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顛覆形象的一首詩,獄中寫給弟弟,悽惶不已,自比小鹿和小雞

2021-01-17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古代人寫情,親情、愛情、朋友之情,是寫的比較普遍,素材也比較多的。

在農業社會倫理下的人們,畢竟社會性會更明顯一些,一生當中少不了和其他人的交往,再加上儒家觀念的束縛,人們對於家庭很是重視,所以寫親情,寫友情的文學作品特別普遍。

愛情自然不必說,紅袖添香,有一個懂自己心事的美人,或者僅僅只是如花似玉的美人陪伴左右,是所有文人們求之不得的事情。譬如蘇軾之有朝雲,司馬相如之有卓文君,都是千古流傳的佳話。古代的悼亡詩也是愛情詩的一大類,抒發古人們對於逝去妻子的悼念。

然而,這三種不同的關係之間,也是可以相互組合的,比如蘇軾。

蘇軾父親為蘇洵,弟弟為蘇轍,三人都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中,可謂一家之盛世。蘇軾與弟弟年紀相差本不大,進入仕途的時間也相同,所以面對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相互照應著。

骨肉相連,讓他們成為兄弟;興趣相投,讓他們成為最好的朋友。

【臨其詩境】

前幾天已經講過了蘇軾在獄中寫給弟弟的第一首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第二首吧。

先來了解一下蘇軾被抓入獄中的背景,上篇文章只說到了文字構陷,並不詳細。當時是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任職地方官,對當時得勢且廣泛推行的新法措施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並且還將這種抱怨的情緒寫在了詩文之中,對新法造成的社會弊端以及靠攀附權貴上位的新貴們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這樣大搖大擺的反對,自然會引起朝中小人的嫉恨,於是以「作為詩文訕謗朝政及中外臣僚,無所畏憚」為名彈劾蘇軾,接著,很快蘇軾就被抓到了京城,入御史臺獄,御史臺中多烏鴉,因此這次震驚朝野的大案子又被稱為「烏臺詩案」。

蘇軾在獄期間,朝野內外結成了涇渭分明的兩黨,有人拼命保蘇軾,有人拼命要殺蘇軾,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已經退休的王安石,在朝時與蘇軾政見相左,這次也寫信給朝廷,說盛世不能殺才子。

在多方力保下,蘇軾才得以活著出來。

【經典原文】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宋代:蘇軾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條分縷析】

雖然當時蘇軾覺得自己命在旦夕,但是行為的邏輯還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句從寫景起筆,御史臺晚上很冷,霜氣凝重,夜色悽悽。風吹動了掛著的鈴鐺,月亮漸漸西沉。所見景色皆為悽清孤寒之景,則蘇軾之心境也可一窺而知。

第二句寫到了自己,用的比喻很有特色。自己夢中的心,依舊嚮往著監獄外邊的雲山環繞,綠水青山,可是從夢境中出來,自己的魂魄已將要入湯火之中,薄命就像一隻雞一樣不能自己控制。

由是生是死不由自己作主,蘇軾又聯想到了在外想念自己的家人們,可能,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吧。

想起兒子們眼中的光輝,以後一定是會有大出息的,不愧是我的後代。自己這麼多年一如既往的貧窮,沒有給自己的糟糠之妻穩定安逸的生活,真是愧對她啊。

由家人,蘇軾繼而聯想到了自己百年之後應該葬在何處,這其中也託付了蘇軾自己的志向所在。

這一生在紅塵間神遊,百年後應該歸根到哪裡呢?

桐鄉那位深受百姓愛戴的官員既然葬在了桐鄉,我希望自己也能夠被葬在自己做過官的杭州吧。

當時的蘇軾還沒有以後「黃州惠州儋州」的豐富經歷,杭州應該是他仕途生涯中最喜歡的地方了吧,畢竟在西湖、在寺中都留下了那麼多美好的回憶。

【顧無說】

這首詩中的蘇軾,和平時豪放豁達的蘇軾有很大的差距,面對必死的局面,蘇軾也將自己最柔軟、最脆弱的方面展示了出來。所以我們讀這首詩,也可以了解到一個更真實、更多元的蘇軾。

相關焦點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1061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參加「制科」考試,連名並中。仁宗皇帝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給子孫找了兩位好宰相。歐陽修也感嘆:「自前未有,盛事,盛事。」這一年,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鳳翔府籤判,十一月赴任。在赴任途中寫了給弟弟子由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原詩如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蘇軾寫了一首「口吃」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問題
    900多年前,大詩人蘇軾就曾寫過一首「繞口令詩」,目的是為了幫助他的一位口吃朋友,專門寫給他來練習,這首「繞口令詩」叫做《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大家不妨來試試看能不能一口氣讀完!
  • 蘇軾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於是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贈給親兄弟
    這本來是一首中秋望月、思念親人的作品,表達東坡對子由的無限思念之情,但是由於詞填得太浪漫,現在已經變成了一首情歌。可見東坡對子由的感情有多深!《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這是東坡最著名的哲理詩,成語「雪泥鴻爪」就來自此篇。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宋代詞壇曾經湧現出無數名人名家,其中,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他依然能夠「圈粉無數」。這主要是因為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最難得的是,蘇軾總是能夠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靈活的切換自己的身份,並且樂在其中。
  • 蘇軾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最雅的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加一篇安慰世人之作,這是他最仗義的一首詩,為了鼓勵即將要參加科考的落魄友人,他可謂煞費苦心。全詩感情真摯,大俗大雅中見真性情,其中7個字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和董傳留別》北宋.蘇軾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除了他的文學成就,還有他高尚的品格,豐富的人生閱歷,那也是讓人感動不已,少年時代就出類拔萃,青年時代春風得意,中年又陷入了困境,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晚年依舊是顛沛流離,還被貶到了有著天涯海角之稱的儋州。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蘇軾雖然讀書用功,但他可不是一個書呆子,相反蘇軾很浪漫,也很有情趣。他的夫人王弗是他一生最愛的人,兩個人是自由戀愛。王弗的父親與蘇軾的父親是好友,蘇軾長大後去了王方所執教的中巖書院就讀,兩人相識於,少年人情竇初開此心生情愫,王弗的父親對這個學生又滿意得不得了,便請人做媒,將王弗許配給蘇軾。在蘇軾成親的當天還為妻子寫了一首詞,名喚《南鄉子·集句》。
  • 蘇軾的這首詩,將廬山和錢塘江都寫進詩中,四句詩有兩句一模一樣
    於是蘇軾便不自覺做了首絕句:「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徐凝的詩是《廬山瀑布》,也是一首關於廬山的,原詩寫道:「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 蘇軾與眾不同的一首送別詩,沒有酒也沒有錢,讀後卻讓人很感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便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與眾不同的一首送別詩。它是蘇軾在武昌送別侄女婿王子立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與其他送別詩設酒餞別不同的是,蘇軾在這首詩中,明確表示自己沒有酒也沒有錢。於是他便以菩薩泉水代酒,來送別侄女婿,進而抒發自己的離別之情。雖然蘇軾囊中羞澀,無錢買酒,但這並不妨礙他表達自己的真情。
  • 蘇軾特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成年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其詩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他的生活寫照,便是安享富貴,詩酒風流。據說,張先在八十歲的時候仍娶了一位十八歲的女子為妾。在一次家宴上,他還寫下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後來,蘇軾得知後便寫下了《戲贈張先》一詩,來調侃好友八十歲仍娶十八歲妾的這件事。
  • 歐陽修的一首詩,句句充滿哲理,堪稱千古名句,遺憾的是少有人知
    整體而言,歐陽修最大的文學貢獻主要在於他的散文創作,詩和詞只是捎帶著寫一點,尤其是詩,數量很少。反觀蘇軾,則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不但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對詞的改革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蘇軾能夠後來居上的原因。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宋元符三年(1100年)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再次經過英州,又一次去了碧落洞。而這次是北歸,心情則完全不同,他在英州寫了《遊碧落洞》詩和《何公橋》銘,並給陪遊碧落洞的程正輔《遊碧落洞》一詩作答《次韻正輔遊碧落洞》一詩。廣東廣州在蘇軾顛沛流離的人生歷程中,和英德一樣,也曾兩次與廣州結緣。
  • 蘇軾「洞房」時寫下一首詩,不料卻成為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你絕對想不到,而大名鼎鼎的蘇軾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在他成親時的洞房之夜竟寫過一首「洞房詩」,裡面的內容讓人臉紅,卻成為千古絕唱。蘇軾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畫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多種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被貶到黃州時,經常去城外的東坡上開荒種地,因此被人稱為蘇東坡,而且他還喜歡研究美食,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
  • 白居易思念弟弟的一首詩,夢見弟弟卻感嘆沒有寫出好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親情詩,《夢行簡》寫白居易思念弟弟行簡。天氣妍和水色鮮,閒吟獨步小橋邊。池塘草綠無佳句,虛臥春窗夢阿憐。「天氣妍和水色鮮,閒吟獨步小橋邊。」,今天的天氣很好,晴暖怡人,水色也明媚鮮亮。我獨自一人在小橋邊吟詩漫步。這是一個春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詩人在洛陽,此時詩人的弟弟在長安,兩人分離很久了。
  • 在蘇軾結婚那天,他寫了一首新房詩,不料卻這個名字流傳了幾千年
    從夢中醒來後,他仍然掩飾不住悲傷,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念詩。蘇東坡自幼成名,20歲考入科舉,他的散文、詩歌、詞、賦都很成功,而且他還擅長書法和繪畫,他被稱為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軾。
  • 蘇軾夜裡被雨驚醒,想念弟弟,給他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道盡哀愁
    而蘇軾和蘇轍的感情,更是讓人羨慕嚮往。他們不僅是血濃如水的兄弟,更是相知相惜的知己。蘇軾和蘇轍之間有過很多傳為佳作的故事,二人之間兄弟情深,古往今來也甚是少見。蘇軾與蘇澈,軾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轍是馬車行走時留下的車轍,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行。就如同兩人的兄弟感情,蘇軾有很多寫給弟弟蘇澈的詩詞,二人經常書信來往,在蘇軾難過的時候、開心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失落的時候、絕望無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蘇轍。
  • 一歌姬向蘇軾敬酒,他一見鍾情,當場寫下一首求愛詩,驚豔千年
    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話說的沒錯,蘇軾豁達樂觀,他的詩詞總是能帶給人一種力量,同時,人們也說蘇軾是一個「不正經」的詩人。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蘇軾的妻子是王弗,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貶謫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一首詩,最後7個字讓人淚目,精闢
    蘇軾也有一首寫海棠的得意之作,曾多次自書送人,甚為鍾愛。名為《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的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 蘇軾貶謫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一首詩,最後7個字讓人淚目,絕唱
    蘇軾也有一首寫海棠的得意之作,曾多次自書送人,甚為鍾愛。名為《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的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 筱青讀詩詞: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幾天不讀蘇軾的詩詞,都覺得缺點什麼!如果蘇東坡在世,筱青絕對是個小迷妹!今天這首蘇詩是一首和詩。和詩的「和」讀作hè ,意思是唱和,和答。也就是是附和的意思。和詩是都是由兩首以上的詩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蘇軾這首詩是寫給弟弟蘇轍的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