王朝》(Dynasties)。依舊沒有讓觀眾失望,豆瓣評分高達9.7分。整部紀錄片共5集,但拍攝與製作歷時4年,主要講述了自然界裡最具標誌性的動物族群的「王朝更替」,記錄屬於它們家族命運的跌宕起伏。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啊
    現在豆瓣評分已經跌到4.1分。其實,除了《舌尖上的中國》,中國還有很多美食紀錄片拍的非常好。今天,小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讓人看了之後就想流口水的美食紀錄片。網友評價:看完這部紀錄片,好想去雲南旅遊,只為了吃東西。雲南菜沒有派系,菜品的樣貌和做法也很樸素。但就是這樣的食物和菜餚,讓雲南人無時無刻不在懷念這些傳統的家鄉味道。
  • 《完美星球》斬獲豆瓣9.8高分 BBC紀錄片的開年大作有多震撼?
    那就是地球,我們的家園,這是一顆完美的星球……」影片開始,當94歲高齡、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的聲音緩緩響起,BBC自然紀錄片特有的恢宏壯觀的場面鋪面而來,難怪屏幕前的網友感嘆一句:還是熟悉的味道。
  • 這部耗時四年的BBC式的紀錄片,看完才知道是國產的!
    這部在2020年1月24日上線的國產海洋紀錄片《蔚藍之境》,因為疫情等各方面原因,沒有做大規模的宣傳,卻悄悄地在豆瓣上刷出了9.3的高分,雖然比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低了0.1分,卻給了廣大網友超越味覺的生命體驗。
  • 豆瓣9.7 BBC這部紀錄片中動物比人有演技 | 周末談
    本文轉載自蘿嚴肅(id:missluobeibei)作者:沁毛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BBC的紀錄片一直以來都是精品中的精品。BBC新作再次高分震到大家了,《王朝》在豆瓣上有9.7的高分。BBC拍動物紀錄片早已名聲在外,各種壯闊景色、動物奇觀讓我們嘖嘖稱奇。《王朝》在畫面上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用了航拍、長焦、延時等先進攝影技術,加上大氣磅礴的配樂,完全是一出視聽盛宴。自然界不缺乏戲劇性,很多紀錄片裡都有動物們的求生故事。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生命豆瓣評分:9.7簡介:是由BBC製作的十集系列紀錄片,從2009年10月12日開始在BBC電視臺播出。本片製作共耗時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攝製。每集50分鐘,外加10分鐘的拍攝花絮,總共60分鐘。根據《泰晤士報》報導,本系列片耗資一千萬英鎊,不過BBC官方並未證實這一數字。
  • 這部豆瓣9.4分的《荒野間諜》,忍不住要跟娃一起看!
    提到自然紀錄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9.9分的《地球脈動Ⅱ》,9.8分的《人類星球》等,這兩部紀錄片海豚君之前都有分享過。
  • 珍藏的5部BBC高分動物紀錄片,兒童必看,比那些垃圾動畫片強多了
    02.超萌超解壓的5部BBC動物紀錄片第一部是《企鵝裡面有特務》第一次接觸這部BBC紀錄片,還是某大號育兒大v介紹的,當時下載後存在電腦裡,每天陪孩子看一會,孩子總是看不夠,這部片子確實太好看了,我也一直跟著看。這部片子是BBC史上第2高分的紀錄片,僅比第一名差0.1分。
  • 來看啊,BBC神級紀錄片
    《地球脈動》豆瓣評分:9.8《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 。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 豆瓣9.4,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竟然愛上了屎殼郎!
    最近發現了一部剛上線沒多久的紀錄片——《小小世界》,講述了那些你從未仔細觀察過的「小小小小動物」。這部片子旁白由「蟻人」保羅 · 路德錄製,目前豆瓣評分9.4。有人說,看完這部紀錄片,簡直愛上了蜣螂!沒錯,這部紀錄片的魅力,就是讓人發現,那些不毛茸茸的小生物,也有點可愛!先來看看人人喊打的蜣螂,也就是我們的屎殼郎。
  • 豆瓣9.5,這部紀錄片是BBC拍給貓奴們的A片!
    身邊好多人都中了一種毒,就是「貓毒」。輕者雲養貓,朋友圈微博手機相冊,滿滿當當全是網紅貓,每日都靠這些貓汲取氧份。重者掏空錢包,挖空積蓄,掉入貓坑,無法自拔,為了貓主子那一聲喵叫,鏟屎官當的樂此不疲。正所謂「一日吸貓,終身想貓」,貓癮這種毒,沾上就再也戒不掉。
  • 豆瓣9.9分紀錄片是「擺拍綜藝」?BBC:我是有苦衷的……
    一提到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許多人都會立刻心生敬畏。那些史詩般的畫面、壯美的鏡頭、精良的製作,讓人無比震撼。《地球脈動》(Planet Earth)豆瓣9.9分的《藍色星球2》但就是這個有著精良的口碑的
  • 豆瓣9.1高分!這部紀錄片《貓科動物的故事》,讓許多人跪著看完
    這絕對是一部貓奴們不能錯過的高分紀錄片,畫面精美、製作精良,一邊吸貓一邊漲知識,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1。《貓科動物的故事》是由Anwar Mamon執導的紀錄片,共分為三集,分別是《野性依存》、《可愛回應》和《超級貓咪》。
  • 堪稱中國最好的植物紀錄片,高開高走,豆瓣評分已經8.9分啦
    近期,在觀眾們各種追電視劇和綜藝的時候,一部豆瓣評分8.9分的紀錄片卻殺出重圍,成功圈粉無數。《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以植物為主角,探討中國植物漫長演進,進而影響改變世界文明。在中國,已知的植物共有三萬五千多種,其數量佔據世界植物的十分之一,這裡堪稱植物的天堂、孕育文明的搖籃。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