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東條英機膽戰心驚!中國特工怎樣搞定日本關東軍情報?

2021-01-13 經理人分享


作者:董奇  |  編輯:Q先森


「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與你們同在」——電影《風聲》。


1931年9月18日,蓄謀已久的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悍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瀋陽的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政府及東北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張學良片面執行不抵抗政策,東三省128萬平方公裡國土短短半年內盡喪日寇之手,3000多萬同胞淪為亡國奴。


▲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進入瀋陽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不僅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也嚴重威脅了蘇聯遠東地區的安全。


一戰後日本曾參加協約國對蘇聯的武裝幹涉,一度佔領了海參崴等部分蘇聯遠東地區;1936年德日籤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第二次世界大戰歐亞兩大策源地勾結起來,對蘇聯形成了兩線夾擊之勢。為進一步掌握關東軍軍力部署和軍事動向,共產國際加緊了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情報搜集工作。


▲ 日軍佔領下的瀋陽


1934年起,齊齊哈爾上空發往共產國際的電波如同徘徊在東北大地的「幽靈」,讓關東軍憲兵司令部(東條英機曾任司令)膽戰心驚。


這些電波究竟是誰冒險發往共產國際的呢?他們又是怎樣在關東軍嚴密控制的東三省進行情報收集的呢?就請各位朋友跟隨筆者走進歷史,解讀「滿洲佐爾格」(佐爾格是二戰時期蘇聯著名間諜)張永興和他領導的共產國際齊齊哈爾「波波夫」情報組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



文韜武略,堅持抗日:張永興的革命生涯


九一八事變以來,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殘酷統治,英勇的中國人民不畏殘暴奮起反抗。


1931年11月,愛國將領、國民政府黑龍江省主席馬佔山率部在黑龍江省江橋地區抗擊日本關東軍侵犯,遲滯了敵人對黑龍江省的侵佔,終因寡不敵眾缺乏支援被迫撤退。


▲ 馬佔山


東北各地的義勇軍等愛國軍人和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抗日武裝給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打擊。1932年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相繼成立並逐步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開闢了從南滿到北滿的三大遊擊區,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牽制了近40萬日偽軍兵力,有力配合了全國抗日戰爭。


與此同時,一些有勇有謀的中國人積極投身共產國際和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下的地下鬥爭和情報工作,採取各種方式收集傳遞日偽情報,為東北抗日聯軍和蘇聯紅軍的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持。後來被譽為「滿洲佐爾格」的張永興及其領導的「波波夫」情報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蘇聯著名間諜佐爾格


張永興,1896年出生於遼寧省寬甸縣一個闖關東的銅匠家庭。19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南開中學,在學習期間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啟蒙。


1919年張永興攜妻女遷居安東(今丹東)。憑藉個人的努力,1924年起他擔任天津《大公報》安東分館經理,後來開始接觸共產黨,並積極組織參加反日愛國群眾運動。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張永興投身於東北民眾抗日軍隊中,並於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在中共滿洲省委的領導下開始從事對日情報收集工作。


▲ 東北抗日聯軍


1933年8月,張永興與聞漢章受上級組織派遣前往蘇聯遠東地區情報部進行特工培訓。1934年學成歸國兩人被派往齊齊哈爾,秘密組建共產國際駐當地的情報站,開始了短暫而輝煌的反法西斯情報工作生涯。


張永興歸國後,化名「張惠民」,首先以經商為名盤下了谷川洋行,後將全家從北平搬來齊齊哈爾,安頓好家人和情報組骨幹後,他潛返回蘇聯遠東地區,通過巧妙偽裝將電臺帶回齊齊哈爾並布置在家中。


張永興以齊齊哈爾為基地成立了「波波夫」情報組,任情報組黨支部書記,聞漢章、許志嵐任委員。該情報組短期內就發展到30多人,活動範圍涵蓋了從海拉爾到泰來、洮南、白城子等北滿廣大區域,並在璦琿縣三道溝設立了往返蘇聯的秘密交通站。


▲ 齊齊哈爾江橋抗戰遺留下來的工事


1935年,張永興胞弟張克興從蘇聯學習情報技術學成歸來,在張永興領導下從事情報站收發報工作。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獲取關東軍「東方馬奇諾防線」情報


日本關東軍侵佔了中國東北以後,以蘇聯為假想敵的「北進戰略」一時甚囂塵上。1932年,關東軍擬定了《對蘇攻勢作戰計劃》,在東自吉林省龍春,西至海拉爾和阿爾山的長達5000公裡的中蘇邊境地帶修築了約1700公裡的要塞群,作為進攻蘇聯的橋頭堡和防禦蘇聯進攻的永久性工事。


這一要塞群被後世稱為「東方馬奇諾防線」,從勘察、設計、施工到經營都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非日本人不許進入要塞若干距離之內;參與要塞核心工事修築的中國人事後一律殺死;火車、飛機原則上不得經過要塞附近地區或空域,一旦經過則必須拉下窗簾;車內或機上乘客不得窺看要塞,一經發現抓入憲兵隊。


▲ 關東軍要塞群工事


針對日偽當局嚴密的防範,沒有佐爾格和袁殊等特工高層情報關係的張永興「波波夫」情報組採取了巧妙的情報收集策略,見微知著收效頗豐。


其一:「圈地情報」。張永興情報組以谷川洋行開展業務的名義在關東軍兵營、倉庫、機場、車站、武器彈藥庫等軍事設施附近選址開辦旅館、菸草行、養雞場等商行,情報員以商行職工身份作掩護觀察附近場所內的日偽軍活動情況,在公開活動下暗中記錄分析日軍機場飛機機型架次火力和日軍鐵路運力等情報。


其二:「滲透情報」。情報組根據共產國際指令指派部分情報員以為日軍提供維修或垃圾運輸服務的名義出入日軍軍營,與日軍官兵拉關係,趁機從垃圾場或焚燒場撿拾記載日軍軍事信息的碎紙屑或從庫房偷拍文件。


其三:「移動情報」。張永興安排兩名情報員以《民生晚報》記者身份為掩護,借採訪之名在北滿地區「遊山玩水」,伺機搜集各地日偽軍事情報。


▲ 關東軍要塞群工事


張永興情報組的上述情報收集方式均是公開途徑,信息量大而龐雜,經分析匯總卻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日軍的軍事部署。


1934年-1936年涉及日軍在齊齊哈爾地區及「東方馬奇諾防線」要塞區域部隊的數量、番號、布防與調動、裝備設施、後勤以及交通醫療設施的大量情報由張永興情報組發出,經蘇聯遠東軍區轉往莫斯科或延安,對中蘇軍民調整兵力部署加強對日戰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採用公開渠道收集分析情報是日本從甲午戰爭前開始對華常用的諜報手段,張永興情報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大超出了日本特務機關的預料。


▲ 關東軍要塞群工事



落入魔窟後大義凜然的最後歲月


齊齊哈爾上空往返的電波如同一道道銳利的閃電,被截獲的張永興情報組傳遞的大量高價值軍政情報令關東軍特務機關如坐針氈。


日偽軍警採用分區停電的方式妄圖找到張永興的電臺,卻被張永興以調換收發報頻率和時間等方式巧妙化解。就在日本人頭疼之際,叛徒的出現令神秘的「波波夫」浮出水面。


1936年9月20日,張永興情報組交通員高立良被捕,經不住刑訊供出了活動在三道溝的蔡秀林、關奎林,蔡秀林被捕後供出了張永興、聞漢章、許志嵐等情報組核心成員。1936年11月,為處理情報和電臺來不及轉移的張永興兄弟以及情報組骨幹陳福緒、喬兩忱、王海漫、譚繼恕和藍嶽宣在齊齊哈爾不幸被捕。


抓獲「波波夫」情報組幹將的消息傳到偽滿洲國「首都」新京,時任關東軍憲兵司令的東條英機大喜過望,他幻想勸降張永興,徹底摧毀北滿地區的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地下情報網。


▲ 東條英機


日偽特務機關以高官厚祿為誘餌,張永興無動於衷。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反覆使用各種酷刑折磨張永興妄圖摧毀他的抵抗意志,毒辣地毆打張永興的家人,得到的卻只有他背誦的蘇聯情報工作保密條例和對日本侵略者的控訴。張克興被捕後與兄長一樣受盡酷刑堅貞不屈。


1937年1月5日,張永興為首的八名「波波夫」情報組成員被黔驢技窮的日偽特務機關槍殺於齊齊哈爾郊外。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聯遠東紅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短短十餘天就摧毀了日本人苦心經營多年的虎頭要塞等「東方馬奇諾防線」工事,東北人民終於擺脫了日寇14年的殖民統治重獲新生。


1948年,張永興兄弟的遺骨被嫩江省政府民政廳安葬在齊齊哈爾市「西滿革命烈士陵園」內。新中國成立後,政府追認張永興兄弟為革命烈士。


▲ 西滿革命烈士陵園



半個世紀後的污衊及再證清白


烈士長眠地下,當年的侵略者卻信口雌黃顛倒黑白:1984年,曾任齊齊哈爾關東軍憲兵隊少尉曹長、參與抓捕審訊張永興情報組成員的日本老兵土屋芳雄在其回憶錄《一個憲兵的回憶》中污衊張永興兄弟叛變。


為還原真相澄清事實,齊齊哈爾市成立專案組,通過張永興冒死掩護的上線、隱蔽戰線元老劉進中和當年「波波夫」情報組另一骨幹聞漢章等人的證詞和齊齊哈爾檔案館保存的未及銷毀的關東軍審訊記錄,證實了張永興兄弟的清白。


面對如山鐵證,為吸引眼球杜撰「張永興叛變」情節的土屋芳雄不得不發表聲明認錯謝罪。


▲ 土屋芳雄


張永興情報組通過社會關係快速發展成員,成員缺乏嚴格甄選考察等失誤最終導致了其暴露和被叛徒破壞,給齊齊哈爾抗日地下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


但張永興掩護的劉進中等地下工作者脫險後繼續在其他戰場上與日寇不懈鬥爭。這一血的教訓也為後來的情報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張永興等烈士在國際反法西斯情報戰線上的功績和氣節值得每個中國人銘記和緬懷!


▲ 張永興之墓



推  薦  閱  讀

南京雨花臺血戰:六千國軍VS四萬日軍

陣地戰VS遊擊戰,哪個更管用?



軍史迷的首選公眾號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冷熱軍事史

相關焦點

  • 中國特工助蘇軍粉碎關東軍防線
    1945年8月9日,150萬蘇聯紅軍對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攻勢。
  • 抗日英烈張永興簡介 情報專家張永興和「波波夫」情報組
    1931年9月18日,蓄謀已久的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悍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瀋陽的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政府及東北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張學良片面執行不抵抗政策,東三省128萬平方公裡國土短短半年內盡喪日寇之手,3000多萬同胞淪為亡國奴。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不僅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也嚴重威脅了蘇聯遠東地區的安全。
  • 「波波夫」情報組當苦力、撿垃圾 捕獲要塞情報震驚東條英機
    張永興、張樹棣他們是共產國際齊齊哈爾東線情報組的成員。由於領導者及核心成員是由中共派往共產國際的共產黨員組成,情報組的代號很蘇聯化——「波波夫」。在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裡,他們收集了大量日軍情報。他們把東條英機驚出一身冷汗:他們獲取了被日本軍事專家稱之為近則可以作為橋頭堡,退則是東方馬奇諾防線的軍事要塞情報。
  • 日本關東軍的下場 被蘇聯人整去西伯利亞挖煤 凍死20萬!
    以前我們小時候看電影電視劇,老聽說日本關東軍,老有他的事兒,好像挺厲害似的。實際上這支軍隊也確實是日軍中比較精銳的軍隊。同時後來也成為了日本侵華的急先鋒。你看看關東軍出了多少日本戰犯,就知道為什麼說日本關東軍是侵華急先鋒了。
  • 姬守先:活躍在抗日戰場的國際特工
    活躍在抗日戰場的國際特工、中國共產黨黨員姬守先,是秘密抗日組織——大連抗日放火團的創建者,由他指揮的爆炸、燒毀日軍軍用設施和物資的行動達78次。1942年12月9日,姬守先英勇就義。
  • 蘇軍進攻盤踞東北的關東軍:他們擊敗的是1支假關東軍
    日本感到巨大威脅,臨時徵召了大約25萬男性僑民擴充關東軍。他們新編組了9個師團和10個旅團,另外還從中國關內抽掉了3個師團。 至此,史達林恐懼日本突然投降,東北被美軍或者國軍趁機佔領,在9日下令蘇軍立即進攻。 然而,蘇軍進展緩慢。 到15日,日本宣布投降時,蘇軍距離長春還有200多公裡。 蘇軍長驅直入,幾乎沒有遭遇抵抗。
  • 日媒:日本最高法院裁定在靖國神社焚燒「東條英機牌位」的中國人有...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共同社17日最新報導稱,日本最高法院第二小法庭15日進行上訴審理,駁回為抗議南京大屠殺而進入東京都千代田區靖國神社、被控擅闖建築物罪的中國籍被告郭紹傑(57歲)和嚴敏華(28歲)的上訴,維持了一審和二審的緩期執行有罪判決結果。
  • 揭秘特高課、76號、日本憲兵司令部、梅機關分別是什麼組織?
    下面十萬個為什麼網小編帶你看看特高課、76號、日本憲兵司令部、梅機關分別是什麼組織?特高課是什麼組織?電視劇《偽裝者》對於這兩個組織的解讀是比較準確的。特高課管事的是日本人,是日本人在中國設立的自己的特務機關,比如南田洋子。而72號管事的是中國人,他們為日本人服務,比如汪曼春。特高課的創始人是土肥原則賢二。這名字真有個性。
  • 抗戰劇中最常見日本憲兵隊到底是什麼機構
    看過抗戰劇的朋友,應該對日本憲兵隊這個日軍機構的有所了解,但大家知道日本憲兵隊到底是個什麼機構呢。明治維新後,日本仿效於法國國家憲兵,建立了日本憲兵(軍警)。日本憲兵職能:負責日本陸軍部隊(海軍不歸憲兵管)紀律督查,可以這麼說憲兵就是軍隊中的警察。
  • 侵華日軍軍服 關東軍的冬季羊毛制服
    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因侵駐中國東北的金縣、大連地區的「關東州」而得名。成立於西元1919年,解散於1945年8月。在日本陸軍中,關東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有「皇軍之花」之稱。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這些「精銳之師」大部分淪為對美作戰的炮灰。二戰末期,關東軍規模縮減至約七十萬人(其中至少二十五萬人都是當地臨時徵召的日本僑民),所屬各師團均為1943年以後新成立的師團,武器更是嚴重缺乏,十幾萬人無槍可持。
  • 東條英機自殺細節:諸多不合常理的行為說明他不想死
    01、東條英機拿起手槍朝心臟開1945年9月11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發布逮捕令,下令逮捕日本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名列榜首"。消息公布後,行動最快的不是美國大兵,而是日本的記者。他們蜂擁到東條英機的住宅,都想搶到最有利的位置拍下這位曾經左右日本命運的人被抓捕的瞬間。此時,東條英機也得知了消息。他安靜地坐在自己的書桌前練字。
  • 「9·18」爆發之前,日本人都幹了些什麼?看看日本特務的險惡用心
    雖然,「皇姑屯事件」沒達到日方的預期,但是這種消滅反抗者的思想,還是被很多日本人延續了下來,甚至有人覺得,河本大作等人之所以沒有成功,完全是力度不足,要是我們來做比他更轟動。從此以後,日本方面湧現出一大批走向更加極端的軍人。為策劃所謂的大場面,日本關東軍情報機關決定對中國東北地區,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地理、軍事、經濟以及人口等一系列的勘探計劃。
  • 偽滿洲國的保安局和警察廳關係是怎樣的?他們之間,誰該聽誰的?
    偽滿洲國在建立之初是沒有偽保安局這個機構建制的,整個東北境內的特務、反諜工作基本都由日本關東軍的特務機構包辦了。「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與日本徹底撕破了臉、全面抗戰爆發,中國與德國的所謂「蜜月期」徹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