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夜裡被雨驚醒,想念弟弟,給他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道盡哀愁

2020-12-07 歷史微藍

人生在世,一個人總是很難捱過那些苦悶孤單的時刻,不同於親人之間的血濃於水,不同於愛人之間的深情流露,朋友就像是不同於親人、愛人的第三方存在。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情比金堅的手足或者朋友。

在朋友面前,你可以毫無顧忌地向他傾訴你的煩惱和憂愁,你可以放肆開懷的大笑大鬧。

你可以一覽無餘地向他展現你的脆弱和無助,你在碎碎念,他在津津有味地聽,如果有這樣一個朋友,生活自然會更加幸福。

蘇軾和蘇轍的感情,更是讓人羨慕嚮往。他們不僅是血濃如水的兄弟,更是相知相惜的知己。

蘇軾和蘇轍之間有過很多傳為佳作的故事,二人之間兄弟情深,古往今來也甚是少見。

蘇軾與蘇澈,軾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轍是馬車行走時留下的車轍,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行。

就如同兩人的兄弟感情,蘇軾有很多寫給弟弟蘇澈的詩詞,二人經常書信來往,在蘇軾難過的時候、開心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失落的時候、絕望無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蘇轍。

子由就像是蘇軾彼此相識相知的朋友、知己、也是蘇軾情同手足的兄弟。子由了解他的喜從何來悲從何生,子由與他患難與共,快樂同享,子由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朋友

蘇軾寫給蘇澈的詩詞有很多,《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就是其中之一。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一直慘遭貶職,此詞創作於當時蘇軾由定州貶至英州、惠州的途中。夜半三更,被雨驚醒,滿眼望去皆是寂寥,以景寄情寄託了兄弟的情深。

上片中因著「梧桐葉上三更雨」而半夜驚醒,一場夜半三更的秋雨驚醒了蘇軾的夢境,也讓他感到了秋夜的寒冷和孤寂,詞人沉浸在離愁別緒中,放眼望去一切皆空。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表面上詞人是在寫秋夜的寒冷,實際上是寫人的悲涼。詞人深陷貶職中,獨自在外飄搖不定。

在如此處境蒼涼可悲,身不由已的情境下,他卻聽到了寒蟄的聲音,從而想到寒蟄催促農家婦人早起織布的景象,這也從側面中可以看出詞人關心人民、愛護人民的可愛品質。

下片中詞人筆鋒一轉,竟然寫起了自己在路途中的所遇所見,寫自己在路上的美好回憶。這條貶謫的路很長,來時的路上一路風塵,竟然那些景象也歷歷在目,甚至還與友人共同參加了宴會,心情大好。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寫道作者與友人話友情,談未完成的事業,作者在結尾將感情進一步提升,心境也得到升華,儘管慘遭貶值,儘管人已至暮年,但詞人依然雄心壯志,此情可貴

蘇軾與蘇轍的感情極為深厚,蘇軾經常將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悟以書信的形式告知蘇轍,那首盛名天下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思念蘇轍時所寫。

蘇軾這一生在官海中浮浮沉沉,歷經滄桑,蘇轍在蘇軾患難時不僅為他照顧家人,還為救他奔走相告不惜斷送自己的前途。

蘇軾這一生樂觀豁達,豪邁直爽,相必弟弟子由也給了他很大的精神慰藉和精神支撐。子由能明白蘇軾的苦悶,能理解他的鬱郁不得志,所以也能寬慰排解,讓哥哥遠離愁苦,一醉方休,瀟灑自由。

《蘇軾詞傳》讓你在閱讀的同時,了解他的一生經歷,也對其詞進行了深刻的解析。除了《蘇軾詞傳》其中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需要79元,趕緊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歷史微藍結語:

在蘇轍臨終之時,他告誡自己的子孫將自己的遺骨,安放在哥哥蘇軾的旁邊,二人以這樣一種令人心疼,同時令人感動的方式實現了再續兄弟情。

他們似乎依然能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他們依然能夠談笑風生,圍爐夜話,是兄弟亦是知己,骨肉情深手足情,來世還要與你做兄弟

相關焦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成為千古名篇,值得收藏!
    蘇東坡基本上每到某處任所就需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時期被貶謫時更頻繁。蘇東坡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東坡差知密州時,想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東坡更是在牢中寫出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竟因」的感人至深名句。這篇文章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就是蘇東坡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蘇軾雨夜被驚醒,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經典名句
    蘇軾作為兄長經常開導弟弟蘇轍,在兩個人分別的時候還經常寫詩詞安慰弟弟,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人生感慨;或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萬丈豪情;更有"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的生活安慰。可能也正是這些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生活中的不順利才練就了蘇軾樂觀豁達的個性,讓他的內心在苦難中也能開出花朵。
  • 詞人名字多數人會念錯,一首相思詞悅耳如音樂,寫盡世間相思哀愁
    比如在宋代,很多詞人的名字都是兩個字,像晏殊蘇軾,張先,柳永,秦觀,賀鑄等等,更多的就是三個字,像晏幾道,王安石,歐陽修,李清照,辛棄疾等,全都如雷貫耳,聲名顯赫。但也有些詞人,雖說名字不好記,但僅憑一兩首詞作也在宋詞發展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今天這要和大家分享一首宋詞《長相思 雨》,這首詞悅耳動聽如音樂,寫盡世間相思與哀愁,但是詩人的名字很多人都會念錯,他叫万俟詠。
  • 蘇軾被調職,看到鴻雁,寫了一首詞,道盡古今離別憂愁
    這其實也是在表達蘇軾自己的處境,蘇軾認為自己遠離了過去生活的種種不好總算有機會能夠重新回到朝堂安逸的待遇生活裡然後轉而寫周邊的動態景色,表示蘇軾對於即將遷移到的新地方內心惴惴不安有所顧忌。然而在這種不安的情緒之下,看到遠處成片的良田內心不自覺的被震撼住。
  • 中秋夜裡,蘇軾無心入睡,寫了一首冷門詞,傷感中流露出豁達
    官場失意,讓他尋求慰藉於山水花鳥,以獲片刻安寧。於是在各地的貶謫過程中,他創作出幾千餘首詩詞。我們今天就來賞析他最不為人所知的一首——《西江月》首句就是「一顆炸雷」,「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此時身處黃州,正值中秋團圓夜,可是父親和弟弟都不在身邊,蘇軾不禁哀嘆自己身世凋零,人生失意。傷心之下,他望著月亮寫出了這句詞。人間人來人往,事務雜多,這些紛繁雜擾都是一場夢罷了,人生活到這種地步,是何等悲涼啊!
  • 慶賀友人生子,蘇軾寫了一首非常幽默的詞,讀之令人解頤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作詞背景一次,蘇軾路過吳興,適逢其友人李公擇得了一個兒子,到了第三天,開始宴請親友以慶賀。李公擇請求蘇軾為自己得子的喜事作一首歌辭。蘇軾想到《笑林》上的一個笑話,說的是晉元帝得了一個兒子,大宴百官,給每個官員賞賜一束帛。其中一個叫殷羨的臣子向元帝謝恩說:「臣等無功受賞。」元帝回道:「生孩子的事豈能讓你有功勞?」
  • 蘇軾這首詞,千古文絕,千百年來又有幾人能讀出詞中「愁」,精闢
    說到蘇東坡,大家就不得不想起他的古詩詞,而在他的古詩詞之中,有一首《江城子》,寫盡宋詞之婉約,寫盡古人之哀愁,寫盡亡妻之恩愛,可以說文絕千古,義重情長,有人說,蘇東坡愛的並不是她的小妾嗎,但是從這裡,你能見到他的真心實意給了誰?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他的妻子並不是王弗,是包辦婚姻嗎?
  • 蘇軾被貶官,去江邊散心,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詞,第一句是經典
    他的詩歌選題豐富,結構縝密,情感細膩,既有《題西林壁》這樣富有哲理的詩,也有《惠崇春江晚景》這樣寫優美景色的詩,還有《春宵》這樣的受人們津津樂道的詩。蘇軾曾寫過牽黃擎蒼、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
  • 李煜被囚禁,寫下比較冷門的一首詞,道盡悲涼無奈的命運
    李煜精通詩書,通曉音律,他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文藝天賦,但卻唯獨不懂得怎樣做好一位皇帝。被俘期間他作下《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寫盡歸降後的真實生活和屈辱心境。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詞作吧。01上闕交代環境「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 40歲蘇軾對12歲歌姬一見鍾情,寫了一首求愛詩,不料成千古佳句
    真是一見鍾情,越看越好看,當場他賦詩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雲時為之心動的感受。王朝雲當時只有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於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分,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
  • 李煜很傷感一首小令,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直擊人的心臟
    李煜寫這首詞時,恰好是做了一個夢,他夢到自己返回了金陵,還是過著之前一樣的日常生活,但是醒來時後才發覺置身異地,可謂是五味雜陳,因此這首詞雖然僅有隻字片語,確是道盡了李煜的心裡的哀痛之苦,再有對家鄉的想念。《憶江南·多少恨》五代: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 蘇軾最用心的一首悼亡詞,全文50字,下片25字是上片25字的倒敘
    一說到蘇軾的悼亡詞,我們很多人就會想到那首著名的「十年生死兩茫茫」。那是蘇軾悼念結髮妻的經典之作,在整個文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和審美價值。對於古代的這些極富才華的詩人和詞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生離死別更讓他們感到痛徹心扉的。尤其是身邊人、枕邊人的去世,更是讓他們柔腸寸斷。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蘇軾《阮郎歸》這首詞展現的是一幅淡雅清新的初夏時節少女的閨中生活。不知不覺間,初夏便已到來了。窗外綠槐陰陰,高高的柳樹隨風輕動,蟬鳴聲戛然而止。薰風,就是暖和的南風,和風將初夏的清涼吹入屋內。碧紗窗下的香爐中升騰著沉香的嫋嫋輕煙。女子愜意的晝眠,忽而被落棋之聲驚醒。女子醒來後,心中不覺不快,反而是盡情領略和享受起了初夏時節的自然風光。
  • 蘇軾顛覆形象的一首詩,獄中寫給弟弟,悽惶不已,自比小鹿和小雞
    譬如蘇軾之有朝雲,司馬相如之有卓文君,都是千古流傳的佳話。古代的悼亡詩也是愛情詩的一大類,抒發古人們對於逝去妻子的悼念。然而,這三種不同的關係之間,也是可以相互組合的,比如蘇軾。蘇軾父親為蘇洵,弟弟為蘇轍,三人都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中,可謂一家之盛世。蘇軾與弟弟年紀相差本不大,進入仕途的時間也相同,所以面對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相互照應著。
  • 蘇軾用一首詞,寫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人無不動容
    蘇軾號稱東坡居士,也被稱為蘇東坡,蘇仙。他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無論是在詩詞,還是在書畫上,說是都擁有著令人驚嘆的才華。他與南宋時期的「詞中之龍」辛棄疾,同為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一生所創作的作品無數,其中很大一部分,歷經時代流轉依舊為人們所喜愛。蘇軾是一個性情豪爽的人。他灑脫不羈,從不會被一些小事,拘泥,牽絆。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蘇軾很著名的一首詞,描寫栩栩如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蘇軾的父親蘇洵早年不喜歡讀書,更不願參加科舉考試,卻嚮往李白那樣的自由和壯遊的生活。不過在他27歲時突然開始發奮讀書,每日端坐書房苦讀經典,幾年後終於小有成就。蘇軾從小在書香門第長大,卻也繼承了父親放蕩不羈的品性,為以後的豪放文風奠定了基礎。
  • 蘇軾的一首詩詞讓我們懂得生死無常
    蘇軾是北宋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蘇軾在詩詞方面可以說大放光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不但在詩詞方面獨樹一幟,而且在書畫,散文等方面都有所涉獵,而且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