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青島:成群候鳥過境,密密麻麻場面壯觀
2019年10月11日,山東青島,大量候鳥遷徙持續過境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大群白額雁和黑腹濱鷸、翹鼻麻鴨、紅嘴巨鷗等候鳥在灘涂上覓食棲息補充體能,場面壯觀。近年來,隨著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的劃定和建設,青島沿海灘涂已成為過境遷徙候鳥的驛站。
-
山東青島:海洋公園成候鳥「驛站」
2020年8月18日,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城陽入海口溼地,一隻黃嘴白鷺在潮間覓食。2020年8月18日,候鳥遷徙季,山東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城陽入海口溼地陸續出現少見的翹嘴鷸、北美金鴴等鳥類過境,包括國家二級保護物種黃嘴白鷺、黑嘴鷗等候鳥在此駐足覓食補充體能,海岸線灘涂已成為多種遷徙候鳥的「驛站」。
-
山東青島候鳥回遷 鷗翔秋水描繪生態畫卷
2020年8月25日,山東青島,近日,隨著暑氣漸消,越來越多的燕鷗、棕頭鷗、紅嘴鷗等候鳥遷回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溼地覓食棲息,四處秋水長天
-
候鳥大軍過境青島 瀕危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
青島:「海鷗之鄉」候鳥歸
【青島:「海鷗之鄉」候鳥歸】初秋時節,成群棕頭鷗、紅嘴鷗、黑尾鷗等鷗鳥陸續由東北遷回青島城陽沿海溼地覓食「貼秋膘」,為越冬做準備。每年遷回青島越冬的海鷗數量多達十餘萬隻,部分海鷗在近海繁殖,青島,成為名副其實的「海鷗之鄉」。
-
冬候鳥回遷 夏候鳥遷徙
昨日,泉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林永源站長為市民解疑:原來每年的4~6月份是冬候鳥回遷、夏候鳥遷徙來泉的時節,為更好地抵禦侵襲、防止迷失等原因,鳥兒都會自發組成團隊遷移。 據介紹,泉州目前的冬候鳥主要以鴨類、行鳥鷸水禽為主,夏候鳥則以北紅尾鴝等林鳥為主。鳥類遷徙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與氣候、食物等生活條件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
冬候鳥剛飛走 夏候鳥又來了
慄喉蜂虎灰瓣蹼鷸鸕鷀方尾鶲小青腳鷸小仙鶲家燕日本歌鴝春暖花開,在廈門度過一個暖暖的冬天后,冬候鳥陸續啟程回老家了。不過,鷺島依然熱鬧,因為夏候鳥們又來啦。冬季覓食地這裡食物豐富氣候宜人對鳥兒過冬很有吸引力吸引冬候鳥選擇到廈門過冬的原因,在觀鳥愛好者「北極鷗」看來,主要是這裡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廈門這座海濱城市正處於鳥類遷徙的路線上,位於入海口處,魚、蝦豐富,為鳥類提供了絕佳的覓食環境,另外,鹽田和溼地等也非常適合鳥類覓食。「北方天寒地凍,而廈門的冬天氣候溫暖。」
-
一起去看冬候鳥
從那時開始,每個冬天,休息日裡當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室內甚至躲進被窩裡逃避嚴寒,我總是隨著那麼一小撮觀鳥人一次一次跑到曠野,跑到湖塘河汊,頂風冒雪。冬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快樂的季節。我們武漢所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百上千萬隻冬候鳥們,守著承諾,回來啦!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鄱陽湖冬夏候鳥交換「陣地」
新華社南昌3月16日電(記者陳毓珊)隨著氣溫轉暖,江西鄱陽湖區的冬候鳥正陸續集結北歸,而夏候鳥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鄱陽湖。據了解,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鄱陽湖冬候鳥北遷的高峰期,也是夏候鳥成群「回歸」的遷徙期。
-
冬候鳥小天鵝
四隻小天鵝 冬候鳥小天鵝 世界上有七種天鵝,我國有三種。小天鵝在北半球分布很廣。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溼地就是我們的綠水青山,也正是金山銀山!府河的冬候鳥12月7日,沉湖,荷塘悅社公眾觀鳥活動,來自珞珈山的大學生和來自光谷的小學生在七壕保護站觀察到
-
東洞庭湖出現冬夏候鳥雲集奇觀
東洞庭湖出現冬夏候鳥雲集奇觀 連日來,一批批夏候鳥陸續來到國際重要溼地東洞庭湖,與仍然在此逗留的冬候鳥一起,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嬉戲,在林間草地覓食,形成一道冬夏候鳥齊聚的自然景觀。
-
城市候鳥傳⑥ | 青島選市鳥 我肯定推薦堅強美麗的藍磯鶇
主要分布於沿海地區,夏季時常棲息於多巖石的山地或海邊懸崖上,青島人管它叫嶗山窩廖,一聽名字就倍兒親切,濃濃的青島味兒。資料一般稱藍磯鶇為候鳥,冬季南遷、春天北歸,實際上青島鳥類攝影愛好者,連續多年冬天拍到藍磯鶇,看來島城宜居,鳥兒也不願走了。藍磯鶇為冬夏候鳥淡季的青島,增添了一抹亮色,因而成了許多觀鳥愛好者心目中的明星。
-
冬候鳥「前哨部隊」到三明啦
這是三明境內今年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10日相比,今年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提前了7天。 冬候鳥是指冬天在本地區越冬,春夏則遷往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繁殖的鳥類。據資料統計,每年遷徙來到三明的冬候鳥有130多種,是旅鳥的2倍,是夏候鳥的4倍多。據悉,這與三明市所處的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有關。
-
山東青島"愛鳥周"啟動 將選出青島十大常見鳥
「愛鳥周」活動期間組織開展「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主題活動,通過市民觀賞青島的野生鳥類圖片,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讓全民認識鳥類,保護鳥類,提高保護野生鳥類的生態意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家園的良好社會氛圍。黃島、城陽、平度等地結合本地實際,分別開展相關宣傳科普活動。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
-
首批夏候鳥從南方回揚 冬候鳥夏候鳥揚州「爭春」
連日來,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發現,候鳥正進入又一個遷徙季,而揚州夏候鳥「先遣隊」已抵達。與前幾年一樣,今年從南方遠道而來的「報春鳥」依然是灰頭麥雞。 春天不遠了 「報春鳥」灰頭麥雞已來揚 紅色的雙眼、亮灰色的頭頂、明黃而頎長的雙腿,灰頭麥雞名字挺土,其實是「顏值」很高的鳥兒。在揚州,它們是典型的夏候鳥。
-
從現在起的半個來月 西湖冬候鳥和夏候鳥的「交班期」到了
浙江在線03月1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每年3月中下旬,西湖邊大約有半個月,是冬候鳥和夏候鳥的緊急「交班期」。喜歡觀鳥的市民遊客,別錯過啦。 好機會+好天氣 觀鳥佳期大約8天 昨天上午,天氣一會兒陰、一會兒毛毛雨,觀鳥愛好者老王站在錢王祠附近的廢棄噴泉旁邊,一邊看鸕鷀站在噴嘴上悠閒抓魚,一邊掰著手指數太陽:「從杭州城區15天內的天氣預報看,到3月底,統共只有8個晴天——可以去西湖邊,看夏候鳥和冬候鳥交接班。」
-
[科普一下] 冬候鳥 北票下府溼地的短耳鴞
張建國 圖/文聲明:我家是北方,我是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裡說冬候鳥。說冬候鳥之前,先把夏候鳥說了,以後就不專門說它了。夏候鳥,就是夏天你看見了它在咱這裡繁殖了,到了冬天它又託家帶口的去南方過冬去了,這就是夏候鳥。這樣的鳥太多了。比如說,家燕就是夏候鳥。那期,我還講了家燕的故事呢,很好聽的。
-
蘭州:2500斤「冬糧」幫候鳥越冬
12日,省林草局、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和市林業局聯合在銀灘溼地公園聯合舉辦保護候鳥宣傳活動,並為在黃河蘭州段越冬的候鳥送去「冬糧」。當日下午,工作人員和許多愛鳥人士一起,在銀灘溼地公園內及附近河灘地向黃河候鳥投放玉米等越冬糧食。
-
冬候鳥留連忘返 夏候鳥先期而至
本報訊 記者陳詩蕾文 馬悅圖 每年冬季都有包括白鶴在內的十萬餘冬候鳥飛抵鄱陽湖越冬,棲息到春暖花開時再離開,屆時鄱陽湖又將陸續迎來夏候鳥。然而,記者了解到,近日觀鳥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發現仍有30餘只白鶴滯留在鄱陽湖區內,而夏候鳥已經陸續飛抵。30餘只白鶴推遲遷出時間白鶴是鄱陽湖溼地的指示生物,它的遷入與遷出、覓食棲息,都備受關注。近日,記者了解到,4月5日有觀鳥攝影愛好者和研究人員發現,目前尚有30餘只白鶴還滯留在五星農場或鄱陽湖區內。