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與蒼朮都能燥溼健脾,功效應用如何區別?

2021-01-10 大家中醫

白朮與蒼朮,同屬菊科植物術類乾燥根莖,為中醫臨床常用藥物,在漢代醫家經典《神農本草經》及《傷寒雜病論》中均有記載。但據眾多文獻記載,在南北朝時期之前,諸多醫家蒼白二術不分,均以「術」來統稱,直至南北朝陶弘景才提出赤白之分。

本經未分蒼白,而仲景《傷寒》方中皆用白朮,《金匱》方中又用赤朮。至陶弘景《別錄》則分為二,須知赤白之分,始於仲祖,非弘景始分之也。——張隱庵《本草崇原》

健脾燥溼的區別

白朮與蒼朮的共同點即皆可健脾燥溼,雖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為明顯,白朮主要燥內溼,而蒼朮內外均可燥溼,更為全面,因而蒼朮更善於燥溼。

健脾之功,蒼朮性味苦,故燥性更強,而脾喜燥而惡溼,故而蒼朮主要以去水溼而健脾,善治脾實證;白朮燥溼力雖不如蒼朮,但其味甘溫和,更適合補益脾氣,善補脾虛證。

除此之外,二者功效應用皆有區別,下面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

白朮的功效應用

白朮,其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腎經,有益氣健脾、燥溼利水、化痰止汗、安胎的作用。作為補氣藥的代表,《神農本草經》贊其「久服輕身」。

1、緩解脾虛諸證

白朮性味甘溫,有補益虛損的作用,且歸脾、胃經,有補氣健脾之功,對於脾氣虛弱造成的腹瀉、食少、倦怠、便溏、消化不良等症狀均有緩解之功。

白朮性味苦溫,兼有燥溼之功,故而對於脾虛導致的痰飲內停,表現為水腫、帶下、眩悸均有很好的作用。

白朮健脾燥溼,廣泛應用於臨床,被譽為補氣健脾之要藥,如平補脾胃的經典醫方四君子湯便有其組成。

2、安胎

白朮益氣健脾,故有安胎之功,適用於女性妊娠時因脾氣虛弱導致胎動不安等病症。

3、收斂止血

白朮兼調血症,因脾胃氣血生化之源,故而因脾氣虛弱導致不能固攝津血,出現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狀,加入白朮可益氣健脾、收斂止血。

4、固表止汗

白朮溫中,有固表止汗之功,對於因肺脾氣虛,感染風寒,出現表虛自汗、咳喘等症,均有溫中止汗的作用。

5、潤腸通便

白朮雖主燥溼,但有補宜虛損之功,可健脾生津,對於因脾氣虛弱,損耗陰液,導致腸燥便秘的人群,如老年人、產婦等體質虛弱的人群,配伍白朮均有潤腸通便之功。

蒼朮的功效應用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胃經,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作用。蒼朮歸屬於化溼藥,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

1、燥溼消水

蒼朮性味苦溫,故而燥溼之力顯著,對於溼阻中焦導致的脘腹脹滿、噁心嘔吐、食少納呆、洩瀉、痰飲水腫均有很好的作用。

蒼朮性味辛溫,故而可健脾和胃,如經典方劑平胃散,既能燥溼消水不傷陰,又能生化氣血不滋膩。

且其味香性燥,故而能通調三焦水溼,使得清升濁降,緩解脾虛腹脹噁心諸症。

2、祛溼除痺

蒼朮性味苦、辛、燥,故而燥溼之力突出,對於風寒溼邪導致的痿症、痺痛均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3、明目

蒼朮入肝經,有明目之功,可緩解兩目澀痛、夜盲症等病症,可與石決明、肝臟等同食。

4、解鬱

蒼朮有解鬱作用,因其氣味芳香,性味辛溫,對於肝鬱脾虛導致的情志抑鬱、胸脅脹滿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5、發汗

蒼朮性味辛香,善於開腠理肌肉,有發汗祛表之功,且燥溼力強,故而對於風寒束表兼有夾溼之證均有很好的作用。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蒼朮與白朮功善燥溼,但略微傷陰,故而陰虛內熱、津液虧虛人群不宜食用過多。

相關焦點

  • 白朮補脾除溼,對溼熱下注的腰疼、洩瀉和小孩流口水有良好的效果
    白朮是一種常用藥,白朮苦甘,性溫,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以浙白朮為道地藥材。在《神農本草經》裡沒有白朮和蒼朮之分,後來《傷寒論》裡還是有白朮和蒼朮區分。白朮性緩,蒼朮性更燥。白朮在《本草經》裡說是味苦,《本草經集注》裡說味甘,實際上我們親自品嘗白朮的時候,發現是先甘,後有苦。甘則能補脾,苦則燥溼氣。《神農本草經》記載:白朮可以治療風寒溼腰腿痛,能治療死肌,能益氣止汗,還能消食。白朮最基本的一個功效就是補脾祛溼。是補脾祛溼良藥。和同為健脾的山藥相比,白朮更能燥溼。山藥能兼顧補腎,而白朮不入腎。
  •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朮有什麼功效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白朮是什麼,其實,白朮不僅是一種比較珍貴的中藥材,還是可以用來製藥,那麼,白朮的禁忌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白朮作為一種中藥材,被很多人熟知,其實,關於它的功效,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麼功效吧!
  • 中醫科普|生白朮通便的臨床運用
    白朮為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性味甘、苦、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要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生白朮廣泛用於治療便秘,效果甚好。最早運用生白朮通便的醫家當屬張仲景,如《傷寒論》第174條云:「傷寒八九日,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歷代醫家對白朮通便的作用認識頗多。《本草求真》謂之:「既能燥溼實脾,復能緩脾生津。且性最溫,服之能以健脾消谷,為脾臟補氣第一藥也。」
  • 都是橘子皮,咋豆蔻年華和半老徐娘的差別就那麼大呢?
    青皮和陳皮都可以梳理中焦之氣而健胃,所以可用於脾胃氣滯的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的病人,這就好比一個人無論他將來如何經歷滄桑,但本性還是會有一些相似的痕跡的;但對於陳皮和青皮來說,陳皮穩沉,穩者為長,所以它行氣力緩,偏走脾肺,擅長燥溼化痰;而青皮性烈,烈者無懼,所以行氣力猛,偏走肝膽,可疏肝破氣、散結止痛、消積化痰,擅長治療乳房脹痛或結塊。
  • 古方今用:歸脾丸治療腹瀉、失眠的臨床應用
    經典名方經過千百年的驗證,療效確切,應用方便,是中醫藥寶庫的重要資源。由仲景宛西製藥聯合《生命時報》、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共同舉辦的「古方今用」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醫師的積極回應,貢獻了豐富        經典名方經過千百年的驗證,療效確切,應用方便,是中醫藥寶庫的重要資源。
  •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 服用白朮要注意什麼
    白朮是中草藥中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喜歡將其製成粉食用或者是當作美白護膚的一種。白朮的好處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講白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白朮的食用方法是什麼以及白朮的禁忌。白朮的功效與作用1、利尿作用具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對各種動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2、降血糖作用家兔灌胃煎劑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在研究中發現,白朮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效果,若是血糖高的話,可以試試白朮療法,但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 白朮的副作用和毒性研究
    白朮是一種中藥,也是很多朋友都比較熟悉的。白朮也是比較名貴的藥材,在中醫中被廣泛運用,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好了。白朮是中草藥中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喜歡將其製成粉食用或者是當作美白護膚的一種。白朮的好處都有哪些呢,揭下來就來了解一下。
  • 防風的功效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吃法大全
    防風的功效在醫生開的處方當中,我們常會出現一種藥物防風,在此,我們來了解防風是什麼,防風有怎樣的功效與作用呢,防風在治療哪些疾病方面有效呢?防風是中藥材,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四川、內蒙古等地。生用。
  • 每一味都有效,建議收藏
    藿香芳香而不猛烈,溫煦而不偏燥熱,既能散表邪,又能祛暑溼;佩蘭氣味芳香,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溼濁而定痛。二者合用能芳香化濁、清熱去暑、和胃止嘔、醒脾開胃、增食益彰。此二藥煎煮時宜後下。
  • 玉屏風顆粒的功效與作用 玉屏風顆粒的副作用
    玉屏風顆粒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對於玉屏風顆粒了解並不是很多,那麼玉屏風顆粒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不僅如此玉屏風顆粒的副作用也有很多,那麼具體的都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玉屏風顆粒不僅功效與作用很多,而且玉屏風顆粒的副作用也是有的,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玉屏風顆粒可能會對身體有傷害,那麼如何正確使用玉屏風顆粒呢?
  • 健脾祛溼的食物有哪些
    健脾祛溼的紅豆糯米湯你不需要按照任何比例一次抓一個。洗完之後,把它放在鍋裡,用水煮沸。煮熟後,是祛溼健脾的最佳產品——薏米紅豆粥。薏苡仁紅豆粥煮後不會粘稠。底部總是有腐爛的紅豆和薏苡仁,頂部是紅色的湯,大多數有效成分都在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